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歸檔
正文

讀史有感(古巴導彈危機)

(2012-09-06 07:39:00) 下一個

讀史有感(古巴導彈危機)

要講清楚1962年美蘇之間的導彈危機,就得從古巴豬灣講起。
在卡斯特羅上台之前,古巴類似於美國的殖民地,政治經濟都基本上是美國支配。其實他開始的時候並不想和美國徹底鬧翻,美國太強大了,而且“古巴革命開始時期的革命家都來自中產階級、反共產主義的階層,假如美國沒有進行經濟製裁的話他們不會與共產主義政府接觸的。”《維基百科》
但美國完全不能容忍,於是就在美國把那些因為古巴革命而流亡的人士進行武裝訓練,準備推翻卡斯特羅。中情局的設想是這樣的,讓這些人在古巴的豬灣登陸,當然是從美國出發的,隻要建立一個灘頭陣地,弄一個臨時機場,把古巴在美國的臨時政府運到古巴領土,然後向美國公開求援,有了這一個借口,美國軍隊就開進去,用不著登陸,隻要把美國在古巴的軍事基地的門打開就夠了,以下的故事就順理成章了。
我有些弄不懂,為什麽不要臨時政府的人坐船一起登陸,那些人年紀太大,經不起風浪?估計認為那不過是小菜一碟,沒有什麽區別。
但是,後來這卻是天壤之別。
當中情局認為一切都準備妥當的時候,就向美國總統提出了行動的要求。這個時候美國剛剛換了總統,是民主黨人肯尼迪。

我想肯尼迪是一個非常複雜的人物,在美國老百姓中很有人望,但在曆史學家眼裏卻存在著爭議。
他出生非常顯赫,《幸福》雜誌60年把肯尼迪家族列為美國排名12的有錢家族,他的父親在37到40年是駐英大使,那是二戰開始的時候,那個位置恐怕是最重要的大使。所以說他的家庭不但有錢,還有政治勢力,和中國一樣,有錢的太子黨?
他有二點很特別,一是天主教徒,這在美國曆史上是獨一的。現在的美國倒是信仰逐漸在多元化,但美國人在那時絕大多數是新教徒,因此有點擔心他和羅馬教廷的關係,因為天主教是要宣誓服從教皇的,因此讓人不放心。
第二他太年輕了,隻有43歲,西奧多•羅斯福是42歲成為的總統,但那是撿的便宜,因為總統被刺殺了,作為副總統升了一級,不能算是選出來的總統。總而言之,他以極小的差距戰勝了尼克鬆,結果就有點是弱勢總統。

以下就有些帶有一些猜測的說法。
中情局的那一幫官僚自然不太瞧得上他,有錢太子黨嗎,別人奮鬥一生都不見得能得到他出生就有的東西,這樣的人不見得有什麽真正的才幹。
因此向他提出豬灣行動的時候,也許是想糊弄他一下,反正美國總是要出兵的;也許就是對卡斯特羅的力量作了錯誤的估計,或者二者都有。總而言之,官僚機構就是要生事,有事情才能有重要性,有預算,作為中情局,還有什麽比推翻一個政府更讓人激動人心的呢。
在得到了中情局一再保證不會有差錯以後,上任才90天的肯尼迪,批準了這個行動。在此之前,他根本不知道有這個計劃,不知是不是年輕,不理解官僚機構的水有多深!
中情局有意無意糊弄美國總統從來就不少見,小布什在伊拉克的大規模殺傷武器上不是又上了一回當,所以肯尼迪一點都不冤枉,作為最高領導被下麵忽悠一下在哪個國家都是家常便飯。

在後來人們看來,這個計劃不僅是一般草率,而是根本就是玩忽職守,拿了那麽多錢居然能幹出這樣的事情真是奇跡!
首先,中情局認為豬灣是一個人跡罕見的地方,那幫人會登陸了很久卡斯特羅才會知道。結果當他們懷著“光複祖國”的雄心大誌,或者就要升官發財的激動,也肯定是二者都有,看到夢寐以求的祖國大地的時候,卻發現那裏變成了燈火輝煌的一個公園。
悄悄摸摸地上岸是不可能了的,但是他們根本不擔心,反正美國人很快就要跟進,卡斯特羅怎麽是美國人的對手。但是,不管美國人怎麽訓練,這幫人可真是烏合之眾,事事都不對頭,就是沒有辦法建立一個穩固的灘頭陣地。
中情局並沒有忽悠那些人,他們自己也堅信不會失敗,美國大兵肯定會出動,但是,肯尼迪卻不願意出動美國軍隊。

肯尼迪不管是什麽,都不是草包,他不但打過仗,而且經曆十分輝煌。他26歲時作為魚雷艇的艇長,跟日本人真刀實槍的幹過。還不幸得很,魚雷艇被日本驅逐艦撞為兩截後沉沒,有11人幸存,後麵的事情幾乎跟電影一個樣,“肯尼迪用牙咬著受傷艇員的救生衣帶子,在經過5個小時之後終於遊到了一塊60多米寬的小島上。”
當時不會有人知道有一個未來的美國總統在一個無人的小島上倒黴,隻好在經過許多波折後,7天後所有船員,包括受傷的,才終於獲救。
“肯尼迪在這一事件中表現出的勇氣和決心使他成為了各大報紙的頭條新聞人物,並先後獲頒二戰紫心勳章、亞洲-太平洋戰役獎章、二戰勝利紀念章、海軍勳章以及海軍陸戰隊勳章等諸多獎章。”《維基百科》
在有作戰經驗的人看來,這種事辦不到有點荒唐,古巴是一個小國家,在那時談不上像樣的軍隊,蘇聯還沒有對其大量軍援,卡斯特羅還隻打過遊擊戰。而登陸的那幫人卻有著全套美式裝備,經過正規訓練,人數也有1500。找個偏僻的地方上去,卡斯特羅要一段時間才能知道,然後再調動軍隊,那麽多人總能抵擋一陣子吧,怎麽會連一個穩固的灘頭陣地都建立不起來?
事情出了差錯,大大的錯,肯尼迪有一種上當受騙的強烈感覺。

首先,卡斯特羅的政權並不是像中情局說的那樣不堪一擊,士兵和老百姓並不喜歡美國人,而且用槍表明了這一點,那幫人倒則更像扶不起來的阿鬥。
肯尼迪不願意出動美國軍隊有著很多的考慮,在就職演說中:“他不想在演說中偏激地指責當前事務,也不喜歡重新闡述有關於冷戰的陳詞濫調、論述一些有可能加劇美蘇緊張關係的有關共產主義威脅的問題。他希望用詞可以激起和平的希望,確定一個新時代的樂觀基調。”《維基百科》然而在沒有一個像樣的借口下,馬上就用美國軍隊去推翻一個國家的政權可不是什麽愛好和平的舉動,他還得考慮當時在南美普遍存在的反美的情緒。
從另一方麵,他已經完全不能信任中情局了,就算要把卡斯特羅搞掉,他得要等自己弄清楚了再說,這樣下去也許前麵還有更多的麻煩,不能在錯誤的基礎上向前走。他可不是一個被人牽著鼻子走的人,總統絕不能給人以這樣的印象。
於是他承認失敗,但用錢換回了被俘的倒黴蛋。
這個失敗使他受到了幾乎所有人的批評,靠左的人認為他膽大妄為的胡來,偏右的則認為他膽小不夠堅定,這是一定的。
如果他原來隻是有點弱勢的話,那現在他就真正是弱勢了。如果他知道後來會發生什麽的話,說不定會采取不同的方法。
首先的後果就是卡斯特羅感到了致命的危險,全力向蘇聯靠攏,這本來算不了什麽,一個彈丸小國威脅不了美國,但是,另一個人也有了想法,就是赫魯曉夫。

赫魯曉夫的人生經曆和肯尼迪可以說是完全相反的,他從貧苦的礦工開始,一步步爬上去,成為了蘇聯的獨裁者,該經曆多少腥風血雨,那不是一般的,而是革命的腥風血雨,凡是有這種經曆的人,當然無愧是久經考驗的無產階級革命家。
從他全盤否認斯大林的行為看來,他可是行事有點魯莽,於是他和中情局的那幫人有了同樣的看法,肯尼迪是紈絝子弟,這種軟弱的“高富帥”不欺負一下,那簡直是天理不容。
不是的嗎?肯尼迪要就不去動古巴,一旦動了,就應該堅決把卡斯特羅搞掉,蘇聯人可是隻尊重力量的。
於是他和卡斯特羅一拍即合,開始在古巴部署核武器,因為美國在土耳其有核導彈,而蘇聯原來沒有辦法在美洲這樣做。在他看來,這是不均衡,蘇聯幾乎沒有預警時間。
卡斯特羅這樣做不難理解,有了蘇聯人就不會有第二個豬灣,將來死比現在死要強,況且說不定不會死,這一賭注他還真的押對了。

當U-2偵察機拍回的照片放到了肯尼迪的辦公桌上時,所有的人都認為不能容忍,強硬派直接主張用空襲解決。赫魯曉夫可真是魯莽,如果肯尼迪真是一個不經事“高富帥”,在這種壓力麵前失去了方寸,亂了手腳,就很有可能在衝動下炸了再說,那局麵就失去了控製。
幸好肯尼迪不是,雖然是弱勢,他頂住了壓力,決定要一步步地走,絕不能讓局麵失控。於是他派出了軍艦,對駛向古巴的貨船進行檢查,稱之為隔離。
最後蘇聯貨船調了頭,於是美國人大喜,稱作:我們和蘇聯人相互瞪著眼,是他們先眨了眼。但是,他們高興得太早了,低估了赫魯曉夫,此人可不是好對付的。
赫魯曉夫立刻加大了賭注,在古巴用導彈擊落了美國人的U-2偵察機,另一架美國海軍的RF- 8A也被37 mm防空砲火擊中,蘇聯人全力加快完成核武器的部署,有些開始進入到發射狀態。

這次危機的高峰是10月27日,“美國海軍對一艘蘇聯核潛艇投深水炸彈。核潛艇上的艦長以為戰爭已經爆發,決定發射艦上的核導彈,由於大副執意不同意(按照當時蘇聯核潛艇的規章必須三位最高軍官:艦長、政委、 大副一致同意才能發射導彈),最後潛艇上浮來請示莫斯科的命令。”“由於這些潛艇潛水很深,它們無法與莫斯科通訊。”《維基百科》
人類這個時候真正是在核大戰的邊緣。

當時幾乎所有人都預料美國會在數小時內進行報複,第三次世界大戰似乎不可避免。這時肯尼迪又頂住壓力,決定不報複並派出自己的弟弟秘密與蘇聯駐美國的大使談判。
在得到了美國承諾不對古巴入侵後,赫魯曉夫宣稱,為了證明蘇聯愛好和平的良好願望,將把古巴的導彈完全撤出來,危機宣告結束。於是美國老百姓都認為自己取得了勝利。
其實不然,因為肯尼迪秘密承諾在6個月以後也撤出在土耳其的核武器,但要求蘇聯人不得公布,二國都遵守了自己的承諾。這哪裏算得上勝利,隻能是一個平手。
這大概看得出來不同政治製度的差異,蘇聯是集權統治,對國內輿論不敏感,有實惠就行;肯尼迪卻非常在乎民意,這種勝利能夠使他擺脫弱勢總統的不利,當然,老百姓不過是又給忽悠了一回。

這次危機影響極為深遠,美蘇從此開始了實質性的緩和。其實赫魯曉夫也並不想要核大戰,但為什麽會走到那一步的呢?
最重要的就是在那個冷戰的氣氛中,都在使勁妖化對方,雙方接觸極少,難免誤判。赫魯曉夫公開宣稱要埋葬資本主義,美國總統一般語言要緩和一些,但那些議員為了選票可是什麽都敢說,而這些議員不同於共產黨的中央委員,在外交事務上是有實際權力的。
總而言之,雙方都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明白了自己的責任。人類隻有緩和,不然一有衝突雙方你來我往,一點點加碼,最後就是一起毀滅。那個蘇聯核潛艇上的大副無疑是真正的英雄,不知救了多少人的性命,古往今來,無人能比。
此事還產生了另一個副作用,就是越南戰爭,肯尼迪曾經認真考慮過從越南撤出,但是,這些事分散了他的精力,越南那時還是一個小問題,再說對蘇聯的任何示弱他都得考慮後果,接下來就是競選連任,要避免做出重大決策,隨後卻被人暗殺了。
後一任總統卻捏造了所謂“東京灣事件”,把美國拖入了一場全麵戰爭,最後以失敗告終。

那個時代已經遠去,人類現在可以說用不著擔心核大戰,恐怕對核武器的威力有些認識不足。
前蘇聯進行新地島的試爆是全世界所有已知爆炸事件中規模排名第二的。而希克蘇魯伯隕石坑是威力最大的一次爆炸,有科學家認為其導致了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的成因,並造成恐龍等生物的滅絕。
這一次試爆原設計是一億噸當量(設計者薩哈羅夫後來成為著名的反核和異議人士),這在理論和技術上都沒有問題,但不是所有的政治家都像希特勒,於是減小了一半,但也足以殺死一萬平方公裏以內所有人,任何國家都無法承受100枚這樣炸彈,恐怕整個地球都受不了。
有興趣的可以去看這方麵的書,大規模核戰會導致核冬天,強烈放射性物質會隨著氣流灑遍整個地球。就算沒有這些,摧毀了工業,特別是運輸係統後會導致大規模人口減少,因為沒有了它們,地球根本不能承受這麽多人活著。
多半小時的預警時間有那麽重要嗎,就像愛因斯坦的那句名言:我不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戰會是怎樣,但是第四次世界大戰時,人們手中的武器將是木棒和石塊!
人類有了核武器時,就是第一次有了毀滅自身的能力,人類能不能存在下去,就取決了自己了。所以說世界政治也許並不是那麽複雜,關鍵就是不能讓希特勒這樣的戰爭狂人有可能成為核大國的獨裁領袖。
不然人類的命運可就是讓人擔憂。

下麵就來說一點估計要挨磚頭的話了。
毛澤東曾經在蘇聯的一次國際會議上說,“既然我們力量這麽強大,我們還跟他談什麽,打就完了,說敵人不打是不倒的,掃帚不到灰塵照樣不會自己跑掉。必須要打,通過革命的手段,通過武裝打敗他,既然你的力量這麽強大,還談什麽,所以什麽“絞索政策”都是在這樣的觀念下提出來的。
大不了就是核戰爭,核戰爭有什麽了不起,全世界27億人,死一半還剩一半,中國6億人,死一半還剩3億,我怕誰去。”
這個講話是記錄在案的,我不認為有誰能造假。而且當時的中國領導層是反對美蘇緩和的,說世界大戰不可避免,認為蘇聯是修正主義根據之一就是對美帝奉行所謂“投降主義”,經曆過那個時代的人就不會忘記。
我不想加任何評論,認為大家自己可以得到結論。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