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底到今年1月,一向平靜的突尼斯,忽然政局大亂,平民大規模抗議示威,趕走了執政多年的總統,政府更迭,更觸發阿拉伯國家多米諾骨牌效應。一般來說,任何政治強人去後,他所遺留的權力真空,會有好幾個不同的政治派別前來爭奪,大家爭鬥不休。所以,我也很擔心,不知道動蕩之後恢複平靜的突尼斯,這種權力爭鬥,是會表現為高層的暗箱爭奪呢,還是表麵化使得社會繼續動蕩。如果是後者,那恐怕今後幾年,突尼斯作為旅遊目的地都很難說是安全了。
我去突尼斯的時候,正好在這次動蕩之前整整一年,當時的整個社會頗為平靜。僅僅一年,時易世遷,我的感覺有點幸運:畢竟我剛剛在天下太平的時候去過突尼斯。同時也為路上遇到的那些友好的突尼斯人感到擔心,但願他們平安無事。所以用“去年今日此門中”作標題,寫寫動蕩之前一年,我在突尼斯城的旅遊經曆。
1。迦太基
去北非各國旅遊,一般都會進撒哈拉沙漠體驗一下,畢竟初中的時候讀過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哭泣的駱駝》這些書,挺向往看看這片世界上最大的沙海。不過我在突尼斯並沒進沙漠。一來是更早一年在埃及遊覽了白沙漠和綠洲,二來我今年再去摩洛哥,阿爾及利亞,隨時都可以再進撒哈拉。
我去突尼斯,專程為的是追尋一個古代世界曾經輝煌的城邦國家:迦太基;為的一個曾經威震地中海世界,讓羅馬人畏懼了十六年天下無敵的大英雄:漢尼拔。
----“Carthago delenda est”
----“Carthage must be destroyed”
----“迦太基,必須被毀滅”
第二次迦太基戰爭,羅馬終於戰勝漢尼拔之後,首席元老加圖Carto每次演說結尾必須重複的警句,甚至無論他演說的主題是農業還是法律。迦太基也確實在公元前146年的第三次迦太基戰爭中被羅馬毀滅了,不僅夷平城市,將所有居民處死或賣為奴隸,而且把每寸土地都撒上鹽,讓它將來也寸草不生。但是將近百年之後,凱撒於公元前49年重建迦太基城,迦太基城更成為羅馬非洲行省的首都。所以,今天在突尼斯城郊外海邊所看見的迦太基城遺跡,漢尼拔時代的遺跡已經很少,絕大多數是一座古羅馬的城市。
遊覽這種曆史積澱厚重的古跡,不懂點曆史背景,你怎能發思古之幽情?我先講點故事吧。
古羅馬詩人維吉爾的《埃尼亞斯Aeneas》,是一部追述了羅馬建城故事的史詩。據史詩裏說,迦太基城邦國家,原本不是北非土著民族努米底亞人Numidia,是以色列--巴勒斯坦那邊的航海民族腓尼基人。地中海東岸的推羅城Tyre是腓尼基人的國家,推羅國王皮格馬力翁(不是的,古希臘傳說裏愛上自己雕像的那個“皮格馬力翁效應”,說的不是他,那是塞浦路斯的雕塑家皮格馬力翁)垂涎妹夫家的巨額財富,設計謀殺妹夫,奪其家產。國王的妹妹埃麗莎Elissa逃亡出國,帶著隨從坐船漂流到今天的突尼斯海角。埃麗莎和當地人談了一筆交易:當代人允許她擁有一塊“用一張牛皮能夠覆蓋的土地”,於是,她連夜帶領隨從把一塊牛皮切成細條,連接成一股極長的長繩,第二天在當地人目瞪口呆的注視下,用這條長繩圈下了海邊的一整座山頭。這,就是公元前840年建成的迦太基城中心:伯薩山 Byrsa。
那羅馬和迦太基為什麽結怨呢?大家知道,根據維吉爾的史詩裏說,羅馬的始祖,是特洛伊戰爭中幸存的特洛伊英雄埃尼亞斯Aeneas。這是今天羅馬伯吉斯畫廊Berghese Gallery裏收藏的,貝尼尼的雕塑名作“埃尼亞斯逃出特洛伊”,描繪的就是維吉爾史詩裏,特洛伊英雄埃尼亞斯牽著兒子,背著父親,捧著祖宗牌位,逃出被毀的特洛伊城的情景。
逃出城之後,埃尼亞斯在整個東地中海流浪,因為神諭告訴他,他將建立一個偉大的城市和帝國。有一天,埃尼亞斯逃亡到迦太基城,愛上了迦太基女王狄多(就是Elissa的希臘名字),很長時間,埃尼亞斯在與女王的愛情,和神所指示的命運之間,遊疑不定。最後他下定決心,悄悄逃出迦太基,拋棄了狄多女王,後來到羅馬,建立一個自己的國家。再後來,埃尼亞斯的後世子孫羅慕洛兄弟,在七座山丘上,建立了永恒的城市羅馬。
再說迦太基女王狄多,發現埃尼亞斯背叛以後,悲憤自殺,死前對埃尼亞斯和他的子孫與國家,發出了怨毒的詛咒。因此,後世數百年,羅馬和迦太基世世為敵,纏鬥不休。
這些故事雖然有趣,不過古希臘和羅馬人寫曆史和編故事,一向不怎麽嚴格分界。繆斯九女神司文藝,其中有一位女神,就是主掌曆史的。可見,希臘羅馬傳統,曆史和文學創作其實也差不多,“假作真時真亦假”。起碼,維吉爾史詩有個時間上的大紕漏:迦太基建城在公元前840年,而考古發掘顯示特洛伊戰爭發生的年代,大概在公元前1200年,就是說,埃尼亞斯的時代,比迦太基建城還早了400年,怎麽可能碰到迦太基女王呢?
史詩裏的故事,雖屬虛構,多有所本。你說它是真的也好,假的也罷。荷馬史詩裏的特洛伊戰爭固然被證實為真實的曆史,但海倫,阿基裏斯,阿加門農這些英雄美女,是真實還是虛幻,又有誰知道?
講完了史詩故事,再來點正史的trivia:你知道非洲為什麽要叫阿非利加洲 Africa嗎?羅馬人叫出來的。他們剛到這塊地中海南岸大陸的時候,這兒最強大的北非王國(除埃及以外)是努米底亞人Numedia,還有迦太基人。努米底亞人附近,有一個小部落叫做阿弗裏人 Afri,於是,羅馬人就用了這個小部落的名字,命名這片廣袤的大地。今天,Afri這個小部落的名字,居然不但指稱整個北非,甚至涵蓋撒哈拉以南黑非洲,直至南非----阿非利加洲,“阿弗裏人的地方”----盡管Afri人本身,早就不知道消亡了多少年。
從突尼斯城市中心坐電車或者步行,到海港碼頭Marina這一站,轉乘輕軌火車TGM,輕軌車站就在有軌公交電車終點站對麵,你跟著下車倒輕軌的大隊人馬,決不會走錯。買票可以在票亭,也有自動機器。這是輕軌火車的起點站,也是遊輪和國際輪渡的碼頭區(從突尼斯可以坐輪渡到西西裏,馬耳他,和其他北非國家)。TGM坐8站,到Carthage Salammbo下車,就開始有迦太基古城遺跡了。迦太基的遺跡,分布在很大一片地區,沿著輕軌火車線,下一站是Carthage Byrsa,這兒是古城的中心,Byrsa山。迦太基城建在山上,在羅馬時代,羅馬人把山頭推平成空地建築forum廣場,所以,今天的Byrsa山也就30-50米高,比漢尼拔的迦太基時代矮多了。這條線上,連續有6站的站名,都是Carthage開頭,比如Carthage Byrsa,Carthage Hannibal等等,這都是古代遺跡的範圍,我當時是徒步走下來的,稍有些累,但步行是最方便的方式。當時是12月底,冬天,中午大約25攝氏度,我不背包,僅挎相機,手持地圖和複印的景點簡介,也不背水,渴了就隨處花錢買瓶裝水。如果你不喜歡象我這樣極端輕裝,或者去的時候天太熱,又或者體力稍差,那建議直接坐車到Carthage Byrsa站下,看看山頭,然後接著坐兩站,到Carthage Hannibal站看看古羅馬海邊別墅,也就差不多了。我自己,這6站和兩側的區域,整個是走下來的。
第一站Carthage Salammbo下車,主要為了看兩處古跡:Tophet和古迦太基戰艦駐泊地。這附近不是迦太基古跡集中的地區,幾乎沒有遊人。我一個人在陽光明媚的上午,穿行在居民區的街道上,很是寧靜。
Tophet是迦太基用兒童人殉的墓地。古腓尼基人有人殉祭祀的傳統,而且都是用貴族家庭的嬰兒或者兒童。這個墓地裏麵,有很多泥罐,裏麵裝的都是祭祀殉葬的貴族兒童,從新生兒到4歲不等,時間大約從公元前4世紀到2世紀,大概就是三次同羅馬的迦太基戰爭那個時間段,發掘出來的大約總數2萬個陶罐。
我在這個安靜的墓地僅僅巡視了一圈,不是特別感興趣,墓地門口或蹲或坐著幾個當地人,我一進來,就有人跟著想給我講解,這個跟在埃及參觀古廟差不多。不過他們要的錢不多,幾個第納爾Dinar而已,我聽聽他們講的,也的確比自己隨便看看要懂得許多,所以也就花了5,6個第納爾,合不到5美元。
其實,我覺得,在發展中國家旅遊,碰到當地人要騙你,或者找你要高價,又或者強要賣給你東西,真正也損失不了多少錢,氣不過的,其實是被欺騙的感覺,咽不下這口氣而已。象這樣,自己覺得需要當地人的服務,也願意出點錢,大家高興也就完了。起碼,我知道給我講解的這個人,講的東西還是對的,沒有信口開河。以我的背景知識,如果講解胡說八道,要騙過我還真不算容易。
我真正感興趣的地方,是Byrsa山下的古迦太基軍港。
今天的軍港還沒被完全淤塞,看上去象個人工湖,水平如鏡。兩千多年前,腓尼基人可是一個以航海貿易立國的民族,他們的艦隊支配了地中海,這個港口是圓形,中間有個圓形的小島,島上周圍一圈,都是戰艦船塢。那些迦太基軍艦,都從這裏出發。
當時,地中海中心部分,北有羅馬,南有迦太基,兩個強權同時在向外擴張,勢不免一戰。迦太基是航海立國的民族,迦太基海軍極其強大,而迦太基經濟以貿易為主,他們會做生意,頭腦靈活,可是喜歡投機取巧,吃不了苦,喜歡雇人打仗。羅馬人以農業立國,性格堅韌而有組織紀律性。兩國之間的第一次迦太基戰爭爆發於公元前264年(羅馬人管迦太基叫做布匿人,所以又稱“布匿戰爭”Punic War),起因是雙方爭奪西西裏島的控製權。羅馬人沒有海軍,他們也真頑固,硬是無中生有創造出一支艦隊,又根據羅馬人善於陸戰的特點,發明了新戰術,強調接舷戰,就是衝上去,貼過去,跳上敵船短兵相接。結果,羅馬人不但戰勝了強大的迦太基艦隊,控製西西裏,而且在結束第一次布匿戰爭的條約中,規定不允許迦太基擁有艦隊,從而完全掌握了地中海的製海權。(其實羅馬人從來都是陸地民族,不重視海戰,羅馬艦隊直到兩百年以後,凱撒龐培的時代,還是隨用隨建,打完仗就解散)。
第一次布匿戰爭後,迦太基軍隊總司令哈密爾卡一直不甘心,意圖東山再起,而且那次戰爭失敗,也並沒傷及國家元氣。因此,哈密爾卡從小就教育兒子,要仇恨羅馬人,將來指揮軍隊為迦太基複仇。他把多年作戰所積累的軍事指揮藝術教給兒子,從體力,意誌品質,戰術技巧各個方麵,培養出了一個完全不同於普通迦太基商人個性的明日英雄。
這個人,後來在第二次迦太基戰爭中,真的出任迦太基軍隊總司令,而且注定要讓羅馬舉國為之喪膽。不僅如此,這個人在整個西方世界軍事史上,和亞曆山大大帝,凱撒,拿破侖,並列四大名將之一。
他的名字叫做漢尼拔 Hannibal。
這個人工軍港,在漢尼拔時代雖然還是很繁忙,不象現在這麽平靜,這麽狹窄。可是已經主要出入商船貿易,那支曾經威震地中海的艦隊,已被羅馬消滅在西西裏的海底。
現在,我離開鐵路沿線,走上古迦太基城的最中心,Byrsa山。
伯薩山山勢平緩,路邊有很多深宅大院的別墅。不知道這些別墅的主人,是不是和總統及其家族有關係,因為附近就是突尼斯總統府。如果是總統親信的別墅的話,可能在最近的動蕩中,也被洗劫了吧。伯薩山頂最顯著的地標,是這座聖路易教堂。
這座教堂,其實和迦太基古城毫無關係,它紀念的是漢尼拔之後一千多年,1270年指揮第8次十字軍東征死在這裏的法國國王路易九世。第8次十字軍整個就是個徹頭徹尾的莫名其妙:路易國王對一次軍事遠征做的作業,明顯比我對突尼斯旅遊做的作業還要少,至少我還知道趁冬天涼快去北非,而國王陛下,竟帶著一支軍隊,在7月流火的季節,施施然地登陸突尼斯。
----沒有一次戰役,因為根本不需要。
當地人簡簡單單地退進城牆後麵,隔牆遠遠觀望這些奇怪的外國人,在北非7月的驕陽下,穿著甲胄,揮著大旗,搖搖晃晃地走來走去,然後,倒地中暑而死,或者染上瘟疫。法國國王路易九世,就這麽死了。因為他是死在十字軍的征途中,又是國王,無論死得怎樣窩囊,還是被羅馬教皇封了聖人。所以,他又稱為聖路易國王。今天,美國密蘇裏州的聖路易市,起名就是為了紀念這位聖人國王。
這就是1270年的第8次十字軍。法國人敗興,在古代英雄史詩的舊址上,建造起這麽一座十九世紀教堂,無異於焚琴煮鶴。
我選擇對這座宏偉的教堂,直接無視。
我去看教堂側麵的Byrsa村莊遺跡,那些象龐貝城一樣隻剩下牆基的泥磚築方格子,是今天所能見到的僅存的古迦太基遺跡了。
當年漢尼拔揮軍打進西班牙,他所選擇的從西班牙跨越阿爾卑斯進軍北意大利的路線,現在被我選作商務戰略課程講解“戰略”概念的開篇案例。畢竟,漢尼拔被他的敵人尊稱為“戰略之父”。(注解一下,古羅馬人講的“戰略”其實是大戰術,比我們今天的軍事戰略概念低一個級別。我講課隻是順便借用漢尼拔“戰略之父”這個名義,講解案例中的戰略思維,和商務戰略分析可以觸類旁通,用英國現代軍事理論家利德爾哈特的話說,叫做“間接路線戰略”,但和羅馬人講的戰略不一樣)。
漢尼拔打進意大利之後,十六年所向披靡,羅馬人從來無法在戰場上勝他一場,直到後來,羅馬出了自己的戰略家,17歲的西庇阿Scipio圍魏救趙,直接進軍北非,迫使漢尼拔撤出意大利回援非洲,一戰擊敗了漢尼拔,漢尼拔流亡國外,後來死在小亞細亞半島(今天的土耳其)。這就是第二次加太基戰爭的簡單過程。再後來,羅馬元老院首席元老加圖Gato念念不忘漢尼拔對羅馬造成的傷害,一力主張徹底毀滅迦太基,這就是那句“迦太基必須被毀滅”名言的由來。又過了五十年,當年西庇阿的繼孫,埃米利烏斯·西庇阿出任羅馬大軍統帥,攻陷Byrsa山,夷平城市,把每一寸土地都撒上了鹽,使之寸草不生。這就是第三次,也是最後一次迦太基戰爭。
我在這畢竟是寫遊記,對早期羅馬史無法悉數。希望了解整個來龍去脈和英雄故事的朋友,可以在網上找我寫的《羅馬英雄傳》係列帖子,第一篇“西庇阿:比拿破侖更偉大?”和第二篇“敲響共和國的喪鍾:蘇拉和馬略”,對整個過程有好幾萬字的長篇交代。
今天站在Byrsa山頂,麵對這小小的僅存遺跡,要想象當年迦太基古城的繁盛麵貌,和羅馬圍城,慘遭滅頂之災的場麵,還真是有點困難。畢竟那隻是一小片俯瞰突尼斯城郊的殘垣斷壁而已,規模比羅馬城forum的遺跡,差得不可以道裏計。幸好,在山上有個迦太基博物館,裏麵不大,但是陳列了很多挖出來的舊物,橫跨各個時期,更好的是,從迦太基到後來羅馬非洲行省都城,都有建築模型和假想圖。
這是腓尼基的迦太基城和圓形軍港的假想圖
迦太基街道假想圖
迦太基雖然被羅馬徹底毀滅了,但它坐落於突尼斯尖角,和西西裏島共扼地中海正中心最窄處咽喉,這個地理位置在戰略上實在太重要,注定不可能被長期棄置。僅僅百年以後,凱撒大帝重建迦太基,它成為羅馬整個非洲行省的首都。因此,遊客今天所看到的迦太基遺跡,大多數其實是一座羅馬城市。
這是羅馬亞洲行省首都迦太基城的forum
走下Byrsa山,附近有羅馬圓形劇場,引水道和貯水池。
這是羅馬人的標誌性工程:引水道
走回海邊輕軌鐵路,大約在Carthage Hannibal站到Carthage Presidence站的鐵路沿線,又有羅馬劇院,別墅,安東尼浴場。這些遺跡,我雖然一處處全都走過,還到了總統府門外,可是實在分散,也沒有什麽特別好看的,我自己並不建議其他遊客也象我這麽每處都走到,當然,真正的羅馬史發燒友除外。
所有這些遺跡,從Byrsa山到各個羅馬遺跡,都包括在同一張門票之內,在任何一個景點可以買票,到其它景點通用。我覺得在羅馬遺跡之中,最好看也最方便的,是安東尼浴場,它座落在海邊,風景壯闊,遺跡規模也大,而且就在Carthage Hannibal站下來,向海邊走50米即可。
這個安東尼,不是凱撒的副將,埃及豔後的丈夫安東尼,安東尼浴場建造於公元2世紀,羅馬帝國最鼎盛,也是羅馬迦太基城最繁榮的時期,當時帝國境內,第三大規模的浴場。因為當時是安東尼王朝,羅馬皇帝是以前那個安東尼的後裔,所以叫安東尼浴場。它建在海邊,風景很好,後來到了西羅馬帝國將近滅亡的439年,日耳曼蠻族之一汪達爾人Valdal入侵並征服了羅馬的整個北非,毀掉了這個大型公共建築。今天,英語裏麵“毀壞”這個詞,Vandalism,詞根就來源於汪達爾人Vandal。我們今天所看見的那些柱子,其實隻是支撐浴場主樓層的地下一層而已。
遊過迦太基之後,隻需要再坐2站火車,就可以順便去可愛的海邊城鎮Sidi Bou Said看看。去過希臘地中海島嶼的朋友,肯定會喜歡這裏。這座小鎮也是希臘島嶼的風格:純白的房子,深藍的門窗,隻是沒有聖托裏尼島Santorini島上那麽多小教堂鍾樓。畢竟突尼斯是個穆斯林國家麽。但是這兒比希臘島嶼多一樣:鎮上那些門窗護欄,都是鐵工精致的,花紋繁複漂亮,也全都漆成藍色。
藍色小鎮Sidi Bou Said的小道和別墅
小鎮坐落在海邊,和希臘愛琴海的島嶼有幾分相似。
那些藍色的門窗。
沒想到我在這個突尼斯的小鎮還能聽到當地人講中文。其實,去突尼斯的中國遊客很少,我一路都沒有碰到過,隻是在突尼斯城裏的家樂福買東西的時候,遇到兩位在海信電器Hisense工作,派駐突尼斯的女生,聊了一會兒。我不知道海信的銷售和服務部是怎麽想的,派小女生常駐北非阿拉伯國家?我覺著你們公司那些男的,不太有擔當吧?希望這次突尼斯的政局大亂,她們能平安無事,甚至已經撤回來了。
不過這次在Sidi Bou Said街上,聽到中文的問候,回頭看,居然是裹頭巾的標準當地女孩。我大為驚訝,我們用中文聊的,她是當地的女教師,在突尼斯學的中文,3月份要去北京留學4個月,進修中文。算起來,她如果按期返回的話,應該是2010年夏天7月,年底動蕩的時候,肯定已經回到突尼斯了。也祝福她平安度過這次危機。要說肯尼亞,坦桑尼亞,北朝鮮這些傳統上接受中國援助的國家,向中國派留學生我倒不稀奇,大學的時候就見得多了。可是突尼斯,以前很少聽說和中國有多少經濟聯係,傳統上說法語,和歐洲尤其是法國的經濟聯係是主導的,現在也有漢語課程(而且明顯教得不錯),培養漢語教師,還向中國派留學生進修,這次,我切實感覺到,中國今天的經濟地位,至少在許多發展中國家眼裏,已經相當高了。
2。巴多博物館
我玩突尼斯和玩摩洛哥、阿爾及利亞、利比亞這些北非國家不同:我這次對阿拉伯老城風情沒有什麽興趣,也不去撒哈拉沙漠。我的目標明確:一大一小,主要的是迦太基遺跡,次要的,是去看看突尼斯城著名的巴多博物館Bardo Museum。
巴多博物館是突尼斯最重要的國家藝術和曆史博物館,它的古羅馬時期馬賽克拚貼畫藝術收藏,在全世界絕對頂尖。我去過意大利本土,西西裏島,法國南部,西班牙,土耳其。整個前羅馬帝國世界,你或許在其他地方能看到更好更著名的一兩幅羅馬馬賽克畫,比如西西裏的羅馬皇帝別墅裏,女性奧林匹克運動會比基尼運動員畫,和那不勒斯考古博物館所收藏龐貝古城的那幅亞曆山大大帝在高加米拉戰役。但是其它地方,找不到比巴多博物館這裏更大型,更完整,綜合質量更高的羅馬馬賽克了。畢竟,迦太基城是非洲行省的首都,而非洲行省在羅馬時期,又是整個帝國最富庶的行省之一,這裏和西西裏,曾經是羅馬的糧倉。
巴多博物館坐落在城東北,從市中心坐4號線有軌電車,有一站就叫Bardo。博物館建築本身,以前是侯賽因朝Husseinite突尼斯國王的宮殿,始建於1240年代,現在的格局麵貌,是十七世紀的建築,所以博物館本身是精致的伊斯蘭建築風格。
這是博物館建築內部
屋頂細部
博物館如果以歐洲第一流博物館的標準衡量,麵積不算大,如果仔細看的話,大約半天也能看下來了。在這裏,主要是看羅馬馬賽克拚貼畫的收藏。羅馬時期的主要繪畫藝術形式就是馬賽克,用來裝飾貴族住宅的牆壁,地板的壁畫。這是巴多博物館一處樓梯下的馬賽克
地板上整幅馬賽克畫
這是海神波塞冬,駕著戰車,手托三叉戟。
巴多博物館裏也有些希臘羅馬時期的小工藝品很好玩。這是尊小雕塑
從肩上扛的大狼牙棒可以知道,這是希臘鼎鼎大名的首席英雄,大力神赫克裏斯。他可沒有做那些流傳後世的奇跡,什麽掐死安泰,殺死九頭蛇之類的。他在做一件很凡人的小事:喝多了酒,正尿尿呢。
3。城市
看過迦太基城遺跡,和巴多博物館之後,遊覽突尼斯城本身,基本上算是extra。這裏是個合適的地方,來說說去突尼斯城玩的實用信息。
突尼斯城機場國際到達廳的內部裝飾很有伊斯蘭建築風格,有tourist information辦公室,我在那裏拿到了免費地圖。機場離開市中心很近,如果打表的話,我從市中心偏北3站有軌電車的旅館,到機場,才3個多第納爾(當時1美元合1.25第納爾),加上小費最多5第納爾。從機場到市裏會貴一些,開我去旅館的司機算是開了個高價了,不打表,要價10第納爾,我一聽沒有多少錢,索性不還價了(Lonely Planet上還說8塊錢呢,況且是兩年之前的版本,可見突尼斯出租司機宰人並不厲害,象這種情況,眼開眼閉大家高興也就算了)。如果願意坐公交車,機場到市內有35路公共汽車,每半小時一班,經過市中心,終點站在港口Marina。0.65個第納爾,25分鍾就到市中心了。
突尼斯的新城座落在海岸和舊城之間,舊城Mdina裏麵都隻能步行,新城是法國人統治期間建立的,街道橫平豎直規劃得很好。從舊城門口,穿過新城直到港口邊,一條東西向的主幹線,是林蔭大道,挺氣派的,西半段叫法蘭西大道,東半段叫哈比卜·布爾吉巴大道。如果住在新城靠中心的地方,這條林蔭大道周圍,那麽去海港,去舊城遊覽,都可以步行,不必坐車。巴多博物館在市中心東北大約3-4公裏的樣子,坐有軌電車4號線。去迦太基古城遺址,要到港口邊,坐輕軌火車TGM。公交票很便宜,每張是0.3第納爾,注意,1個第納爾有1000分,不是100分,所以3毛錢,實際是300分錢。如果打車的話,突尼斯城裏的出租還很規矩,都有表,也都打表的,可能從機場到城裏會不一樣,但城裏出租應該都打表,而且一般到哪裏也不太可能超過5個第納爾。
突尼斯是沒有小費的,至少Lonely Planet上這麽說。我坐出租或者吃飯,多少還是給個零頭。換錢的匯率由官方統一,到處都一樣,不用斤斤計較。美國的提款卡可以在當地自動櫃員機上取出當地貨幣來。信用卡也可以用。
突尼斯城市容比較破舊,不如開羅的,這是我從旅館的房間陽台上,所拍的突尼斯城的居民區。
連接海港和舊城,橫貫新城的林蔭大道兩側就比較氣派。新城是法國殖民者奠定的格局,海港附近林蔭大道東端上的鍾塔
這是大道中段靠東的 Hotel Du Lac,很有個性的一個現代建築,上大下小的三角形。因為我背後沒有空間,不能退得更遠,一張照片拍不下,我用兩張照片接的。
布爾吉巴大道本身。
布爾吉巴是突尼斯獨立以後的第一任總統,從1957年到1987年當權三十年,有點象土耳其的凱末爾,推行開明的宗教和內政政策,政教分離,不喜歡伊斯蘭原教旨主義,對外親西方。1987年被總理本-阿裏推翻,第二任總統本-阿裏,就是剛剛被人民起義趕跑的這位,算起來也當權24年了。
大道西頭,靠近舊城城門的法國聖文森特教堂,1883年建成。是什麽風格呢?說不出來,哥特,拜占庭,加一點北非伊斯蘭建築的因素,是個大雜燴。
西邊盡頭,就到了穆斯林老城。阿拉伯世界任何一個都市,舊城的中心,都是大清真寺。這裏的清真寺不讓非穆斯林遊客進入,所以我沒進去。這是大清真寺的宣禮塔,突尼斯城的地標之一。
各個穆斯林國家的老城,大清真寺外,一般都是市場。這是突尼斯城的老城市場
這市場賣東西的各個地段還有講究:離開清真寺越近,所經營的行業就越尊貴,也越與宗教相關。離開清真寺最近的是賣香燭等宗教用品的攤販。往外遠一點,是賣書的。伊斯蘭很尊重知識,尊重書籍,因為書籍是記載教義,傳播信仰的載體。曆史上,最古老的大學,都是伊斯蘭的經院或者基督教修道院。歐洲中世紀黑暗時期,伊斯蘭世界翻譯和保存了很多古希臘羅馬的典籍,成為匯集當時全世界知識的中心,後來歐洲人從伊斯蘭世界輾轉學到這些希臘羅馬的經典著作,這才有了文藝複興。
從賣書的地方再遠一點,更低一個層次的攤販,經營衣物和紡織品。最外層的攤點,賣家具,鍋碗瓢勺這些大件的日用百貨。
另一個宣禮塔,屬於尤素福清真寺
這座塔的外形,明顯和大清真寺塔不同。在伊斯蘭建築形式當中,從宣禮塔的形狀,也能看出它的地域和年代。比如突尼斯本土風格的宣禮塔,象大清真寺的,都是從上到下的正方形。很多西班牙南部安達盧西亞的宣禮塔也是這個形狀,比如塞維利亞大教堂的塔樓,原先是清真寺宣禮塔,也是正方的。
這座尤素福清真寺塔,是奧斯曼土耳其風格。埃及的宣禮塔形製又有不同,就連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內部,不同時期的宣禮塔,樣式也有變化,比如伊斯坦布爾藍色清真寺的那六座塔,塔身纖細,呈圓形,象鉛筆一樣。
這塔很漂亮,從另一角度看。
最後再說說吃的:我在突尼斯那兩天正好是周末,又是淡季,很多Lonely Planet上麵推薦的餐館都沒開。我去的其中一家值得推薦,在中央大道布爾吉巴大道中段的北側,Le Mamma,地址是馬賽大街11號 Rue de Marseille。那兒可以買葡萄酒喝(穆斯林禁酒,但土耳其,埃及,突尼斯都相當開明)。我在那邊吃的是辣烤章魚須子,服務員隻會說法語,而且菜單也隻有法語沒有英語,我怎麽告訴他我要吃章魚呢?我拿紙筆畫了一隻張牙舞爪的八爪魚,他就明白了!
突尼斯人基本都會說法語,連看車的老大爺都會說。--真的,不騙你,我在Hotel Du Lac拍照的時候,看停車場的老頭一邊比劃,一邊用法語和我說,這座大廈可以拍照,背後的政府大樓不能拍。可是英語隻有比較有知識有身份的人才會講。突尼斯人很熱情,會主動幫助看起來不知所措的外國遊客,不要報酬,也願意和外國人攀談。我剛到突尼斯城那天中午,在有軌電車站買票,就碰到一個突尼斯大學的男生,主動告訴我怎麽買,票價多少,坐哪條線,哪個方向。傍晚我一個人坐在咖啡館喝啤酒(穆斯林雖然禁酒,但是突尼斯不那麽嚴格,咖啡館比開羅多,而且兼賣啤酒。不少當地人在喝啤酒),寫旅行日記。那家咖啡館叫做Cafe de Paris,在布爾吉巴大道和迦太基大街Avenue de Carthage交口,也是Lonely Planet上麵提到的。前後有兩撥人和我攀談。先有一個看起來流浪漢模樣的,我比較有戒心,他寒暄,我也禮貌地回答,他問個問題,我答一句,但絕不多說。果然,他後來問我“我們是朋友,可不可以請我喝一杯”。旅遊指南上說過這種人,我早有數,幹脆地說“No, I don't really know you",說得很禮貌,很直截了當。他也不糾纏,也沒馬上走,就各自顧各自了。過了大約二十分鍾,鄰桌兩個喝啤酒的中年男人和我搭話,穿著舉止象職業人士,問起來,一個是IT工程師,另一個是郵局官員。兩個人英語都不錯,我們聊得很開心,談突尼斯政治,談宗教問題。因為他們的原因,我對突尼斯知識分子的素質印象不錯。今年年初的政局變化,我估計象他們這種人,基本上會持反對前總統的立場,但是這個年齡的人,應該不會熱血沸騰地上街,把自己和家庭置於危險之中。也祝福他們平安。
這次突尼斯之行比較匆忙,總共呆了兩天半,隻限於首都突尼斯城,為了去探訪迦太基遺址,和巴多博物館,很快就奔赴旅途的下兩站,西西裏和馬耳他島了。我對突尼斯的印象很好,這次政局變更,突尼斯大亂了一場,促使我把一年以前在那裏旅遊的經曆寫出來,也希望和祝福我在突尼斯路遇的那些朋友們,一切平安。
(全文結束)
like your posts, alwa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