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顧劍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黎巴嫩:在文明的十字路口 (中)

(2012-12-19 07:19:29) 下一個

黎巴嫩:在文明的十字路口

2。南黎巴嫩:古城西頓Sidon和推羅Tyre

南黎巴嫩是個是非之地。

黎 巴嫩國家很小,沿著地中海東岸,南北窄長的一條兒。從海岸上說,貝魯特在中間,往北40公裏是比布盧斯Byblus古城,再40公裏是的黎波裏 Tripoli古城。這就基本快到北部邊界了。從貝魯特沿海岸往南40公裏是西頓城Sidon,再往南40公裏是推羅城Tyre,然後,基本就到以色列邊 境了。

貝魯特以南叫做南黎巴嫩,因為挨著以色列,向來就不太平。巴勒斯坦難民幾十年來蜂擁進南黎巴嫩,所建立的巨型難民營,儼然是國中之 國,巴勒斯坦難民營內部的事務,黎巴嫩政府無能為力,由巴勒斯坦人自己管轄。當年阿拉法特領導的巴解還是恐怖主義組織的時候,就以這些難民營為根據地,在 這裏招募訓練新兵,從這裏出發對以色列邊境那邊的平民發動恐怖襲擊。後來把以色列惹惱了,1982年幹脆出兵入侵黎巴嫩,一路打到貝魯特城下,就為了對這 些巴勒斯坦難民營裏的恐怖分子犁庭掃穴,來個大掃除,結果大掃除變成了大屠殺,引起國際社會強烈反對。史稱第五次中東戰爭。以色列被迫從黎巴嫩撤軍,巴解 組織也被迫從黎巴嫩的難民營裏撤出,其實說白了,就是給黎巴嫩政府轟出來的。(我說當年的巴解組織是恐怖分子,您還別不愛聽。這是事實。其實巴勒斯坦問題 中,雙方的屁股都不幹淨。當年以色列謀求從英國治下獨立建國的時候,貝京,拉賓這些人,也都是著名的恐怖分子)。

當年的巴解組織雖然是撤 出了南黎巴嫩的巴勒斯坦難民營,可是難民營仍舊存在,直到今天我還看得到。因為他們是巴勒斯坦人,而邊境那邊就是他們痛恨的以色列,所以,這片地區仍然經 常有武裝衝突,不是汽車炸彈爆炸,就是自殺炸彈攻擊,然後是以色列空軍轟炸報複,定點清除。近年巴解組織主流法塔赫算是金盆洗手,不幹恐怖主義的髒活了, 穿上西裝係上領帶,洗腳上田,變成了巴勒斯坦的合法政府,可是又冒出了極端組織哈馬斯,哈斯布拉這些,黎巴嫩政府軍,聯合國維持和平部隊這些中立的武裝力 量,也很難彈壓。所以去南黎巴嫩遊覽,一定隨時注意那邊的政治形勢。如果去的話,在幾座古城遊覽沒有問題,在貝魯特-西頓-推羅這條海岸高速公路上開車也 沒有問題,但是注意在城市之間,別離開公路太遠----這片地區至今仍有未清除幹淨的地雷!

黎巴嫩的各大城市,同時有兩個名字,國際通用的名字,和當地習慣用的阿拉伯語名字。比如西頓Sidon,阿拉伯語發音叫塞達Saida,推羅Tyre,阿拉伯語叫作蘇爾Sour。搭乘中巴或者雇出租車的時候,司機基本都是當地人,和他們說阿拉伯語地名,他們才聽得懂。

貝魯特以南,先到西頓Sidon再到推羅Tyre,距離不遠,每個城市又不大,看兩三個小時足矣,所以,從貝魯特一天往返看兩個城市,絕對來得及。

先 說西頓。從貝魯特城南的Cola汽車站,每5到10分鍾就有一趟中巴出發,基本上車就能走。車費好像是2千黎鎊(1千5百黎鎊合1美元),因為是開車之前 乘客一起交錢,所以售票員倒是不會因為你是外國遊客而多收錢。因為走海岸高速,40公裏的距離半個小時就到。西頓城中心很小,有個大市場souq,市場裏 還有清真寺,貴族宮殿,以及當年供東西方往來行商落腳的客棧,他們叫做Khan,和蒙古大汗是一個字。這種客棧,今天相當於涉外指定賓館。在古代,黎巴嫩 一向都是中東商貿中心,雖然數百年在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治下,但從17世紀開始,基本上事實獨立了,自己單獨跟西方做生意,不怎麽受土耳其和西方的戰爭影 響。因為有這種和西方做貿易的傳統,所以比其他中東穆斯林國家更西化。

西頓最漂亮的景點是海中城堡,就在souq外的港灣入口處,城堡不大,距離岸邊50米,有一道設防的石質堤道連接大陸。



史前時代這就是腓尼基人祭祀的神廟,後來是十字軍騎士把這兒改建為城堡,防衛西頓重要的港口。在古代黎巴嫩,西頓,推羅的地位,都比貝魯特高。



souq區和海上城堡之外,城南還有一座廢棄的陸地城堡,十字軍時代用於防衛向南的陸地城門,現在坐落在一片荒地山坡上,用圍欄圍起來,隻能從外麵看看。還有一座有趣的肥皂博物館,不過我沒有去看。

沿 海岸高速向南再坐40公裏中巴,到達靠近以色列邊境的推羅城Tyre。我第一次知道推羅這個城市,是看阿庇安的《亞曆山大遠征記》,馬其頓王亞曆山大大帝 為了解決波斯海軍控製地中海補給線的問題,他自己又沒有艦隊,於是采取了一個笨辦法:由北向南橫掃地中海東岸所有港口,奪取波斯艦隊的所有基地。推羅城頑 強抵抗亞曆山大,給過這位征服者不小的麻煩。

推羅在阿拉伯語裏叫Saida,早在1984年,全城就被列入聯合國世界遺產名錄。它坐落在 向西伸進大海的一個半島上,長途汽車站在半島根部的北麵。城裏有兩大片考古遺跡公園,一片在半島西邊頭上,叫做Al-Mina,第二片在半島根部正中間, 叫做Al-Bass。整個城不大,東西長兩公裏,步行就可以,但是在考古遺跡區沒有樹蔭,如果是熱天,會無遮無攔地受陽光直射。

西邊的Al-Mina古跡在海邊,一條古羅馬大道從今日的雜草中,直通灘頭,大道的地麵有羅馬拚貼畫馬賽克圖案裝飾,大道兩側雄偉的綠色大理石柱,都是從希臘進口的石料。



典 型的羅馬式大手筆,整齊而堂皇,兩千年前的遺跡,似乎在嘲笑今天中東城市的猥瑣和髒亂。真挺讓人感慨的:兩千年過去了,阿拉伯世界的城市規劃,比古羅馬時 代還退步了。這條大道通向更古老的地方:公元前3千年,距今5千年的埃及港口,滄海桑田,當年的港口已經沉入海中,現在是海底遺跡。

Al- Bass遺跡區在陸地上,呈長方形,可是唯一的入口在正東,從西麵的Al-Mina區走過來,要來回跑3次冤枉路(從西走到東入口,向西參觀,再往東走回 入口),幸虧這個區域西麵盡頭,臨公路的護欄,不知什麽時候被人扯開一個缺口,我就從這個缺口進入景區----不為省這點門票錢,這樣來回少跑了一個來回 的冤枉路,誰讓公園的設計缺陷如此變態呢?

Bass遺跡公園的最西邊是景區盡頭,雜草有齊腰高,一眼望去,極為荒涼。在荒草叢中,時隱時現古羅馬廢棄的引水道,有一匹白馬無人看管,在正午的陽光下,自在地吃草。周圍很安靜,懷古的味道,立刻在荒煙蔓草間,蒸騰起來。






羅 馬引水道盡頭,是景區的中心,也是古羅馬城市的中心,一段長長的主街,巨石鋪地,兩旁有高大的柱廊。在主街中段,呈丁字型連接了一座巨大的長方形競技場, 這是古羅馬賽車的場所,大理石看台依然保持得很完整。回到主街,接著向東,接近主入口的地方,街道兩側是墓葬群。古羅馬貴族墓葬中,墓碑和巨石棺槨上精美 的浮雕藝術,在世界各大博物館,都是被追捧的收藏珍品。

既然來了推羅,不但要看古跡,也應該順便看看幾十年來頻頻在國際新聞裏上鏡,總是 引起國際麻煩的巴勒斯坦難民營。在Bass考古遺跡區北邊緣,就有一座巨型難民營,麵積比整個推羅城市區的麵積還大。巴勒斯坦難民集中住在裏麵,內部的秩 序,有巴勒斯坦警察維持,黎巴嫩警察和軍隊管不著。但是巴勒斯坦難民出入難民營,必須在大門口查驗證件,不能隨便混同於黎巴嫩當地居民。大門口有黎巴嫩軍 警和聯合國維持和平部隊嚴密把守,我們遊客不可能進入。難民營建築的南側,麵臨著考古遺跡區,我從遺跡這邊,可以看到難民營的建築,比推羅城的黎巴嫩建築 明顯低矮,破敗,更加雜亂無章,而且采光很暗,看上去象典型的貧民窟。據說裏麵很擁擠,衛生條件也不好,路過大門口的時候,我伸頭張望了一下,裏麵有些十 來歲的小孩在踢球。----和我想象中,巴西裏約的貧民窟情景何其相似!

黎巴嫩的城際中巴很有意思,雖然運行方式和車型跟中國縣城之間的 中巴很像,但是膽子可是大得多了。我從推羅城回貝魯特,中巴是微型貨車,咱們中國人都知道的,十來二十年前在北京天津街上到處都是的那種黃色“麵的”,比 那個稍微大點有限。天津大發,坐過的人都知道這車的質量跑不快吧?巴勒斯坦人開的這輛車,已經非常舊了,大概除了喇叭不響,其他哪裏都響的那種(哦,to be fair,這輛車的喇叭還是響的),乘客滿載。開上海岸高速,居然敢開到150公裏,見車超車!絕對不是誇張,我就坐在司機身後的座位,親眼看到速度表針 指向將近160公裏每小時。此前,我甚至不知道微型貨車的速度表,能有這個刻度!

回到貝魯特,我去繁華的Hamra商業街上吃晚飯,又鬧出另一個笑話,也長了一番見識:我點的是些黎巴嫩的特色菜





這是油炸菠菜派,酸奶泡胗肝。

我 點完菜,心情很放鬆,想來點酒。伊斯蘭教禁酒,在中東地區,碰到黎巴嫩這麽開化,可以隨便喝酒的地方,機會難得。打開酒單,找到當地特產的白酒,不知道有 多烈,我請侍應生拿來一瓶,可是我看錯了標簽上的標識,把53度(相當於茅台五糧液的度數),稀裏糊塗地硬給看成了5.3度! 心想這算什麽,也就比啤酒高一點,先來個375毫升的小瓶裝,不夠再加!

等酒上桌,我打開一喝,怎麽這麽辣,還有濃烈的茴香味?這才想 起,自己事先在書上讀過,敘利亞有種特產茴香烈酒,叫做Arak,莫非就是這個?可這兒是黎巴嫩啊?仔細看瓶子,就是它----53度。在土耳其我也喝過 類似的酒,俗稱叫做“獅子奶”。黎巴嫩和敘利亞這麽近,飲酒文化相似,Arak不僅敘利亞出,黎巴嫩也出。



這次長的這點見識,在於這Arak酒的神奇之處:你看上麵的照片,它在瓶子裏無色透明,和我們的白酒沒有什麽兩樣。喝的時候,要根據自己的口味,兌水喝。Arak無色透明,純淨水也無色透明,可是一經混合,就變成了乳白色。就是照片中涼水杯和酒杯裏的液體。

點也點了,大錯已經鑄成,就別浪費了?

那 天晚飯我勉為其難地一個人基本喝完了一瓶375毫升的53度烈酒,最後還剩一個底兒,我怕上頭太厲害,最後走不回旅館,就沒敢勉強,帶回旅館明天接著喝。 那天我雖然頭暈得厲害,畢竟還是步行1公裏半的馬路,自己回到旅館,(我記憶中,可能走的還是直線),居然沒有吐,也算個小小的奇跡吧。

(未完待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mizi 回複 悄悄話 那個Arak酒我在伊斯坦布爾也喝過,太嗆了。你能一瓶下去,好酒量哈。

今年跟著你去了那麽多自己這輩子大概都沒有膽量去的地方,真的很過癮。中東這些曆史、宗教、政治、文化的錯綜複雜、在你的文字中卻讀得很輕鬆、很明白,真的是勝讀百卷書。

歲末了,一定要和說聲“謝謝”,也祝你節日快樂,新年安康!
秦伯 回複 悄悄話 沒有以色列,哪來的難民營。這些都是從巴勒斯坦跑出來的,幾代人,還是呆在難民營裏頭。
zhu_charlie 回複 悄悄話 Thanks 顧劍.
Like your writtings.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