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變是老年人所麵對問題,對他們造成壓力,影響他們心理健康,引至有不同的情緒問題:
A.喪失感
這是一般老年人都麵對的問題。老人都有多種喪失同時出現,例如:
1.喪失已定的生活方式----退休後,餘閑時間增加,要安排適應新的生活方式。
2.喪失工作能力(在經濟上要依賴別人)----引致生活方式須要改變以適應較低的生活水平。
3.喪失摯愛親朋----愛侶的死別,朋友的逝世,同事及親友的離去,需要建立新的社會圈子,但結識新朋友有困難。
4.喪失社會,家庭地位----社會上的參與,地位,角色的轉變及在家庭內重要性之遞減。
5.喪失健康----身體機能日漸衰退,需要依賴別人協助。由於要麵對以上的轉變,加上麵對死亡的陰影,老年人有一種不可消除之悲傷,疲怠及空虛感,而在其情緒問題上,亦有其獨特之處。
B.長者常見的情緒問題
1.悲傷(Grief)
愛侶的喪失,至愛親朋的逝世,老人家最初會拒絕接受事實並有一種窒息及透不過氣的感覺,不時長聲歎息,產生虛幻感,精神因擾,會有失常的行為,長期悲傷會有失眠,腸胃不適等症狀。
2.罪責感(Guilt)
老年人喜愛追憶往事,對往日之過失或曾受委托而尚未有實行之事,產生悔恨之情,基於來日無多,如要贖罪或補償,非實時實行不可,並對自己的錯誤行為,有自責之意。
3.孤獨(Loneliness)
老伴死亡,兒女成長離家遠去,亦失去工作所得到的滿足感,而日常生活上有限的活動,不足以滿足其情緒上的需要,便產生一種莫名的孤獨感。
4.沮喪(Depression)
因所愛相繼喪生,產生沮喪的情緒,沉重的會有失眠,失望,怠倦,乏味,抱怨等症狀出現。
5.憂慮(Anxiety)
當老人身體日漸衰弱與'有日落西山'的陰影時,其憂慮便與日俱增,他們要適應環境的變遷而擔憂,更害怕自己會陷於極度的貧困,因此隻聽自己要聽的話,害怕孤單,並固執地懷疑別人。
6.無能與無助感(Sense of unimportance/helplessness)
老人常自覺年老力衰,無能為力,不僅失去自尊心及文化上的慣常地位,更覺得沒有任何人,可以施以援手,因此老人常萌自殺輕生的念頭。
7.憤怒(Rage)
社會上一般人重視人的生產價值,漠視老人之尊嚴,致使他們有憤怒的情緒,而有些老人也會對老化過程及死亡之來臨生激怒。
C.長者的'防衛機製'
老年人會用不同的技巧,方式去適應生活上所麵對的遭遇和挫折,這種用來維持性格上及心理上之平衡,而能在現實環境中生存下去的是'心理防衛機製'。這種機製能幫助老年人適應生活中的煩憂和憤恨,是內在,自動,下意識的過程。
1.否認(Denial)
當極端化時,老人會否認自己已屆老年的事實,揚言其能力仍可應付任何事物。'否認'可用作維持老人之心境均衡及安全感覺。
2.投射(Projection)
老人常為緩和憂慮而把自己的心情,情緒或感覺投射在別人身上,老人會變得疑慮與害怕,說商人欺詐他們,子女忽視他們等。
3.固執(Fixation)
每一個人對不同事物的觀感,自少即已形成,長者不輕易改變其價值及人生觀。
4.回歸(Regression)
即俗語「返老還童現象」,這表示人在晚年,病痛交加下,喪失了成年人的原有風範而行為兒童化,回歸正暗示長者內在的軟弱,無力去適應外間的變幻,而退卻撤離。
5.替換(Displacement)
長者將真正之不適和憂慮的原因隱瞞起來,並把原因加諸其他事物上。例如當長者身體正急劇衰退時,他們會歸咎於世風日下,或今不如昔等。
6.反畏懼(Counter Phobia)
長者為了克服對某些事物的恐懼,往往強迫自己去做自己所恐懼的事物,以期說服自己內心而揚言不害怕,他們會故意忽視自己能力的極限,而希望憑意誌去克服困難。例如,患有心髒病的長者,硬要做粗重的工作。
7.理想化(Idealization)
把一些消失的人、物、事,加以理想化,使自己覺得其一生仍充滿著意義,沒有枉廢其時光與生命。
8.嚴正不屆(Rigidity)
當老人不肯讓步時,表示他們用此方法去抵抗一些威脅及危機的意識。
9.選擇記憶(Selecting Memory)
老人追憶往事,依戀和沉醉在往日的滿足時光中,對那些不快往事,卻加以排斥不提。
10.知覺上之選擇性接受(Selective Sensory Reception)
老人特意對某些外來的刺激,采取不反應的態度,因為他們自覺未能充份應付當時的情景。例如:老人詐稱聽覺有問題,擇其願意聆聽者而傾聽之。
11.利用年邁及無能(Exploitation of Age and Disability)
老人利用身體之老化而獲取方便與利益,並且借口年邁力衰而免卻一般社會上對老人之期望與行為模式,目的是為避免某些責任與博取別人同情。
12.替代,補償的行為(Restitution/Replacement/Compensatory Behaviour)
老人會利用各種方法去彌補他們所日漸喪失的人與物,例如用記事簿及備忘錄去幫助記憶,去找新朋友以替代死去的知交。
13.令自己終日忙碌(Use of Activity Business)
以忙碌的工作去填補和驅除晚年情緒上的問題,以對抗一些沮喪,憂慮,痛苦或不能接受之情況。
14.用洞察力作為適應技巧(Insight as an Adapted Technique)
老人對人類生命過程,有豐富的理解力,洞察成長及發展的程序,在人生中,知道應該去接受甚麽,明了何事可為。因此可以控製其情緒及行為,成功地去適應現實的生活環境。
D.長者正常的心理衛生特性
1.希望留下遺物
在晚年來臨時,長者往往希望在人間留下一些紀念品,以便後人有所追思,遺物給予長者人一種延續感,使他們覺得死後仍然有份參與世人的活動。
2.扮演長者的角色
中國傳統文化自古便尊崇長者,因此長者以自己的經驗與下一代分享,向年幼者訓誨做人,處世之道,其實這是有連接老,幼兩代之功能,更可以鞏固長者的自尊。
3.依戀熟悉的事物
當人到老年時,便會將感情,大量投注於日常熟悉的物件中,例如住屋,寵物,祖傳物,紀念品,舊信件等,這些物品,不單幫助他們回顧往昔,更可以使他們得到歡樂,安全感及滿足感。
4.對時間觀念的轉變
長者對時間非常珍惜,事事都隻關注目前,很多昔日忽略的事物,現今都可以察覺到。此種時間觀念上之改變,使老人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一種新的樂趣。
5.創作性,好奇心與驚異
創作性是會隨年齡的增加而減少的,部份長者仍富於生產力,他們工作不懈,充滿好奇心,而工作的能力亦使人驚異。
6.成就感與滿足感
長者覺得自己曾經盡力奮鬥,麵對生活上的挑戰。縱使沒有偉大的成就或建樹,但曾克服因難或曾度過難關,足以產生滿足及實踐感覺,對死亡來臨亦處之泰然。
7.產生生活環的感覺
長者步入暮境,回顧前塵往事,已約略可以見到自己的一生經曆。他們會突然對哲學,宗教或藝術,文學產生濃厚的興趣,更會對自己的經曆,作出評語或總結。
E.結語
服務老年人,先要排除對老人錯誤觀念,才能協助老年人建立健全的心理衛生。所以與老人接觸時,緊記:
1.親切勝於親熱
2.態度勝於技術
3.多聽勝於多說
4.了解勝於判斷
5.同理勝於同情
6.理喻勝於教訓
7.啟發勝於代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