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顧劍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條頓騎士團折戟之地:1410年格隆瓦爾德與瑪麗堡戰場懷古

(2020-04-29 15:31:55) 下一個

本文發表於《世界博覽》雜誌2019年第19期,發表的時候因為篇幅所限有所刪節,這裏是全文。

 

    筆者80年代初讀波蘭作家顯克微支的曆史小說《十字軍騎士》,當時的同情心並不在小說塑造的正義的主人公茲皮希科和波蘭國王那一邊,反而心底裏特別希望大反派條頓騎士團“能打贏”,現在想來,當時看的很多文學和電影作品,我的立場都走到反派那裏去了,可能是因為從小學高年級到初中時期有個心理叛逆期吧。後來對世界史開始感興趣,了解了更多中世紀聖殿、醫院、條頓三大騎士團的史實以後,對這些中世紀僧侶武士的吃苦耐勞、嚴格自律更有些崇拜的感覺,就像看待中國中古時期的少林武僧團那樣。直到在大學裏獲任終身教授以後,工作壓力頓時減輕,可以利用寒暑假做環球逍遙之遊,在2014年暑假中,筆者訪問了以色列的聖地,那裏是三大騎士團的發源地,還走訪過希臘羅德島和土耳其博德魯姆殘存的醫院騎士團城堡,以及波蘭北部條頓騎士團的瑪麗堡總部和格隆瓦爾德大戰的戰場。如果再加上2011年去過敘利亞境內的騎士堡和2009年造訪馬耳他圍城戰的遺址,中世紀三大騎士團在歐洲和中東留下的主要遺跡被我庶幾走遍了。這其中,波蘭北部的條頓騎士團遺跡給我留下特別深刻的印象,因為這裏的旅遊環境實在是非常優越。

 

    在一般旅行者的眼裏,波蘭也許算不上熱門的旅遊目的地,尤其如果走出首都華沙和古都克拉科夫這兩大城市,到過波蘭馬祖裏湖區和格但斯克、布雷斯勞這些旅行勝地的中國遊客少之又少。尤其是波蘭北部波羅的海名城格但斯克,這裏和很多保存了大量古代建築的東歐名城一樣,老城街道古色古香,堂皇而典雅,物價比西歐、南歐和國內的名勝古跡低得多,物超所值。格但斯克作為曆史名城的勝景,還有整個波蘭北部可以順帶踏訪的軍事曆史名勝,本文結尾將會繼續介紹,筆者當初去格但斯克的主要目的並不在這座名城本身,而是以它為出發基地,租車東向,去探訪中世紀條頓騎士團的總部瑪麗堡(德文原名Marienburg,現在的波蘭名字叫做Malborg,有些資料按照波蘭文音譯為馬爾堡)。然後從這裏繼續向東南方向深入波蘭北部的鄉村,探訪顯克微支筆下條頓騎士團的折戟之地,號稱中世紀曆史上歐洲最大規模會戰的格隆瓦爾德戰場(Grunwald)。

 

    從格但斯克自駕到瑪麗堡的道路很平坦,大部分是新鋪的高速,如果不願意自駕,也可以坐火車從格但斯克到馬爾堡站,城堡離開火車站步行隻要一刻鍾。條頓騎士團追本溯源的話,是和聖殿騎士團、醫院騎士團同樣,起源於中世紀為朝聖者服務的需要。這些朝聖者從歐洲各地出發,長途跋涉去聖地(耶路撒冷和周圍聖經中提到的地方,大部分屬於今天的以色列),他們一路風餐露宿,有些人就死在半路上。為了救治和護理這些朝聖者,三大騎士團最初都是基督教會的僧侶,從組織救護站、收容所開始建立的慈善組織。中世紀早期穆斯林占領了聖城耶路撒冷,11世紀末歐洲騎士發動第一次十字軍,成功地收複耶路撒冷,在今天的以色列、黎巴嫩和敘利亞北部建立了四個由十字軍領袖統治的基督教國家,以耶路撒冷王國為首,還有埃德薩伯國、安條克公國、的黎波裏侯國,這些十字軍國家和周邊的穆斯林國家征戰兩百多年,而原本從醫院收容所起家救死扶傷的僧侶們,逐漸擔負起保護歐亞商路上的基督教朝聖者的角色,同時幫助聖地的十字軍國家抵禦穆斯林敵人,於是很快拿起了武器,從慈善機構變成了武裝的僧侶集團。這些騎士出身於歐洲各大家族,隻不過不是嫡長子,如果父親不平分家產的話,就隻能投入教會或者從軍來掙得自己的功名,所以他們從小受過嚴格的軍事訓練,也有錢配備盔甲馬匹武器,作為教會的修道士,還從日常苦修當中習慣了吃苦耐勞和紀律性,所以一旦組織成武裝的騎士團,戰鬥力遠遠高於一般國家的封建軍隊。聖殿騎士團和醫院騎士團是最古老,也是規模和戰功最大的兩個騎士團,都發源於聖城耶路撒冷。騎士團獨立於任何國家,不用聽命於任何國王,直屬於羅馬教皇,騎士團跟聖地的耶路撒冷國王之間,也是助戰的關係,並不直接隸屬於國王,在戰鬥中則是耶路撒冷國王軍中最精銳的軍團。因為各大騎士團獻身“反對異教徒的聖戰”,所以羅馬教廷和歐洲各國的國王諸侯們經常贈給他們封地,也有很多巨富甚至平民在死後把全副身家捐贈給他們。久而久之各大騎士團在歐洲各地都擁有大片采邑,還有足夠的現金經營起向各國宮廷貸款的銀行業,富可敵國,不過這些騎士團領地並不連在一起,而是分散在各國。聖殿騎士團成員大部分是法國騎士,醫院騎士團成分更複雜一些,鼎盛時期按照國別分成8大分部,但大部分時間還是以法國騎士為主導的。條頓騎士團比它們形成的時間更晚,1190年代初由德意誌地區來聖地的一些僧侶組織起收容救濟來自德意誌的貧窮朝聖者的慈善組織,但它很快完成了軍事化,1198年舉行了正式成軍的典禮,條頓騎士團由來自德意誌神聖羅馬帝國的騎士組成,不過此時已經是1187年哈丁之戰以後,薩拉丁占領聖城耶路撒冷,英國的“獅心王”理查一世率領第三次十字軍東征試圖奪回耶路撒冷未果,耶路撒冷王國跟聖殿、醫院兩大騎士團都沿海岸向北,退守阿卡城(今天以色列的阿卡)。所以條頓騎士團的成軍典禮在阿卡舉行,不在耶路撒冷。此後一百年,中東穆斯林在埃及馬穆魯克軍事集團的主導下步步緊逼,聖地的基督教十字軍國家江河日下,直到1291年阿卡城陷落,耶路撒冷王國在地中海東岸這片叫做“黎凡特”的地區再無立足之地,紛紛向歐洲回撤。王國宮廷和醫院騎士團的總部撤到塞浦路斯島上;聖殿騎士團曆史最悠久,先撤回塞浦路斯然後回到法國,不久就被垂涎他們巨額財富的法國國王“美男子菲立普”聯合法國的傀儡教皇克萊芒五世誣陷為異端,1307年被法國徹底摧毀。條頓騎士團把總部撤到了威尼斯,但它的注意力,卻轉向過去一百年來條頓騎士團在德意誌東北邊疆波羅的海沿岸“兼營”的一片地方,它叫做普魯士。

 

提起十字軍和騎士團,大家的第一印象都是中世紀發生在聖地黎凡特的戰爭(今天以色列、黎巴嫩、約旦、敘利亞),其實在11-14世紀那段時間內,大致相當於中國曆史上的宋遼金元這個時代,歐洲的基督教世界在南歐東歐還有好幾條戰線,都在和“異教徒作戰”,也被稱為十字軍。比如阿拉伯帝國在公元8世紀(相當於中國史上的盛唐時期)征服了西班牙半島、意大利的一部分和西西裏之後,基督教勢力在好幾百年的時間內,一直致力於光複失地。法國南部城市阿爾比在十字軍運動中出現過基督教“異端邪說”,教會組織過“阿爾比十字軍”討伐。在德意誌東北部,今天的柏林,當時的勃蘭登堡邊地伯爵領地是神聖羅馬帝國的東疆界,邊境以外的東歐北歐各族並不一定都是基督徒,當時基督教、東正教都在這裏傳教,雖然波蘭早在967年就已經全國皈依了天主教,隻比奧托一世建立神聖羅馬帝國晚了幾年而已,但這並沒有堵住德意誌邊疆諸侯以宗教為名義向東擴張的路,因為當時波蘭的疆土沒有近代那麽大,在它北部波羅的海沿岸的普魯士(當時普魯士不屬於德意誌)、波美拉尼亞、庫爾蘭半島、利沃尼亞這些地區,還有波蘭以東的立陶宛大公國,都不信仰天主教。所以在1220年代,條頓騎士團成立不久還在聖地奮戰的時候,波蘭公爵邀請條頓騎士團幫助自己征服普魯士和庫爾蘭半島地區,不信仰天主教的普魯士人,條頓騎士團欣然應允,在聖地作戰的同時開辟了波羅的海戰場,花了半個多世紀的時間征服普魯士,這就是條頓騎士團國家的開端。在此期間,1277年騎士團建立了這座瑪麗堡,作為綏靖當地普魯士人的據點。隨著十字軍在聖地的失敗,最後一個據點阿卡城陷落以後,條頓騎士團可以說是“東方不亮西方亮”,在波羅的海地區的領土越來越大,不但占領普魯士,還向西征服格但斯克為中心的波美拉尼亞地區,和神聖羅馬帝國的勃蘭登堡伯爵領地連成一片,向東征服庫爾蘭和利沃尼亞,把波蘭跟立陶宛全都變成了內陸國。到1307年條頓騎士團的重心已經完全從光複聖地,轉移到鞏固波羅的海沿岸的條頓騎士團國家,征服東歐異教徒這個任務上麵。於是騎士團總部在這一年從威尼斯遷到了瑪麗堡。

 

今天的瑪麗堡經過二戰以後波蘭政府數十年的修繕,已經恢複了中世紀騎士團總部那哥特式的雄偉恢弘,據說它是當今世界上占地麵積最大的中世紀城堡。波羅的海沿岸自古泥濘多沼澤,很少出產石料,所以從德國北部到波蘭,再到波羅的海三國和俄羅斯聖彼得堡這片地區,大教堂和宮殿城堡很少用石頭搭建,多用紅磚。瑪麗堡因此呈深紅色,又座落在清澈的河邊,掩映在藍天白雲下麵,色調溫暖而醒目。

 

 

從停車場走進城堡入口的大門,有身穿中世紀盔甲,扮作騎士的工作人員,披著純白底繡黑色鐵十字的披風。瑪麗堡內部占地非常寬廣,至少分隔成上中下三層不同的院落,每個院落都有獨自的入口、塔樓甚至護城壕,可以獨立自成防禦體係,即便外敵攻進第一重堡壘,後麵的部分仍然足以固守。

 

最裏麵的一重院落裏有水井,頂蓋用中世紀的繁複鐵工精雕細琢,更多地強調裝飾功能而非實用功能。的確,水源是任何一處中世紀要塞最致命的薄弱點,如果水源得不到妥善保護,任你再固若金湯,隻需斷水幾天守軍就不得不乖乖投降了。

 

這座瑪麗堡一麵臨河,不但水源充足,而且在被敵人圍困的時候,與條頓騎士團結為聯盟的德意誌漢薩同盟各城市,還能派出艦隊護送補給船隻直抵城堡的水門,難怪曆史上即便在騎士團遭到1410年格隆瓦爾德大戰慘敗以後,瑪麗堡總部被波蘭-立陶宛大軍團團圍困,仍然可以據險死守,憑借殘兵打退了敵人。而這口中央庭院的水井更是守軍水源的雙保險,就算敵人占領外層堡壘,切斷守軍通向河道取水的道路,仍然可以保證水源供應。這座內院要塞,據說中世紀的時候隻有騎士團最核心的正式成員—修道士騎士們才有資格入內,平時從來隻有寥寥的數十人。

 

這就要說到騎士團軍隊的構成了:其實一支上萬人的騎士團大軍,核心往往隻有一兩百名騎士團的正式成員,他們既是修道士又是配備全身重甲的騎士,擔任騎士團的高級指揮,這些人的扈從和沒有出家、地位較低的騎士構成了軍中騎兵的絕大部分,此外還有雇傭軍,有騎兵也有步兵,裝備比較精良,作戰技能嫻熟,但是忠誠度並不可靠。所以有些人想象騎士團全軍大部分都是鐵甲覆蓋全身,手握長矛組成密集隊形衝鋒的重騎兵,那是不可能的,拿1410年格隆瓦爾德會戰舉例,這是條頓騎士團曆史上最大規模的會戰,總兵力接近3萬,從大團長以下,絕大部分騎士團的正式成員精英盡出,也隻不過有270人而已,其中210名戰死沙場。

 

瑪麗堡最美的地方,是走出沿河的水門,走上橋回頭拍攝整個紅磚城堡沿河一線鋪排開來的全景。

 

此外,在內院還有一個中世紀波蘭兵器博物館,主要陳列的不是條頓騎士團的裝備和文物,重點在於介紹波蘭古代兵器,在這裏能看到著名的波蘭驃騎兵(Hussar)標誌性的高聳的雙羽翼。

 

 

但波蘭驃騎兵威風凜凜的出場,比1410年條頓騎士團的時代晚了兩百年,在格隆瓦爾德會戰的時候,還沒有這種翼騎兵。如果想要看條頓騎士團當年作戰的文物,最好的地方就是前往格隆瓦爾德古戰場憑吊一番。

 

格隆瓦爾德是典型的波蘭鄉村,公交不方便,最好開車自駕,從瑪麗堡驅車向東南方向大約1個半小時,其實距離也就100多公裏,鄉間公路開不快,但是汽車也很少,一路上穿越田野和鄉村,每個村莊外的公路雖然都坑坑窪窪的,但都有兩行特別高大的楊樹或者法國梧桐,形成遮蔭的綠色長廊,非常美麗。這一帶地勢低平,快到格隆瓦爾德村的時候,路邊會有很多路標指向古戰場紀念碑。古戰場的地形緩緩隆起成一個十來米高的小山包,山頂上矗立著由不鏽鋼柱製作,象征“格隆瓦爾德之劍”的戰役紀念碑。而山包下麵已經被掏空了,現在是戰役紀念館,入口就在山腳下。紀念館裏陳列著當時兩軍的主要裝備,被繳獲的騎士團軍旗,還循環放映1960年波蘭拍攝的戰爭史詩電影《格隆瓦爾德戰役》裏的戰爭場麵片段。

 

 

現在的人說起這次會戰,更多地是從顯克微支的著名小說得到的有所偏頗的印象,似乎是殘暴的條頓騎士團入侵波蘭和立陶宛邊疆,被正義的波蘭大軍碾壓的故事,其實小說不是曆史的真實。在14世紀的大部分時間裏,雖然條頓騎士團跟南鄰波蘭、東鄰立陶宛、西鄰勃蘭登堡伯國都有領土糾紛,波蘭和騎士團之間的關係,還是友好的時候居多,而勃蘭登堡伯國雖然和條頓騎士團同為德意誌血脈,一百多年以後雙方還合並了,但其實當時互相之間也打得不可開交。騎士團國家最大的敵人是東南方向不信基督教的立陶宛大公國。當時波蘭的國土很小,還沒有發展成16-17世紀拳打俄羅斯、腳踢土耳其,拯救維也納的東歐霸主。反倒是東麵的立陶宛,當時不僅囊括今天波羅的海三國的大部分,而且擁有今天波蘭東部、甚至白俄羅斯和烏克蘭的大部分地區,國土麵積甚為遼闊。它的臣民有羅馬天主教徒,有東正教徒,也有本土原始宗教的信徒,因為立陶宛不以天主教為國教,在條頓騎士團眼裏自然是異教徒,是“聖戰”的對象。在1410年的戰爭之前很久,立陶宛大公國內兄弟父子叔侄為了爭奪權位互相殘殺,失敗者不惜出賣國土,向東境的莫斯科公國,西鄰波蘭,和北境的騎士團國求取外援,殘殺本國的政敵,亂成一鍋粥。後來在內戰中奪得大公地位的雅蓋洛,當年也向條頓騎士團借過兵。1382年雅蓋洛擊敗叔叔和堂弟奪得大位,他的叔叔離奇死亡,而堂弟維塔陶斯逃出來,同樣向條頓騎士團割地借兵反攻堂兄。正值此時,強大的波蘭兼匈牙利國王路易一世駕崩,沒有男嗣,留下10歲的幼女雅德薇卡繼位波蘭女王(匈牙利王位傳給另一個女兒)。於是立陶宛大公雅蓋洛以舉國信奉天主教為條件,娶了12歲的波蘭女王,波蘭-立陶宛兩國並不合並,仍然保持兩套國家機器,但雅蓋洛成為波蘭國王兼立陶宛大公,稱弗拉迪斯拉夫二世·雅蓋洛,開始了數百年的波蘭-立陶宛聯盟,也開啟了波蘭曆史上的雅蓋洛王朝。此後雅蓋洛和堂弟維塔陶斯和解,把立陶宛大公的位置讓給維塔陶斯,兄弟兩人聯手,反悔當年為了向條頓騎士團引援打內戰而簽訂的割地條約。於是1409年條頓騎士團向波蘭-立陶宛宣戰。此前騎士團和波蘭-立陶宛之間零星的邊境衝突常有,時而還非常殘酷,但開戰以後主力入侵對方領土的,其實也是波蘭-立陶宛聯軍,騎士團兵力處於劣勢,打的是防禦戰。了解了以上曆史背景,可以看出古代王朝之間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政治手段其實很尋常,都是以利益得失為目的,誰也並不比誰更高尚,不能用現代民族國家的眼光去判斷正義與邪惡。

 

戰爭爆發以後,條頓騎士團大團長烏爾裏希·馮·榮金根率領騎士團主力從瑪麗堡傾巢而出,1410年7月與波蘭立陶宛聯軍主力相遇於這片戰場,打了決定東歐今後曆史走向的一戰。這片戰場附近有一個村莊叫做格隆瓦爾德,另有一個村莊叫做坦能堡,後來波蘭方麵把這場會戰稱為格隆瓦爾德會戰,德國方麵的名字是“第一次坦能堡會戰”。之所以叫做“第一次”是因為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初期,興登堡和魯登道夫指揮德軍在這附近大勝俄軍,被稱作“第二次坦能堡會戰”,是為了紀念1410年的這次戰役,也有“日耳曼民族為1410年會戰最終向斯拉夫民族複仇”的象征意義。

格隆瓦爾德戰役被稱為歐洲中世紀最大規模的會戰之一,但雙方兵力卻模糊不清:騎士團的兵力肯定少於波蘭立陶宛聯軍,雙方陣營中都有其他民族的雇傭兵。史料上清楚地記載了騎士團大軍有“50個旗隊”,波蘭立陶宛聯軍有“91個旗隊”,但卻沒有記載一個旗隊是多少人,雙方的旗隊編製大小是否相同。各種史料對雙方兵力的估算大相徑庭:最少的估計說騎士團有8千人,聯軍1萬6千人,最高的估計是騎士團8萬大軍,聯軍16萬,這肯定是不靠譜的:筆者曾站在小山頂上俯瞰戰場,也曾開車走遍了附近的兩三個村莊和小河,這片地方幅員也就十來公裏,不可能擺得下雙方24萬大軍!所以,我們姑且采信現代書籍裏最常引用的一個折中估算:騎士團總兵力大約2萬7千,聯軍大約不到4萬的樣子。

 

開戰的時候,騎士團占據著如今紀念碑所在的小山製高點,其左翼率先衝向聯軍右翼的立陶宛軍,立陶宛騎士抵擋不住條頓騎士團精銳的重甲騎兵密集衝鋒敗下陣來,被逐出戰場。也有後世的分析認為立陶宛軍是佯敗機動,理由是立陶宛在以往的戰爭中經常和蒙古的欽察汗國對壘,學會了遊牧民族“不羞於走”的佯敗反攻戰術,而且當時立陶宛軍中就包括了一部分蒙古騎兵。戰役結尾時,立陶宛軍也的確返回戰場包圍了激戰中的騎士團中軍,鎖定勝局。以上猜測雖然可以自圓其說,但是缺乏當時史料的佐證,古代各種史料一致說是立陶宛軍力戰不支敗走,佯敗一說始終隻能作為一個合理假設,難以求證。

 

戰役第二階段是騎士團右翼對壘聯軍左翼的波蘭軍,騎士團的戰鬥素質仍然較高,但波蘭軍隊差得並不遠,而且人數眾多,背後還有充足的預備隊。在戰鬥陷入膠著的時候,大團長榮金根親自率領騎士團最後所有的預備隊重騎兵發動衝鋒,企圖一擊直接斬首波蘭國王雅蓋洛,這是他失算的地方,因為此時他已經沒有預備隊了,而聯軍經受住最初的衝擊以後,還可以源源不斷地投入生力軍,最後曾經敗退的立陶宛軍回到戰場,陣型散亂的十字軍騎士們陷入聯軍重重包圍,敗局已定。這一戰,條頓騎士團幾乎所有高級指揮官無一幸免,參戰的270名正式成員陣亡211人。

 

此戰之後,波蘭-立陶宛聯軍乘勝追擊,圍攻瑪麗堡,卻被這座堅城頓挫了兵鋒,加上兩國內部明爭暗鬥,又受到更東麵羅斯諸國和欽察汗國的軍事威脅,無心戀戰,按照雙方簽訂的第一次《托倫合約》,條頓騎士團其實沒有喪失多少土地,從戰後短期效果來看,有些人認為格隆瓦爾德戰役的曆史意義被高估了。從長遠看來,這場戰役的決定性影響是間接的:戰後騎士團國家不得不增加稅負,結果引起境內普魯士臣民大起義,財政上的困難使騎士團不得不拖欠雇傭軍的工資,結果幾年以後瑪麗堡沒有陷落於外部進攻,卻被心懷不滿的雇傭軍出賣給了敵人。半個世紀以後的1466年,條頓騎士團和波蘭簽訂《第二次托倫條約》,騎士團國家喪失大片領土,中心統治區普魯士一分為二,西普魯士並入波蘭王國,東普魯士仍由騎士團統治,但是對波蘭國王稱臣。前麵說過,神聖羅馬帝國範圍內的諸侯勃蘭登堡跟條頓騎士團雖然是德意誌同胞,但向來也有領土衝突。格隆瓦爾德戰役之後的1417年,霍亨索倫家族當上了勃蘭登堡選帝侯,到1525年,統治東普魯士的條頓騎士團大團長阿爾布萊希特也是霍亨索倫家族的,跟勃蘭登堡選帝侯是近親,他皈依了新興的路德派新教,跟羅馬教廷完全斷絕了從屬關係,騎士團也就失去了繼續存在的意義,於是大團長還俗,騎士團國家變成普魯士公國,大團長當上了世襲的普魯士公爵,仍然是波蘭國王的臣屬。1618年,隸屬於神聖羅馬帝國的勃蘭登堡,跟隸屬於波蘭王國的普魯士公國這兩支霍亨索倫家族合並到了一起,這就是日後建立德意誌帝國的近代普魯士王國的開端。所以說,條頓騎士團國家雖然最初不屬於神聖羅馬帝國範疇,但也是日後德意誌第二帝國曆史的源頭,格隆瓦爾德戰役間接塑造了整個近代東北歐的政治版圖。

 

象筆者一樣喜歡軍事曆史的朋友,在波蘭北部不僅能看到瑪麗堡和格隆瓦爾德戰役古戰場,還能找到更多訪古的去處。筆者曾駕車在附近尋找過1914年一次大戰初期德軍大勝俄軍的坦能堡戰場,1930年代興登堡逝世以後,納粹曾在這裏建造過興登堡陵墓,但在1945年蘇軍逼近的時候,納粹把興登堡的遺體轉移到德國境內,並炸毀了陵墓。因為1914年坦能堡大戰是俄國的敗仗,1945年之後波蘭政府沒有在這裏建立任何戰役紀念碑,而興登堡元帥的遺體,現在埋葬在德國境內的大學城馬爾堡的教堂裏。格隆瓦爾德、坦能堡村都屬於馬祖裏湖區,這裏是波蘭人夏季度假的好去處,有很多度假村和泛舟、釣魚、滑翔傘之類的活動。再從格隆瓦爾德戰場向東驅車1個半小時,這裏屬於二次大戰之前的東普魯士拉斯滕堡,今天是波蘭城市Gierloz郊外的密林中,可以找到二戰中的東普魯士元首大本營,代號“狼穴”,德軍撤離的時候把這裏炸毀了,但今天在密林中仍然能看到被炸毀的希特勒、戈林、希姆萊、陸軍總參謀部等水泥住宅和辦公室的殘骸,現在是波蘭的一處旅遊景點。

 

東普魯士拉斯登堡“狼穴”元首大本營

 

1944年用炸彈謀殺希特勒的“7月20日事件”就發生在這裏。這是炸彈爆炸的會議室的殘骸,現在有一個紀念碑,用不鏽鋼做成一本打開的書的樣子,紀念施道芬堡中校。

 

 

 

從這裏向西回到整個波蘭北部的中心城市格但斯克,可以從市中心乘坐古色古香的三桅帆船,開到維斯杜拉河口的西盤半島,1939年9月1日淩晨,納粹軍艦炮轟西盤島,拉開了進攻但澤的帷幕(格但斯克的德語名字叫做但澤),至今西盤島炮台遺跡還有紀念“二次大戰第一槍”的紀念碑。

 

這是來回西盤島的兩艘仿古木船

 

這是西盤島上二次大戰第一槍紀念碑

 

 

格但斯克另一個曆史文化景點是火車站附近的造船廠,1980年代初,格但斯克造船廠是波蘭團結工會的誕生地,也是罷工抗爭最激烈的地方,後來的總統瓦文薩就來自這裏,現在格但斯克造船廠有團結工會紀念碑,應該算是標誌著80年代末蘇東劇變的開始。

 

這是格丹斯克舊城市中心

 

?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全球戰略 回複 悄悄話 顧教授: 您寫得太好了! 2019的五篇我全部打印細品。請問您是曆史教授嗎? 另外提個建議。您未來的作品中能否將主要人名地名加注英文(如可能再加原文,如德,波)? 謝謝!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