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顧劍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原創] 對西庇阿,凱撒,拿破侖在幾次經典圍城戰中戰略決策異同之比較分析

(2007-11-02 09:11:18) 下一個
對西庇阿,凱撒,拿破侖在幾次經典圍城戰中戰略決策異同之比較分析

顧劍


這是我寫的“羅馬英雄傳之三 凱撒”的第3章第4節,因為完全是個人評論,自出機樞,可以獨立成篇。在第3節中,詳細描述了凱撒在高盧戰爭最後一役,阿萊西亞圍城戰以後,我在第4節提出以下課題:

凱撒在阿萊西亞,大西庇阿在紮馬戰役之前,拿破侖在1796年北意大利戰局,所麵對的,是非常類似的戰略困境,所做出的對策完全不同,結果卻是一樣的。壓倒性的勝利。類似的形勢,不同的策略,相同的結果----這是為什麽?

以下,我將對三位古之名將,在類似形勢下的經典戰例,作個縱向比較分析。

大西庇阿進軍北非,三戰三捷,殲滅迦太基共和國的本土軍團,正準備圍攻迦太基城,漢尼拔率他的遠征軍團,從意大利回師了。西庇阿被夾在迦太基城和戰神漢尼拔的野戰軍團之間。他選擇後退決戰,放棄攻城,也不迎戰漢尼拔,而是向內陸退卻,溯巴格拉達斯河而上,因為巴格拉達斯河穀是迦太基主要的糧食基地,破壞這個地區,漢尼拔必然前來追擊,而兵力劣勢的西庇阿,還可以靠攏援軍,努米底亞國王馬西尼沙,借此改善兵力對比。這是個反客為主的妙計。

凱撒圍困阿萊西亞,城裏有敵主帥維欽格托列克斯的8萬守軍,城防堅固,背後有25萬高盧聯軍,凱撒帶著7萬羅馬軍隊被夾在當中。他選擇哪裏也不去,牢牢釘在敵人的包圍圈裏,依靠羅馬軍團修築的野戰工事,接受兩麵作戰。(注:另據德爾布呂克在“世界軍事史中估計,高盧人在城裏守軍大約2萬,城外援軍7萬左右。凱撒的兵力曆來沒有什麽爭議—)

拿破侖1796年中圍困北意大利的曼圖亞要塞,他的4萬左右法軍士兵,要封鎖曼圖亞要塞接近2萬守軍,還要對付背後來自北方的奧地利主力軍團4次解圍的努力,奧地利解圍的軍團在4次戰役中,兵力從4萬到10萬不等。拿破侖的選擇,是留下塞律裏埃一個師萬把人,封鎖曼圖亞要塞,其餘兵力集中起來,和奧地利野戰軍團在北方打運動戰,經過卡斯奇裏恩,裏沃利等四次戰役,在運動中大量殲敵。

分析三位名將為什麽在相似的戰略難題麵前,選擇完全不同的解法,關鍵是要讀懂三個戰局當中,敵方的重心所在。克勞塞維茨的戰爭論認為,戰略的一個原則,就是要打擊敵人的重心,而這個重心,可以是敵方的軍隊,領導人,士氣,經濟。在三個戰局當中,盡管形勢類似,但是敵人的重心是完全不同的:

(1) 迦太基人的重心,是漢尼拔本人。迦太基城本身早已失去抵抗意誌,它不是敵人的重心。而漢尼拔,是那個時代的戰神,縱橫意大利十六年,羅馬人從來沒有在戰場上打敗過他,迦太基的抵抗意誌,完全寄托在這個奇跡人物身上。所以西庇阿不必理會迦太基城本身,隻要他能打敗漢尼拔,他就能有一切。所以西庇阿選擇放棄圍城,專心和漢尼拔作戰。

(2) 對愷撒來說,敵人的重心,是在城裏的維欽格托列克斯本人。高盧人的重心,根本不在城市和經濟,他們自己就燒毀城市,實行堅壁清野。也不在軍隊,因為高盧的軍隊不是漢尼拔手下的職業軍隊損失了就沒有了。那是部族軍隊,隻要高盧人決心反抗羅馬,這樣的軍隊,凱撒打敗多少,高盧人還可以召集多少。所以高盧人的重心,在於抵抗的決心,而這個決心,集中體現在維欽格托列克斯個人身上,他是最堅決的主戰派,是他說服了各個部族團結起來,付出重大犧牲堅壁清野,他的組織力,指揮藝術,和領導藝術,是凝聚高盧各民族抵抗運動的具體核心。凱撒一直以來頭疼的,就是他不接受會戰,他的軍隊總是跟著凱撒,可是保持距離,機動性又高於羅馬軍團,凱撒抓不住他。現在,凱撒好不容易造成了一種形勢,讓維欽格托列克斯不敢輕易逃跑,退入阿萊西亞坐守,凱撒製造這種機會,自然不會輕易放過。如果他後退決戰,集中力量對付高盧援軍的話,最樂觀的情況,不過是又殲滅一支高盧野戰軍,可是維欽格托列克斯一跑,以後麻煩還是不斷。所以,凱撒無論如何,也不能放棄阿萊西亞的圍攻。

(3) 對於拿破侖,形勢更為複雜:奧地利在北意大利戰區的重心,確實是在曼圖亞的防禦。恩格斯軍事文選就指出,“隻要奧地利人還占有曼圖亞,他們就仍然是北意大利的主人”。可是拿破侖的目標,不是北意大利戰區而已。對於奧地利的整體戰略形勢而言,萊茵河戰場才是主戰場,北意大利不過是次要戰略方向。作為這個次要戰場的法軍統帥,拿破侖要想打敗整個奧地利,那麽占領北意大利還遠遠不夠,他必須逼迫奧地利從其他戰場抽調兵力,並在曼圖亞周圍,把奧地利全國的有生力量,消耗掉。所以,拿破侖在卡斯奇裏恩戰役最困難的時候,兵力實在不夠用,甚至不惜把圍城的塞律裏埃師也撤出來打運動戰,寧可放棄曼圖亞之圍,也要消滅奧地利的解圍軍團。話又說回來,完全放棄曼圖亞要塞爭奪戰的話,奧地利也不會大量增兵來援,這個要塞,還必須圍困,作為一個誘餌。因此,奧地利的重心,就北意大利戰區而言,是曼圖亞要塞,而全國來說,是奧地利的軍隊主力。拿破侖必須以敵人軍隊為主要打擊對象,但也不能完全忽視圍城。

三位統帥選擇不同戰略對策的原因,另一個重要方麵,是敵情我情並不完全相同:

(1) 對於西庇阿,他跟凱撒和拿破侖不同在於,他可以獲得援軍。西庇阿的實力,當時弱於漢尼拔帶來的迦太基野戰軍團,而他向巴格拉達斯河穀後退,可以向正在趕來的努米底亞國王馬西尼沙的6千步兵和4千騎兵會合,從而改善雙方的實力對比。實際上,後來紮馬戰役中,起決定作用的,還真是馬西尼沙的北非騎兵。可是愷撒在高盧,拿破侖在北意大利,都是相對孤立,不太可能在短時間內從外部獲得增援。所以,後退決戰的策略,對西庇阿,是當時最明智的選擇,而對愷撒和拿破侖,卻沒有意義。

(2) 對於凱撒,他的羅馬軍團,有一個顯著的優勢,就是土工作業的能力。論軍事工程上的技巧,羅馬人對蠻族有絕對優勢。正是這個優勢,使得凱撒有信心在當地堅守下去。如果運用得好,防禦體係是軍隊力量的倍增器,比如阿萊西亞的羅馬工事,如果運用德不好,變成消極防禦,那防禦體係就成了軍隊劃地自限的牢籠,比如馬奇諾防線。這取決於統帥怎樣運用防禦體係。對於拿破侖來說,戰爭雙方都是近代的歐洲軍隊,在軍事工程技術方麵,雙方沒有差異。所以,凱撒可以大膽地釘在原地,倚仗工事,跟兩邊的高盧軍隊硬頂,拿破侖就不能這麽做。

(3) 對於拿破侖,他有兩個西庇阿和凱撒都沒有的條件:一是曼圖亞要塞雖然易守難攻,可是它本身坐落在湖泊和沼澤當中,隻有5條堤道與外界相通,守軍也很容易被少量兵力,就封鎖在裏麵出不來。守軍最初是1萬3千人,拿破侖用的圍城看守部隊是9千人,後來第二次打援戰役之後,維爾姆澤元帥的1萬3千多援軍,被拿破侖擊敗後,也趕進了要塞,守軍倍增,可是法軍看守部隊,也隻不過1萬人多一點。所以拿破侖可以放心地用少量兵力,封死曼圖亞要塞,不必擔心守軍出動,內外夾擊。另一個有利條件,是北方奧地利援軍進犯的作戰方向,有南北向的阿迪傑河,和加爾達湖。這兩個天然水障,使得奧軍每次大規模南下解圍,都要夾湖夾河南進,自然條件使得奧軍各個行軍縱隊之間,聯係非常困難。這就給拿破侖每次集中有限的兵力,造成局部優勢,各個殲滅奧軍優勢兵力,創造了客觀條件。這個條件,對於西庇阿和凱撒,並不具備。他們在外圍對付敵野戰軍團的地形,基本都是一馬平川。

綜上所述,盡管三位古代名將在三個著名戰局中,所麵對的戰略困境,驚人的相似,可是仔細分析起來,敵人的重心不同,我方的內在和外在有利條件不同。這兩方麵因素綜合,使得三位名將,選擇了截然不同的應對方法,而他們所取得的成果,卻如出一轍----整個戰局徹底的勝利。西庇阿後退會合了援軍,在紮馬戰役中戰勝了漢尼拔的野戰軍團,迦太基城不戰而降,完全結束了第二次迦太基戰爭。凱撒頂住了內外兩方麵的夾攻,高盧援軍潰散,阿萊西亞城裏的維欽格托列克斯投降,從而結束了8年的高盧戰爭。拿破侖4次殲滅奧地利派出的援軍,不僅使得曼圖亞要塞失去希望而投降,而且殲滅了奧地利軍隊的主力,不久奧地利與法國簽訂坎波-福米奧和約,拿破侖用一個次要戰場上的成功,勝利打破了第2次反法同盟。

我本人專業是研究戰略的,雖然不是軍事戰略,但是相通。從戰略的角度,這是“戰略決策必須適應戰略環境要求”一課的經典案例。

我們可以應用以上思路,再來分析德軍曼施泰因元帥在1942年克裏米亞戰役中所麵臨的局勢和采取的對策。作為德軍第11集團軍司令,他當時正在圍攻蘇聯濱海集團軍據守的塞瓦斯托波爾要塞體係,不算羅馬尼亞軍隊的話,雙方兵力大致相等,蘇軍具有強固要塞防禦體係的優勢,而德軍具有空軍和炮兵火力優勢。可是1941年底,科茲洛夫率領的由44,47, 51三個集團軍組成的蘇聯克裏米亞方麵軍,在曼施泰因背後的刻赤半島登陸。曼施泰因現在夾在強固要塞,和優勢敵軍解圍部隊之間,麵臨與以上三個戰例相同的戰略困境。如果分析敵人重心的話,曼施泰因所麵臨的局勢,甚至比以上三個戰例更複雜:克裏米亞方麵軍被擊敗,不會導致塞瓦斯托波爾守軍自動投降,而塞瓦斯托波爾如果先投降,也不會讓克裏米亞方麵軍撤回去,因為蘇軍這個方麵軍不僅是要為要塞解圍而已,還負有消滅德國第11集團軍的使命。所以,敵人的重心,是平行的兩個。

再分析下去,曼施泰因所麵對的戰場地形,多少與拿破侖所麵對的相類似:蘇軍要塞守備部隊的機動能力很小,又沒有空中優勢,利用工事自保有餘,卻不太可能出來作運動戰,德軍隻用少量兵力,就可以封鎖住要塞。而另一方麵,科赤半島地形狹窄,不利於科茲洛夫充分展開一整個方麵軍的優勢兵力。事實上,德軍用1到2個師,就扼守住了半島根部的狹窄防線。這地利的一麵,也跟拿破侖的北意大利戰局類似。

因此,在實戰中,曼施泰因所采取的對策,與拿破侖類似:以少量兵力封鎖要塞,以主力殲滅敵來援的有生力量。可是曼施泰因要發動反攻,卻比拿破侖困難:拿破侖可以利用加爾達湖和阿迪傑河自然障礙來分割敵人,各個擊破。 而曼施泰因的戰場狹窄,蘇軍擁有綿亙防線。對此,曼施泰因的對策,是用佯攻,扯動北翼,人為造成蘇軍防禦力量的不平衡,之後以機動部隊,突破露出空檔的南翼。這種用人為壓力造成敵方漏洞的戰法,比拿破侖利用自然障礙的方法,需要更高的技巧,在軍事上,也更有普遍的借鑒意義。

我在6年多以前,寫“點評二次大戰名將中最佩服和不佩服的三個半”一文的時候,把曼施泰因列為我所佩服的三個半二戰名將的第一位。將近7年之後回頭看,本人依然堅持,這個觀點是站得住腳的。二戰名將中,從戰略學的觀點分析,此人用兵,確有古之名將遺風。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littlebirds 回複 悄悄話 NB!
思君 回複 悄悄話 頂一下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