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7)
接前篇
乾隆朝是清代社會發展的頂峰,這一時期的產品從技術上講究精工細作、不惜工本,但從藝術格調卻顯繁瑣華縟、堆砌羅列。乾隆瓷器以粉彩瓷見長,粉彩已經完全取代了五彩。乾隆粉彩瓷在裝飾上以粉彩繪麵為主,還常加繪料彩、金彩、和黑彩,或與青花、五彩、鬥彩相結合,盡顯奢華奇異、繁秀富麗的藝術特征。這一時期的粉彩常用色地開光技法,其色地有紅、黃、藍、綠、紫等十多種色彩。開光內繪花鳥紋、山水人物紋、及墨書乾隆禦題詩等,這種色地粉彩瓷是前所未見的。
粉彩鏤空套瓶(清乾隆),分別以紅地、黃地襯托纏枝、萬字、如意、蓮瓣等圖案。腹部以福、壽、萬字組成吉祥圖案,其間以各種姿態的龍紋組合,並將紋樣空間部位鏤空,形成玲瓏剔透的圖案。瓶口插入瓶身形成套裝,從外瓶鏤空處可窺見內瓶的形狀和紋飾,故稱套瓶。外瓶以粉彩裝飾,內瓶飾以青花。
乾隆瓷瓶:A. 粉彩綠地洋蓮紋飛蚩雙耳瓶, B. 綠釉粉彩八寶瓶,C. 礬紅地描金纏枝蓮紋天球瓶,D. 金地粉彩蓮花紋葫蘆瓶,E. 釉裏紅雲龍蝙蝠扁肚瓶,F. 墨彩描金纏枝雙魚紋天球瓶
乾隆瓷瓶:左. 粉彩獸耳百鹿尊,右. 粉彩蓮花異人紋雙耳瓶
乾隆瓷瓶:左. 鬥彩雲龍紋蓋罐,右. 鬥彩纏枝紋獸耳瓶
乾隆瓷瓶:左. 窯變花釉石榴瓶,右. 窯變花釉雙耳瓶
乾隆瓷瓶盤:青花海水礬紅龍紋盤,黃釉刻龍紋盤,黃地綠竹紋盤,綠地暗龍紋盤
乾隆朝以後,嘉慶朝前階段基本保持乾隆遺風,但總體來說已遠遜於乾隆盛世。道光朝的陶瓷業隨著國勢衰微,生產規模大大下降,青花和顏色釉製作都已趨衰落。到鹹豐時期,國力衰敗之極,整個社會陷於動亂,連年兵變,百業具廢。到“同光中興”以後,社會局麵有所穩定,陶瓷業隨之複興,雖不及康乾舊貌,相對而言,在晚清時期也算是比較繁榮的。宣統瓷器量少,但比光緒要規整精細許多。其胎體選料上乘,胎壁輕薄均勻,從技術角度而言,宣統瓷器的工藝水平開始具有現代陶瓷工藝特征。
光緒黃地青花九桃紋盤
光緒磁盤:A. 綠地暗龍紋盤,B. 胭脂紅釉盤,C. 粉彩花卉紋盤,D. 青花鬆竹梅紋盤
A. 黃地萬壽無疆紋蓋碗(清光緒),B. 青花錦堂福記款唐詩蓋缽(清光緒), C. 珊瑚紅地白竹紋碗(清宣統),D. 澆黃釉刻雙龍紋碗(清宣統)
第四展廳是民國時期的陶瓷展,景德鎮陶瓷在這一時期已經衰落,整個陶瓷界隻有陶瓷繪畫領域一枝獨秀,出現了以珠山八友為代表的一批陶瓷繪畫藝術家,留下許多佳作。珠山八友是一個曾經有著重要影響力的陶瓷畫家群體,1928年由王琦倡導成立。他們於農曆每月十五聚會,稱為“月圓會”。聚會中,每人拿出自己的新作,相互觀摩評論,探討陶瓷繪畫的心得,從而使得景德鎮陶瓷藝術有了新的發展。雖名為八友,但實際上先後有10位畫家參加過月圓會。珠山八友以胎為紙,以瓷如畫,在瓷板上彩繪。在傳統中國畫基礎上,借鑒吸收西洋繪畫技巧,用於改良傳統粉彩,從而誕生了濃豔俏麗的新粉彩,繪出各種山水人物、花卉走獸,無不光彩傳神,栩栩如生,把粉彩創作推向新高峰。
程意亭瓷板畫:左. 粉彩花鳥圖瓷板,右. 粉彩壽帶鳥梅花圖瓷板
程意亭粉彩花鳥瓷板畫,下部為局部放大,與傳統繪畫真假難辨
粉彩山水漁村樂趣圖瓷板
左:粉彩山水圖梅瓶,右:粉彩乘風破浪圖梅瓶
粉彩牧牛圖卷口燈籠瓶
民國青花釉裏紅螭龍紋瓶
國禮瓷,1946年7月,蔣介石在廬山避暑,下令燒製一批國禮瓷送盟國首腦,以紀念二戰勝利。這批有銘文提款的國禮瓷分花瓶、尊、掛盤、餐具等。蔣介石夫婦將之贈送給美國總統杜魯門和特使馬歇爾。後又製作一批禮瓷餐具送給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
第五展廳是景德鎮現代陶瓷展,展現新中國以來,景德鎮各種工藝陶瓷。解放後,禦窯廠周邊先後建立了建國瓷廠、人民瓷廠、藝術瓷廠、光明瓷廠等等,為新中國生產了大量日用瓷器和出口陶瓷,以及人民大會堂和中南海專用瓷、國禮瓷、和毛澤東專用瓷,統稱為新中國紅色官窯瓷。時至今日,景德鎮陶瓷產業已發展出藝術陶瓷、日用陶瓷、工業陶瓷、高技術陶瓷等多種種類。既有大型瓷廠,又有個人藝術工作室。
解放後,跟隨著時代的脈搏,景德鎮瓷器的畫麵表現出人民的生活。左上:粉彩人物幼兒園做遊戲圖圓盤,左下:粉彩八寶圓盤,右:墨彩描金豐收圖蒜頭瓶
文革瓷:左:革命樣板戲圓盤,右:工農兵熱愛毛主席瓷瓶
青釉描金開光花卉紋花口天球瓶
藝術瓷雕,左:捏雕菊花祭藍釉瓶,右:加彩鹿鶴同春捏雕
豆青釉加彩天女撒花瓷雕
夜泊龍舟瓷雕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