2011 (1)
2015 (202)
2018 (96)
2019 (96)
2020 (225)
2021 (151)
2023 (106)
2024 (113)
牛經滄海
4/28/2025
看到報道,國內正牌博士,為了興趣愛好,作為一種煆煉身心的修行,工作之餘去送外賣,至今已有四載。相當佩服。
想起讀書的時候,一幫窮博士生,為了補貼生活費,搭夥送了一段時間的外賣。老板娘第一次開店,認識一個哥們的太太,讓我們幫忙跑外賣。說是請我們幫忙,實則是有心幫我們一把,又怕傷我們自尊。
我們仨人,一個主攻專家係統方向(也就人工智能的一段曆程),一個計算機工程,一個運籌學。幹上送外賣的活,好像用不上什麽專業知識吧。不過,時間上倒是富裕(相對於收入而言),我們隻送晚餐,仨人合起來覆蓋七晚。閑時可以跟企台八卦(或者打情罵悄?),比讀文獻好玩太多了。報酬不多,但晚餐免費,比起自家的夥食,肯定是改善提高。
小費給得最大方的,不是醫生律師,也不是學生教師。單小,有位醫生每次隻點一份芥蘭雞,晚餐吃一半,另一半第二天帶去上班。有時候跑一單就為送一份珍珠奶茶。他們簽個單認真仔細,扣扣索索。小費算得規規矩矩,像是在簽署一道行政令,不對,大總統簽行政令可沒有那麽費事兒。在Back Bay與South Boston一帶有很多建築工人。一發工資,必點外賣。單大,十分慷慨,小費最多,而且全是現金。
波士頓城區可能是是世界上街道最不規範的區域,彎彎曲曲,很多死胡同。走錯路難免會遲到,慶幸那時沒有平台,不會扣分。老板娘相熟,偶爾電話投訴,也不會為難我們。
有時候回頭想想,為什麽那點小錢也要去賺?後來明白了,現金流決定了一個人的格局。現金流小,隻能賺一點算一點,無法拿過去的時間置換未來的光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