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顧劍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歐遊雜記:文藝複興和巴羅克藝術源流 (6/9) 巴羅克在羅馬的發端

(2021-08-20 06:41:17) 下一個

歐遊雜記:文藝複興和巴羅克藝術源流

6. 羅馬的巴羅克發端:卡拉瓦喬的繪畫,貝尼尼和波洛米尼的羅馬建築與雕塑

這一節的內容一部分來自我的《阿爾卑斯山的彼方》一書第六章“教廷的羅馬,貝尼尼的羅馬”,另一部分是這次重新撰寫的。

新教改革如火如荼,羅馬的天主教廷除了迫害新教異端之外,另一個反新教改革的戰略,就是“提高自身隊伍素質”,同時用新的激動人心的宣傳手段跟新教爭奪民心。巴羅克藝術是在文藝複興藝術之後,又一個跨越建築、雕塑、繪畫各個領域的藝術風格。哥特式起源於巴黎,文藝複興起源於佛羅倫薩,巴羅克起源於羅馬,之後的洛可可藝術和新古典主義又起源於法國,這些都是泛歐洲的藝術風格。其中洛可可算是晚期巴羅克的異化。因為巴羅克藝術風格有作為反新教改革運動的羅馬天主教“官方美學”這個“反動背景”,在過去國內的藝術史書上,一般都對巴羅克藝術評價不高。但筆者個人非常喜歡巴羅克風格的建築雕塑和繪畫。巴羅克藝術品的線條扭曲靈動,一反文藝複興的均衡美感,直指人心,無論是恢弘還是華麗,抑或是悲傷,情緒表達特別外向和強烈,但又不象後期的洛可可風格那樣過於纖巧複雜。說了這麽多天花亂墜的好話,那麽究竟什麽是巴羅克建築的實例呢?最早的巴羅克典範,就在今天的羅馬市中心,古羅馬論壇中心區(Roman Forum)的盡頭,卡皮托山博物館(Capitoline)和意大利獨立紀念碑走下來,麵前一條東西向的通衢大道叫做維克托·艾曼紐爾大道(Victor Emmanuel)。沿著這條路左拐向西,步行走向市中心的四河噴泉廣場(Piazza Navona)、鮮花廣場(Campo de’Fiori)這個方向走出大約100米大道左邊,是耶穌會總部教堂(Chiesa del Gesu),耶穌會是反新教改革的急先鋒,而1584年建成的這座耶穌會總部教堂也開啟了教廷支持的巴羅克運動先河,這一點確實很相配。這座耶穌會總部教堂樸素的白色外表並不起眼,注意大門上方三角門楣外接的圓弧形裝飾、正立麵二層兩側的渦卷形弧線裝飾結構、還有大門上方兩側牆上的人物雕塑。這些都是巴羅克建築外形通常使用的語匯。



另一位巴羅克早期大師馬德爾諾(Carlo Maderno),後來當上聖彼得大教堂的總建築師,他負責設計的羅馬聖蘇珊娜教堂(Chiesa Santa Susanna)正立麵,還有聖彼得大教堂的正立麵,巴羅克特征更加純熟:三角門楣、牆上的柯林斯花式柱頭壁柱,二層樓兩側的弧線。而牆麵上裝飾的人物雕像,後來站到了屋頂上,以至於有的藝術史普及讀物簡單粗暴地告訴你:隻要看見屋頂上站著雕像的,那就是巴羅克建築!

聖彼得大教堂外觀



另一個巴羅克建築的外形特點,是很多教堂和宮殿的大門呈向外或向內凸出的弧形,使得正立麵擁有波浪形的起伏感。

波洛米尼設計的羅馬聖卡利諾教堂(Chiesa San Carlino)凸凹曲線的大門正立麵



其實巴羅克建築並不以外表見長,哥特式高聳的尖塔和石工細雕更讓人印象深刻。巴羅克最擅長富麗堂皇的內部裝修,我建議對耶穌教堂外部不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進去參觀一下:教堂內部壁畫色彩豔麗,雕塑線條繁複,列柱和聖壇大量使用鍍金裝飾,幾乎每座教堂都有一個大圓頂透入光線,照亮內部這些恢弘富麗的裝飾。

耶穌會教堂內部



耶穌會教堂和後來成熟期的巴羅克教堂相比,也許還沒有那麽豪華到讓人震驚的地步,但它是一座劃時代的建築,象征著羅馬進入了巴羅克時代。而這個時代的天之驕子就是貝尼尼(Bernini)。貝尼尼之於巴羅克,正如米開朗琪羅之於文藝複興。

貝尼尼1598生於那不勒斯,他父親就是一位雕塑家,佛羅倫薩人。貝尼尼8歲時他的父親接受了為羅馬大聖母教堂(Santa Maria Maggiori)做浮雕裝飾的任務,舉家遷往羅馬,此時小貝尼尼作為藝術神童已經在羅馬名聲鵲起。當時的紅衣主教西比奧尼·博爾蓋塞把貝尼尼介紹給自己的叔叔,教皇保羅五世(就是第一次審判伽利略的教皇),1619到1625年之間,二十歲的貝尼尼先後為紅衣主教完成了四尊取材於古希臘羅馬傳說的雕塑,舉世震驚,奠定貝尼尼在羅馬藝術界的至尊地位,也宣告雕塑藝術正式進入巴羅克時代。

在今天的羅馬,如果從西班牙大台階頂上的地鐵口出來過一條馬路,走進博爾蓋塞公園(Borghese)的大片綠地,在公園盡頭的白色建築,就是博爾蓋塞畫廊(Borghese Gallery)。這是羅馬除了梵蒂岡之外最好的藝術博物館。因為這裏遠離市區中心,還需要提前預約,會被很多遊客忽略,其實這非常可惜,這裏有貝尼尼最精彩的成名作。其中一尊是《埃尼亞斯逃出特洛伊》。



按照羅馬城起源的傳說,羅馬的祖先是特洛伊城的埃尼亞斯(Aeneas),城破之後他帶著老父和幼子逃出城去,遊蕩到意大利半島成為羅馬城的始祖。在這座雕塑中,埃尼亞斯背後跟著幼兒,肩上扛著父親,老父手中又捧著家族牌坊,它表現了疲憊、沮喪,但是從老父親緊抿的嘴唇和瞪大的眼睛裏,我們又看到了不屈的意誌和挑戰的精神。這是四尊代表作裏的第一尊,完成的時候貝尼尼剛滿20歲。和其他三尊雕塑相比,他對情緒的表達還沒有那麽戲劇性,人物動作幅度也不算太大。第二尊雕塑《普魯同搶走普洛塞弗涅》(Rape of Proserpina)完成於三年之後,更加引人入勝。

貝尼尼《普魯同搶劫普洛塞福涅》



普魯同(Pluto)是希臘傳說中的冥王,他從地下突然冒出來,強搶普羅塞弗涅(Proserpina)做了自己的地府冥後。整個雕塑的構圖呈螺旋形上升,欣賞者最好也圍著雕塑轉一圈,從360度無死角地欣賞這尊傑作,人物的姿勢非常誇張,冥王普魯同有力的雙腿和上肢肌肉不輸於米開朗琪羅的雕塑,而普洛塞福涅表情的驚慌、絕望、恐懼,堪與古典傑作《拉奧孔》相比較。仔細看普洛塞福涅被冥王右手按住的大腿:肌肉和皮膚被按壓下陷的刻畫如此細致,堅硬的大理石在貝尼尼手下居然有絲綢般軟滑的質感,這是最令人叫絕的一點。第三尊雕塑《阿波羅搶劫達芙妮》差不多和普魯同那尊雕塑同時製作,不過最終完成晚了兩年



按照古典傳說,太陽神阿波羅愛上了達芙妮(Daphne),就在快要抓住達芙妮的那一刻,達芙妮變成一顆月桂樹。兩個人物四肢伸展的方向,使得整個雕塑呈螺旋形飛揚飄逸,這是巴羅克雕塑的典型特征。第四尊是貝尼尼的大衛。在佛羅倫薩有多納泰羅的大衛,有米開朗琪羅的大衛,相互比較可以對巴羅克雕塑的特征一目了然:多納泰羅是文藝複興早期,人物沉靜甜美,幾乎是女性化的;米開朗琪羅的大衛寓動於靜,於無聲處聽驚雷,讓觀眾對馬上要爆發的戰鬥動作產生無限聯想,而肢體仍然是平衡的。而貝尼尼的大衛張揚恣肆,激動緊張的情緒完全表現在扭曲的臉部,肢體動作幅度特大,用不平衡感給觀眾強烈的感官刺激—這正是巴羅克藝術想要達到的效果。

貝尼尼的大衛



博爾蓋塞畫廊除了這四尊貝尼尼的鎮館之寶以外,另有一些後來的傑作也不能錯過,其中有兩百多年之後,威尼斯雕塑家卡諾瓦(Canova)的《勝利的維納斯臥像》,真人模特是拿破侖的妹妹波利娜·波拿巴(Pauline Bonaparte)。



當時的風氣沒有古希臘那麽開通,法蘭西帝國的長公主脫衣裸體,讓藝術家塑像,這在當時幾乎成了一件醜聞。另有文藝複興末期,威尼斯畫派大師提香的《人間的愛和天上的愛》,也是美術史上的傑作。



不過千萬不要搞混了,卡諾瓦和提香不屬於巴羅克藝術,卡諾瓦是比巴羅克和洛可可再晚一代的新古典藝術風格,而提香是比巴羅克更早的晚期文藝複興。

1621年貝尼尼23歲時被教皇封為騎士,1623年另一位賞識貝尼尼的紅衣主教,來自巴貝裏尼家族(Barberini)的烏爾班八世成為教皇,這就是委托伽利略寫《兩種世界體係的對話》,後來又惱羞成怒審判伽利略的那位教皇。貝尼尼此後數十年都在為烏爾班八世教皇和巴貝裏尼家族效勞,他開始參與建造巴貝裏尼宮。每一位教皇在羅馬都有屬於自己家族的宮殿住所,比如博爾蓋塞畫廊,原本是保羅五世教皇家族的博爾蓋塞宮,利奧十世和克萊門特七世兩位教皇所屬的美第齊家族,也有羅馬美第齊宮,位置在今天西班牙台階頂上,博爾蓋塞公園的另一端。今天的巴貝裏尼宮,位置在羅馬火車站和西班牙台階之間差不多中點,離開火車站兩站地鐵的巴貝裏尼廣場上,地鐵站名也叫巴貝裏尼(Barberini)。這座宮殿在今天,是意大利國家古典藝術畫廊,裏麵收藏的著名畫作,包括卡拉瓦喬的《尤蒂斯刺殺霍洛芬尼》和霍爾本的《英王亨利八世肖像》,但這座宮殿本身更值得細細品味,它集中了當時最偉大的幾位巴羅克藝術大師的心血,貝尼尼當時還年輕,當不上宮殿的總建築師。巴貝裏尼宮和聖彼得大教堂當時的主持人是馬德爾諾(Maderno),和貝尼尼一起在馬德爾諾手下工作的,有波洛米尼(Borromini)和科爾托納(Cortona),其中波洛米尼還是馬德爾諾總建築師的親戚,這幾個人後來都成了藝術大師,其中波洛米尼還是貝尼尼一生的競爭對手。巴貝裏尼宮總體設計由馬德爾諾完成,通高兩層的大廳,還有方形主樓梯是貝尼尼做的,側麵橢圓形的螺旋樓梯很有名,是波洛米尼的作品,他還製作了二樓的窗戶。而大廳天頂畫的作者是科爾托納。

波洛米尼設計的巴貝裏尼宮橢圓形螺旋樓梯



雖然貝尼尼在1620年代資曆還淺,不能獨自主持巴貝裏尼宮項目,但到了1640年代他的名望如日中天,又回來主持巴貝裏尼廣場周圍的規劃的時候,已經可以按照自己的意誌進行設計了。所以今天的遊客們,除了進國家古代藝術畫廊的時候,特別留意一下這座集合了當時所有巴羅克大師智慧的大拚盤宮殿本身以外,也不要錯過廣場上的雕塑:廣場正中的海神之子特裏同噴泉,正是1643年出自貝尼尼的手筆,另外,在廣場和維內托大道交口處,還有一座貝尼尼1644年做的蜜蜂噴泉。

貝尼尼《海神之子特裏同噴泉》



1629年馬德爾諾逝世,教皇烏爾班八世沒有讓波洛米尼接替自己親屬遺留下來的位置,而是任命貝尼尼同時擔負起聖彼得大教堂和巴貝裏尼宮兩個項目的主持人重擔,尤其是這個聖彼得教堂總建築師的職位,毫無疑問是整個羅馬天主教世界的首席藝術家,而波洛米尼在貝尼尼的手下工作。聖彼得大教堂從朱理二世教皇任期內開始,此時已經建設了一百多年,它的基本結構遵循首任總建築師勃拉曼特的設計,第二任總建築師拉斐爾英年早逝,第三任總建築師是米開朗琪羅,他領導完成了教堂的大圓頂。到馬德爾諾完成教堂正立麵,整個教堂的建築工程已經結束了,但教堂是個空殼,正是貝尼尼一手主持了教堂內外的裝飾工程,聖彼得大教堂才是我們今天看到的這個富麗堂皇的樣子。

今天如果去看聖彼得大教堂,一定會在廣場上的柱廊裏排很長時間的隊,最好的辦法是先參觀梵蒂岡博物館,看完西斯廷禮拜堂以後,不走散客出口,從禮拜堂盡頭的團隊出口出去,先參觀一下曆代教皇的墓地,然後可以直接走上聖彼得大教堂的前門台階,這樣完全避免了排隊。教堂內部氣勢恢宏,腳下的彩色大理石地麵就是在貝尼尼主持下完成的。貝尼尼最著名的設計是祭壇正中巨大的青銅華蓋,位於地下聖彼得墓的正上方。

貝尼尼的青銅華蓋



青銅華蓋螺旋形的四腳,是後來洛可可風格教堂螺旋柱的鼻祖,開風氣之先。還有聖壇上方貝尼尼設計的鴿子窗,這個設計匠心獨運:鴿子在基督教裏象征“聖父聖子聖靈三位一體”中的聖靈,光線從鴿子背後透進教堂,照耀在聖壇上,仿佛教堂沐浴在天堂之光裏一樣。



教堂的大圓頂底部柱廊和觀景台也由貝尼尼設計,此外還有大圓頂支柱底部的四尊聖者雕塑,其中一尊《聖龍津努斯》也出自貝尼尼的手筆。龍津努斯(Longinus)是一名羅馬士兵,耶穌基督被釘在十字架上的時候,他用手中長矛戳了基督的肋下,並說 “他真的是神的兒子”。因此他在後世藝術作品裏都以持矛的形象出現,這柄矛也就是後世傳說中的“聖矛”,現在聖矛的矛頭陳列在維也納市中心霍夫堡皇宮的珍寶館裏。貝尼尼還設計了聖彼得大教堂裏教皇烏爾班八世的墓,三十年以後又設計了後代教皇亞曆山大七世的墓,那是貝尼尼平生最後一個大型項目。也就是說,貝尼尼從1629年出任總建築師到逝世,他在聖彼得大教堂內外花費了半個世紀的心血。

聖彼得大教堂內部另有一件傳世傑作,在大門入口右手,是米開朗琪羅的《聖殤》,又叫《哀悼基督》,米開朗琪羅本來不擅長雕刻女性,可能因為他是同性戀,他的男性人體雕刻得特別誇張,充滿力度和美感,而女性例如佛羅倫薩美第奇禮拜堂裏的《晝夜晨昏》,就像是男性裸體再加上兩個椰子殼。但是這尊《聖殤》是他早期作品,風格完全不同,米開朗琪羅的聖母,竟然有拉斐爾筆下的聖母那麽嫻靜秀美,清秀的臉龐充滿了平靜而克製的哀傷。按照聖經,基督受難時早過了30歲,聖母作為一個30多歲孩子的母親,年齡總在50左右,不可能像這樣年輕漂亮。米開朗琪羅故意用誇張的手法把聖母雕成17歲的妙齡少女,才有如此令人震撼的效果。

聖彼得大教堂前廣場,也由貝尼尼負責整體設計規劃,廣場弧形柱廊是一件經典作品,雙圓弧包圍著廣場,象征著教廷的雙臂象母親一樣擁抱來自世界各個角落的信徒。



廣場中央的方尖碑由埃及運來,比貝尼尼的柱廊要早半個世紀,早在古羅馬時期,羅馬人就喜歡把埃及的方尖碑運來,到今天,據說整個埃及總共隻有7座方尖碑,而一個羅馬城就有13座。1586年聖彼得廣場立起方尖碑的時候還有個傳說:方尖碑比預期的要沉重,當碑身被很多股繩子緩緩拉起到一半的時候,繩子不堪重負開始斷裂。人們都以為碑身在繃斷部分繩索之後,一定會倒回地上摔得粉碎。全場鴉雀無聲之中,一名水手突然大喝一聲“澆水! ”這聲斷喝救了這塊方尖碑:常年出海跟帆索打交道的人有經驗,麻繩澆水之後堅韌度會大大增加。

從聖彼得教堂廣場出來,沿著大道一直走,就到了台伯河邊的聖天使堡。1665年到1667年,老年貝尼尼受命製作天使堡前天使橋上的基督教聖者雕塑,他總共規劃了十座雕像,但是自己隻製作了其中手持荊棘冠和金屬銘牌的兩座,其他都由別人完成。

既然說到教廷所在的聖彼得大教堂,那麽不妨順便提一下,實際上,聖彼得教堂並不是羅馬教廷地位最高的教堂,這個榮銜屬於羅馬城南的聖約翰拉特蘭教堂(Archbasilica of St. John Lateran)。我們知道,所謂教皇,實際上的頭銜是羅馬大主教,每一位主教都有自己的總部,也就是主教座堂,而羅馬大主教的座堂,就是這座拉特蘭教堂。拉特蘭教堂和梵蒂岡聖彼得教堂都興建於羅馬帝國君士坦丁大帝時代,從那時起,整個中世紀,直到教廷遷往法國的“阿維尼翁之囚”以前,教皇一直住在拉特蘭宮。隻是從法國搬回羅馬以後,經過一段時間才修繕梵蒂岡的教皇宮,把行政中心搬到了梵蒂岡。即便如此,直到今天,拉特蘭教堂作為羅馬大主教座堂,仍然享有獨一無二的“首席巴西利卡”(Archbasilica)這個頭銜,地位高於天主教係統的一切教堂,它也不屬於意大利國家領土,而是梵蒂岡教皇國的一塊飛地,拉特蘭大教堂內部裝飾的總設計師,是貝尼尼一生的對手波洛米尼(Borromini)。波洛米尼隻比貝尼尼小一歲, 1619年來到羅馬,兩個人都有後台也都有才華:青年貝尼尼為博爾蓋塞紅衣主教製作了四尊不朽的雕塑傑作,得到烏爾班八世教皇的賞識,而波洛米尼是聖彼得大教堂總建築師馬德爾諾的親戚。他們兩人都在馬德爾諾手下參與巴貝裏尼宮工程,但1629年馬德爾諾死後,貝尼尼全麵勝出,同時負責聖彼得大教堂和巴貝裏尼宮的建設,波洛米尼成了貝尼尼的下屬。後來兩人在聖彼得大教堂內部裝飾工程中發生爭執,正式決裂。波洛米尼作為建築大師,也有自己的傳世之作,隻是不象貝尼尼那麽有名。此後三十多年,他們兩人圍繞重要的工程項目,和教皇的寵信,展開爭奪。一開始貝尼尼占上風,但是他也有馬失前蹄的時候。1641年貝尼尼奉命在聖彼得大教堂正麵兩邊建造兩座鍾塔,建到一半出現了裂縫,第二年不得不停工。這件事讓他在教皇麵前丟盡了臉麵,甚至遭到調查,不過後來查清了:裂縫是由於鍾樓地基有問題,而地基是幾十年前馬德爾諾主持期間就打下的,與貝尼尼無關。但是1644年貝尼尼的保護人烏爾班八世教皇去世,繼任的英諾森十世來自潘菲利家族(Pamphili),與巴貝裏尼家族敵對,於是貝裏尼被打入冷宮,被教皇逼著拆掉了建成一半的雙鍾塔,所以直到今天,我們看到,聖彼得大教堂沒有鍾樓。波洛米尼成為紅人,先後受委任主持聖彼得大教堂和拉特蘭教堂的內部裝飾工程。英諾森十世在位11年,貝尼尼後來漸漸重新贏得了教皇的信任,這個轉機,完全得益於教皇讓貝尼尼主持潘菲利家族宮殿門前廣場的建設,而貝尼尼利用這個機會,做成了今天羅馬一處著名的景觀:四河噴泉(Fontana dei Quattero Fiumi)。據說教皇原來屬意讓波洛米尼改造和美化廣場,貝尼尼得知消息搶先做了四河噴泉的設計草圖,通過一個紅衣主教的幫助,故意讓教皇“偶然”見到這個草稿,教皇馬上就被吸引住了,看了良久,馬上召見貝尼尼,讓他主持廣場改造工程。

英諾森十世出身潘菲利家族,家族府邸潘菲利宮在羅馬市中心,其中包括正中心的聖阿格尼絲教堂,整座府邸和教堂正對納沃那廣場(Navona)。貝尼尼的四河噴泉正在廣場中心



它正中間是一根高聳入雲的埃及方尖碑,碑身底部的噴泉四周,分別雕塑著四位河神,象征世界四大洲的四條著名河流: 印度恒河代表亞洲,手裏搖個櫓,象征著這條河適於航行;歐洲的多瑙河神抬起手觸碰教皇盾徽,象征它與教廷近在咫尺;南美洲的拉普拉塔河抬手擋臉遮住陽光,象征人類還沒有找到河流的源頭。最有意思的是非洲的尼羅河:他蒙著頭,也是象征尚未找到源頭,但是民間另有傳說:尼羅河神蒙著的頭正好麵向聖阿格尼絲教堂和潘菲利宮,而潘菲利宮改造項目的主持人是波洛米尼,貝尼尼的意思是:“你的教堂早晚倒下來,我都沒臉看!”其實貝尼尼建成四河噴泉的時間,早於波洛米尼動工建造教堂,他當初肯定沒有這層意思。不過這個傳說從一個側麵反映了兩人之間的競爭和敵意。納沃那廣場兩端分別有兩座較小的噴泉,南側是貝尼尼的摩爾人噴泉,正中站立了一個厚嘴唇的黑人。北側是海神尼普頓噴泉。

既然講到四河噴泉,不妨順帶說說羅馬另一處最著名的巴羅克式噴泉景觀—特萊維噴泉(Fontana di Trevi)。



特萊維噴泉不是貝尼尼的作品,作者是薩爾維(Salvi),落成於1762年,比貝尼尼的時代晚100年。它的特異之處在於,借助宮殿府邸的後牆做背景,水池做前景,複雜的雕塑和噴泉氣勢恢宏,形成一場戲劇的舞台。按照當地的傳說,隻要你背對噴泉,把一枚硬幣用右手從左肩後仍進水裏,你就能再次回到羅馬,所以很多人把它稱為“許願泉”。這個傳說如此深入人心,以至於羅馬市政府從這個噴泉每年收獲的硬幣,有12萬歐元。不過普通遊客可別想著在這打撈硬幣發點小財----有法律規定這裏的硬幣屬於政府,打撈起來捐給慈善機構,平常是有人看守的。

貝尼尼憑借四河噴泉重獲英諾森十世青睞,但波洛米尼同時期也為教廷主持了很多建築項目。兩人之間的競爭,最後以貝尼尼的勝利告終,並不是因為才華有高下,而是性格使然。貝尼尼比較隨和,又會與上層打交道,現代的話叫做情商高。而波洛米尼內向寡言,性格憂鬱而且易怒,1667年波洛米尼自殺很可能是出於抑鬱症。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性格決定命運,隻有智商沒有情商的話,縱使才華再高,一生的命運也不會太好。


1651年,貝尼尼完成了畢生的另一個傑作,勝利聖母教堂裏的科爾納羅禮拜堂(Cornaro chapel in church of Santa Maria della Vittoria)。這座教堂的規模不大,在教堂林立的羅馬很容易錯過。我第一次來羅馬時候曾專程尋找過它:從羅馬火車站出來徑直向前走,經過國家羅馬博物館,共和廣場和戴克裏先浴場,來到橫向的9月20日大街,路口對麵就是這座外表普通的教堂,離開火車站大約500米。1644年紅衣主教科爾納羅委托貝尼尼在勝利聖母教堂裏,為他的家族建造一個側麵的小禮拜堂。貝尼尼的方案是典型的巴羅克風格:他把禮拜堂的中心神像造成了一個舞台,台上用大理石雕成流動的祥雲,托起聖女特列薩和丘比特的雕像,禮拜堂兩壁有許多壁龕,內置科爾納羅家族成員的群像,就像在劇院包廂裏觀看演出。舞台背後空間用輻射狀的金屬象征天國之光,就像舞台布景。舞台的主角聖特列薩是16世紀西班牙馬德裏附近阿維拉(Avila)的修女,她描述了進入宗教的迷幻狀態,感受到天使用愛情之箭擊中她的心髒,一方麵感到肉體的痛苦,同時在精神上又領受到與基督合二為一的精神之愛的甜美和狂喜。這種強烈的宗教情緒,又暗示了肉欲和高潮,正是巴羅克雕塑最合適表現的題材。


貝尼尼《聖特列薩的神迷》



貝尼尼的中心雕塑《聖特列薩的狂喜》中,修女癱軟著,頭部無力地後仰,眼睛半閉,嘴唇張開,被靈魂與肉體的激情徹底征服。而天使丘比特是個頑皮的兒童,背生雙翅手持剛剛拔出的金箭,頑皮地歪頭欣賞自己的傑作。回想中世紀哥特藝術那些一本正經的宗教題材雕塑,當時的人萬萬不會想到,巴羅克藝術會用這樣的俏皮、歡愉、熱情,甚至縱欲的手法來表現神聖的宗教。難怪這件雕塑1651年完成當時就引起過全城的轟動和追捧。

在英諾森十世死後,貝尼尼繼續獲得下一任教皇亞曆山大七世的信任,對羅馬城市的廣場和街道做過大量規劃,聖彼得廣場上的弧形柱廊就是這個時期所做的。1665年貝尼尼還應太陽王路易十四的邀請去法國,設計盧浮宮正立麵的改造計劃。但是他的計劃最終沒有被路易十四采用,盧浮宮今天的正立麵是太陽王委托法國本土建築師設計的。貝尼尼總共活了82歲,死後葬禮很簡單,他埋葬在大聖母教堂裏的家族墓地(Santa Maria Maggiori),貝尼尼的父親當年為這座教堂做雕塑裝飾,帶著8歲的貝尼尼搬來這座城市,這座教堂就和貝尼尼的家族結下了不解之緣。今天,這座教堂離開火車站隻有300米,從火車站門前沿著西南方向的加富爾大道(via Cavour),走向圓形競技場方向,就走到了Santa Maria Maggiore教堂。這裏的聖壇下方有一處聖誕禮拜堂,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朝聖者,禮拜堂供奉的黃金盒子裏有聖搖籃的一片木頭。我們知道,耶穌基督沒有搖籃,是誕生在一個馬槽中。這片木頭,據說就是那個馬槽上的。麵對聖壇右手地麵上,有塊非常不起眼的大理石,平嵌在地麵,如果不是刻意去找,根本找不到。這就是巴羅克大師貝尼尼的墓。


前麵說的貝尼尼和波洛米尼、柯爾托納都是巴羅克風格的建築和雕塑大師。說到巴羅克繪畫,那就必須從意大利畫家卡拉瓦喬(Caravaggio)開始講起。他生於1571年,比貝尼尼大了27歲,在卡拉瓦喬出生的時候,文藝複興晚期威尼斯畫派的大師提香還活著,已經八十多歲了。倒也不能說巴羅克繪畫的起始就比巴羅克雕塑和建築更早,因為貝尼尼從青年時代一出手就是非常成熟的經典巴羅克風格了,而卡拉瓦喬的繪畫,並不是真正巴羅克的,雖然有些書上稱卡拉瓦喬是第一位巴羅克畫家,但實際上他的畫風,更準確地說是處於向巴羅克過渡的時期:他畫得“象”,細節纖毫畢現,這種寫實風格,更像是文藝複興中前期的畫家。我們記得,文藝複興三大師裏的米開朗琪羅就已經在往誇張和“不像”的路上飛奔了。就寫實主義這種風格而言,卡拉瓦喬還不如文藝複興鼎盛時期的前輩大師前衛。真正讓卡拉瓦喬開風氣之先的,是他畫上劇烈的明暗對比。後來的巴羅克經典畫家們全都受這種手法的影響。卡拉瓦喬用一束強光照亮了黑暗的畫麵,明與暗之間幾乎沒有過渡的“五十度灰”,這種光與影形成的強烈對比,正符合了巴羅克風格的關鍵----“戲劇性”。從這一點來說,卡拉瓦喬對巴羅克繪畫的開創作用,正如喬托對文藝複興繪畫的貢獻。

卡拉瓦喬也不是他的真名,他出生於米蘭以東的一座小城,這座城就叫卡拉瓦喬,所以跟達芬奇一樣,他也是以家鄉作名字留名後世。這座卡拉瓦喬城是米蘭公爵領地下麵的一個侯爵領地,他的父親曾經是這座小城的管理官員,雖然死得早,但生前和米蘭公爵斯福爾紮家族(Sforza),和斯福爾紮家的姻親,羅馬的科羅納家族(Colona)都有交情,而羅馬的科羅納家族跟前文提到的博爾蓋塞家族、潘菲利家族、巴貝裏尼家族一樣,都是羅馬教廷裏權勢熏天的望族,這個家族出了著名的馬丁五世教皇:兩百年前,教廷從法國南部的阿維尼翁遷回羅馬,羅馬和阿維尼翁各自都有教皇,導致分裂。1415年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西格蒙德在德國康斯坦斯(Konstanz)召開宗教大會,廢黜掉同時並立的三個教皇,立了這位馬丁五世,從此教廷重新統一。兩百年過去了,科羅納家族雖然沒有再出教皇,但出過無數紅衣主教。這層裙帶關係對卡拉瓦喬至關重要:因為他一向喜歡惹是生非,離開了科羅納家族的保護,他恐怕活不到25歲就暴死街頭了。

卡拉瓦喬最開始在米蘭學畫,他的師傅是提香的學生。所以卡拉瓦喬接受的繪畫訓練是文藝複興式的,“畫得像”,而且特別注重真實的細節。當時文藝複興晚期這種畫風已經不流行了,時興的是拉長比例,姿態優雅而誇張的“樣式主義”(Mannerism)。有人甚至把晚年的米開朗琪羅稱為第一位樣式主義大師。但要看真正的樣式主義,我建議大家有機會去曼圖亞城(Mantua),那裏的曼圖亞公爵府和各個離宮是樣式主義的大本營,仍然可以在畫廊裏看到許多樣式主義的壁畫。曼圖亞是我非常喜歡的一座小城,正因為它並不出名,遊客不多,實際上全城的古跡保存得很好,古色古香的,舊城範圍裏幾乎看不到什麽現代化的痕跡,屬於和拉文納(Ravenna)、帕多瓦(Padua)一樣給人驚喜的低調意大利藝術小城。

這是一幅最典型的樣式主義繪畫,Parmigianino的《長頸聖母》,現在收藏在佛羅倫薩的烏菲奇畫廊。可以看看聖母的脖子拉長到什麽程度。真實世界的人體不可能長成這種比例的。




也有人把威尼斯畫派的丁托列托,和後麵將會提到的西班牙畫派的最早一位大師格列科歸入樣式主義,因為他們畫的人也細長變形。總之樣式主義和威尼斯畫派一樣,算是晚期文藝複興的一個分支。但卡拉瓦喬的畫風迥異於當時流行的樣式主義誇張手法,他特別寫實。

卡拉瓦喬21歲因為在米蘭街頭毆打警察犯法,逃到羅馬定居下來。當時意大利不是統一的國家,米蘭歸米蘭公爵斯福爾紮家族統治,托斯卡納地區屬於美第齊家族的托斯卡納大公爵,羅馬屬於教皇國,而南邊的那不勒斯則屬於西班牙,由西班牙總督統治。卡拉瓦喬到達羅馬的時候,正趕上羅馬教廷需要好的畫家來裝飾大批新教堂,用藝術感染人,對抗宗教改革。經過科羅納家族的引薦,加上卡拉瓦喬獨特的明暗對比強烈的畫風,很快就在羅馬的藝術世界闖出了名堂。卡拉瓦喬比較早的名畫《捧果籃的男孩》和《生病的年輕酒神》,現在收藏在羅馬的博爾蓋塞畫廊。



卡拉瓦喬《生病的年輕酒神》



第二幅畫上的酒神,是卡拉瓦喬的自畫像。注意第一幅畫,他寫實到畫出了葉子上的病蟲害。說起來這樣逼真的寫實手法在當時的羅馬並不流行,是有爭議的。但好在他的畫同時具有特別強烈的光影對比,而且特別能抓住最有衝突性的動作那一瞬間作畫,這種戲劇性的手法特別受歡迎。所以越來越多達官貴人請年輕的卡拉瓦喬作畫。這個時期卡拉瓦喬名作迭出:兩幅《算命者》分別收藏在羅馬卡皮托博物館(Capitoline)和巴黎盧浮宮,畫的是吉普賽算命女郎趁看手相的機會偷走了年輕貴族手上的戒指。



這幅畫特別能體現卡拉瓦喬抓戲劇衝突那一瞬間的本身。同時期的這幅《酒神巴庫斯》現在收藏在佛羅倫薩烏菲奇畫廊。



這幅根據聖經故事畫的《友第德斬首荷樂弗尼》(Judith beheaded Holofernes)收藏在羅馬古代藝術博物館,也就是前文提到的巴貝裏尼宮裏。



因為這些名作,卡拉瓦喬在十年之內成了羅馬城的第一畫家聖手。此時比青年貝尼尼在羅馬嶄露頭角約早十年。當時畫家都會在畫畫之前做素描打草稿,卡拉瓦喬則習慣不打素描草稿,現場麵對模特直接在畫布上一揮而就,作畫速度快,有時候會給甲方留下潦草的印象,事實上他的畫非常寫實,表現物體纖毫畢現,哪裏有一點潦草的痕跡?可過於寫實也不符合時人的欣賞趣味,所以卡拉瓦喬的畫也常有被甲方退貨的時候。再加上他竟用羅馬城的名妓當模特來畫聖母,更無助於增加自己的聲望。卡拉瓦喬的個性張揚恣肆,喜歡佩著劍到處喝酒打架,多次被捕被起訴,幸虧有科羅納家族護著,惹是生非倒也有驚無險,直到1606年,他跟一個貴族子弟因為爭風吃醋起爭執,雙方拔劍決鬥,卡拉瓦喬把對方打倒以後竟然還揮劍閹割了對手,下手太重,對手流血而死,這次連科羅納家族都罩不住了,卡拉瓦喬被判處死刑,於是逃出羅馬南下那不勒斯逃刑。那不勒斯不屬於教皇國的領土,是西班牙國王治下的總督轄區,呆了幾個月,繼續南下去騎士團統轄的馬耳他島。當時馬耳他騎士團的海軍司令是科羅納家族成員,經過海軍司令引薦,再加上卡拉瓦喬本人的名氣,他居然被封為騎士,正式加入了騎士團。


卡拉瓦喬在馬耳他畫了生平最大的一幅畫《施洗者約翰被斬首》,今天仍然掛在馬耳他首都瓦萊塔的主教座堂裏,還有騎士團大團長的肖像,今天收藏在盧浮宮。



卡拉瓦喬在馬耳他的這些日子,本來積極運動,想要獲得教皇令,取消自己在羅馬的死刑判決,可是他仍然不安分,到處惹是生非,隻呆了兩年就又因為鬥毆,打傷貴族騎士而被騎士團開除,逃出馬耳他,流浪到西西裏,再回那不勒斯,因為科羅納家族在那不勒斯的強大勢力可以暫時保護他周全。卡拉瓦喬一生行為怪異,控製不住自己似的喜歡惹是生非,後人推測可能已經患了鬱燥型精神病。因為卡拉瓦喬在羅馬被判的死刑類型是砍頭,而且命令是任何人都可以執行判決,卡拉瓦喬的人身安全在羅馬不受法律保護。所以他這些年逃亡途中,一再畫一些被砍頭的人物,而且被砍的腦袋常常是他的自畫像。卡拉瓦喬最有名的一幅畫,《大衛提著歌利亞的人頭》就作於這個時期,而且歌利亞的腦袋就是卡拉瓦喬的自畫像,今天收藏在羅馬博爾蓋塞畫廊。



卡拉瓦喬的這幅名作當初就是為博爾蓋塞紅衣主教畫的,所以至今收藏在博爾蓋塞府邸。這位紅衣主教是時任教皇保羅五世的侄子,十年以後,就是這同一位紅衣主教發掘並讚助了青年貝尼尼,今天博爾蓋塞畫廊中央貝尼尼那四座雕塑成名作,就是為紅衣主教西皮奧內·博爾蓋塞做的。卡拉瓦喬把自己的臉畫成被砍下的歌利亞的人頭,具有向紅衣主教悔罪和乞憐的意思,因為隻有主教的叔叔,當今教皇有權力撤銷羅馬對他的死刑判決。這一招還真奏效了,1610年卡拉瓦喬離開那不勒斯,北上回羅馬接受教皇的赦免。就在北上途中,37歲的卡拉瓦喬突然死亡,當時明麵上的說法是害熱病死的,更多的人懷疑是他在羅馬或者馬耳他的仇家雇人暗殺,畢竟卡拉瓦喬一生樹敵無數。還有一說是卡拉瓦喬死於繪畫顏料裏的鉛中毒。這就是一代天才,開啟巴羅克畫風的卡拉瓦喬短暫而傳奇的一生。

(未完待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