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曆史悠久,3-4萬年前就有人類生活的痕跡。水洞溝遺址是中國最早發掘的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址,被譽為“中國史前考古的發祥地”。水洞溝遺址地處銀川平原東部,鄂爾多斯高原西南邊緣,有獨特的雅丹地貌,露出有奧陶係、白堊係的古老地層。1909年,比利時傳教士肯特在水洞溝斷崖上發現了一具古犀牛頭骨化石和一件經過人工打磨的石英岩石片。他將自己在寧夏的發現告訴了法國古生物學家桑誌華(Emile Licent, 1876-1952)。1923年桑誌華和德日進(Pierre Teilhard de Chardin 1881年-1955年,法國哲學家、神學家、古生物學家)在結束對甘肅部分地區的考察之後來到水洞溝。在斷崖邊,他們發現了裸露在地表的哺乳動物化石,便開始進行考察發掘。曆時十二天,總共挖掘出了300多公斤的石器製品和動物化石,主要包括石核、刮削器、尖狀器等舊石器。這是中國首次發現舊石器時代遺址,桑誌華和德日進也被譽為中國舊石器時代考古學的開拓者和奠基人。繼桑誌華和德日進之後,新中國又對水洞溝遺址進行了多次發掘。2003年-2007年,寧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組成聯合組隊,進行了新一輪的考古發掘。這次考古,參加人數最多、曆時最長、發掘範圍最大,收獲也最豐碩,並將原來普遍認為的三萬年向前推測到4萬年。水洞溝遺址的發掘和逐步深入的研究,在世界特別是東方史前人類和環境研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和重大的影響。它與河北泥河灣、北京周口店同為中國北方第四紀地質和古人類文化研究的三個標準剖麵。2015年寧夏政府將遺址建造成5A極旅遊景區對公眾開放。
水洞溝遺址東南為平坦的台地。台地被季節性河溝侵蝕為數條南北向深溝,形成邊溝河流入黃河。邊溝河將台地切割成兩壁峽穀,遺址具體位置大多在邊溝的崖壁上。遺址北麵為東西向延亙的明長城。明朝初年,為了防禦強大的蒙古韃靼、瓦剌的侵擾,明王朝在邊疆加築長城,設立重鎮。東起鴨綠江,西至嘉峪關的萬裏邊防線上設立了九邊重鎮:包括遼東鎮、薊州鎮、宣府鎮、大同鎮、太原鎮、延綏鎮、寧夏鎮、固原鎮、甘肅鎮。寧夏是邊防前線軍事重地,設有九邊中的兩邊。水洞溝恰巧正是邊關之處:“橫城大邊”、烽燧墩台、城障堡寨、藏兵洞窟等構成的古代長城立體軍事防禦體係,成為保存較為完整的軍事防禦建築大觀園。水洞溝旅遊景區包括舊石器時代遺址和明長城邊鎮遺址,使我們能夠穿越幾萬年,了解這裏曾經發生的故事……
進入景區,首先參觀水洞溝遺址博物院。博物院建築麵積4308平方米,外形仿水洞溝出土的名為“石核”的石器,是我國西北地區唯一展示舊石器時代文化麵貌的主題博物館。博物館裏展出了人類進化的頭蓋骨、石器、陶器、裝飾品等,並建有一座動感體驗展示廳。展示廳有270度超大型半景畫屏幕,以實景、幻影成像等形式,結合先進的聲、光、電、可調式地震平台等技術,真實再現了4萬年前遠古人類的漁獵生活和打製石器的生產場景,以及暴雨傾盆、洪水肆掠、山崩地裂等震撼的自然災難場景。
走出博物館,來到實景區遊覽參觀。首先來到一家農家小院:張三小店,最初桑誌華和德日進在這裏進行考古發掘時就是住在這個小店
小店外矗立4座雕像,他們分別是桑誌華、德日進、裴文中和賈蘭坡。桑誌華和德日進是最早發現水洞溝的法國考古學家。裴文中是“中國舊石器考古學之父”,他是周口店第一個“北京人”頭蓋骨的發現者,1963年中國第一次獨立考察水洞溝遺址的帶隊人。賈蘭坡也是中國著名的考古學家,接替裴文中的周口店工作後連續發現三具北京人頭骨。他是沒有大學文憑卻登上科學殿堂頂端的傳奇人物。
接著來到水洞溝村。水洞溝村複原了北方的先民們創造了窖洞式和地穴式的居室方式。這種居室往往是建在黃土層較厚的山坡或溝岸上,具有冬暖夏涼的特點。水洞溝人在此基礎上改進了這種居住方式,發展成一種半地穴式建築形式。
水洞溝遺址標誌碑是按照發掘出的水洞溝人的古石器形狀建造的
遺址區 終於來到了遺址區。水洞溝遺址原為平坦的台地,數萬年來被季節性河溝侵蝕為數條南北向深溝,形成邊溝河流入黃河。邊溝河將台地切割成深深的峽穀,幾萬年前的遺址大多坐落在邊溝的崖壁上。
蘆花穀 走過遺址區進入三公裏長的蘆花穀。蘆花穀內蘆葦搖曳生姿,隻不過蘆葦蕩中蚊蟲泛濫,巨大的蚊子肆意追逐人群。顧不得欣賞周圍風景,以最快的腳步逃離這一可怕的地區。
明長城 走過蘆花穀,終於看到了明長城。明長城為土夯長城,是寧夏境內相對保存最完整的一段長城遺址。為了阻擋北方遊牧民族騎兵南下,明朝的長城東起鴨綠江,西至嘉峪關,綿延萬裏。而在寧夏境內的長城占到總長度的1/10,這些曾阻擋過千軍萬馬的土夯長城,曆經風沙、雨雪的侵蝕,依舊保存了原始風貌,蜿蜒匍匐於山澗溝壑之中。
明代土夯長城,與土地融為一體,千百年來,一直守護著寧夏
長城是寧夏和內蒙的分界線,站在長城上放眼眺望,北邊一座座蒙古包,遠處是一望無際的毛烏素沙漠
南邊的水洞溝景區地貌盡收眼底,溝壑之間有一片紅山湖
紅山湖水綠波蕩漾,遊船往來,蘆葦叢中百鳥翔集。水岸長城,更是難得一見。
俯瞰峽穀中的蘆花穀
當地人的窯洞
從明長城到藏兵洞一路乘換不同的交通工具:驢車、駱駝車、犛牛、遊船、竹筏、拖拉機等等,千奇百怪。這大概是當地老鄉因地製宜想出來的交通工具。我們坐著駱駝車走一段,又換驢車繼續向前,趕車的老漢唱起了悠揚的信天遊,當然唱歌是要額外付錢的。能賺一點外快補貼家用,也是很不錯的。一路塵土飛楊,空曠的荒野上留下我們的嬉笑聲音。
不時還可見農家的養殖場
居然還有養殖鴕鳥
紅山堡馬市 帶著滿身的塵土,我們到達明代軍事防禦城堡。城堡一方麵是防禦邊塞遊牧民族的侵犯,另一方麵也是驛道和商道。邊民們在馬市進行商品交換和貿易往來。
明代軍事立體防禦體係區是由明長城、藏兵洞、邊溝、大峽穀、紅山堡、甕城等共同構成
大峽穀 從水洞溝到紅山堡之間,有長一段約為4公裏的峽穀。這本是大自然的“傑作”,明代時期又是長城“深溝高壘”防禦體係的重要組成部分。經常年的風雨剝蝕,峽穀兩邊溝壑縱橫。深厚的黃土經長期的雨水衝刷,土柱突兀壁立,造型奇特,形成了“土林”。峽穀的崖壁上有明代將士修建的藏兵洞,它充分顯示了古代人民的軍事智慧和聰明才智。
藏兵洞 在峽穀兩側懸崖上的一個個黑洞,就是著名的藏兵洞。所謂藏兵洞,是紅山堡守軍由地上轉入地下,隱蔽軍隊,保護自己,伺機出擊,或在空曠處設伏兵的地道。這是保存較為完整的古代立體軍事防禦體係。將長城、城堡和地下藏兵洞緊密聯係在一起的防禦係統,這在全國是獨一處。
奇特的藏兵洞高出溝底10多米,蜿蜒曲折於懸壁之上中,上下相通,左右相連,洞中分叉路口頗多,左右盤旋,猶如迷宮久久不見盡頭。洞內辟有居室、糧食儲藏室、水井、灶台、兵器庫、火藥庫、炮台、陷井、暗器孔道等設施。
地道中一個較大的空間,應該是將領指揮作戰之處
廚房裏鍋碗瓢盆齊全,還有水井,看來躲個十天半月沒有問題
地道中危機四伏,地麵有陷井,牆壁有箭弩,萬一敵人進入洞中,也有去無回
從藏兵洞出來,是明朝軍事防禦博物館
紅山堡 紅山堡是明代長城防禦體係中的一個城障,始建於明弘治十六年(1503年),由總製陝西軍務戶部尚書秦紘秦築,距今已有500多年。
看完紅山堡,我們結束了一天的旅覽。太陽的餘輝鋪滿了整個荒漠,蒙古特色的拖拉機乘載著遊客向著出口駛去,越走越遠,逐漸消失在夕陽下……
我們也將結束寧夏之行,回美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