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慕容青草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公平分析和哲學的生命力

(2013-11-04 14:29:34) 下一個
前兩天在網上看到有網友稱,“在如今世界事務複雜性和變化度急劇增大,哲學思維替代了哲學體係的環境裏,發展什麽哲學體係屬於沒有現實意義的,是浪費生”,然後有網友應道,“有道”。盡管可以相信這樣的看法在今天的世界上有很大的代表性,它卻是一種非常錯誤的觀點,是對於哲學的意義和生命力缺乏認識的表現。不過對於一般的社會大眾來說,這種缺乏認識不但是正常的而且是完全可以諒解的,這是因為首先是職業哲人,尤其是海德格爾這樣的被捧為世界頂級大師的職業哲人對於哲學的意義和生命力缺乏認識而提出了哲學終結論的,才使得原本並非以哲學為己業的芸芸眾生對於哲學的係統發展產生了困惑。

實際上,具有諷刺意味的是,與職業哲人相比,社會大眾作為一個整體對於哲學反而具有更大的信心,也正是因著這樣的信心,今天的哲學才能在被職業哲人們宣判了死刑之後繼續作為一個學科而存在著,而支撐著這種信心的正是哲學自身所具有的遠高於那些自以為是的職業哲人所能想象得出的生命力及其在曆史和現實中的表現。但是,如同一個染上惡疾的病人的康複除了需要自身生命力的頑強之外,還常需要有針對性的專門治療一樣,為了幫助一個被自己學科內的世界頂級的大師為首的職業人員宣判了死刑的學科恢複它的活力,有必要先來肅清那個那些職業人員所帶來的負麵的影響。為此,除了專門對海德格爾進行反駁之外,我也曾就相關話題寫過“哲學死了嗎”和“哲學是怎麽死的”兩篇文章,而且計劃為這個“死哲學”係列再繼續寫兩篇文章;另外,我也打算比較係統地討論一下哲學這潭水到底有多深。這次既然看到網友對於哲學體係的誤解的言論,就打算先在上述計劃之外以我自己這些年發展出的公平分析為例來談一下哲學的生命力問題。

公平分析是我在過去幾年裏提出的一種哲學分析方法及一些相關的理論,最初覺得“公平分析”一詞的學術味過濃,便以生活氣息較濃的“公平人生”一詞為題目來就這個議題進行寫作。後來在紐約試圖給一些非華語的人用“Fair Life”來講述公平分析的內容時,得到反饋說“公平人生(Fair Life)”這個題目容易產生誤解,還不如直接用“公平分析(Fairness Analysis)”作為這門學問的名稱,所以後來2010年在用英文對最初的“公平人生”的寫作進行改寫時就將題目改為“On Fairness Analysis”。本文將對公平分析這一哲學分析方法的基本意思做一簡單介紹。

曾有網友在讀了我的公平分析的文章後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如果把FAIRNESS換成FREEDOM,我想大概也可以寫一部類似的大作。所以對一些核心議題還有更深入探究的必要。比如追求“everyone is treated fairly"的心理及哲學根源是什麽?”盡管這個問題表明該網友沒有讀懂我的公平分析,但是這個問題本身卻從兩個方麵觸及到了一般讀者在理解公平分析的意義時可能會出現的困惑。雖然這個問題中的“心理及哲學根源”的提法略有不妥[1],如果舍去“哲學根源”這一問題而且將其中的“心理根源”改為“心理學根源”,那麽該網友的問題便觸及到了可以幫助一般讀者更容易地理解公平分析的兩個方麵:1)如果把公平分析中的“公平”改為“自由”來寫一篇“自由分析”是否會有類似的結果呢?2)公平分析與心理學關係是什麽?

我們先來看第2個問題,即公平分析與心理學的關係的問題。這個問題的出現其實是在科學盛行的年代包括一些職業哲人在內的社會大眾對於心理學與哲學之間的界限的困惑的一個表現。盡管因為與其它自然科學相比,心理學本身的主觀性相對大了一些而會被認為不那麽地“科學”,但是作為一門仍然被稱為科學的學科,它的主要任務是研究個體在共性的驅使下對於環境的變化的心智反應。即便是所謂的社會心理學,它所著眼的還是社會中的每個個體對於環境變化的心智反應的本性[2]所表現出的社會統計特征。而公平分析是以作為人們對於外界反應的“心理根源”的最基本的自然邏輯為出發點,也就是以公平的選擇為出發點來研究社會自身的動力學特征

所以說,公平分析作為一種哲學的分析與心理學是建立在兩個不同的層次上的學問,而這兩個層次間的一個無法直接通過科學的計算來跨越的鴻溝就是所謂的數學上的非線性的不可還原性,也就是說盡管心理學研究對於理解個人與社會生活的很多現象可以有所幫助,但是由於它的側重點在於個體基於本性對於環境的反應,我們並無法直接把對於每個人的心理特征的了解簡單地進行疊加而來解釋社會文化現象,就好比我們無法通過對於大量基本粒子的量子運動的計算直接算出股票市場的漲落一樣。雖然所謂的社會心理學已經站在了社會的層次上進行統計觀察,但是由於它本身的側重點仍然是在於作為個體的社會集合對於環境的反應,因此仍然沒有真正地進入到社會動力學這個層次上。而一旦進入到社會動力學這個層次上,我們就會發現它的基本要素就是公平,這就好比在宏觀的物理世界上的基本要素就是力(機械力,化學力,熱力,電磁力,萬有引力)一樣。

當然,就象宏觀的物理可以用到基於量子理論所得出的結論一樣,公平分析也同樣可以用到包括社會心理學在內的各種心理學的理論,隻不過在社會動力的層次上,公平分析是主要框架而心理學的理論隻是具體的元素而已,這就好比盡管一部汽車的製造過程中的某個環節上使用了基於量子理論的納米技術但是整個製造的過程仍然是宏觀的工業過程一樣。

回答了第2個問題之後,再回過頭來回答前麵提到的第1個問題,即如果把公平分析中的“公平”改為“自由”來寫一篇“自由分析”是否會有類似的結果這個問題。答案是否定的。這是因為雖然在今天的主流社會文化中人們常把“公平”和“自由”相提並論,但是在社會動力學的層次上,公平與自由不是處在同一個功能地位上的,這就好比在自然科學中力與自由度不是處在同一個功能地位上一樣。

另外,還有一位網友提出了與上麵這個第1個問題相關的一個問題:“公平人生和分析與差而等的禮學和生而等的仁學,差別在哪裏呢?”對於這個問題的簡單答案是,“它們是兩個不同層次上的學問。公平分析是動力學層次上的學問而網友所問的禮學和仁學則是文化層次上的學問”。從我上麵對於這兩位網友的問題的回答中我們可以看到對於人類的智能社會性的認識由低向高排列出的三個不同的層次:個體層次(心理學)->動力學層次(公平分析)->社會文化層次(禮學,仁學,經濟學,政治學,社會學等等)。

讀者朋友或許已經從我上麵所描述的這三個層次中看到了一個問題:公平分析是一種哲學的分析,而哲學本身是社會文化的一部分,因此把公平分析與社會文化層次做對比實際上是一種悖論。熟悉著名的羅素悖論的朋友可以看出我們這裏遇到的是羅素悖論的一個變異特例,而出現這種悖論顯然是由於這裏的語言表達的選擇造成的。不過因為這種悖論現象本身在我們這裏隻是一個副產品,並非我們所感興趣的對象,所以我們完全可以通過對於這裏的問題的深層含義的理解來繞開這裏因為語言表達而產生的悖論問題。我們可以通過與自然科學領域裏的動力學分析的對比來幫助理解公平分析與上麵所說的社會文化層次的學問之間的關係:假設大海裏麵有艘船在海浪的顛簸作用下上下移動,那位網友所說的禮學和仁學就好比是根據船的運動來估算海浪作用在船上的力和力矩,而公平分析就好比根據海浪的溫度,密度,速度來算出海浪作用在每一點上的力,然後再進行麵積積分算出海浪的整體作用力和力矩。熟悉自然領域裏的動力學分析的朋友還可以再對這個例子作進一步的探討:為了要用波浪動力學求出海浪作用在船上的力的分布,我們必須要把船體作為相應的微分方程的邊界條件;但是,由於船體本身是在運動的,所以我們需要解一個船體運動與海水運動的耦合方程組。類似地,用公平分析對於社會文化層次的問題進行解構分析時,我們也可能會需要用到社會文化層次的理論(好比那個船體)。不過與前麵討論公平分析和心理學理論的關係時提到的一樣,在這裏的分析過程中公平分析仍然是框架而社會文化層次的理論則是具體的元素(就好比大海裏有很多孤立的船一樣)。

實際上,由於公平在社會動力過程中的特殊地位,通過對於公平的分析我們可以對包括諸如自由,民主,集權,獨裁,平等,忠誠/欺騙,愛國/背叛,等等幾千年來世界各族人們用來支撐他們的基本社會文化的固有概念進行解構討論,以及對於經濟興旺/蕭條,政治合理/黑暗等曆史和現實的政治經濟(生產,分配,以及對於自然資源和生態的處理等)現象和實踐進行解構討論。可以說,了解掌握了公平分析之後,人們不但會從新的視角來對很多曆史的現象作出重新的評判,而且對於現實和未來的認識也會出現很大變化。簡言之,人們的世界觀和思維方式將出現極大的變化。這就是這些年來我本人對於社會文化和政治經濟的看法與傳統的觀點及網上的其他作者的非傳統觀點之間常有極大的不同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另外,這也是為什麽我當初建議成立哲學俱樂部時要用“未來”二字來命名的原因:因為從我自身的認識的變化我知道未來人和今天的人們在思維方式上會有很大的不同,僅對於公平分析這一項知識的掌握了解便可造成這種不同,更何況哲學這潭水本身是深不見底的呢?

很顯然處於逆境中的我之所以能對哲學和未來有這樣的信心,不是因為我本人有什麽發明而是因為哲學本身的生命力。世人之所以不易看出哲學本身的生命力的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因為這種生命力往往不是表現為對於政治的諳熟曾給海德格爾頭上帶來的那種光環,而恰恰是表現為一種極度的孤獨。曆史上探索哲學的人往往都是孤獨的,老子曾因此而在《道德經》中感歎道,“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獨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嬰兒之未孩﹔儽儽兮,若無所歸。眾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且鄙。”連從小生活優裕而且又是臨床心理醫師的近代著名哲學家傑斯帕斯(Jaspers)都在他的哲學傳記中坦誠無法擺脫的孤獨感受[3],而他所欣賞的兩位哲學前輩柯克加爾德和尼采也都是西方近代哲學史上的孤獨的典型。

實際上,對於哲人來說比之孤獨更為不堪的是世人對於哲人的孤獨的極度的誤解。人們常以為哲人的孤獨完全是他們的個性使然,甚至常有人說隻有那種孤獨的個性才會成就他們的哲學。幾年前曾有一幫心理學家花了巨額的科研經費運用所謂的回顧性診斷法(Retrospective diagnoses)得出結論說曆史上很多有過重大貢獻或成就的傑出人物,諸如達芬奇,牛頓,愛因斯坦,達爾文,林肯,莫紮特等等都是自閉症患者的結論[4],[5],[6]。當然,依據那個回顧性診斷法,單憑我前麵列出的老子在《道德經》中的那段孤獨的自白就可以把幾千年來中國人認為是修身養性的鼻祖的老子診斷為自閉症患者。實際上這種誤解本身就印證了我前麵所說的心理學在解釋社會動力問題上的一個局限:它的目標僅是尋找個體的一般本性。在這個目標的驅動下,基於心理學的思維常會把外界影響列入到人的心理本能中去而忽略了環境與個體之間的相互動態作用的影響,從而得出令人啼笑皆非的荒唐結論。

其實,不論是老子還是黑格爾,柯克加爾德,尼采,傑斯帕斯,或甚至是表麵上很風光有人緣的羅素,盡管他們的個性或許有些特別,或者說他們比別人更能耐受孤獨,但是導致他們在成年之後的孤獨的主要原因卻是因為他們看到了別人沒有看到的真理,而這些真理使得他們的世界觀和思維方式與同時代的人尤其是他們周圍的人的世界觀與思維方式發生的極大的隔閡,這種世界觀和思維方式的隔閡可以導致他們對於很多平常人不以為然的事物的審美與價值的特殊判斷,使得他們在現實的世界中顯得很不協調而感到極度的孤獨。

但是,這種孤獨本身卻是哲學的生命力的一種表現。他們之所以孤獨是因為他們認識到了別人還沒有認識到的真理,而他之所以能夠忍耐孤獨的一個重要原因是造物主根植在人類心中的對於真理的執著。而真理早晚還是要被人們所認識,一旦當社會大眾認識到了那些曾經孤獨的哲人們所先行一步認識到的真理的時候,那些曾經導致哲人們孤獨的真理卻又可成為大批的追逐時髦的人用來表現自己的裝潢。

與世人認為哲人的孤獨是他們個人喜歡孤獨的看法恰恰相反,所有的哲人都希望自己能夠融入周圍的世界。隻不過對於他們來說,這個融入的前提條件不是他們放棄自己所認識的真理,而是要世人認識並接受他們所認識的真理。所以我們看到,包括老子在內的哲人都努力地想通過向世人高聲呐喊來讓他們能夠和自己一樣地思考和行為,這也是為什麽哲人常喜歡和他人爭辯的一個原因,而這本身或許也是造物主安排的真理得以不斷發展傳播的一個機製,就象動物的兩性要努力進行交配而結果是保證了物種的傳播一樣。

曆史上也並非所有的著名哲人都孤獨。而一個哲人能夠不孤獨往往有兩個條件:1)社會歡迎他所認識的真理;2)他放棄真理而追逐社會的認識。蘇格拉底不孤獨是因為他非常幸運地生活在一個能有很多人欣賞他的哲學的環境裏(盡管他最後還是因為宣講哲學而被處死),而海德格爾不孤獨是因為他根本沒有認識到真正深刻的真理卻善於適應他所生存的社會政治環境。很顯然,這兩方麵的條件都不是一個點而是一個範圍,也就是說,一個人的哲學被社會接受的程度越大他的孤獨感越小,而另一方麵一個人能夠為適應周圍的環境而隨波逐流的程度越大,他的孤獨感也越小。

當然,哲人與世人的隔閡中也包括了哲人自身的缺點和錯誤,因而哲人本身的缺點的克服也可以幫助減少這一隔閡。不幸的是,世人對於哲人的孤獨的誤解導致了他們在接受哲人所認識的真理之前更多地看到的是哲人本身的缺點而且常把本是哲人的優點當作是哲人的缺點,並以此對哲人進行求全責備。這過程中人們通常忘記了一個基本的邏輯:哲人自身的缺點最多影響的是他個人的生存,而由於世人的傲慢無知而對哲人的優點或他們所認識的真理的漠視所影響的卻是社會大範圍的生存和發展。當然,哲人們的孤獨僅是哲學的生命力的一種表麵現象而已,而哲學的生命力本身卻在於它所麵對的是所有存在背後的一切關聯(不是海德格爾所宣稱的那個抽象存在),而且它所要揭示的是關於這些關聯的真理。

在對哲學的生命力有了進一步的了解之後,有必要對於學哲學的難點有進一步的了解。這是因為了解了學哲學的難點才能更好地理解為什麽會出現包括職業哲人在內的世人誤解且排斥哲學的現象。

與經濟學,科學,或甚至烹飪學,拳術學等具體的學科不同,哲學作為世界觀和方法論直接觸及到了人們的意識和思維對於包括學習在內的行為的主觀指導,這就使得對於哲學的學習比起對於具體學科的學習的難度要更大些。一個簡單的例子是,在包括拳術在內的具體學科內,人們為了保持自己的優勢往往會設置一些保密措施。這是因為這些具體學科都是可以偷學來的,比如商業間諜的任務就是要獲取一些具體學科內的知識。但是,哲學則不同。哲學是公開的密碼。老子的哲學大模大樣地放在那裏幾千年了,真正學得好的人恐怕至今也數不出幾個來,黑格爾的哲學也大模大樣地放在那裏近兩百年了,連被捧為世界頂級哲學大師的海德格爾都顯然沒能把它學好。從某種意義上說學哲學就好比是辦公司,公司經營不好了老板就怪下麵的人,但是很多時候改進公司經營的最佳選擇可能是把那個老板開除掉。但是,一般來說那是不可能的----因為公司是老板開的。同樣,大多數人學不好哲學的主要原因是因為按照已有的思維方式去學,這就好比一個無法更換頑固落後的老板的公司想要改進公司的運作一樣。這也就是老子為什麽說提高對於道的修養的關鍵不在於“學”而在於“損”的原因。。。。。。







-------------------------------------------

[1]這個問題中的“哲學根源”一詞的出現是一個簡單錯誤,因為我的公平分析本身討論的就是公平的哲學根源,所以對於網友所問的哲學根源是什麽的簡單回答就是“整個公平分析討論的就是你所問的哲學根源。”另外,問題中所說的“心理根源”本身作為一個問題也有不妥,這倒不是說公平的“心理根源”不重要,而是說網友在評論說“所以對一些核心議題還有更深入探究的必要”之後,作為“比如”的一個方麵來問公平的“心理根源”是什麽略有不妥,因為那個公平的“心理根源”本身就是我的公平分析的一個基本核心點,所以網友的提問方式表明網友沒有理解我的相關文章的意思。

[2]即便是對於非一般性的心理疾病的研究的出發點仍然是人類的心理和生理的一般特性或本性。


[3] PHILOSOPHICAL AUTOBIOGRAPHY, by Karl Jasper, URLhttps://archive.org/stream/philsophyofkarlj033381mbp/philsophyofkarlj033381mbp_djvu.txt


[4] http://en.wikipedia.org/wiki/Retrospective_diagnoses_of_autism


[5] http://autismmythbusters.com/general-public/famous-autistic-people/


[6] http://autism.lovetoknow.com/Famous_People_with_Autism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