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潔的婚姻 蒙福的家庭

你們各人都當愛妻子,如同愛自己一樣。妻子也當敬重她的丈夫。-弗 5:33
個人資料
正文

青少年問題麵麵觀(四)並肩前行

(2011-08-07 04:06:02) 下一個

作者: 黃文雄


  容我向父母親講一些話,當然這些也是青少年知曉,我對他們的建議,神將最好的賜給你們,那就是你們的兒女,你的孩子在世上再也找不到一位完全像他;他(她)是神用祂的形象創造的,藉著父母生下來的。因此他(她)不但具有神的的形象也帶有你們的外貌、性格、脾氣,神把這最完全的孩子交在你們的手中,「兒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詩一二七:3)。既然是產業,千萬不可據為己有,我們作父母的隻是托管者,用上帝的愛及生命加上我們的努力來培育這位最寶貴、最特別的人物,用實際行動來表現出對他們的尊重,給他們更多自由空間,把他們當作朋友,與不完全的父母一起學習成長。不采高壓姿態且使我們一起從錯誤中來學習正確的方向。

  親愛的父母親,以下是一些建議,幫助我們輔導青少年:

1.當作朋友:

  我們用實際的行動來表現對青少年兒女的尊重,給他們機會運用自由意誌,更多行動自由以支持的心來表達對他們的愛,把他們當作朋友看待,不再當作小孩子來約束他們,他們所學習所懂得會漸漸比我們多、比我們廣。既是朋友,父母就不再是可以隨時發號施令的指揮官,相反的,我們可從他們身上學習許多不知道的知識及經驗。

2.不采高壓:

  我們既然是青少年的朋友,除了一些大原則要堅持以外,一些生活中的小原則,可以讓他們與大人商量。若有不能協調,則可以用建議方式來溝通,若他們不能接受你的看法,隻有用尊重的態度去麵對困難;若完全行不通及可能對他們產生危險的話,可以托他們最信任、最尊重的朋友、長輩、輔導用間接方式來暗示。通常他們願意聽第三者的意見,而不能接受他們認為老古董的父母之意見,高壓的手斷不但不能使他們就範,反而有反效果。

3.一同成長:

  每個人一生多多少少都經驗過青春期的困難,不過若能被父母了解、接受、支持、容忍的話,大部分青少年內心都會很感激父母的扶助。但他們會逐漸改變價值觀念,父母親也必須與他們一起成長,我們隻是上帝的托管者,千萬不可據為己有。

4.參加教會:

  鼓勵青少年兒女參加教會團契活動,在團契中有許多機會與一些異性朋友,在正常情況下互相了解、交誼、合作、學習養成對人際關係的成熟看法。加上輔導在旁協助,上帝話語的滋養,上帝一旦填滿青少年的心靈空處後,則一生路途就可趨向正確。父母除了鼓勵他們以外,自己也必須以行動去參加,去了解他們的活動,若隻鼓勵他們參加教會團契,而自己卻不願意去參加教會,這隻會使青少年與父母親更疏離。

5.切忌專製:

  父母若用權威式之管教方法,易使青少年兒女產生抗拒心理,表麵上可以屈服你的「管」,但內心卻反抗你的「教」。「管教」包括管理及教導(引導)兩部分,因此不宜將管兒女之事,完全設定在權威式的責備與處罰上,而忘了以身作則,教導引領。管教必須本著上帝的話,以合宜的態度,適合的言詞來表達愛及關懷,「以上壓下」的方式隻能獲得反效果。

6.不可情緒化:

  父母最好不要落入個人情緒的陷阱,因自己人際關係的挫折、生活壓力,而以當時的情緒來處理孩子的問題,做出不客觀及不正確的論斷和指導,使孩子矛盾、迷惘、無所適從。

7.表現誠意:

  父母若表現出溝通的誠意,多數青少年皆有溝通的意願。可惜父母親不時表現出缺乏耐心及藐視青少年兒女的看法,甚至使他們不願與父母談話;父母親沒有足夠時間去聆聽兒女談話,甚至急速打斷對方談話;父母缺乏同情心,而習慣單向發號施令。例如「不必談了」、「年輕人懂什麽?」「說也沒有用」……等等。

8.勿堅持己見:

  父母親表現「高姿態」,對人對事成見已深,往往先下斷語,過多挑剔論斷,動輒「惱火、耳光」並且情緒化翻舊帳。這樣容易形成壓力,使青少年不敢表明心意,甚至因父母親對青少年過渡期望,而產生壓力,若不能達到願望,內心產生疏離感。

9.勿與他人比較:

  父母不可常以別人的孩子來比較自己的孩子,說對方多好多乖而自己的孩子太差了這種消極的話,例如「你一輩子都改不了的」「我早知道你的底細」「你永遠不會做對的」「你比隔壁╳╳都不如」「老早就知道你沒有希望的,養你有什麽用呢?」

10.勿以親情為武器:

  父母切不可用泛情緒或感情的話語及態度,鼓勵或禁止青少年兒女的行動。如「你愛媽的話,就……」「若你尊重父母的話,就不要亂交朋友?」「要讀醫科,律師……等才是孝順的孩子」「你要是娶那個女孩,我們就脫離父子關係」「你這樣子是要逼你父親心髒病發作,你就高興了,對吧?」

11.適度讚美:

  對子女作適當的讚美、肯定與欣賞,對他們的成就引以為榮,這些都促進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良藥,也是使他們更有衝力的來源。中國父母親在這方麵較缺乏,一般隻講錯誤而沒有讚許他們的優點,使青少年永遠覺得在父母親麵前站不起來,抬不起頭,永遠是個失敗者,沒有一樣使父母親歡欣的。

12.以身作則:

  在青少年兒女身上施予身心靈方麵的教育,應自己先作榜樣,然後再讓孩子去學習。有很多父母親鼓勵青少年去參加教會活動,自己卻不去,反而背道而馳地拜拜念佛。這種雙重標準,常使青少年離心,而失去他們對您的尊重與向心力。

13.無條件的愛:

  積極與子女建立親密關係,並以無條件的愛去愛他們,而無條件的愛是源自創造主,人間的愛常常是有條件的,無法像主那樣無條件的愛。當他們不好、不聽話時,就不容易愛下去,因此隻有當主的愛觸摸我們的心時,我們才能用主的愛觸摸到青少年的心。

14.投資時間:

  有機會與青少年兒女單獨約會,請他或她一起吃飯、聊天,讓他們選擇喜愛的食物及餐館,表示你對他們的尊重。在適當的時機,可以討論父母過去的失敗之處,以及如何克服困難。若有時間的話,不妨與青少年兒女一起打球、下棋……,對他們所邀請的朋友表示友好外,尚須與兒女的朋友也作朋友,這種與青少年兒女在一起的時間一點都不是浪費,反而是一種投資,使青少年有一段很美的回憶,向心力會更強烈。

15.給他們麵子:

  在朋友眾人麵前,千萬不要指責青少年兒女的不是,若是如此,常使他們失去麵子,無地自容,他們再也不會與你一同在眾人麵前出現了。想反地,若有機會在眾人麵前適當表現對青少年兒女的讚美認同,使他們感到父母對他們如同朋友一樣。

聖經教導

  也許您會說上麵所講的蠻有道理,但從來沒有人了解當父母的被最親近的青少年所傷害,並且傷害很深很深,使父母幾乎要放棄他們了。我很了解你的感受,但可否讓我們從這二則聖經故事來思考一下:

  第一則是記載於約翰福音十一章38~44節,這裏講到耶穌在他的朋友拉撒路死後,第四天到他的墳墓麵前,舉目望天禱告後,大聲呼叫說:「拉撒路出來」,那死人就出來了,手腳裹著布,臉上包著毛巾,耶穌對他們說:「解開叫他走」。在這神跡裏耶穌用那創造性的話,讓拉撒路從死裏複活,祂卻沒有用這樣的能力解開拉撒路身上的壽衣,然而當基督轉身向周圍的人說:「解開他,讓他走路」。這裏啟示我們,隻有神自己有辦法,給人新生命,但他卻要使用人(你)帶給別人自由的生命。

  創造你孩子的神,祂願意把新生命賜給你的孩子,但他卻沒有很多自由空間,正像拉撒路被層層壽衣裹著——受傷的情感、沒有得醫治的記憶、受壓抑的傷害等等。當我們成為他的父母時、他的輔導時,神指示我們所要服事的就是這位孩子,並且說:「解開他,讓他走路」。

  第二則故事是記載於創世記五十章,約瑟被哥哥們賣到埃及為奴,後來卻成為埃及的首相。約瑟的兄弟們原先的態度是想害他,但沒想到這個改變讓約瑟的命運完全改觀,拯救了全家。但約瑟卻對兄弟們說:「你們出賣我,但神是差遣我」(請參創四十五:4)。「從前你們的意思是要害我,但神的意思原是好的,要保全許多人的性命,成就今日的光景」。(創五十:20)

永不放棄

  也許,你因看你的青少年孩子所給你的傷害,實在太深了,幾乎使你沒有勇氣向前行,雖然做了那麽多的努力還是無濟於事。神是絕對掌管每一個情況,神的恩典是夠你用的,祂對你的孩子信心十足,從來沒有放棄他。相反的,祂賜給他新生命,要改變他,神願幫助你,差遣你,如約瑟一般成為神的夥伴,使他的生命完全改變,成就神在他身上的計劃。

  親愛的父母親,您們願意嗎?最後,我再次提醒青少年及父母親,青春期的青年人有一種特別傾向,那就是堅信「此刻即是永遠」——眼前狀況永不會改變,也就是以為眼前的狀況會持續一輩子,如自卑不受歡迎,沒有人會愛他,也沒有人會接納他;然而事實相反,青春期轉眼就如飛而過,最後隻留下一連串模糊的記憶,也會像天上飄散的雲一般,絕不會再出現相同的景象。因此情況一定會改觀,生命現象必然不同,一切都會恢複正常。青春期出現的衝突、焦慮、困難等等也會隨著時光流逝而消失,等待在你麵前的是長大成熟麵臨人生另外的境界。

  最重要的一點是千萬不可中斷與耶穌基督的關係。耶穌愛你,祂了解你的渴望與需要,快樂的日子祂與你同歡喜;流淚的夜晚、傷心的時刻祂分擔你的憂愁,麵臨生命重要的抉擇時(選學校、伴侶、職業),祂會引導你的腳步,在你最痛苦、挫折、流淚的時候,祂會擦幹你的眼淚,因為祂是擦幹人眼淚的神,聖經箴言三章6節給我們一個確據「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認定祂,祂必指引你的路」。

文章版權屬路加傳道會所有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