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顧劍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買櫝還珠遊:歐洲最美古典圖書館 (2/4)大學圖書館

(2022-02-09 05:36:26) 下一個

買櫝還珠遊:歐洲最美古典圖書館 (2/4)大學圖書館

第2節 大學圖書館

2.1 牛津大學波德裏安圖書館

說來慚愧,我沒進過全世界規模最大的大學圖書館,哈佛大學圖書館,雖然哈佛在波士頓,而我就住在波士頓地區,它最著名的主樓Widner圖書館在哈佛校園中心區的Harvard Yard,不開放給外人參觀,入內需要證件,所以我從沒有進去過。哈佛作為世界大學圖書館裏的翹楚,藏書2千萬卷,即便在全美所有圖書館裏也隻遜於國會圖書館和紐約、波士頓兩座公共圖書館,全世界最大的圖書館當中還能排到第18。

牛津大學圖書館就容易進得多了----普通遊客可以參加每天的guided tour,有圖書館員義務講解。今天的牛津和劍橋大學每天遊客眾多,許多獨立學院不勝其煩,外人隻有在規定的幾個小時內單獨買門票才能入內參觀。我覺得與其花門票錢進幾個獨立學院,還真不如跟著內行人的講解,仔細地遊覽大學圖書館呢,收獲絕對比自己走馬觀花要大。牛津大學的波德裏安圖書館(Bodleian Library)主樓比我後麵要介紹的所有巴羅克風格圖書館古老很多,由好幾棟黃色岩石的哥特式建築組成,但最顯眼的還是這座比較晚近的巴羅克風格拉德克裏夫圓樓(Radcliff Camera)



2017年是我第二次參觀牛津大學,也是第三次來牛津(之前有一次自駕專程來看附近的“丘吉爾莊園”布倫海姆宮,住在牛津,但沒有去大學)。下了火車沿主街Broad Street一直走,路過牛津大學博物館,很快就到了圖書館。當時是1月,遊客不多,報名參加guided tour的隻有我們夫妻兩個人,人家並不因為人少而取消參觀,到點誌願帶領講解的老先生照樣開始,他本人就是牛津大學圖書館的退休館員,而我自己是大學教授,又在前一年參觀過十幾所歐洲古老的圖書館,所以相談甚歡,從老先生那裏打聽到很多平時沒有時間向一般跟團遊客解說的信息。

牛津大學應該算是目前世界上持續不斷一直開學的第二古老的大學,建校時間在12世紀。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學是意大利的波倫納大學(Bologna),1088年建校時候中國還是北宋,其次是英國的牛津大學和巴黎索邦大學,它們的建立都有一個漸進的過程,最早都是幾個老師在家給少數學生開培訓班講課的形式,都可以追溯到12世紀,但是很難確切地說哪一個更早。因此脫胎於索邦的巴黎大學可以說是和牛津一樣古老,但是它在法國大革命期間關閉過,後來複校,所以不能說是傳承不斷,一直運營,這就不能排名了----否則要是中國在淄博建立一所大學,自稱前身是東周時期的稷下學宮,隻不過中間稍稍中斷了那麽2500年,這個怎麽算啊?13世紀從牛津大學出走的一批學者建立了英國第二,世界第三古老的劍橋大學。第四古老的是西班牙的薩拉曼卡大學(Salamanca)。同樣,從意大利波倫納大學出走的一批學者也建立了意大利第二,世界第5古老的帕多瓦大學。這5所大學我還真都去參觀過。因為牛津劍橋嚴格來說不是一所大學,而是很多獨立學院的聯合體,所以牛津內部有些學院自身的圖書館,曆史比牛津大學總圖書館更加悠久。就這座總圖書館Bodleian library來說,實際上1602年才正式建立,那時候中國是晚明,魏忠賢已經進宮做事了,到如今也隻有400多年曆史,在牛津大學來說算很晚的。可是它所在的建築物曆史卻更長。這是我們等待參觀開始時的庭院。





這座庭院建立於1610年代,波德裏安圖書館正式成立不久開始擴建的年代,圍成庭院的三麵建築都屬於圖書館,但我們進圖書館的入口那一麵,第一個前廳事實上是牛津神學院的一部分,這樣一座內外古色古香的講堂







當初這裏是牛津大學神學院的講課禮堂,建成於1480年代,相當於明朝中期,意大利佛羅倫薩已經開始了文藝複興,但英國這邊還沒有沾染新風氣,這座大廳仍然是哥特風濃鬱。不過你注意看禮堂的屋頂裝飾,這是晚期哥特的裝飾風格,經典的哥特不會如此複雜。為什麽要走這裏呢?因為牛津大學圖書館最早的一批藏書,是英王亨利五世(就是莎士比亞劇中的武士國王,英法百年戰爭中阿金庫爾戰役的勝利者)的弟弟,格洛斯特公爵漢弗萊捐獻的281卷私人藏書。所以在庭院裏有格洛斯特公爵步行穿戴甲胄的立像。你別笑281本書太少,當時可是中世紀,牛津大學本身的圖書收藏隻有20本書!1480年代在這座神學院講堂樓上一層建設圖書館,叫做漢弗萊公爵圖書館,這是牛津大學波德裏安圖書館的前身,比波德裏安正式建館早了一百多年。漢弗萊公爵圖書館也是最正宗的牛津大學圖書館前身。所以我們從神學院講堂接下來就上二樓,進入圖書館本部最古老的部分,漢弗萊圖書館,在那擺滿一排排書架的陰暗木製中世紀老樓上,心中充滿了敬畏。古老的漢弗萊圖書館,今天的波德裏安圖書館是參考書圖書館,從建館至今圖書從不外借,隻能在館內閱讀。有個傳說,建館剛剛幾十年的時候到了英國內戰期間,國王查理一世跟國會軍打仗路過牛津駐紮,想從圖書館借兩本書,牛津的圖書館員拒絕借給國王!所以在古老的圖書館中,你會看到一排排木製的書桌,桌上的大開本古書上拴著鐵鏈,防人偷書!館內禁止照相,怕閃光燈損壞古書,我從網上下載了一張照片。



注意古色古香的木製屋頂,用各家貴族紋章做裝飾。

圓形的拉德克裏夫樓不開放參觀,它獨特的外形非常引人注目,幾乎成了牛津大學的象征。其實這座樓的曆史比較短,18世紀中期建成的巴羅克晚期建築,相當於清朝乾隆年間,從建成到今天一直用作牛津的醫學和理工科圖書館。從外麵拍照真的非常漂亮。

平心而論,牛津大學圖書館主樓太過中世紀,內部算不上美麗,更多是給人以肅殺的感覺,《哈利波特》係列電影前兩部裏麵,霍格沃茨魔法學校的圖書館就是在這裏取景的。

2.2 葡萄牙科因布拉大學圖書館

全世界大學裏麵最漂亮的古典圖書館,應該是葡萄牙科因布拉大學圖書館(Coimbra)。科因布拉位於葡萄牙首都裏斯本和第二大城市波爾圖之間,幾乎正好一半的距離,一座46萬居民的中等城市,擁有2-3萬學生的一所大學,而且科因布拉大學在世界上最古老大學的排名榜上位列第7,在13世紀末就已經建立了。在好幾百年的時間裏,它是葡萄牙唯一的大學(裏斯本大學和波爾圖大學都是20世紀才建校的)。科因布拉雖然是一座內陸城市,但風景非常美,是一座山城,分布在好幾處小山形成的山丘和山穀之間。我是2014年1月從裏斯本坐1個半小時火車來這裏的,火車站在山腳下的古城城牆外,但是沒有寄存行李的地方,走進古城,中央步行大道是一條山穀,越向裏走地勢越高,當時是早晨8點,很少有店鋪開門,街上很清淨,但教堂和咖啡館都已經開了,可以先在街邊吃早餐喝杯咖啡,隨意走進教堂參觀。

立體的科因布拉城



科因布拉大學的中心在一座小山的山頂,好在從山下的商業街到山頂有公用電梯,不需要我拎著行李爬山。1290年科因布拉大學建校的時候其實是在首都裏斯本,作為葡萄牙唯一的大學,它在此後250多年的時間裏在裏斯本和科因布拉之間來回搬遷過三次,直到16世紀才最終定在科因布拉,而且大學的中心校舍原來是國王的行宮。我去過全世界很多名校,這裏是鳳毛麟角的能獲得聯合國世界遺產稱號的學府!其他擁有聯合國世界遺產稱號的大學還有美國弗吉尼亞大學,委內瑞拉城市大學。就連牛津劍橋哈佛耶魯這些名校都不在聯合國世界遺產名錄裏。大學的中心是一座三麵圍繞這古建築的大廣場,座落在難得的一大片山頂平地上,廣場第四麵下臨山穀,憑欄遠眺立體的城市,視野開闊。

大學中心廣場



廣場這一圈建築可以在遊客中心買票參觀。那座大學教堂原先是王宮教堂,是伊比利亞半島典型的巴羅克裝飾風格,好像唯恐顯得黃金不夠多一樣,整個聖壇區域全都是線條複雜的貼金雕塑,讓人感覺顯得太鬧騰。西班牙、葡萄牙和它們的美洲殖民地在16-17世紀建造的那些巴羅克式教堂風格都有類似之處,比如墨西哥城的主教座堂,和巴西裏約熱內盧市中心的幾座大教堂全都如此。相比而言,我覺得德意誌地區南部到意大利半島的那些巴羅克時代教堂,多用大理石柱和壁畫裝飾,少用黃金,顯得反而高雅很多。



遊客買票以後可以自行參觀教堂和學校的舊建築,但大學的巴羅克式圖書館必須跟導遊講解分批入內。這是我們幾個在圖書館門外等著下一批進去參觀的遊客。



由導遊帶領參觀的這一部分是科因布拉大學最值得驕傲的古老部分。這是考試大廳,從13世紀這座建築物是王宮的時候,就是國王的寶座大廳,在18世紀重新裝修成目前的巴羅克風格。幾百年來這座大廳是博士論文答辯和授予學位的地方,所以叫做考試大廳。開學典禮和校長就職儀式也在這裏舉行。



然後就到了華麗的圖書館本身了。圖書館內部不允許照相,我從網上找了一張內部的照片放在這裏。



實際上,這三進大廳絕對容不下一所現代大學的圖書館,科因布拉大學現在的圖書館主樓不在這裏。這是18世紀的主圖書館,也是那時候按照當時流行的風格設計,為它的巴羅克風格定下來基調,才成就了這座歐洲最美麗的大學圖書館。圖書館四周都是漆成深色的橡木書架,肉眼看上去的色調比照片上表現出來的暗沉一些,采光沒有照片上顯示的那麽好。書架高近天花板,書架上方和天花板都有鍍金裝飾,天花板上還有壁畫。圖書館分內外三進,據導遊說藏書20萬卷,都是18世紀以前的圖書,本身就很珍貴,當然,能看懂的人很少,所以真正要在這裏查閱資料的人就更少。古代沒有空調,葡萄牙夏天又很熱,這座圖書館的牆特別厚,室內空間挑高,天花板做成拱形,就像山洞一樣可以達到恒溫效果。圖書館的大門是檀木的,書架用橡木,它們的氣味可以防止書卷生蟲。聽導遊說這座圖書館最有意思的一點是,它竟然在室內養蝙蝠,夜裏蝙蝠出來吃蟲子抓老鼠!還好遊客白天來參觀的時候看不到這些蝙蝠,可是我就不明白了,蝙蝠糞怎麽辦呢?

2.3 愛爾蘭都柏林聖三一學院圖書館長廳

我個人倒不覺得聖三一學院的舊圖書館能在歐洲最美圖書館中排得上號,但任何寫大學圖書館的文章都不可能不提愛爾蘭都柏林聖三一學院,原因不是館舍有多漂亮,而是它裏麵展出的寶物,實在全都是愛爾蘭的國寶。大家知道愛爾蘭在曆史上被英格蘭征服,長期以來是英國的一個組成部分,但愛爾蘭人大多數是講凱爾特語的,信仰天主教,跟日耳曼語族盎格魯-薩克森的新教英國人不是一個種族,也不是一個宗教,到1919年爆發愛爾蘭獨立戰爭,1920年代獨立,隻是愛爾蘭北部新教徒占多數的地方仍然屬於英國,這就是北愛爾蘭。在16世紀末,就是英國打敗西班牙無敵艦隊以後,當時愛爾蘭還屬於大不列顛,女王伊麗莎白一世敕令建立了都柏林大學,下屬隻有一個聖三一學院。所以直到今天,我們說聖三一學院,其實和都柏林大學是一回事,是愛爾蘭最好的大學。

我去都柏林的時候是2011年4月份,城裏給我印象最深的景點,是參觀吉尼斯啤酒廠和Old Jameson威士忌酒廠和嚐酒,還有晚上在Temple Bar酒吧街上泡吧聽愛爾蘭音樂。如果說旅遊景點的話,都柏林給我的印象不深。愛爾蘭是出作家的地方,從斯威夫特、王爾德、葉芝、到蕭伯納,再到《尤利西斯》的作者喬伊斯,地貧人稀的愛爾蘭對英語文學做出的貢獻之大,和它的經濟與人口規模完全不成比例。但我對英語文學不感興趣,在都柏林去過作家博物館和幾位作家的故居,覺得索然無味。都柏林遊客最多的景點,一是聖帕特裏克主教座堂,二是聖三一學院圖書館。遊客紛至遝來主要是為了瞻仰這裏“長廳”中陳列的“凱爾之書”(Book of Kell)。

聖三一學院的建築樸素大方,都是兩三層樓的灰白石頭建築,以新古典式為主,所以校園給我的印象不深。它的圖書館舊樓向遊客開放,而且是都柏林每年吸引遊客最多的景點,圖書館的主藏書和閱覽大廳有60米長,一條中央走道全通,兩側是上下兩層書架,一樓書架中間間隔的地方擺放著愛爾蘭曆史名人的半身像,屋頂呈圓拱形,我記得采光並不好,大白天也必須開燈。長廳內部不允許照相,這是從網上下載的照片。



從這張照片可以看出,聖三一學院的圖書館稱不上“最美圖書館”,隻是古色古香,莊嚴肅穆而已,跟古老學府的地位很相稱。在長廳裏麵陳列著三件國寶,是所有遊客來這裏的終極目的:一是1919年獨立戰爭爆發時撰寫的愛爾蘭共和宣言,據說這是存世的最後一份,相當於美國的《獨立宣言》;二是一把愛爾蘭豎琴。這種豎琴是愛爾蘭特有的樂器,也是愛爾蘭國家的象征。大家是否注意到吉尼斯啤酒的徽記、瑞安航空(Ryan Air)的徽記,還有愛爾蘭國徽上都有豎琴?在聖三一學院圖書館陳列的這把琴,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古老的中世紀愛爾蘭豎琴。實際上這把琴就是國徽、吉尼斯啤酒、瑞安航空這些愛爾蘭著名企業徽記上圖案的原型。



第三件國寶最有名,叫做“凱爾之書”(Book of Kells)。西方發明印刷術很晚,是德國美因茨的工匠古登堡在1450年代發明的,他第一批印刷的書是聖經,當時印了一百多部,曆經戰亂,留存到今天的完整的初版“古登堡聖經”隻剩21部,每本目前價值都在3千萬美元以上,世界各地的著名圖書館無不以擁有一本“古登堡聖經”為榮。在聖三一圖書館裏的《凱爾之書》是遠在印刷術發明之前的手抄本聖經新約《四福音書》,分成四本,全部手工製作,製作年代估計是公元800年,也就是查理曼大帝的時代,或者中國晚唐時代,遠比古登堡聖經珍貴----它無價,是愛爾蘭的國寶。

為什麽這四本凱爾之書是無價之寶呢?答案在於它本身的文物精美程度和曆史意義。從大的曆史背景來說,愛爾蘭的基督教在基督教曆史上有獨特的地位。羅馬帝國曾把基督教作為國教,西羅馬帝國滅亡以後的早期中世紀(475年到公元1000年)有好幾百年的“黑暗時期”,整個西歐在西羅馬帝國崩潰以後“禮崩樂壞”,文化和生活方式遭到極大破壞,教育係統在教會以外完全不存在,希臘羅馬的古典文化失傳,不要說平民和貴族,就連查理曼大帝都是文盲!在數百年西歐的文化沙漠中,隻有教會係統保留了文化的薪火相傳,也隻有教士和修士認字。尤其是愛爾蘭的修道院以其組織嚴密,對拉丁和希臘文典籍的保護,讓早期中世紀愛爾蘭的文化水平遠遠超過西歐任何國家,包括意大利本土在內。後來愛爾蘭的修道院修士們又把基督教經典,通過傳教和建立修道院分部的方式,傳播到不列顛島、高盧和意大利本身。愛爾蘭的修士們更是把基督教傳播到北歐、東歐、冰島這些蠻荒之地。當時沒有印刷術,他們手抄然後裝飾製作的書籍,保留了古羅馬、古希臘的典籍,起碼是基督教的宗教經典,讓歐洲文明得以薪盡火傳。直到8世紀以後,西歐才從西班牙半島的科爾多瓦哈裏發國那裏,間接接觸到由阿拉伯人保存和翻譯的古希臘典籍。所以愛爾蘭的修道院,跟西班牙半島上的阿拉伯國家,是早期中世紀歐洲人重新學習古希臘羅馬文明的兩大重要源泉。

“凱爾之書”就是在這個大背景下製作出來的,它大約在公元800年左右,在愛爾蘭的凱爾斯修道院用手工抄寫,是聖經《新約》的四福音書,分四卷,抄在小牛皮紙上,同時用大量珍貴的礦物顏料、寶石做插畫和頁麵裝飾,古時候的書不是單純的知識載體,也是手工藝品。整部《凱爾之書》製作精美,體現了當時愛爾蘭修道院書籍製作的最高標準,總共是340張兩麵的羊皮紙,總共680頁。現在在聖三一學院圖書館“長廳”裏,總是輪換展出其中的任意兩本,書本打開,一本翻到裝飾畫的一頁,另一本翻到文字的一頁。這裏禁止照相,我從網上找來照片。



記住這些在黑暗時代保存了聖經、西塞羅和維吉爾著作的愛爾蘭修士吧,我們將在後麵的歐洲大陸圖書館之旅中,一次又一次和他們的足跡交錯。

(未完待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