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 Elmer Su 蘇幼敏 -- 著名小提琴家 ★★

(2008-11-24 00:32:42) 下一個

蘇幼敏 -- 著名小提琴家
福建省歌舞團樂隊伴奏 -- 1986後錄製

  蘇幼敏曾為福建歌舞團樂隊首席,1986年赴美國聖地亞哥大學等深造。他的小提琴發音有著極強的穿透力。他的琴聲回蕩在美國各地,在洛杉磯、舊金山等地與著名鋼琴家傅衝的合作,更得到傅衝和同行的讚許。蘇幼敏現任美國洛杉磯音樂家聯合交響樂團首席及Livic 室內樂團首席,《梁山伯與祝英台》等曲目每場必演。


樑祝 1/3 -- 1986年後


 樑祝 2/3 -- 1986年後



樑祝 3/3 -- 1986年後




Meditation from Thais, Massenet
-- 1986年後




牧歌 -- 1986年後

 


洪湖水浪打浪 (1 & 2)





脫不掉的閩南腔 無法改變的鄉音
——訪泉州籍旅美小提琴演奏家蘇幼敏
蘇幼敏  東南早報2002年3月17日(康雲文/柯達誠攝):蘇幼敏是泉州籍旅美的世界級小提琴演奏家,1987出國留學,17日,蘇幼敏在福州大戲院舉行獨奏音樂會,23日回泉州首次為父老鄉親獻藝,24日移師廈門。昨日,蘇幼敏先生說———脫不掉的閩南腔,無法改變的鄉音。
  蘇幼敏先生的平易近人出乎記者的意料。外表獨具藝術家的魅力,與之交談,其謙遜、隨和的性格亦讓人感到由衷的親切。蘇先生說,他太喜歡音樂了,喜歡得不需要任何的理由……
  記:事隔這麽多年再次回到福州,覺得福州有什麽樣的變化?
  蘇:環境變好,道路也變寬,好漂亮,感覺很棒。
  記:你的童年在泉州度過,當時泉州給你的印象如何?
  蘇:印象中的泉州當時還很落後,不是很大。我的家鄉觀念很濃,很喜歡講泉州話,一遇到老鄉家鄉話就說個不停,雖然在國外生活了這麽多年,但是一開口講普通話我還是滿口閩南腔,畢竟鄉音是無法改變的。
  記:能不能談談你對泉州人的看法?
  蘇:就說我自己吧,因為我是泉州人,總的來說,我認為泉州人很強,很執著,執著的精神再加上寬廣的胸懷就可以跟人相處很好,也可以得到許多東西。
  記:其實像你這樣從八閩大地走向世界並成為世界知名音樂家的福建人還有幾位,而你卻是第一個回來演出的,舉辦這次演奏會有何初衷?
  蘇:我喜歡音樂,此次選擇在工作和生活過的家鄉舉辦小提琴獨奏音樂會,就是懷著一片赤子之心,想把好聽的音樂帶給家鄉的父老鄉親,這對我來說是一件很高興的事情。同時希望我的音樂會能帶動其他人,讓福建的音樂人能有更多的,多方位地與世界優秀音樂家合作交流的機會,並帶動福建本土交響樂事業的全麵提高。
  記:此次回福建,感覺家鄉的藝術環境如何?福建人民對高雅藝術接受能力又如何?
  蘇:高雅藝術在國外被普遍推廣,可以說已經成為他們的一種傳統。與之相比,國內高雅藝術則有些差距,但是讓我想不到的是,此次到福州演出,社會各界對演出的關注程度遠遠超乎我的想象,觀眾很熱情,每天都有許多前來定票的音樂迷,幾天前演奏會所有的票都已經售馨。這些都可以充分說明了家鄉父老鄉親追求藝術的一種渴望,也說明他們的藝術水平在進步。此外,我也覺得國內的交響樂水平提高很快,已經今非昔比了!
  記:你是如何與小提琴結緣,並一步步走向通往世界級小提琴演奏家的金色大道?
  蘇:我老家在泉州的聚寶街,小學時,我就讀泉州的振興小學,但是當時沒有多少時間讀書,因為時值文革,中學在泉州第七中學。我從小就喜歡音樂,我姐夫是廈門人,從小學琴,大約在8歲左右,姐夫送我一把小提琴,並教我拉琴,也就是從那時起,我開始接觸拉琴。之後在啟蒙老師洪明良的悉心指導下學習小提琴,不久便以優異的成績考入福建省歌舞團,之後又成為福建省第一個在文革後考入上海音樂學院的優秀生。1987年赴美國聖地亞哥大學及南加州大學深造,師承著名小提琴教育家。
  記:現在很多的家長都望子成龍或望女成鳳,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為像你一樣的優秀藝術家,作為一名成功的小提琴家,你能不能對這些家長透露一些成功的秘訣?
  蘇:泉州有80%-90%年輕的小提琴老師都跟我學過琴,學習拉小提琴在我看來是非常非常好的一件事,像台灣、新加坡,都有很大的廣告宣傳,說學琴的小孩不會變壞,這當然不是完全絕對的。但是我認為,學琴的小孩子他會變得很專心,因為要學拉琴,如果不專心的話,根本就沒法學。小孩子學會一樣專心,再去學其他的就比較容易。一些研究也表明,在大考前聽一些古典音樂,腦子會比較清醒,考試成績會有一定提高。在國外,許多人一聽說你是學音樂的,都會自然而然地認為你很有教養。
  記:第一次登台演出是在哪裏,演奏的曲子是什麽?當時有什麽感受?
  蘇:我第一次登台演出是在泉州晉江的農村,11歲左右,當時拉的是一首由古曲改編的小提琴曲,曲名叫《漁舟唱晚》,獲得全場觀眾的好評。此次在福州演奏會我也會特別拉這首曲子。第一次登台演出感覺還好,不會很緊張,因為我喜歡在台上,我是屬於在台上的人。
  記:除了音樂,你平時還有其他的一些什麽興趣愛好?
  蘇:我比較喜歡運動,網球、足球、籃球我都喜歡。上大學時我是學校的球隊隊長,省運動會時我還是福州代表隊的先鋒。以前家靠近江邊,中午還經常乘父母親睡覺時,偷偷跑到江中去遊泳。
  記:在國外生活那麽多年,現在回到家鄉,飲食方麵會不會習慣?
  蘇:當然會習慣。我在美國也全部是吃中餐,除非萬不得已時才吃西餐,泉州的線麵糊味道不錯,有機會還想嚐嚐。
  記:作為一名世界級的小提琴演奏家,可以說你已經成功了,今後你有什麽打算嗎?
  蘇:音樂無止境,這一句我是深有體會的。別看我現在好像已經成功了,但是在音樂方麵我還要學習的東西還很多,我會努力努力再努力的!
  (福建僑聯網 2002年3月21日 10:15:13)



旅美小提琴家蘇幼敏獨奏音樂會昨晚舉行

   蘇幼敏“回家的感覺真好!”

 

蘇幼敏教授在忘我演奏

  早報訊(記者林福龍陳英傑文/圖)昨晚8點,泉州市青少年宮音樂廳迎來了落成之後的首場正規的交響樂演出———旅美小提琴家蘇幼敏獨奏音樂會。500多位泉州聽眾聆聽了一場“熱情如火、擒縱自如、氣度沉穩”的高雅音樂會。

  旅美小提琴家蘇幼敏出生於泉州的一個書香門第,8歲學琴,1969年-1974年就學於泉州七中。他以頑強的毅力,憑借聰慧的天資,以優異的成績考進福建省歌舞團並成為我省考入上海音樂學院的第一人,1987年美國聖地亞哥大學和加州大學深造。目前,他已成為美國洛杉磯音樂家聯合交響樂團首席、 livic室內樂團首席、美國Deveny音樂學院小提琴教授。

  蘇幼敏教授時時關注家鄉母校的發展,為答謝和回報社會各界人士對母校泉州七中的支持和厚愛,慨然決定借該次返鄉機會,舉辦一場專題演奏會,將一身的精湛學藝奉獻給家鄉人民、母校師生。

  在演出之前,蘇教授接受早報記者的專訪。他稱,泉州建成這樣一座專業性極強的音樂廳,是泉州人民之幸,也是泉州音樂界的一大盛事。最後蘇教授欣然提筆寫下“親愛的東南早報讀者:希望我的琴聲能給你們帶來歡樂、希望”,並祝東南早報越辦越好。

  昨晚,蘇幼敏教授與廈門交響樂團,共同演奏了西貝柳斯的d小調小提琴協奏曲、巴赫的d小調小提琴協奏曲等著名曲目。在演出結束謝幕時,蘇教授深情地說:“回家的感覺真好!”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