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美日韓老人欲休不能 zt

(2007-08-25 22:45:01) 下一個

● 傅慧雲(國際特稿)

符祝慧(東京通訊)

薑貴瑛(首爾通訊)

  由於人口出生率下降和平均壽命增加,全球大多數國家正迅速老齡化。聯合國的《2007年世界經濟和社會調查報告》指出,在2005年,50歲以上勞動人口隻占五分之一,
但到2050年將增加至四分之一,發達國家更會增加到三分之一。

  麵對這樣一個趨勢,各國政府除了都在探討延長退休年齡外,也鼓勵年長工人退而不休。在日本、韓國和美國,已達退休年齡的“銀發族”如何看待他們的退休生活?雇主
又要如何麵對勞動隊伍老化的問題?以下的幾個個案也許能讓我們一窺端倪。

美國 儲蓄不夠繼續工作

  卡羅爾·道迪的父親57歲時退休,但現在已經59歲的卡羅爾卻不打算近期退休;更準確地說,她根本沒有計劃停止工作。

  目前在美國底特律一家物流管理公司任職的卡羅爾說:“我打算工作到兩腿伸直為止。” 卡羅爾的情況並不罕見。事實上,根據調查,像卡羅爾這樣出生於二戰後嬰兒潮時期
(1946年-1964年)的一代,大多數都表示不打算在退休後停止工作。

  美國的嬰兒潮一代達7800萬人,年紀最大的將在明年達到62歲,到時他們就能開始向美國政府申請社會保障金。

  雖然一些人將在拿了社會保障金之後選擇離開職場,但調查發現,很大一部分的嬰兒潮一代根本沒有足夠儲蓄可讓他們安享晚年,因此這些人必須繼續工作才能應付日常開銷;

  另一些人雖沒有經濟方麵的煩惱,但卻不希望成天無所事事,因此他們可能減少工作時間而不是完全退下來。

  就拿55歲的皮平來說,他幾年前把自己創立的公司賣掉後嚐試退休,但卻沒法辦到。他說:“我常打高爾夫球,把我的朋友都累垮了。”

  結果,皮平決定回學校念書,他考取了商業管理碩士學位,然後成立了一家顧問公司,為有意發展業務的公司提供谘詢。

  皮平說,擔任顧問的工作非常適合他,“我可以靈活地去做我所要做的事,包括打高爾夫球、壁球或閱讀。”

  不論是出於什麽原因,年長工人退而不休,對麵對人口老化問題的美國勞動力市場是個好消息。

  多份報告指出,隨著嬰兒潮一代的退休,美國勞動力市場未來10年將出現短缺數百萬個工人的情況。

  與此同時,55歲以上“銀發族”在勞動人口中所占的比例預料將增加,從2005年的17%增加至2017年的24%。隨著勞動人口結構的改變,勞動力市場會出現怎樣的新局麵
呢?雇主得把年長工人當“寶”

  最明顯的不同可能是雇主在別無選擇之下,不得不改變把年長工人當“草”的看法,轉而把他們當“寶”,甚至想方設法吸引年長工人在達到退休年齡後繼續工作。

  人力資源公司萬寶盛華的副經理霍姆斯指出,企業將被迫廣泛采取靈活工作時間、工作分享和遠程辦公製,以及讓員工享有更多假期,因為除非雇主願意作出調整,否則已不
再須要為五鬥米折腰的年長工人將不願意繼續留下來工作。

  對於那些在員工短缺問題特別嚴重的行業工作的年長工人來說,他們不但不須要接受減薪的安排,還能向雇主要求更高的報酬。這些行業包括能源、醫療保健、宇航和防務,
以及化學工業;軟件工程師也將麵臨短缺。

  年紀大了總會麵對體力不濟、視力和聽力減弱等問題,要吸引年長者在黃金歲月繼續工作,企業須要改用“親年長者”的科技,例如,采用大熒光屏的電腦和輔助聽力的儀器;
多進行遠程視像會議,因為年長者可能較不願意出差等等。

  專家指出,保留年長員工將減輕雇主尋找新員工來填補嬰兒潮一代退下來後所出現的數百萬個空缺的壓力,避免出現青黃不接的現象;如果雇主因為既有的偏見或沒有試圖
留住年長員工,到頭來蒙受最大損失的還是它們,因為這些年長工人一旦退休,將把他們的豐富經驗和純熟技能也一起帶走。

日本 離開工作崗位最難受

  人的一生中,有兩個重要的“畢業”日,一個是學業上的畢業,一個是事業上的畢業。然而,對於熱愛工作的日本人而言,離開忙忙碌碌的工作崗位,或許要比離開無憂無慮的
校園生活更為難受。

多工作10年 高齡生活更富裕

(佐藤光、74歲)

在一家出版社的影像部門工作的佐藤光,今年74歲。他本應在10年前就退休,可是目前精神奕奕的他卻依舊堅守在工作崗位上,專門策劃和執導老人健康的教育影片。

  佐藤在受訪時說:“我父親那代人(二戰後不久),公務員的退休年齡是50歲。不幸的是,他活到48歲就去世了……到了我這一代,或許是所吸取的養分比較豐富,即使是到了
公司規定的63歲退休年齡,一點也不覺得自己老。記得,當我快接到退休通知的前幾個月,還因為擔心日後無所事事,幾乎要患上抑鬱症……後來,知悉公司的子公司在製作老
人節目,便申請到了擔當節目總監的工作。”

  這位資深導演,不僅按時將工作完成,而且絕少請病假。他說: “我在63歲那年決定不退休的選擇是對的。這不僅可讓我有工作來打發時間,而且也不會給我那當家庭主婦
的太太增加負擔,不必老呆在家裏讓她來伺候,也免得我聽她嘮叨。我周圍那些退休的同事,就因為這些事而在晚年鬧離婚。另外,多工作了10年,也確實讓我們有了更富裕的
高齡生活。”

  目前,佐藤與妻子不僅每月可領養老金,因為他繼續工作,額外的收入也讓他們能夠在放假時到國外旅行。他最後還笑著說:“有了充裕的存款,將來或還可移居國外享晚年。”

能跑、能跳 當然也能做

(加昌、85歲)

  隨著日本高齡化社會的形成,日本政府在這30年內不斷提高退休年齡。戰後,就四次更改退休年齡,從50歲提高到55歲,後來又逐步提高到60歲、65歲。最近,也決定開
始製定“70歲退休”的新條例。

  原本在一所大學執教的加昌老先生,退休至今20年,就從不曾賦閑在家。近來,他還與一群老友開了一家科技研究公司,立誌要振興日本的科技領域。

  今年高齡85歲的他受訪時指出:“日本是一個珍惜銀發族工作經驗的國家。即使在過去,政府沒製定70歲退休年齡,我身邊的一些朋友都不願意在那之前退休。他們都覺得
在生命的最後一分鍾,越是對自己要求高,就越能在事業上創造出一個輝煌成績。”

  另外,他還補充說:“我們這群銀發族,為了能夠繼續工作,也更懂得保健之道。多年前,我們組織了一個叫O-70的老人足球隊,意思是我們的人生要超越70歲。隻要我們都
能跑,能跳,當然也就證明我們還有精力繼續工作。”


培育年輕人充滿幹勁

(今井、65歲)

  日本決定將退休年齡提高到70歲,一個主要原因是要鞏固勞動人口。勞動部發表的“高齡白皮書”,就有數字統計指出,隨著65歲老人的增加,每十年將減少420萬勞動人
口。另外,還有一個理由,就是不願讓1960年代,1970年代的經濟旺盛期培養的一群技術專員太快脫離生產線,造成技術資源的流失。

  東京郊外的一家電子工廠,近期就不斷製定新製度,設法留住年屆65歲退休年齡的職員。原已到了可拿養老金的今井,就在這個新製度下,留在廠內培育新人和當監工。他
說:“我從學徒開始在這工廠內幹了40多年,因為學曆不夠,無法到一些技術專門學校去教書。公司肯用我這樣的資深員工來培育年輕人,叫我感到繼續工作很有幹勁。”

  他接著用手摸著他身邊一台比較舊的機器,若有所感的對記者說:“通常,人們都以為機器老了就該丟掉。其實,這是在浪費鋼鐵資源,隻要稍微給它加點油,多用幾年是沒
問題的。”

  日本去年針對各個企業進行的調查,結果顯示最熱衷於實施銀發族雇用的是製造業以及建築業,已經有超過80%以上製定了完整的重新雇用製度。另一方麵,為了防止銀發
族員工被欺負,也考慮製定保護措施。

  迎接銀發族回歸工作崗位的企業,則是以不同方式與他們締結工作和約。一些是讓他們延續之前的工作條件,一些則是以簽約方式,有比較鬆動的雇用條件。一些公司讓銀
發工人自由選擇工作時間;一些工廠則為了要適應老齡工人的體力,積極改進機器,讓他們能夠維持與過去相等的生產效率。

  在鼓勵銀發族“退而不休”的呼籲中,一些日本專家曾擔心,太多老人員工,會不會影響企業形象?一家雇用過半退休員工的公司在回答記者時表示:“一點也不會。相反地,
打出雇用老人的標語,可提高公司注重員工福利的形象。”

韓國自食其力安排晚年

  人均壽命延長、生育率降低,世界各國都麵臨著人口老齡化問題。但由於韓國政府未積極應對老齡化問題,韓國老年人隻能自食其力地奮鬥。 據統計,2005年韓國65歲
以上人口約為436萬7000名,預計到2050年,將上升到1700萬,約占總人口數的38.2%。2050年韓國將會成為老人人口比重最高的國家。

  雖然韓國政府幾年前,建立了退休者養老金製度,但由於受人口老齡化的影響,政府無法向退休者提供健全的保障。不少專家甚至預測說,可能到2035年,韓國退休者可能
一分錢的養老金也拿不到了。為此,韓國退休者無法向政府期待年金等的社會福利,隻能自食其力來安排養老計劃。

  韓國大部分的中產階層退休者為自己的養老費,賣出首爾等地的房子,搬遷到價格更便宜的其他地區。

  一名68歲的樸姓老人說:“我出售首爾90平方米的公寓搬到京畿道竹田,購買同樣麵積的公寓後還能剩下1億(16萬1836新元)至4億韓元(64萬7343新元)現金。我打
算以這筆錢,來添補今後的生活費。”

  有些退休人士還為了節省生活開支,決定移民到泰國、菲律賓和馬來西亞等國。

  63歲的郭姓主婦說:“6個月後計劃到菲律賓去。我計劃以1年兩次往返於韓國的方式享受老年生活。”

  韓國退休者協會董事金漢潔說:“以往很多人為節省生活費選擇東南亞國家,但最近很多人選擇泰國和菲律賓,主要原因是這兩個國家離韓國比較近。以度長假的心態看待
退休移民是大勢所趨。”

  目前韓國的法定退休年齡是:企業上班族55歲,公務員60歲,教師65歲。但是在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之後,韓國經濟十分不景氣,提前退休也是無奈之舉。甚至在韓國流
行,“四五停”(到了45歲就要想著安排退休後生活)、“五六盜”(56歲還任職就是強盜行為)的說法。

人生是從80歲開始

  不過,韓國有些老人打出了“人生是從80歲開始”的標語,展開比年輕人更有活力的社會活動,備受矚目。

79歲的首爾市1175路公車司機李亨基5年前退休後,重返巴士公司工作。

  李亨基說:“因為太太長期生病,已花了不少錢。我不得不出來工作。雖然我兒子說要奉養我們夫妻倆,但我還可以工作,為什麽要給兒子添麻煩呢?”

  他還說:“我能做喜歡做的工作,還可以賺錢。這不就是在過著精神與物質有餘裕的消閑生活嗎?”

  據了解,李亨基考慮到,乘客不好意思乘坐白發老人所開的公車。他定期到理發廳把白發染成黑發。他的同事笑稱李亨基老人為“大哥級司機”。

  專家強調:“發達國家人口生育率下降很慢,有時間調整,而一些發展中國家,特別是韓國、中國、泰國等東亞和東南亞國家出生率下降很快,在很短時間內就要麵臨發達國
家現在麵臨的老齡化帶來的各種壓力。就此,政府應盡快出台老年人雇傭問題的相關政策,為改善韓國社會的老人問題做出努力。”



  李亨基笑著說:“希望公司給我繼續當大哥級司機的機會。這就是我唯一的心願。”

  此外,81歲的X光射線師李濟華老人也是在去年回到醫院從事退休前的專業。

  已有60年工作經驗的李濟華,每天上午在首爾一家矯形外科負責攝像X光射線專業。

  李濟華說:“我相信人生是80歲才開始的。我覺得隻要專心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公司就會給我工作機會。這樣就不必擔心退休後的生活問題。”

  當記者問他是否想要退休時,他反問說:“星期六和星期日休息兩天不夠嗎?沒有工作,心情反而會更低落。平時在工作中,感到生活很充實,也有一定的滿足感。”

  專家就韓國退休者再就業現象作出這樣的評論:“2006年韓國已成為全球人口出生率最低的國家。再過十幾年,韓國可能就要麵臨勞動力不足的挑戰。”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