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傳統與創新

(2007-08-21 12:25:49) 下一個

【菜名】 豆瓣鯉魚
【做法】 燒
【菜係】 川菜菜譜
【主料】 魚類
【味型】 香辣
【成菜】 熱菜
 

原料
鯉魚1條600克,蒜茸15克,薑粒15克,蔥粒10克,豆瓣醬2茶匙,老抽1/3茶匙,白
糖1/2茶匙,味精1/4茶匙,料酒1茶匙,辣椒油100克,生粉1茶匙,二湯200克,
香油少許。

製法

將魚剞十字花刀,醃漬,放入160℃的熱油中炸至金黃取出。鍋中加入薑、蒜、豆瓣
醬爆香,下二湯及調料燒沸,入魚用中小火燜透入味,收汁稠濃,裝盤,原汁下辣
椒油炒勻,起鍋淋在魚上,撒上蔥花即成。

特點

色澤紅亮,汁濃味香。

                                  魚香茄子
-
【菜名】 魚香茄子
【做法】 炒
【菜係】 川菜菜譜
【主料】 蔬菜
【味型】 其它
【成菜】 熱菜
原料 茄子500克,青椒絲100克,豆瓣醬100克,白糖、醬油、香油、辣椒絲、味精、
米醋、蔥段、蒜泥、薑絲、料酒、粉團、高湯、食用油各適量。

 做法 1、茄子洗淨,去皮,切兩半,再切成寸段。 2、將茄子放入五六成熱的油中
炸至發軟,待水分基本炸出,撈出瀝幹油。 3、炒鍋內加30克油,燒熱,放入蔥、
薑、蒜泥、辣椒絲煸炒,再放入豆瓣醬煸出香味,加料酒、醬油、白糖、米醋、味
精、高湯、茄子,炒至茄子上色入味,加入青椒絲,再翻炒幾下,淋入濕澱粉拌勻,
出鍋。

特點 質嫩微甜,魚香味濃。

烹飪秘訣 過油又稱滑油,是把原料放入熱油劃散或炸透。過油避免了食物內部水分
的損失,保持原味,使食物更美味。


                                    家常小菜---粉蒸肉
-- 作者: 消息來源:川菜指南網
粉蒸肉 

  準備時間:20分鍾 

  烹飪時間:60分鍾 

  用料: 

  豬五花肉400g,大米100克,醬油2湯匙(30毫升),花椒1/2茶匙(3克),胡椒
粉1/2茶匙(3克),蔥1根,薑1塊,料酒2茶匙(10毫升),香菜少許,油60克  

  做法: 

  1.中火燒熱幹炒鍋,將大米放入,用鍋鏟不停地炒拌,隨後放入花椒一起炒,
超支米色發黃出香味,盛出攤開晾涼,將炒好的大米放入研磨機中糜成粗粉。 

  2.大蔥切成蔥花,薑搗爛後用少許清水浸泡,做成薑水,香菜洗淨切碎。 

  3.五花肉切成薄片,用油、醬油、薑水、胡椒粉、大米粉拌勻,放入碗中。 


  4.蒸鍋內加水,大火燒開,將裝好生米粉肉的碗放入蒸籠,上屜調大火蒸60分
鍾至熟透,取出後翻扣在盤中,撒上香菜裝飾。


                                                                  紅湯火
鍋底料的炒製
-- 作者: 消息來源:川菜指南網
一、火鍋底料的炒製(以5份鍋底料計)_
原料:菜油2500克 牛油1500克 郫縣豆瓣1500克 幹辣椒250克 生
薑100克 大蒜200克 大蔥300克 冰糖150克 醪糟汁500克 八角10
0克 三奈50克 桂皮50克 小茴50克 草果25克 紫草25克 香葉10克 香
草10克 公丁香5克
製法:
1_菜油先煉熟;牛油切成小塊;郫縣豆瓣剁細;幹辣椒入沸水鍋中煮約2分鍾後,
撈出絞成茸,即成_粑辣椒;生薑拍破;大蒜去皮剝成瓣;大蔥挽結;冰糖敲碎;八
角、三奈、桂皮掰成小塊;草果拍破。
2_炒鍋置中火上,炙鍋後倒入菜油燒熱,放入牛油熬化,投入生薑、蒜瓣、蔥結爆
香,接著下入郫縣豆瓣和_粑辣椒,轉用小火慢慢炒約1~1_5小時,至豆瓣水氣
炒幹、香氣四溢且辣椒微微發白時,揀出鍋中蔥結不用。
3_隨即下入八角、三奈、桂皮、小茴、草果、紫草、香葉、香草、公丁香等,繼續
用小火炒約15~20分鍾,至鍋中香料色澤變深時,下入冰糖、醪糟汁,用小火
慢慢熬至醪糟汁中的水分完全蒸發,這時將鍋端離火口,加蓋焐至鍋中原料冷卻,
即成火鍋底

二、火鍋湯料的調製
    原料:豬棒子骨1500克 牛棒子骨1500克 雞爪骨500克 生薑50克
 大蔥150克 料酒100克 雞精150克 味精75克 炒好的火鍋底料_全部_
幹辣椒750克 花椒75克 菜油適量
    製法:
    1_豬棒子骨、牛棒子骨洗淨後敲破;雞爪骨洗淨;生薑拍破;大蔥挽結。
    2_先將豬棒子骨、牛棒子骨、雞爪骨入沸水鍋中焯一水,撈出放入清水鍋中,
加入生薑、大蔥、料酒,用大火燒開後,轉用小火熬至湯色乳白,打去料渣不用,
即得鮮湯。
    3_將火鍋底料平均分為5份,分別裝入5口火鍋中,再往鍋中分別摻入鮮湯_每
口火鍋摻湯約2500克_,接著調入雞精、味精,另將幹辣椒、花椒投入炒鍋內加
菜油炒香,隨後分別撒入5口火鍋中_每口火鍋撒幹辣椒150克、花椒25克_,
這時就可將火鍋端上桌,待燒沸數分鍾後,即可動手涮燙各種原料了。
    三、操作時的一些相關問題
    1_在火鍋底料的炒製過程中一定要用小火,這樣一是可避免將原料炒糊,二是
可使原料內部的香味和色素等充分滲出。
    2_炒製過程中還要用手勺或鍋鏟不停地翻動,以使原料受熱均勻並避免粘鍋。

    3_火鍋底料中加入的郫縣豆瓣主要用於提味,而_粑辣椒則主要用於提色,不
過兩者均要慢慢炒幹水氣,這樣才能使其味道和色素充分地溶於油中。
    4_火鍋底料中加入冰糖可以起到“亮”湯汁的作用。而加入醪糟汁,則為的是
促使豆瓣和辣椒中的辣味、香料中的香味充分滲出並溶入油中。此外,加入醪糟汁
還可起到調和諸味並除去某些香料中苦澀味的作用。
    5_火鍋底料中加入香料無疑是為了增香_其中加入的紫草是為了增加紅色_,但
香料的用量不可過大,否則會產生苦澀味。同時,所加香料的種類也不宜過多,以
加入八角、三奈、桂皮、小茴等常用香料為主,再加入少量其它香料輔助即可。注
意,通常火鍋底料中所加入的香料要比調製鹵水時所加入的香料為少。
    6_在調製火鍋湯料時,如果口味要求不是太辣,那麽其中的幹辣椒便不用直接
入炒鍋用油炒香,而是先入沸水鍋中焯一水後_以減其辣味_,再撈出撒入火鍋中。

    7_火鍋底料大批量的炒製方法和小批量的炒製方法有一定差異。小批量的炒製
一般要將其中的香料打成粉末,並減少其用量,同時還要適當地縮短香料的炒製時
間。
    8_火鍋底料炒製好以後,麵上都浮有一層油。我們可將這層油打出一部分作為
老油,以備下次炒製時作“母油”使用,因為這樣做可使火鍋底料的香味更加濃鬱
醇厚。          


                                             幹鍋雞的做法
    幹鍋可以做很多種菜,幹鍋雞、鴨、兔、等等......
    通常是肉醃製好,先炸過,放調料炒香,煮好,然後直接放鍋裏,鍋底墊一些
蒜苗,或者是直接放鍋裏。開小火慢慢的煮,要不停的翻動,要是太幹了,就加啤
酒,一麵吃,一麵加啤酒。煮得鍋裏滋滋的直冒煙,香噴噴的讓人止不住口呀! 
  
    材料:
    雞肉砍小塊,用薑、鹽、醬油醃製好(或者根據自己的口味,可以再加一點醬
料和糖)
    啤酒一瓶 ,米酒
    水發木耳、香菇
    蔥、蒜、辣椒、香菜、蒜苗及一些自己喜歡的配菜。
    首先,將水發的木耳和香菇放到幹淨的鍋裏,控幹水分。盛起。
    鍋裏放油,爆香蔥頭、蒜、辣椒。
    然後將雞肉倒進去,不要急著翻,慢慢煎到肉金黃了,再翻一麵,繼續煎。 
    煎到兩麵都金黃,肉的水分稍幹。
   (如果能先過油是最香的啦)
    把肉撥到旁邊,把控幹水分的木耳和香菇倒進鍋裏的餘油裏。炒一下,放一點
鹽。
    然後和雞肉撈在一起翻炒。
    然後,倒大概1/3瓶或者半瓶啤酒,蓋上蓋子燜。
    燜到湯汁基本收幹,將米酒從上淋下至香氣溢出即可
    鍋裏鋪好蒜苗,豆苗,大白菜,香菇,另外還有金針菇     

                                                  精美小吃:酸辣粉
-- 作者: 消息來源:川菜指南網
  配料:生抽、醋、小蔥、香菜、油(平時炒菜用的)、油炸黃豆、幹辣椒麵。將小
蔥少許切成蔥花,香菜切碎,待用。

        油炸黃豆少許,稍微弄碎待用。辣椒麵放在不怕燙的碗裏,將燒辣的油倒
入碗中,製成油辣子待用。燒開水,下紅薯粉,將紅薯粉煮軟。

        紅薯粉本來就製過,不存在熟不熟的問題,但一定要煮軟,才好吃。

        將煮好的粉條挑入碗內,然後加入調料。調料:生抽少許、油辣子、醋(稍
微多放點)、碎花生、油、蔥花、香菜通通放入。量用多少看各人口味了
          
                                  酸辣臊子蹄筋
-
【原料】:
發好的豬蹄筋300克、豬肉50克。蔥10克、薑10克、豬化油50克、醬油20克、料酒10克、
胡椒粉3克、醋30克
【做法】:

豬蹄筋油發後去盡油質,改成長約3厘米的節,用鮮湯喂氽一次,豬瘦肉剁成細粒,
蔥切花,薑切細末。
炒鍋置火上,下豬化油燒熱,下豬肉火南酥,加醬油、薑、料酒稍炒,放入鹽、胡
椒粉、謁油。
加好湯,下蹄筋燴入味後,用水豆粉勾二流芡,下醋、蔥花、香油推勻,起鍋裝碗
即成。

                                      泡菜參蟹
-- 作者: 消息來源:川菜指南
【菜名】 泡菜參蟹
【做法】 煮
【菜係】 川菜菜譜
【主料】 蟹類
【味型】 香辣
【成菜】 涼菜
 

用料

主料:水發遼參5隻(約重300克)、活海蟹2隻(約重1000克)

配料:青紅小海椒50克、苦瓜條75克、鮮豇豆段50克、嫩薑片50克、冬白菜心50克、
胡蘿卜片50克、萵筍條50克、西芹片40克、黃瓜條50克、地□40克

調料:四川泡菜老鹽水1000克、礦泉水500克、碎冰糖25克、料酒20克、整薑蔥(拍
破)各5克、精鹽5克、鮮湯750克

製作步驟

1、將以上配料、泡菜老鹽水、冰糖放入土陶盆內,浸漬24小時,至熟、進味。

2、海蟹放沸水鍋內煮熟,撈出晾冷,處理幹淨,剁成大塊。鮮湯、整薑蔥、料酒、
海參放入鍋內,慢煮入味,撈出晾冷,順切成10條。將以上兩料放盆內,另加泡菜
老鹽水浸泡進味。

3、將海參、海蟹撈出,放大碗內中心,將泡好的各種泡菜撈放四周,然後將礦泉水
與泡菜老鹽水對好鹹淡,注入碗內即成。

製作關鍵

海參要發透,泥沙要洗淨。必須選活的蟹,要煮熟,海參和蟹一定另用鹽水浸漬。


泡菜一定要浸漬進味至斷生。掌握好泡菜老鹽水的鹹淡。

                                                     酸菜魚
-- 作者: 消息來源:川菜指南
    特點】 四川家常菜。以鮮草魚為主料,配以四川泡菜煮製而成。此菜雖為四川
民間家常菜,但流傳甚廣。成菜肉質細嫩,
【原料】
草魚600克,泡酸菜100克 泡紅辣椒25克,泡仔薑、蔥花各15克,花椒3克,蒜5克,
精鹽4克,料酒10克 肉湯500克,熟菜油500克
【製作過程】
將魚兩麵各切3分,酸菜□幹水分,切成細絲,泡紅辣椒剁碎,泡薑切成粒; 炒鍋
置中火上,下熟菜油燒至六成熱,放入魚炸呈黃色時撈出; 鍋內留油,
放入泡紅辣椒、薑、蔥花,再摻入肉湯,將魚放入湯內。湯沸後移至小火上,放入
泡酸菜,燒約10分鍾,盛入盤。鍋內加入醋、?

正規川菜做法應先將魚片成魚片,加鹽、豆粉、蛋清、蔥等碼味,將炒鍋加油將酸菜、
薑、蒜、野山椒等炒香後加高湯、魚頭、魚骨熬出味道後盛入盆中,再大火將剩餘
的湯燒開,加入魚片略煮後即可加味精、胡椒起鍋。最後在麵上加入少許香油。 
   
                                               
                                       罐罐麵的製作
-- 作者: 消息來源:川菜指南網
“罐罐麵”又名“砂罐煨麵”,本是四川崇慶縣(今崇州市)的風味小吃,已有5
0多年的曆史。它是用小砂罐先將麵臊在火上煨好,再舀出來澆在碗中已經煮熟的
麵條上做成的。由於“罐罐麵”又熱又燙,原汁原味,且湯鮮味美,故長期以來一
直深受人們的喜愛。隨著新型煲仔爐的出現,如今製作“罐罐麵”已經更加方便,
同時其製作方法也相應有了一些改進。
    最初的“罐罐麵”隻有“三鮮罐罐麵”、“海味罐罐麵”兩種,味型也僅僅局
限於鹹鮮味。而如今人們已在原來“三鮮”和“海味”的基礎上,派生出了許多新
的“罐罐麵”品種,如“牛肉罐罐麵”、“腸旺罐罐麵”、“酸菜豆花罐罐麵”等。
味型也在原來單一鹹鮮味的基礎上,增加了家常味、麻辣味和酸辣味等。
    製作“罐罐麵”時需要注意兩點:一是在製作前,先要用老母雞、豬排骨、豬
棒子骨等熬好一鍋鮮湯。即使是檔次較低的小餐館,也至少要熬好一鍋棒子骨湯,
以供煨麵之用;二是“罐罐麵”的麵臊都要先在大鍋裏加工製熟後,再分別舀入小
砂罐內。顧客來了之後隻需將小砂罐上火加熱片刻,即可上桌。這樣既能節省人工
和燃料,也不至於讓顧客久等。
    下麵筆者就介紹幾種比較典型的“罐罐麵”的製法,供讀者參考(每種“罐罐
麵”的原料用量均以10罐計)。
三鮮罐罐麵(鹹鮮味)
原料:熟豬肚250克 油炸丸子(或炸酥肉)250克 水發蘭片200克 水發香
菇250克 青筍350克 薑片20克 蔥節50克 精鹽、胡椒粉、料酒、味精、
鮮湯、混合油各適量 麵條1000克(每罐100克)
製法:
1_熟豬肚切成條;(炸酥肉切成骨排片);水發蘭片切菱形片;水發香菇切斜刀片;
青筍去皮切一字條。
2_炒鍋置火上,放入混合油燒熱,投入薑片、蔥節爆香,摻入鮮湯,燒出味後打去
薑蔥不用,下入豬肚、丸子(或酥肉)、蘭片、香菇、青筍,調入精鹽、胡椒粉、
料酒,燒至原料熟且入味後,起鍋分別舀入10個小砂罐內。
3_等顧客來了以後,取一個小砂罐,先將100克麵條下入沸水鍋中稍煮一下(以
除去堿味),再撈起裝入小砂罐內,然後將小砂罐置於煲仔爐的火眼上,煮至罐中
麵條_軟且入味後,調入味精,將小砂罐離火置於托盤上,即可上桌。
注意:若在原料中加入墨魚、蝦米等,即成“海味罐罐麵”。除此之外,若要簡單,
還可將此麵中的豬肚、丸子、蘭片、香菇等去掉,改為雞塊,從而製成“□雞罐罐
麵”。
牛肉罐罐麵(家常味)
原料:牛肉750克 鮮竹筍750克 薑片20克 蔥節50克 郫縣豆瓣25克 泡
辣椒35克 香菜75克 精鹽、胡椒粉、料酒、醬油、白糖、味精、鮮湯、精煉油
各適量 麵條1000克(每罐100克)
製法:
1_牛肉洗淨,切成2厘米見方的塊,入沸水鍋中氽一水撈出;鮮竹筍刮洗淨,切成
斜節,亦入沸水鍋中氽一水撈出;郫縣豆瓣、泡辣椒均剁細;香菜擇洗淨。

2_炒鍋置火上,放入精煉油燒熱,投入薑片、蔥節爆香,下入牛肉煸炒至吐油,烹
入料酒,放入郫縣豆瓣、泡辣椒炒出色,調入精鹽、胡椒粉、醬油、白糖,淋入少
許鮮湯,燒至牛肉入味後,摻入鮮湯,續燒至牛肉熟時,下入竹筍,同燒至牛肉_軟、
竹筍熟透時,揀去薑蔥不用,起鍋分別舀入10個小砂罐內,再分別往罐中加入適
量鮮湯。
3_取一個小砂罐,先將100克麵條下入沸水鍋中稍煮一下,再撈起裝入小砂罐內,
然後將小砂罐置於煲仔爐的火眼上,煮至罐中麵條_軟且入味後,調入味精,將小砂
罐離火置於托盤上,並在罐中撒入香菜,即可上桌。
注意:若將原料中的牛肉改為豬排骨,即成“排骨罐罐麵”。但排骨麵最後不撒香
菜,而撒蔥花。
腸旺罐罐麵(麻辣味)
原料:鹵肥腸500克 豬血旺750克 綠豆芽750克 薑片20克 蔥節50克
 幹辣椒節30克 花椒5克 蔥花75克 精鹽、胡椒粉、料酒、醬油、白糖、味精、
紅油、鮮湯、混合油各適量 麵條1000克(每罐100克)
製法:
1_鹵肥腸切成小節或小條;豬血旺切成2_5厘米見方的塊,入沸水鍋中氽一水撈
出;綠豆芽擇洗淨,分別裝入10個小砂罐中墊底。
2_炒鍋置火上,放入混合油燒熱,投入薑片、蔥節、幹辣椒節、花椒爆香,摻入鮮
湯,燒至出味後打去料渣不用,將肥腸、血旺下入鍋中,調入精鹽、胡椒粉、料酒、
醬油、白糖,燒至肥腸、血旺入味且燙時,起鍋分別舀入10個小砂罐內。
3_取一個小砂罐,先將100克麵條下入沸水鍋中稍煮一下,再撈起裝入小砂罐內,
然後將小砂罐置於煲仔爐的火眼上,煮至罐中麵條_軟且入味後,調入味精,淋入紅
油,將小砂罐離火置於托盤上,並在罐中撒入蔥花,即可上桌。
注意:若要味道更加鮮美,還可在麵中澆上用豬肉末成的脆臊。
酸菜豆花罐罐麵(酸辣味)
原料:豆花1300克 泡酸菜300克 泡薑50克 泡辣椒50克 野山椒50克
 蔥花75克 精鹽、胡椒粉、料酒、味精、鮮湯、香油、混合油各適量 麵條100
0克(每罐100克)
製法:
1_豆花先在鍋中煮熱保溫;泡酸菜切碎;泡薑切片;泡辣椒去蒂去籽切馬耳朵形;
野山椒去蒂。
2_炒鍋置火上,放入混合油燒熱,投入泡薑、泡辣椒、野山椒炒香,再下泡酸菜炒
出味,摻入鮮湯,調入精鹽、胡椒粉、料酒,略燒至出味後,起鍋分別舀入10個
小砂罐內,再往每個砂罐內舀入一份豆花。
3_取一個小砂罐,先將100克麵條下入沸水鍋中稍煮一下,再撈起裝入小砂罐內,
然後將小砂罐置於煲仔爐的火眼上,煮至罐中麵條_軟、豆花入味且燙後,調入味清,
淋入香油,將小砂罐離火置於托盤上,並在罐中撒入蔥花,即可上桌。
注意:如果自己不能製作豆花,可將豆花改為嫩豌豆或_豌豆,名稱也相應地變成
“酸菜豌豆罐罐麵”。不過製作時要注意兩點:一是豌豆要下鍋與泡酸菜一起炒,
二是其用量也要相應減少。   

                                                
 
                                                  生爆鹽煎肉的做法
-- 作者: 消息來源:川菜指南
【特點】 味香辣,色呈棗紅

【原料】


生豬肉或後腿的肥瘦肉,鮮紅辣椒,花生油,青蒜,四川郫縣豆瓣醬,豆豉,醬油,
料酒,白糖,薑,精鹽。

【製作過程】


先將豬肉去皮切成30毫米長,25毫米寬, 2毫米厚的簿片,薑去皮切成薄片,青蒜
斜著切成10毫米長的段,鮮紅辣椒切成長寬各10毫米的塊;

炒鍋放在旺火上燒熱,放入花生油,燒到起濃煙時,先投入肉片炸 1分鍾,炸到肉
片卷起略成黃色時,加入精鹽,薑片炒幾下依次放進豆豉,豆瓣醬,鮮紅辣椒,醬
油,料酒,白糖,青蒜拌炒即成。
 
                                         
                                                
百吃不厭的六款江湖川菜

紅袍嫩牛柳
原料:牛裏脊200克、雞蛋1個、精鹽0.7克、紅醬油2克、料酒10克.鬆肉粉0.5克.生
粉15克.吉土粉3克.鷹粟粉5克.白糖4克.郫縣豆瓣15克.辣椒油10克.香油5克.花椒油
2克.幹辣椒20克,花椒8克.幹辣椒10克.花椒8克.老薑5克.大蒜8克.大蔥12克.精煉
油50克.
製作過程
1、 牛裏脊漂淨血水,去筋切成長約5厘米、寬約3厘米、厚約0.15厘米的片,然後
放入碗中,加精鹽、紅醬油、料酒、鬆肉粉、生粉、雞蛋清、吉士粉、鷹粟粉、精
煉油、清水和均勻,漿製碼味1個小時。2、郫縣豆瓣剁細,幹辣椒去蒂籽,切成長
約2厘米的節,老薑大蒜去皮洗淨,切成指甲片,大蔥洗淨,取其蔥白,切成馬耳朵
形。3、鍋內燒清水至沸,放入牛肉滑熟撈出,瀝幹水分。4、鍋重置旺火上,燒精
煉油至6成油溫,放入幹辣椒、花椒、豆瓣炒香上色,下薑片蒜片、馬耳朵蔥滑熟的
牛肉,顛鍋翻炒入味,烹入辣椒油、味精、花椒油、香油、白糖推轉和勻,起鍋盛
入盤中即成。
操作要領
1、 牛肉應橫紋路下刀,以免老綿。2、漿製時間應充分。3、炒幹辣椒時注意火候,
不能炒焦。
成菜特點
色澤紅亮,肉質細嫩,麻辣鮮香。
香烤武昌魚
原料:武昌魚1條(約500克)老薑20、大蔥40、精鹽4、醬油10、料酒20、胡椒粉1、
白糖3、香油10、十三香18、辣椒麵25、花椒麵8、精煉油30、小蔥20(以上均以克
為單位)
製作過程:
1、 武昌魚宰殺,去魚鱗、魚鰓以及內髒,反複清洗幹淨,在魚兩邊剞上一字花刀
5-6刀,然後放入盆中,加精鹽、料酒、胡椒粉、紅醬油、白糖、十三香、薑蔥和勻,
碼味30分鍾,小蔥洗淨切成蔥花。2、將碼味後的武昌魚兩麵刷上精煉油、黃油,放
在烤架上入烤箱中火烤製6分鍾至肉熟表皮色金黃,取出再刷上一層香油,粘裹勻辣
椒麵、花椒麵、十三香粉、蔥花,再放入烤箱烤製片刻,取出裝盤成形,上桌即成。

操作要領
1、 碼製時間要充分。2、烤製時注意靈活掌握成熟火候。3、刷上辣椒麵時烤製火
力應小,以免烤焦,影響風味。
成菜特點
色澤金黃,外酥內嫩,麻辣酥香,回味無窮。
藿香鯽魚
原料:鯽魚500克、泡蘿卜100克、藿香50克、郫縣豆瓣30克、泡辣椒20克、花椒10、
泡薑20、大蒜15、大蔥10、小蔥15、白糖4、紅醬油10、鮮湯600、味精1、醋6、香
油10、水澱粉40、胡椒粉1、精煉油1000、精鹽2(以上均以克為單位)。
製作過程:
1、 鯽魚宰殺,去骨鰓,內髒,鱗清洗幹淨,放入盆中,加精鹽、料酒和勻,碼味
10分鍾,泡蘿卜切細成粒、藿香洗淨,切細成粒、郫縣豆瓣剁細,泡辣椒去蒂剁細
成末,泡薑切成薑米、大蒜切成蒜米,大小蔥洗淨切成節和蔥花。2、鍋置旺火上,
燒精煉油至6成油溫,放入鯽魚炸緊皮撈出待用。3、鍋內留少許油,放入郫縣豆瓣,
泡辣椒,花椒,泡薑,大蒜,蔥節炒香上色,摻入鮮湯,熬製一會兒,撈去料渣,
放入泡蘿卜、一半藿香,鯽魚,加鹽、醬油、白糖、胡椒粉、醋,移至小火上,慢
慢燒至入味成熟,用筷子挑入盤中。4、鍋內湯汁燒開至沸,用水澱粉勾成二流芡,
烹入味精、蔥花、香油、藿香推轉和勻,起鍋淋在鯽魚上即成。
操作要領:
1、 鯽魚大小一致,碼味充分。2、注意炸魚火候。
成菜特點:
色澤紅亮,肉質細嫩,鹹鮮帶辣,泡菜藿香味濃鬱。
孜然排骨
原料:
豬排骨500克、熟芝麻20克、精鹽4克、料酒15克、老薑20克、大蔥25克,辣椒麵20克,
辣椒油15克、花椒麵8克、孜然粉8克、白糖4克、味精1克、精煉油1000克、香油10克、
鮮湯50克、糖色15克。
製作過程:
1、 豬排骨洗淨,斬成長約5厘米的段,然後放入盆中,加精鹽、料酒、老薑、大蔥
和勻,碼味15分鍾。2、將排骨放入蒸鍋內,旺火沸水蒸熟,取出晾冷待用。3、鍋
置旺火上,燒精煉油至7成油溫,放入排骨炸至呈金黃色撈出,鍋內留少許油,下辣
椒麵炒香上色,摻入鮮湯,加精鹽、白糖、糖色、排骨燒至湯稠放入辣椒油、花椒
麵、孜然粉,顛鍋推轉和勻,收汁亮油,烹入味精、香油、熟芝麻和勻,起鍋盛盤
即成。
操作要領:
1、 豬排碼味時間應充分。2、炸製時油溫宜高。3、收製時,鮮湯不宜過多。
成菜特點:
色澤紅亮,肉質幹香滋潤,鹹鮮麻辣,孜然香味濃鬱。
脆皮雞肉卷
原料:雞脯肉200克、雞蛋12個,麵粉100克,生粉50克,麵包糠200克、熟火腿100克、
精鹽1克、料酒10克、薑蔥水20克、化豬油40克,胡椒粉1克、泡辣椒20克、郫縣豆
瓣15克、薑米10克、蒜米12克、蔥花15克醬油6克、白糖12克、醋8克、水澱粉15克、
精煉油1000克。
製作過程:
1、 雞脯肉去筋洗淨放入食品攪拌機中,加鹽、料酒、薑蔥水、水澱粉、化豬油、
胡椒粉、一個雞蛋清攪拌打細成雞糝。2、用2個雞蛋清與生粉、麵粉、精煉油、鹽、
水調成脆皮漿;剩餘雞蛋與麵粉調成雞蛋糊,然後放入平鍋中煎成數個雞蛋皮。3、
熟火腿切成粗約0.6厘米的條,鹽、白糖、蔥花、醬油、醋、水澱粉、鮮湯放入調料
缸中和勻,調成滋汁。4、將雞蛋皮切成塊,平放墩子上,放上雞慘,中間按上火腿
條,然後裹卷起來,製成雞卷,放入蒸鍋中蒸熟取出。5、鍋置旺火上,燒精煉油至
6成油溫,將蒸好的雞卷裹上脆皮漿和麵包糠,下油鍋炸製呈金黃色撈出,切成馬耳
朵形,擺盤成形。6、將郫縣豆瓣、泡辣椒、薑蒜米炒香上色、烹入滋汁,收汁亮油,
起鍋盛入味碟中隨雞卷一同上桌沾食即可。
操作要領:
1、 雞卷裹製時注意封口。2、上籠蒸製時間不宜太長。3、注意火候油溫的靈活掌
握。
成菜特點:
色澤金黃,外酥內嫩,魚香味濃。
辣子基尾蝦
原料:基尾蝦200克、郫縣豆瓣30克、薑片10克、蒜片13克、幹辣椒50克、花椒10克、
大蔥30克、生物20克、精鹽、味精、料酒、香油、花椒油、白糖、精煉油各適量。

製作方法:
1、 基尾蝦去頭,沙線及皮,對剖加鹽、料酒、薑蔥碼味幾分鍾。然後沾滿生粉。
2、鍋置旺火上,燒至油溫6成熱時,下蝦炸至呈金黃色撈出待用。3、鍋內留少許油
燒至4成油溫,下郫縣豆瓣、幹辣椒、花椒炒香上色,放入炸好的基尾蝦、薑蒜片、
蔥炒至幹辣椒呈棕紅色,烹入料酒、味精、香油和勻,起鍋裝入盛器中即成。
操作要領:
1、 炸製基尾蝦油溫不宜太高。2、幹辣椒下鍋烹製時間不能太長。
成菜特點:
色澤紅亮,麻辣鮮香,回味無窮,尤宜下酒佐飯。


                                                     豆腐的幾種烹製法

 ●燜製

  把切成塊的豆腐放進180度高溫的食用油煎至表皮稍硬、色澤金黃,然後炒香蒜
茸、薑絲、菇絲、肉絲,加進湯水和調料,放進炸過的豆腐略燜成菜,即為芳香味
濃的紅燒豆腐。豆腐改炸為煎或飛水亦可。

  ●蒸製

  將切成扁長方塊的豆腐、薄火腿片、冬菇片在碟上排上二三行,用中火蒸八分
鍾,伴以熟青菜,撒上蔥花、胡椒粉,燒上熱油,淋上生抽等調味料,便是造型美
觀、味道鮮美的“麒麟豆腐”。

  ●炸製

  豆腐切成方塊或菱形塊,裹上幹澱粉,放進180度的熱油中炸至表皮酥脆,就可
以製成各式脆皮豆腐菜式。把炸好的豆腐按長方形或方陣形、葵花形、山形等排在
碟上,然後澆上芡或帶副料的芡,芡要稠些,便可烹製出各種味道的脆皮豆腐。 

  ●煲製

  經過初步熟處理(炸、煎或飛水)的豆腐放在砂鍋內,加入蝦米、冬菇、鮮魷、
帶子、蝦球、湯水、調料,製成海鮮豆腐煲。

  ●燴製

  蒸熟的魚,拆肉去骨,與豆腐燴成“豆腐魚茸羹”,此羹香滑清鮮,四季皆宜。
燴製時要配以菇絲、薑絲、韭黃等副料。

  ●滾製

  “豆腐魚頭湯”是家喻戶曉的傳統菜。它以氣味清香,滋味鮮甜,湯色奶白為
特色。製作時注意:魚頭要煎透,用滾水,火要猛。

  以上所說隻是豆腐菜的基本製法,由此可演變出五花八門的美味菜式。另外,
去除豆腐豆腥味有兩法:飛水,水溫約為90度,水溫過高豆腐成蜂巢不滑;也可用
油炸。

  貼士:豆腐焯水要訣

  豆腐是豆漿用石膏煮成,北豆腐用鹽鹵煮成,經壓榨成型。

  南豆腐和北豆腐都有豆腥味,北豆腐並有輕微的苦澀味。為除去異味,許多豆
腐菜製作中的要決就是在烹調前都將豆腐放水裏焯一下,這焯水大有講究,常見許
多焯製的豆腐不是散碎就是中心出現空洞,不符合烹調的要求,這是沒有掌握豆腐
焯水的訣竅。正確的方法是,將豆腐劃成大小一致的小塊,然後放在水鍋中,與冷
水同時加熱,待水溫上升到90℃左右時,應轉用微火恒溫,慢慢見豆腐上浮,手捏
似有一定牢度時撈出,浸冷水中。焯豆腐的水一開、火一旺,就易使豆腐中心出現
孔洞。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