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顧劍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歐洲近古名將傳:古斯塔夫。阿道夫和華倫施泰因 (5)

(2007-07-26 13:51:04) 下一個
德意誌三十年戰爭中的絕代雙雄--古斯塔夫。阿道夫和華倫施泰因



第 五 部 :尾聲



--顧劍



1 。 古斯塔夫- 阿道夫和華倫施泰因的比較



德意誌三十年戰爭,從1618年到1648年,實際上古斯塔夫和華倫施泰因在戰場上叱吒風雲的時間都不長。華倫施泰因從1625年被任命為帝國軍隊總司令,到1634年被刺殺,總共不過9年時間。古斯塔夫更短,從1630年登陸德意誌到呂岑戰役陣亡,不過兩年多時間。實際上他們兩人都死了以後,戰爭還持續了近一半的時間。但是今人談起三十年戰爭,似乎他們兩位就是戰爭的全部。在這裏,筆者不揣淺漏,以個人的意見,分大戰略、軍事戰略、戰役、戰術三個層次,對兩位偉大的對手作一個軍事上的比較。



大戰略,或曰政治戰略,雖然嚴格意義上不算軍事學的範疇,但是在當時的曆史環境下,畢竟是無法回避的。古斯塔夫有得天獨厚的條件來統合運籌他的政略和戰略,因為他一身兼任君王和軍隊總司令,可以不受任何人的掣肘。的確,古斯塔夫在三十年戰爭中前期的戰略行為,也隻有把他放到大戰略,而非軍事戰略的背景下,才能充分理解,例如登陸以後不立刻向德國縱深進軍,布萊登菲爾德戰役以後不向維也納進軍,在軍事上是過於謹慎了,但是這些決策,都是有政治背景的。尤其是古斯塔夫頭腦中一直很清楚,他首先是瑞典國王,然後才是新教徒。所以,他的首要任務,是在戰爭中把瑞典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然後才是德意誌的統一。雖然古斯塔夫的個性,是跟亞曆山大大帝一樣,渴望榮耀和戰功,但是對戰略目標的輕重緩急,還是非常有分寸的。如果沒有華倫施泰因作為他的對手的話,德意誌諸侯會不會在古斯塔夫的旗幟下,建立一個聯盟,作為德意誌統一的基礎呢?可能會的。但是無論如何不會象如果華倫施泰因得勢那麽現實。



反觀華倫施泰因,他是真正以統一德意誌,彌合宗教和封建主分裂為理想的。這個人的抱負和野心,超越了宗教偏見,其見識遠遠超過他的同時代德國人。筆者一直認為,這是一個歐洲曆史上最象曹操的人物。但是華倫施泰因卻不具有曹操的政治手腕。實際上可以說,華倫施泰因是個優秀的將軍,卻是個糟糕的政治家。他一開始就鋒芒太露,招來皇帝和各路諸侯的疑懼,而又不善於在諸侯中培養自己的聯盟者。在呂岑會戰之後的歲月裏,更不該在政治上首鼠兩端:如果他要忠於皇帝的話,就不要公然抗令並且與各個宮廷作政治交易;如果他要擁兵自重,真的想挾天子以令諸侯的話,他也有這個實力,那麽就應該牢牢掌握住軍隊幹部,不能放棄兵權。事實上他兩頭都沒有做到。但是,在這裏指責華倫施泰因是不公平的,因為他不是古斯塔夫那樣的君王,大戰略的決策權不在他的手中。所以,我覺得,在政治戰略這個層次上,其實華倫施泰因和古斯塔夫地位不同,是根本不可比的。



在軍事戰略層次上,至少從兩個人真正對壘的那個階段可以看出來,華倫施泰因要比古斯塔夫老謀深算得多,很有司馬懿的風格。他所實施的機動,沒有一步不是正好打中古斯塔夫的痛處,而且避免自己的短處。華倫施泰因有非常清晰的戰略觀念,而且執行起來是前後一致,一以貫之,盡管有時候顯得太過消極了。利德爾-哈特在他的名著“戰略論”中,對華倫施泰因的戰略技巧,評價高過了古斯塔夫。當然,利德爾-哈特的著作,提倡的是“間接路線戰略”,有這種評價也不奇怪。古斯塔夫本人也是一位優秀的戰略家,機動作戰的高手。但是在戰略上,華倫施泰因更高一籌。



在戰役指揮能力上,兩人都表現出來非常優秀的指揮藝術,華倫施泰因在德騷橋戰役,古斯塔夫在布萊登菲爾德戰役。最後兩人直接對壘的呂岑戰役,雖然是華倫施泰因輸了,但是主要是輸在部隊素質不如瑞典軍隊,倒不是在戰役部署上輸給了古斯塔夫。可能古斯塔夫在預備隊的使用和投入時機方麵,以及集中火力方麵,表現出來的才能更多,而華倫施泰因在實施戰役追擊方麵比古斯塔夫更積極。兩個人的共同不足之處,在於沒有表現出戰場上集中兵力於一點,削弱次要方向兵力的藝術。這是到了兩百年以後拿破侖時代才成為一條軍事原則的。總的來說,可以講兩個人在戰役層次上平分秋色。不過我個人的偏好,更欣賞古斯塔夫積極主動的作風。如果各位看過我寫的點評二次大戰各國名將的文章,就會知道我個人評價名將的最高標準是“敢於冒有算計的風險”。(參見拙作“點評二次大戰名將中最佩服和不佩服的三個半”)。不過這些都是個人喜好而已,說古斯塔夫和華倫施泰因平分秋色,應該是持平之論。



在戰術層次上,古斯塔夫的地位高於華倫施泰因。古斯塔夫之所以被稱為“現代軍事之父”,就是因為他對瑞典軍隊從裝備、戰術、組織各個方麵所作的徹底改革。這方麵,也許隻有亞曆山大大帝的父親,馬其頓國王菲立浦二世才能與之比肩。古斯塔夫是一支全新軍隊的締造者,在他的同時代人中,有這種成就的,隻有英國內戰中的克倫威爾。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時間基本上和三十年戰爭同步,但克倫威爾本人比古斯塔夫年輕6歲,成名的時間也比古斯塔夫晚了十幾年。他所締造的新模範軍,也是一支新型的軍隊。與他們相比,華倫施泰因雖然兩度從無到有創建了帝國軍隊,但是帝國軍隊就戰術本質而言,仍然是舊式的西班牙戰術體製。華倫施泰因是一位偉大的組織者,但不是一位戰術革新的專家。



2。三十年戰爭大結局



古斯塔夫和華倫施泰因死後,戰爭又拖延了14-16年。瑞典方麵,首相奧克森斯滕繼續推行古斯塔夫未竟的事業。帝國方麵,換了兩位軍事領導人。皇太子菲迪南接任皇軍總司令。同時,洛林公爵接任巴伐利亞為首的天主教聯盟軍隊司令。大家都讀過中學課本裏法國作家都德的名篇“最後一課”,可能以為阿爾薩斯和洛林自古都是法國的國土,其實不然。曆史上阿爾薩斯和洛林都是獨立的諸侯,阿爾薩斯是德意誌皇帝的臣屬,洛林則有時向皇帝稱臣,有時又向法國國王稱臣。這個時代,是法國完全占領洛林的開始,洛林公爵被法軍趕了出來,心有不甘,所以投入德意誌皇帝一邊,當了巴伐利亞軍隊司令,和瑞典、法國為敵。1634年9月,帝國和巴伐利亞兩軍合作,在諾德林根會戰中,擊敗了霍恩元帥指揮的瑞典軍團,並俘虜了霍恩元帥,從而結束了三十年戰爭的第三階段,瑞典階段。



當瑞典被擊敗後,法國再也坐不住了,黎塞留終於從幕後走到台前,於1634年正式向皇帝宣戰,西班牙也站在皇帝一邊向法國宣戰,從此開始三十年戰爭的最後一個階段,法國階段。



曾經與瑞典國王古斯塔夫聯手的薩克森選帝侯,把法國的宣戰視為外族入侵,轉而站到了皇帝一邊。基本上,戰爭分為兩個戰場:萊茵河流域是西戰場,這裏,法軍在呂岑戰役的勝利者,魏瑪公爵伯恩哈德指揮下,和帝國、西班牙聯軍作戰。德意誌腹地是東戰場,瑞典軍隊在古斯塔夫的元帥巴納爾指揮下,與帝國和巴伐利亞、薩克森諸侯軍隊作戰。1636年,瑞典軍在巴納爾指揮下,贏得了魏茨托克(Wittstock)戰役,在德意誌腹地站穩腳跟,進而向波希米亞進軍。



同時,法軍在伯恩哈德指揮下從失敗轉入反攻,打過萊茵河。此後幾年,大家一直在打沒有結果的拉鋸戰,1639年,法軍挫敗,伯恩哈德也生天花而死。1643年,法國名將孔代親王和杜倫尼元帥接替指揮西戰場的法軍。1641年,瑞典軍總司令巴納爾元帥死,接替他的也是當時名將,古斯塔夫的前炮兵指揮官托爾斯滕森。這兩支軍隊接連打贏了幾次決定性的戰役,終於在德意誌境內會師。1648年各國簽訂威斯特法裏亞和約,三十年戰爭正式結束。(霍恩、巴納爾、托爾斯滕森等的事跡,在下將在另一篇“德意誌三十年戰爭中的將軍們”的文章中有更多交代。杜倫尼元帥和孔代親王的傳奇,也將在另一篇文章“太陽王麾下的雙子星座”中介紹)。



實際上,在古斯塔夫和華倫施泰因兩位大英雄死後,德意誌統一的希望已經破滅了。德意誌大地滿目瘡痍,民不聊生,所有諸侯都厭倦了無休無止的破壞。隻是法國出於打擊哈布斯堡王朝的目的,堅持把各方卷進去繼續作戰,戰爭變成了法國、西班牙、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三方麵的王朝戰爭,對德意誌的前途毫無意義。又因為大家的實力都差不多,誰也無法在戰場上打出一個決定性的結果來。戰爭打到這個份上,所有各方的理想都破滅了:古斯塔夫的理想,華倫施泰因的理想,皇帝菲迪南二世統一皇權和複興舊教的理想,巴伐利亞選帝侯為天主教而戰的理想,薩克森選帝侯走第三條道路的理想,統統破滅了。隻有法國得到了實際利益。黎塞留雖然不是名將,但是不愧為法國曆史上最偉大的政治家和外交家,為太陽王時代鼎盛的法蘭西王朝開一先聲。



1618年戰爭開始時的主要當事人,誰也沒有活到戰爭結束:除了古斯塔夫和華倫施泰因之外,皇帝菲迪南二世死於1637年,王太子兼皇軍總司令菲迪南繼位,是為菲迪南三世。法國首相黎塞留死於1642年,不久,法國國王路易十三也在1643年死去。繼位的,是5歲的路易十四,他日後將以“太陽王”的別稱載入史冊,但此時還是一個乳臭未幹的娃娃,由王太後奧地利的安娜攝政。



這個時期的軍事曆史,缺乏激動人心的事件和人物,唯一的亮點,在於戰爭末期嶄露頭角的兩位法國統帥,杜倫尼元帥和孔代親王。他們是歐洲軍事史上,與古斯塔夫國王、馬爾博羅公爵、歐根親王、腓特烈大帝並列的名將。曾經有朋友問我“你把古斯塔夫和華倫施泰因稱為三十年戰爭的絕代雙雄,那麽怎麽擺三十年戰爭後期湧現出來的名將杜倫尼和孔代呢?”我覺得,一則杜倫尼和孔代成名於三十年戰爭末期,他們的業績實則已經不能影響德意誌的命運,德意誌已經是在劫難逃了。二則,他們的軍事生涯,絕不僅限於三十年戰爭。事實上,杜倫尼和孔代是太陽王路易十四早期,讓法國上升為歐洲霸主的幹將。這兩位名將的軍事生涯,也是極富有傳奇色彩的。他們曾經並肩作戰,合作無間,也曾經各為其主在戰場上互為對手,最終又站到同一麵法蘭西的百合花王旗下,終其一生,都是聲氣互通的朋友和對手。他們的事跡,筆者將在下一篇文章“太陽王麾下的雙子星座”中介紹。



根據威斯特法裏亞和約,新教開爾文派和路德派一樣獲得了法律承認。曾被華倫施泰因那樣強烈反對,而又被皇帝菲迪南那樣頑固堅持的“歸還敕令”,也事實上取消了。巴伐利亞終於保住了它在戰爭一開始時占領的帕拉亭(普法爾茨)的一半土地和選帝侯地位,而帕拉亭也拿回了另一半領土,並且也是選帝侯之一,誰讓他站在勝利者一方呢?於是七大選帝侯變成了八大。勃蘭登堡和薩克森選帝侯因為也是新教,也獲得一定的領土擴大。瑞典在德意誌北部波羅的海沿岸所獲的土地頗豐,證實了當初古斯塔夫國王的遠見。法國獲得法德交界處的領土,包括都德小說中的阿爾薩斯和洛林,其中阿爾薩斯,是忘恩負義地從為法國而死的魏瑪公爵伯恩哈德身後搶來的。早先從奧地利獨立出來的瑞士共和國和從西班牙獨立出來的荷蘭,都獲得了法律承認。帝國的損失極其慘重,整個德意誌分裂為三百多個小邦,已經是一片廢墟,無一個邦國可以幸免,人口經過三十年的殺戮,減少了三分之一,學校、教育、文學、藝術都倍受摧殘。這是德意誌,乃至整個中歐大地的劫數,但卻成全了古斯塔夫-阿道夫和華倫施泰因這兩位悲劇英雄的千古英名。一將攻成萬骨枯,我想,借用金庸“射雕英雄傳”最後的四句詩來作本文的結尾,應該是最合適的。正是:



兵火有餘燼,荒村才數家。無人爭曉渡,殘月下寒沙!





*******************

後記:本文雖然偶爾夾雜一些文學傳奇色彩,但是基於尊重曆史的嚴肅態度,所有的細節都在正史中有所本。主要參考資料有:

道奇的古斯塔夫傳記1895年英文版;利德爾-哈特的戰略論,1981年戰士出版社中文版;利德爾-哈特的Great Captains Unveiled, 1927年英文版;富勒的西洋世界軍事史,軍事科學院1981年中文版;杜普伊的武器和戰爭的演變,軍事科學出版社1985年中文版;Fletcher的Gustavus Adolphus and the Thirty Years War, 1963年英文版;Livesey 的 Great Commanders And Their Battles, 1987年英文版;Crompton 的 100 Military Leaders 1999年英文版。文章第一部分曆史背景,則是源於我在南開大學讀書時,基於業餘愛好所做的世界通史、文學名著和藝術史的讀書筆記。另外,還參考了小隱在線上艾奇哈納和Amenhotp兩兄所寫的相近題目的文章,在此一並致謝。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koelle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博主的精彩講述!學習了。直到今天德國人提起三十年戰爭還痛苦地搖頭。有趣的是兩大英雄都不是德意誌人。您對英國和法國的宗教改革鬥爭的闡述也很嚴謹。中國為什麽沒有過宗教戰爭?特別敬仰古斯塔夫-阿道夫國王那種為信仰而戰的勇氣。設想一下,如果沒有瑞典參戰,歐洲大陸的宗教改革成果會不會被扼殺?能不能說古斯塔夫挽救了新教?如果天主教反撲成功,西方資本主義的道路是否更曲折?也喜歡韋伯的《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