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慕容青草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哲學與人生---(1)生於死的哲學

(2009-08-21 01:32:06) 下一個
有關生與死的一個人們通常不會去考慮的卻對認識人類文明有著深刻意義的問題,就是為什麽人類需要有死亡?如果人類從來不會死,全都是長生不老,這個世界會是什麽樣的?答案是,這個世界上也就不會有新生命了,因為如果這個世界上的人類是隻生不死,那麽這個世界早晚有一天會因為無法接納更多的人而毀滅。

沒有新生命意味著什麽?沒有新生命意味著兩種可能:1)人類一上來就完美無缺,不需要進化。但是,什麽是完美無缺呢?很顯然我們生存的地球就不是完美無缺的地方,所以人類不可能完美無缺。那麽看一下第二種可能,2)人類仍然需要不斷進化,但是由於沒有新的生命,這樣的進化顯然隻能由同一代人來完成。

同一代人來完成進化意味著什麽呢?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先看一下現實的人類通過不同代進化都有哪些特點。當然,不同代進化也就是現實的進化,其特點是數不過來的,我這裏隻來看一下現實人類學習新知識的能力及相應的對待新知識的態度的一些簡單的基本特點。

我們這些會生老病死的人類在學習新知識的能力和相應的態度上有這樣幾個最基本的特點:1)我們學習新知識的能力是很有限的,我們需要一定的努力才能理解弄懂並接受一個新知識;2)我們的學習依靠我們的記憶和理解力,通常學齡以上的青少年對於新知識的記憶較強,而理解力則一方麵與一個人天生的智力有關,另一方麵在很大程度上與一個人的經驗和已有的知識有關,而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與包括所讀的書在內的所經曆的事情(或者說叫做所見過的世麵)有關,而所見過的世麵一方麵與自己的年齡有關,另一方麵與自己在短時間內的遭遇的複雜性有關。此外,當年齡達到一定程度之後,一般人的記憶力和理解力都可能減退;3)由於世界上的新知識中絕大多數並不具備真正的生命力,虛幻無聊的居多,因此根據“假作真時真亦假”的原理,我們對新知識會傾向於持懷疑態度,且隨著年齡的增加,由於經曆和見識的虛假知識的增多,對新知識的懷疑態度也就增加;4)由於前述3點的原因 ,現實的人通常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趨於保守,也就是不願意接受新的知識。就算有人至死思想開放,他的熱情也將隨著他的死亡而消失。

由於上述原因,我們現實的代代進化在很大程度上依靠新一代的較少保守的人接受傳承新的知識,而當他們老了之後,他們的較少保守的下一代來接受傳承新的知識。所以,現實的人類的進化的一個特點是文明的進化的代際與生命的代際有著非常明顯的相關性。

當我們了解了上述特點之後,我們知道如果要實現同代人進化的話,光沒有死亡還不夠,這些人還必須具備超人的能力,從來不疲倦,不保守,不受舊知識的幹擾,能夠自動打破“假作真時真亦假”的原理的束縛,或幹脆就不會出現假的。這樣一來,我們又回到了人類一上來就是根本不需要進化的完美的假設。顯然,不完美的地球環境是不可能有完美的人的。所以,人類不可能沒有死亡。

其實,死亡的存在對於我們人類的文化的影響是極為深刻的,是我們文化的所有特征的最基本的依據。 因為人類必然會要死亡,所以人類的生存是有條件的,而人類一切文明的核心就是如何使生存的條件更容易被滿足,如何創造能夠更好地生存的條件和潛能。而對於更多的生存物資的追求不但是人類進步的動力,更是人類彼此爭鬥,殘殺,欺詐,用盡一切邪惡之能的基本動力,也是人們用於論功行賞,收買人心,鼓勵上進,調動社會潛力,促進社會流通的基本動力。

前麵提到,如果沒有死亡,人類就不會有新的生命,所以是死亡是人類生殖功能存在的基本依據,而人類的生殖功能又是人類性欲的基本依據,而人類的性欲又是人類進步與邪惡的基本原動力之一,而且還是人類審美的重要依據。

此外,由於人類會死亡,所以對死亡的畏懼也形成了人類一切文明的一個基本動力和依據。失去了對死亡的畏懼的人類的文明肯定將是與現有的文明完全不同的另一種文明。從古至今,人類社會之所以能夠具有一個等級分明,分工細致的有機結構,完全是因為人類能夠在一定的權威的管理下組織起來,而人類對任何權威的服從的終極根本原因是因為對死亡的恐懼。不會死亡的人類自然也就不會因為缺少食物衣服住所這些現在的人類賴以生存的必需品而感到恐懼,因此他們也不會為了獲得今天被認為是極大利益的誘惑而驅動,而且人類社會也將失去維持基本秩序的原動力。

所以,離開了對死亡的認識,人類對自身文明的認識將存在著極大的缺陷。。。。。。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