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金庸小說與歐洲文化的幾處相似點

(2007-09-18 17:35:50) 下一個
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可謂百看不厭,本人喜歡金庸武俠的大氣,他的小說其中固然包羅中國古典傳統文化意象如:琴、棋、書、畫 、詩、酒、茶等等。但我在此想探討一下金庸小說對歐洲文化的幾處相似,亦或稱為借鑒吧。
首先,我談的是《書劍恩仇錄》中的香香公主,金大俠把香香公主寫得太美了,太好了,似乎是集中了所有可以想象得到的純美來,像一場春日雜花鋪陳的夢,幾乎是不真實的,幾乎是永恒天空中的一朵理想的雲彩,幾乎已與真實世界失去了聯係,幾乎就是一首詩,一支超越了極限的溫柔含羞的樂曲。雲霧籠罩之中,一抹明媚的陽光照射下來,香香公主的形象把我們凡人的內心一下子照亮。陳家洛癡了,讀者又何嚐不是癡了?香香公主的絕美確實顯現出非凡的魔力來。在劍拔弩張的最危險的時刻,香香公主出現在清兵和回部兩軍對壘的陣前,其人間所無的美貌,竟讓數萬軍兵目瞪口呆,消失了鬥誌。這驚為天人的描寫,動人心魄的筆觸,令香香公主的美麗奇跡般地籠罩著魔雲幻霧。
由此我想到了特洛伊之戰中的伊菲吉妮婭公主,希臘聯軍的司令官Mycenae國王阿迦門農(Agamemnon)最心愛的女兒。
那是在經過了整整兩年的準備後,希臘十萬遠征軍的艦隊終於齊集Boeotia的Aulis港。希臘聯軍的司令官是Mycenae的國王阿迦門農(Agamemnon)。這位總指揮閑著沒事打獵玩,卻誤傷了狩獵女神阿苔密斯(Artemis)的寵物紅鹿。阿苔密斯一怒之下狂風大作把希臘艦隊困在港裏動坦不得。阿迦門農隻好去請教先知卡爾恰斯(Calchas)。卡爾恰斯說隻有用阿迦門農最心愛的女兒伊菲吉妮婭(Iphigenia)活祭才能平息女神之怒。阿迦門農這下傻了眼,萬般無奈之下隻好派人向太座克莉特曼妮斯特拉(Clytemnestra)謊稱要把女兒嫁給阿基裏斯。暗戀阿基裏斯多年的伊菲吉妮婭歡天喜地急急趕來,等待她的不是溫曖紅羅帳裏情郎的擁吻,而是冰冷祭台邊父親的匕首。劍拔弩張之際,伊菲吉妮婭站出來請求自我獻祭並說服阿基琉斯不要保護她,阿基琉斯還是服從了她的意誌走到祭壇前,傳令官塔爾提比奧斯(Talthybios)命所有人保持沉默,卡爾卡斯拿出獻祭用的寶刀,高喊阿爾忒彌斯女神的名字,祈求一路順風。伊菲吉妮婭人間所無的美貌,竟也讓數萬軍兵目瞪口呆,向上天祈禱這位美麗的公主安然無恙,當刀觸及少女之焰,天上出現奇跡,阿爾忒彌斯把伊菲格涅婭攝走,刀所觸及的隻是一隻赤牝鹿,大家都欣喜女神的慈悲,因為女神把伊菲格涅婭帶到陶裏斯(Tauris)的歐克辛斯蓬托斯(EuxinePontus)的海岸邊的女神廟作祭召,就在此時海上已刮起順風,全體士兵整裝待發。香香公主與伊菲吉妮婭公主都是美得如童話般的人物,她們為了自己的父親,也是為了自己的子民,也是為了自己的責任,都準備獻身殉國,但上蒼是那麽不舍得就此結束了她們這般純潔的生命,但終究有的人會活著,有的人注定要死去......
然後,大家會和我一樣想著,金老的作品也許還有這樣的人物或情節相似吧?不錯。我想《倚天屠龍記》中的:雨夜海嘯後,謝遜以及張翠山夫婦漂到的那個“冰火島”情節與《魯濱遜漂流記》有相似點;還有《俠客行》中的俠客島與《神秘島》去島情節仿佛。在此就不一一列舉了。
《笑傲江湖》中情場失意的令狐衝深受重傷,因心慕《笑傲江湖曲》而偶結音緣,與盈盈隔簾傳琴。這段愛情在萌芽期就確定了家庭教師與男主人相戀的基調。西方小說中由家庭教師與男主人相戀的故事如《簡愛》等。(沿著海邊走的BLOG)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