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慕容青草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下一波的高科技新潮還是下一波深重的危機?

(2014-03-02 04:24:53) 下一個

自上世紀末所謂的高科技時代來臨起,人們就不斷地在問什麽將是下一波的高科技新潮?先是PC機的普及,後是瀏覽器的更新,然後是與網絡相關的各種新興科技及IPO的層出不窮,後來又有了手機和智慧型手機,等等。不過每隔一陣人們就又要開始問下一波是什麽了。最近看了幾個節目都提到了機器人以及包括無人飛機,無人汽車甚至無人遠洋艦隊在內的高度自動化或日常專項全自動化的普及將會引領下一波新的科技新潮流。

盡管人類進入21世紀以來的高科技發展一直伴隨著局部或全球性的經濟危機,但是至少從一些局部來看,高科技的發展還是刺激了某些領域或地區的經濟發展。但是,這個機器人來取代人力的高度甚至局部全自動化的無人化的科技新潮卻是直接針對市場的就業開刀了。所以這種科技新潮一旦來臨它的直接後果將是產生這樣一個極不平衡的經濟結構:生產效率由於自動化而大大提升的同時,社會購買力卻因為大量的失業而迅速下降。這樣的結構所帶來的恐怕將會是新的一波經濟危機,而且其規模有可能會是前所未有的。

上個世紀末當IT產業興起的時候,美國的政客對大眾說不用擔心對環境汙染重且對人力要求大的製造業遷到境外去所造成的就業上的問題,因為美國可以通過再教育來發展服務性行業及包括IT在內的新興的高科技產業。但是十多年過去了,現在的美國政客們關心的是如果把製造業再引入美國來,也就是說通過發展服務業和包括IT在內的新興的高科技產業來吸納由傳統的製造業退下來的就業人員的轉型不是想象中那麽容易的。這裏出現的一個問題是,雖然新興的IT業及相關的產業確實可以產生一些新的服務性職位,但是IT業本身的功能卻使得這些服務性的行業比傳統的製造業還容易轉移到勞動力低廉的境外國家去運作。不僅如此,隨著視聽人工智能及網絡銷售及服務的發展,服務業本身所需的人員也會大大減少。不過隻要服務性行業或製造業還需要大量的人力,那麽政府還有可能通過一些特殊的優惠措施甚至政治手段將之移回到美國來。但是如果整個製造業或服務業基本就不需要人力了的話,不論你怎麽移都沒有用了。

那麽我們是否能多創造些管理的職位來彌補製造業或服務業的就業率損失呢?這種設想也不現實,因為它違背了老板們用機器來取代人的初衷:省錢。

很早以前人類就有過一個美好的夢想:當生成力高度發達而對人力的需求大大降低時,大多數人可以去搞研發,那樣人類文明就可以更快地進步。那麽當下一波的科技新潮來臨時我們是否可以把多出來的人進行培訓來進行研發呢?這還是不現實:因為研發對人員本身的要求的門檻比一般服務性或製造業的人員的門檻要高得多,所以不是所有從傳統製造業和服務業退下來的人都可以被研發業所吸收。另外,以美國來說,如果要大規模搞研發的話,不但同樣會麵臨著其它國家的低薪勞力的競爭而且還多了一重競爭,那就是個體教育背景的競爭。一旦社會大量投資研發的話,top的一定百分數(比如30%)的美國科研人員或許可以進入研發行業,但是剩下的(比如70%)的美國就業人員有可能要同印度中國越南歐洲等國家的最top的科研人員來競爭研發的就業市場,結果恐怕由於研發本身對於研發人員的教育素質的高門檻要求,還是無法真正通過研發來解決本國的就業問題。

其實,一旦這個由機器人代替真人的新科技高潮來臨時,這種劃時代性的革命將會隨著資本的運作如同之前的gadget式的革命一樣地席卷全球。所以到時因為被機器人取代而失去工作的不會局限於一兩個發達國家,而將是全球性的問題,而相應的經濟危機也將是全球性的一場危機。

那麽我們是否可以通過高享受,建立大批卡拉ok,豪華餐廳來吸收就業人員呢?同樣不行,因為當其他職業的工作機會驟減的時候,這樣就有點象是要飯店職員自己消費來養活自己,那是行不通的。

那麽人類將如何才能安然渡過這場可能在不遠的將來就要來臨的危機呢?目前來說恐怕沒有人能夠給出一個明確的答案。不過,我們可以從幾方麵來考慮一下可能的出路。

第一,  人為地延遲或阻止全麵自動化的到來。可能會有人試圖這麽做,就象曆史上的工業革命時期有人來砸廠房一樣。但是,就同曆史上的工業革命中人們無法阻止機器取代人一樣,這樣的努力成功的機會幾乎為零。

第二,  戰爭。這是一個很可能的選項。但是後果可能很可怕。如果說曆史上的戰爭中老百姓們會擔心第二天自己是否還能活在世上的話,那麽新的世界規模的戰爭一旦打起來,大家需要共同擔心的一個問題可能會是第二天地球是否還能存在於太陽係中。

第三,  在社會的分配的理論上取得突破。從邏輯上說,這種可能是存在,隻是目前還看不到希望。順便講一句可能會引起讀者對本文寫作目的產生懷疑的話:這樣的分配理論上的突破需要用到公平分析

當然,大家盡可以不相信我這裏話。隻不過本文的討論是基於大家都很容易了解到一般常識(這是本博客的哲學分析的一般模式。本博客的哲學分析文章一般來說不會建構在常人不知的曆史故事或內部消息的基礎之上的。)大家可以自己去搜尋相關的訊息,看看人類文明距離機器人取代真人而實現全麵自動化的時代還有多遠,然後大家再自己去了解一下基於人類目前的哲學認識的任何一個分配理論是否有可能幫助人類避免這種即將到來的革命所帶來的經濟危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8)
評論
慕容青草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dq51' 的評論 : 嗬嗬。。。你的願望是好的,不過現實常常不如人願啊。。。。。。
dq51 回複 悄悄話 這根本不用傷腦筋,解決的辦法是提高最低工資同時減少法定的工作時間,就可以大家不失業。
另外服務必須有人,如果無人,那隻是操作。製造也要人的,一個例子就是首飾,
慕容青草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day10' 的評論 : 再次謝謝分享。。。你說“文明進程中政府運作進入矢量化的階段,可能離我們不會很遠了。”。。。。。。我可不象你這麽樂觀。。。。。。過去幾個世紀裏的社會政治發展可能給人造成這麽一個印象:社會製度是可以設計的。。。但是,人們往往忽略了對社會政治進行設計之前的哲學倫理和宗教認識的統一的基礎。。。啟蒙時期的哲學家或許屈指可數,但是不但他們自身的哲學觀本身也是在相當長的時間的社會性積累的基礎之上的,而且從他們的劃時代性的新思維的提出到普遍的實踐的體現也經曆了相當長的時間。。。。目前來說,沉迷於科學的魔力的人類世界所缺少的正是哲學思維的突破。。。本博客過去幾年裏一直致力於這項工作,但是人微言輕孤掌難鳴。。。。在世界性的哲學思維取得突破之前不太可能看到人類的有效的社會實踐能有什麽大的突破。。。。。
day10 回複 悄悄話 謝謝慕容青草博的表揚。一般認為,法治國家的政府架構存在的意義是為民眾尋求幸福。顯然這是一個簡化了的概念。比如,加大稅收以增加教育投入會造成一時的痛苦,但可帶來長效的幸福。如何判斷其正確性?於是,幸福這個概念就附帶了如何定義這樣的條件。如果從本文的思路發展下去,我更覺得政府的職責在宏觀方麵應該是平衡文明進展在各方麵的差異,在微觀方麵則尋求發展的最優化。目前世界各地出現的發展與汙染的問題就是屬於宏觀方麵,而比如如何確定並操控最優化基尼係數則屬於微觀層麵上的職責。文明進程中政府運作進入矢量化的階段,可能離我們不會很遠了。
慕容青草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ahniu' 的評論 : 恐怕沒有那麽簡單。。。關鍵是社會分配本身不是你所說的那麽簡單。。。。。。。
慕容青草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Nio-nio' 的評論 : 你所說的結論正是本博客所討論的“經濟相對論”的一個重要結論。。。但是,你的話說起來好象很輕鬆,不知朋友是否意識到這背後的實際意義。。。。。。。人口減少?怎麽減少?一年之內減少50%還是會一世紀之內減少50%。。。。這裏的差別或者血腥味的差別很大,如果是通過戰爭的話,甚至有可能會有導致地球毀滅的風險。。。。。。謝謝討論。。。多多交流。。。
慕容青草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day10' 的評論 : 再次謝謝day10和 醫者意也朋友的討論。。。。。。二位的意見的核心是如何調整社會分配的問題。。。。這恐怕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這裏首先需要搞清楚公平的意義---這是本博客過去幾年裏所做的一個核心工作。。。。。。。過去人類的包括社會主義在內的分配實踐已經證明了不可能有效地解決人類將要麵臨的機器人工業革命所帶來的挑戰。。。這也表明了迄今為止的社會哲學已經是不勝任的,人類需要社會哲學上的突破才可能有效地麵對這種新的挑戰,而本博客所提出的“公平分析”原理是這種突破所不可能繞開的一坎----因此我可以說人類目前根本不具備應付這種即將到來的挑戰的理論條件。。。。。。
慕容青草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醫者意也' 的評論 : 謝謝評論。。。。我看到day10對朋友的評論作了回複。。。那麽我就在他的回複後麵對兩位朋友的討論一並回複。。。。。謝謝
慕容青草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day10' 的評論 : 你的跟貼更好。。。實際上在看到你的回答之前我正打算做相關的補充。。。。現在有了你的補充,我就先結合著你的補充再補充幾句,以後有機會再深入討論。。。。

你的跟貼中的最關鍵的一點是“更壞的是,新產品更新對產業的衝擊一定在一代的時間內完成,而產業間人口的再平衡至少需要一代。結果:高科技普及得越看,失業的人就越多。於是,貧富差別加大。”。。。。。。而我原來要做的補充恰恰是要分析這裏的調整空間---也就是說,即便給上幾代人,在現有的人口結構下是否還能象過去幾次工業革命那樣調整得過來,如果不行的話,根據本博客的“經濟相對論”原理,就要出現犧牲式的調整,而這種犧牲式的調整的一種可能性就是戰爭,但是現代戰爭的風險又使得戰爭最終是調整還是徹底毀滅成為一個問題。。。。。暫且先補充這幾句。。。謝謝評論,多多交流。。。。。

ahniu 回複 悄悄話 衣食住行,有人就有需求。唱歌,跳舞,打球,畫畫,一樣創造財富。
不要杞人憂天了。
day10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醫者意也' 的評論 : 對不可再生資源的消耗和對自然環境的破壞,不是科技發展的錯,而是科技不夠發展的錯,是人類文明在不同方麵不能協調發展之錯。表麵看,人口是主因。但無論人口多少,都存在20%、80%的問題。這個問題,就如同不協調一樣,可能是文明進展中必然現象。無解。當然,我同意在目前文明階段,大量減少人口是解決對不可再生資源的消耗和對自然環境的破壞的最有效解決方式。
Nio-nio 回複 悄悄話 全麵自動化到來不是誰能阻止得了的。

人類人口的膨脹基本上到了頂峰。隨著石化資源的慢慢沽竭,化肥成本越來越高(磷肥、鉀肥麵臨沽竭),將導致糧食價格越來越高。而糧食是動物生存的根本。你可以擁有三百個iPad,iPhone,但如果沒有食物你無法生存。上帝通過磷肥、鉀肥等的沽竭來調節人類的數量。再過一兩個世紀,人口會大幅減少,倒是失業率會降低。所以不必過分擔心。
醫者意也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day10' 的評論 : 把80%的人口養起來也不是辦法,這80%的人口隻會成為社會的動蕩因素,就像當年知青回城一樣。而且科技發展對自然資源的消耗,自然環境的破壞無以複加,絕對是自掘墳墓的行為。
day10 回複 悄悄話 好文章!經濟學上,一個產品的成本可以粗分為單元固定成本和單元變動成本。高科技之所以可以提高勞動生產率,主要是降低了變動成本。隨著商品社會的成熟,新的高科技產品可以勝出,R&D的費用大大加大,這意味著固定成本的提高。其最終結果就是,在提高勞動生產率的同時,壟斷性也大大提高。更壞的是,新產品更新對產業的衝擊一定在一代的時間內完成,而產業間人口的再平衡至少需要一代。結果:高科技普及得越看,失業的人就越多。於是,貧富差別加大。

人為製造障礙降低高科技的普及?這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方法是,對建立在消費市場上的利潤分配,政府必須有所建樹。說白了,政府必須將失業者養起來。按某規律,人類最終看到的結果是20%的人在指揮機器人生產,將80%的人養起來。
慕容青草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醫者意也' 的評論 : 擋不住的。。。早期的工業革命剛開始的時候,就有人要擋,但是擋不住,這次也擋不住。。。。現在需要的是社會哲學的同步突破。。。否則災難是難免的。。。當然,戰爭是一個解決方案,但是今天的戰爭已不象半個世紀前的戰爭,風險極大。。。。。前兩天看到一個節目說連台灣都可能有大規模殺傷的生化武器。。。。。。。人類需要清醒了。。。。。。。。
慕容青草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不塵' 的評論 : 你指的是Ray Kurzweil的coming singularity university?

不知你所說的是哪個documentary。。。看了他的一個視頻,好像他挺沉醉於科技發展的前途的。。。。本文討論的不是這個問題,本文討論的是科技發展與社會哲學以及經濟結構之間的矛盾將要帶來的深刻危機。。。。。。
醫者意也 回複 悄悄話 好文章,我就建議人類根本不應該發展科技。老祖宗說得對,這些都是奇淫巧伎。為什麽不應該發展科技?因為科技發展對人類社會的傷害遠遠大於利益。不說這個就業問題,就說科技所帶來的環境汙染,資源消耗,人類死亡,這些就夠了。每年因為醫院死亡的人數以萬計,現在日本的福島核電站汙染最終會汙染全球,無人可避免。
不塵 回複 悄悄話 推薦博主一個 documentary, the singularity is coming.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