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一歎——我們為什麽要對日本磕頭?!
(2005-02-13 16:25:17)
下一個
千年一歎——我們為什麽要對日本磕頭?!
2000.11首發於網大論壇 http://forum.netbig.com
朱總理到日本進行了他艱難的破冰之旅,他的苦心我們可以理解。不過從朱的日本之行看,我感覺到一種深深的悲哀——中國到底還是不是一個大國,中國的大國風範跑到哪裏去了?
日本輿論界心知肚明,朱鎔基到日本是來要飯的。現在日本人已經不把日元貸款作為一種對戰爭的贖罪行為了,而是一張隨時拿出來對中國進行牽製的牌。日本人抱怨說,中國對日元貸款的宣傳不夠,中國普通大眾對日元貸款了解不多,日本為中國經濟建設出了這麽大的力氣,中國人卻無法體會日本友人的“一片深情”。但是讓我們來看看,日本人真的是想為中國經濟建設出力的嗎?可能很少人知道日元貸款,但我想可能有更少的人知道中國政府是怎麽還日元貸款的。日本人不要求中國人還錢,他們要求中國人用自然資源來還清貸款。中國的連雲港即是為日本所建,因為所謂的“西煤東運”除了供應中國東部的大城市之外,還要供應日本。熟悉中國經濟地理的人都知道,中國能耗最多的工廠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區,為什麽這些地區的用來運煤的配套設施反而不如東部,原因就在這裏——我們要還錢!九五計劃的重點工程——神華鐵路耗資幾百億元,同樣是為日本服務的,因為建成這條鐵路,西煤東運的能力就會大大提高。日元貸款誠然解決了中國資金短缺的困境,但也不是天上掉下來的麵包,更不是嗟來之食,中國為此也付出了巨大的代價。這種貸款隻是你來我往的正常經濟現象而已,又不是慈善的施舍,我們為什麽要向日本人道謝?!日本如此牛氣烘烘,要中國總理低聲下氣,中國怎麽就不能把腰杆挺直一點——你不是不想給我們貸款嗎,以後你想從中國獲取自然資源那就免談了。
還有一個不容回避的問題是——中國的普通大眾從日元貸款中得到了多少實惠?中國政府為什麽不情願宣傳日元貸款,因為宣傳日元貸款,民間就會追問這些貸款都跑到哪去了,這樣一來上層官員就很難從中作假以中飽私囊。政府高層一向好大喜功,熱衷於麵子工程,誰知道日元貸款是不是拿去搞這些麵子工程去了?何況即使是麵子工程還要要求使用日本的設備。令我感觸頗深的是國家大劇院,本人不懂建築學,但從經濟學觀點看,國家大劇院用得著建嗎?即將興建的大劇院附近有很多大型劇院,滿座率一直低於60%,為什麽不提高這些劇院的上座率反而大把花錢去弄一個“國家大劇院”呢。張藝謀為北京申辦奧運做的電視廣告何等好呀,但你隻要在中關村往裏走50米就是農村,在長安街往裏走100米就是貧民窟!我們在電視上看到的,通通都是“麵子”,而不是“裏子”。很多人都遊覽過故宮,但有沒有到過故宮旁邊的四合院去看看天子腳下的貧民窟呢?我曾經步行到這些地方去過,那裏連個象樣的廁所都沒有。一條街使用一個廁所,那裏臭氣熏天,不遮風雨,難以想象這裏的居民在冬天是怎麽上廁所的。中國曾經向非洲某國捐贈幾百億元,猜猜看是拿來幹什麽的?——原來是幫別人建了一個體育館,而日本人跑到這個國家一看,那裏缺少廁所,於是捐了很小的一筆錢讓他們建廁所並在廁所上注明是“日本友情捐贈”。哪國政府聰明哪國政府愚蠢一目了然。
從成克傑的案例可以看到,對於國家大型項目,官僚們總是支持的,因為這和他們切身利益相關——項目越大機會越多。你從100億元的項目中拿500萬元可能沒人注意,但如果你想從500萬元的項目裏拿5萬元可就是死罪!“竊鉤者誅,竊國者候”,自古宜然。美國公共經濟學家代表人物奧爾森的傳世之作——《國家興衰探源》(又譯《國家的興衰》)從經濟學角度揭示了曆史學家忽視的問題——利益集團對曆史進程的影響(他的觀點比馬克思更進一步,馬克思認為人民創造曆史,但奧爾森認為大多數時候是少數人在創造曆史,這是一本經濟學味道少一點的書,建議閱讀)。中國的利益集團經過20年的發展已經到了令人驚心的地步,從遠華案即可看出。毛澤東對發動文革說過一段話,大意是要通過文革來打跨中國業已形成的利益集團,防止他們對普通大眾利益的侵蝕。但為了達到這個目的,難道我們要付出這麽巨大的代價嗎?所以我關注的,不是日元貸款有多少,而是日元貸款究竟有沒有真正為中國的大眾服務。日元貸款到底是迎合了少數利益集團的需求還是真正為中國大眾著想,這都是十分令人懷疑的。
最後日元貸款非要不可嗎?事實上中國外匯儲備已經達到了天文數字,可以應付一年的進口之需。為什麽不使用這些外匯儲備反而找日本人貸款自取其辱。原因很簡單,中國的金融市場發育不足,錢不能用到刀刃上去。韓國有過教訓,他們本國金融市場受到政治影響,雖然外匯儲備很多,但花到企業上成了呆帳,弄到東南亞金融危機時沒有外匯儲備來應付流動負債的需求。中國領導人知道如果外匯儲備真的在中國花,很可能也是象韓國一樣的後果,所以不敢放手花銷外匯儲備,從這點看中國政府比韓國政府聰明一點。但中國的外匯儲備主要放在美國國債市場上,年利率不足5%,美國人則使用中國人放在美國金融市場上的錢向中國投資,利率可就沒這麽少了——往往投資回報率要求達到25%!因此金融市場的循環是這樣的,中國人不敢自己花自己的錢,要讓美國人來幫中國人花。這真是中國的悲哀,除了政治過分介入經濟、中國金融市場不發達、銀行沒有完全獨立之外,還有中國傳統文化蔑視商人甚至於中國教育蔑視文科的惡果。“工農兵學商”這句順口溜多少反映了一點中國的傳統文化——重視“創造價值”,而不重視“節省價值”。“學人”和“商人”往往就是不“創造價值”而隻是“節省價值”的人,往往通過他們節省的價值比創造的價值還多。例如美國最發達的是金融業和律師業(目前數據顯示它們為美國經濟的貢獻比信息業還大),當美國人從中國人手裏不花一丁點資源獲取了20%的利差時,恐怕我們要好好想想了,問題到底是我們缺錢還是我們不會用錢(或者我們不能創造出合理用錢的機製)。
朱總理的日本之行試圖改變以往的對日政策,我認為最好這樣改:
1、不要老是要日本人道歉了。中國人最健忘的,文革猶然在目卻沒有多少人知道這場民族悲劇的來龍去脈,隻是簡單把責任推給少數幾個人。努力忘掉自己醜陋一麵是人之常情,一個健忘的民族沒有資格要求其他民族有好的記性!
2、大力宣傳日元貸款。要告訴國民日元貸款都用在哪些地方,政府如何償還日元貸款。
3、發展本國金融市場,進行政治改革避免政治介入經濟運做。用好自己的錢才能用好別人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