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老店德國著名的出版社Springer上個月出版了一本題為Complexity in Economics: Cutting Edge Research的書,它是一個叫做New Economic Windows 係列叢書的第38卷,在該書的第117頁到136頁是我的題為“Chaotic Order: A Consequence of Economic Relativity”的文章(本博客有該文的中英文版)。我過去雖然發表的文章不多,但在中科大讀研和在中科院做助研的時候都在不同的雜誌發過文章,後來在麥吉爾讀博士的時候也在什麽統計物理或一些proceeding之類的發表過一些文章。雖然那些文章有時我也是第一或第二作者,但是我從未象這次看到我的文章在正式出版物上被發表時感到這麽高興和欣慰過。一來過去的那些文章都是我的導師或工作時的組長(該組長早已是中國的科學院士)拿去發表的,所以我沒有什麽感覺,二來因為那時是為了混飯吃,拿了錢幹活,寫文章是應該的,而且老實說沒有一篇的水平夠得上我現在隨便寫的任何一篇較長的文章的水平。但是最主要的原因還在於這次是我的哲學文章,是過去十多年來我的哲學第一次被主流社會拿去發表。
自2005年我開始正式寫“公平分析(當時的題目叫公平人生)”至今,我曾自費出過兩本書,一本就是那“公平人生”中文版,一本是“解密老子道德經”。盡管我自認為兩本書都是一流水準的書,但是卻絲毫沒有銷路,當然其中一個主要的原因是我的讀者市場是對哲學不感興趣而又重視名氣的華人市場(我甚至在網上免費送電子版,來要的人都不多)。
後來我就嚐試著寫英文文章給包括我的母校麥吉爾大學在內的美加英的大學及社會上的商業出版社投稿,也找過所謂的agent,給他們寄我的稿件,但是沒有碰到一個能夠讀得懂我的文章的,更別提感興趣了。而對方一讀不懂就挑剔我的英文。一開始隻要對方拿出這個殺手鐧我就感到自卑,可後來當我讀英文哲學專著多了,發現我的文章的英文可讀性比那些名著高多了甚至比流行讀物都不差的時候,我就再也不買那個所謂的英文不好的帳了。
其中最可笑的一次經曆是紐約的一家夫妻店小出版社居然和我簽合同,說要出版我的公平分析。那時我還隻有中文的全書和英文的proposal,所以有了那份合同之後我就花了兩個多月的時間完成了英文版的全書。可是當我寫完寄給他們後,他們根本讀不懂,連基本的意思都理解不了,居然提出一個建議說讓我出錢雇他們認識的ghost writer來用我的書名來寫書。我聽了之後真不知該哭還是該笑,當即和他撕掉合同。現在想來,那家夫妻店對我還是有幫助的,因為如果不是因為那份合約,至今我也不會把我的公平分析寫成英文貼在網上。
後來,不斷地有人寄email給我邀我給計算經濟學方麵的會議投稿,而且都在歐洲,偶爾會在非洲或美國的加州,沒有一次是在家門口的紐約,所以我總覺得可能有人在和我開玩笑。不過本著宣稱新哲學的宗旨,除非對方的要求過於局限,我一般都會回複說,“我不是搞計算經濟學的,我是freelance philosopher,你們要不要哲學文章?”還真有一小半的人會回複說“要”或者“寄來看看”,我就把我寫的和他們的會議基調基本上是不搭界的哲學分析文章寄去(了解我的網友對於我的這種做法可能並不陌生,因為在我的博客我也常會在別人的跟帖後麵借題發揮乘機宣傳我的哲學)。結果雖然有的會議會很客氣地說我的文章雖然很好但是與他們的會議不合拍而加以拒絕,也居然有若幹次接受我的文章而且邀請我去對方參加他們的會議,有意大利的,有法國的,也有德國的,還就是沒有美加英這幾個我最初投稿的目標國家的。
去年年初接到一個email比較特殊,說是要我給他們編輯的關於非線性動力研究在經濟學中的應用的書貢獻一章。我想可能又是玩笑,而且開的有點大。但是,我始終不放棄任何可以宣傳我的哲學的機會,所以就當又拿了一份象上次夫妻店那樣的合同吧,盡管這次因為是人家找上門的讓我感到莫名其妙而已。當然,我在給對方的回複中還是開門見山地說明,我既不是搞非線性動力學研究的,也不是經濟學家,我隻是一個freelance philosopher,所以我隻能貢獻哲學文章,沒想到對方回複說“很好。”於是我就動筆運用我的公平分析法對市場經濟的相對性及其導致的無序現象進行了分析,然後寄去了。
寫完之後覺得自己費了這麽半天的勁,就這麽不明不白地給不認識的人寄去,萬一真是玩笑我不就虧大了嗎,幹脆就把它改寫成中文,連英文一起貼在我的博客上。該書原本說是去年6月要出版的,結果到年底都了無音訊。我有些得意了:哈,我的判斷沒有錯,就是有人在和我開玩笑,讓他們開去吧,他們開一次玩笑我就出一篇文章,他們反而成了我宣傳哲學的助手了。可是,今年年初居然收到他們的email說出版社把書的出版耽誤了,延至今年夏天出版,而且還寄來了某兩教授給我文章的評審意見。我心說,咱們接著玩。就按照他們的評審意見對文章進行了修改。六月初的時候收到email,要我最後審核我的文稿(這裏還有個小插曲就暫時略去),我就答複說沒問題。上個星期,我有些耐不住好奇心,就給對方發了一份email詢問該書到底什麽時候出版,結果得到的答複是上個月20日已經出版了。我忙到Barnes Noble去花一百多刀訂購了一本,本周一接到電話說我訂購的書到了,我就非常興奮地取會了書。我要做的第一件事是確認那第117到136頁上的確實是我的文章,隻有親眼看到我自己的文章我才能相信這不是有人在和我開玩笑。
哈,這回還真不是有人和我開玩笑。而且這時我才想起應該到網上去查一下那兩位編輯是什麽人。去年收到email的時候我一看是兩位女士的名字還以為是兩個秘書,後來因為覺得是玩笑也沒有認真去查。這次一查才知道這兩位巾幗豪傑中一位是意大利的資深的大學教授,另一位是在同一大學裏的研究人員,兩人合作的書不止這一本。
匆匆把這本書讀了一遍之後,頗多感慨。這裏就來歸納一下:
-
我的文章是該書中的唯一一篇既非非線性動力研究的,也非專業經濟學的文章,而且也是唯一的一篇哲學分析文章。該書共245頁,所以117到136是正中間到位置 :-)。前麵一篇是中間偏前,後麵一篇是中間偏後 :-)。
-
這些年來,我寫的中文文章最多,結果從未有中文的出版社或編輯主動找我寫文章。倒是有過幾個中國的出版社要我花幾萬人民幣將我的“解密老子道德經”再自費出一遍。我給英美加包括大學在內的那麽多的出版社寄過稿件,結果沒有一個人讀得懂我的文章,最後還是近代西方文明的發源地意大利的教授看到了我的文章的價值(至於她們怎麽找到我的,至今也不明白,而且對我來說也根本沒有必要去弄明白了),而且是近代西方哲學的重鎮德國的老牌出版社出版了有我到文章的書。在此之前,寄email給我並接受我的另外的關於公平分析的文章參加會議的也是意大利,德國,和另一個近代哲學的重鎮法國的教授。
-
在該書的15篇文章的作者中,我是唯一免費為人類做貢獻的。所有的其他作者都是世界各國(包括中國)的教授,也就是拿錢專門寫文章的人。隻有我是完全自費,沒有得到任何方麵的任何一分錢的資助。
-
讓我感到欣慰的是,讀了該書的所有15篇文章後,我發現我的文章的英文可讀性和趣味性是最好的,而且內容也最有價值(你可以說這是我自我感覺良好,不過這就是我沒有半點覺得是勉強吹牛的自我感覺)。
-
不論那兩位巾幗豪傑是怎麽找到我的,我必須要在這裏除了向她們致謝(可惜她們不會來這裏J)之外,還要對她們的胸襟表示欽佩!這不但因為我本是一個不在她們的學術圈中的無名之輩,而且我的文章是唯一的一篇哲學文章,更因為a)她們是搞非線性動力的專家,而我的文章指出目前的非線性動力研究的主要缺陷是沒有搞清問題背後的哲學原因,b)她們的所在國和出版社所屬的德國都是歐元區的主要成員國,而我的文章有很大一段就是對歐元區所存在的一個先天邏輯不足進行分析(讀過我的那篇文章的朋友對此可能有印象)。也就是說,按照中國人的文化習俗來說,我的文章不是迎合她們的專業和文化口味的,她們卻仍然把這麽一篇她們覺得有價值卻與整本書風格不完全一致而且也不是迎合她們的口味的文章,又是一個無名無勢連讚助商都沒有的作者寫的文章編入她們的叢書中。為此我向她們表示由衷的感謝和敬佩!
我的文章發表之後,又收到幾分email,一份是讓我給一篇關於美國中學教育的文章審稿,雖然我覺得這是件很有意義的事,但是覺得目前對此心有餘而力不足;一份是當初接受我的文章參加他們會議的法國教授也來邀請我給他們編輯的書貢獻一章,是關於貨幣政策(Monetary Policy)的文章,我暫時答應了,因為這與我的“信息守恒律”及公平分析有關,但我還真不知是否能有時間和精力寫,另外還收到一份下個月在芝加哥的一個經濟學會議的通知,我想我肯定不會去的,畢竟我不是圈內的人,而且也不像他們那樣是拿那份錢的。我免費寫文章除了是要宣傳哲學之外,我自己也覺得我在短短幾年裏的哲學造就能夠突然達到讓我目前還沒有看到rival的地步本身是個奇跡,是上帝的恩賜,所以在體力精力和時間允許的條件下做些能造福於大眾的事,即便是免費的貢獻,也是件高興的事。隻是目前為了生計實在沒有多少精力和時間來做這樣的免費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