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一些雜圖,我覺得值得貼出來與大家分享的:
丹東是個生活舒適的中等城市,物價便宜,風景好,而且夏天非常涼快。這兒有明代的虎山長城,據說是萬裏長城的東端起點,明朝為了防衛新起的建州女真而建。還有很新鮮的海味,黃蜆子是這裏的特產,別處不容易見到。這是我在鴨綠江邊公園,見到人們在放飛孔明燈,飛得比風箏還高,在夜空裏很遠都可以看見。
這張照片題為“毛主席做廣告”,配上畫外音“偉大領袖毛主席教導我們說:----我看好這個樓盤哦”
丹東火車站前的毛主席像,既不麵對車站也不背向車站,據說是麵向北京,結果就成了這副為工地揮手代言的滑稽樣子。
這是平壤的國家級少年宮,萬景台少年宮,演出前為我們帶路的少先隊員,和我們的小韓導遊。
我在平壤中心噴泉廣場。
平壤火車站,犯禁的照片。連火車站的外觀也禁止照相。
這是鴨綠江的另一側,從朝鮮新義州看丹東。我站在兩座鐵橋之間,其中一座被炸斷以後,朝鮮這邊一直沒有修複。
新義州本部幼兒園可愛的小朋友們,為中國客人表演的場景。
板門店。對麵是韓國,三個藍色的房子坐落於中線,是雙方談判議事的場所。
小朋友好玩吧?
才兩歲,是車上朝鮮旅客的孩子,我們團裏的朋友正給她看剛拍的照片呢,太陽鏡也是我們團裏另一位朋友的。小孩一點也不認生,逮誰管誰叫爸爸媽媽,一車人都喜歡抱抱她,逗她玩兒。小孩特別喜歡照相,對這閃光燈明星感十足,拍完了還要把相機抓過來看看自己的形象。
這張是在開城的國子監,碰到一對朝鮮新人舉行婚禮。
回國之後,再來回味朝鮮的這短短五天,我當初是帶著揭開朝鮮神秘麵紗的好奇心理去旅遊的,我達到我的目的了嗎?
我了解了一些以前不曾了解的,北朝鮮的麵貌:我證實了有些傳言不實,比如朝鮮旅遊吃不飽飯,比如朝鮮人故意忽略誌願軍的功績。我看到了,朝鮮是相當封閉的:很多無關緊要的地方不準拍照,隻有一個電視頻道,互聯網隻能上朝鮮國內的內部網,不和世界連接,不準帶手機入境。我看到了,朝鮮電力和物資的匱乏。我看到了,朝鮮的個人崇拜:拍領袖像不能拍半身,不能模仿領袖的姿勢拍照,甚至不能站到和領袖塑像基座平齊的台階上拍照。我聽到了,朝鮮的政治語言,猶如看六七十年代的文革電影,現在再回放,頗有點滑稽。
同時,我也看到了,北朝鮮人的熱情好客。我印象很深的幾件小事:我們在萬景台少年宮看完演出,全場數千名學生坐著不動,讓我們這20幾個“外賓”先離開。我們在各個景點和餐廳的當地導遊和服務人員,全都穿朝鮮民族服裝的盛裝,而朝鮮女裝外麵罩的那層透明的薄紗,是化纖的,亮亮的,完全不透氣,穿上猶如穿了一層塑料雨衣,而當時是盛夏季節。我看到的朝鮮人,有時候失之於過分自尊,比如我們拍照的一條禁令,就是不美好的東西,有損朝鮮形象的東西,不能拍。當我們團友的相機,對準普通居民樓陽台上,每家每戶的塑料花的時候,製止我們的,不是導遊,而是當地的居民(估計是居委會的),因為陽台不夠幹淨整潔,還有生火做飯冒煙的。這和我們以前不讓外國人拍裏弄裏的萬國旗,如出一轍。我也看到,北朝鮮人的吃苦耐勞,他們每周工作6天。我還看到,朝鮮人對外界是很好奇的。我在的兩天,正好朝鮮連續發射了11枚彈道導彈,我們的朝鮮導遊,私下裏一個勁向我們打聽,國際上對這件事怎麽看。
我看到的北朝鮮人,生活得簡樸而自尊,性格倔強,沉靜而頑強。
另外,還有很多事情,我仍然不了解。因為我們這些外國遊客,被嚴格地與當地老百姓分隔開了,我無從了解朝鮮的糧食供應問題,不知道他們現在有沒有饑荒,物質究竟匱乏到什麽程度。我也無從知道,朝鮮一會兒核試驗,一會兒發射導彈,究竟它的軍隊和人民,是真心準備打仗,和政府一條心呢,還是作為旁觀者,政府愛咋樣咋樣,與我無關。我甚至不知道,普通朝鮮人的平均工資是多少,必要開銷是多少。朝鮮的神秘麵紗,大部分仍然沒有被我揭開。
總體來說,北朝鮮很象我們的七十年代,當我坐在新義州的鴨綠江邊,看對岸丹東沿江繁華市容的時候,就像七十年代我們從大陸眺望香港,一樣的感覺。----而丹東在中國,還隻是一個中等規模的普通邊城。那絕對是一次特別有效的熱愛改革開放的政治思想教育。去過北朝鮮的人,都會對中國的改革開放,發出由衷的讚歎:你可以對今天的中國社會現實有一千種抱怨,可如果不是鄧小平,現在的北朝鮮,那就是我們的榜樣。
(全文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