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文章分類
正文

思考固然有益,但我們思考的基礎是知識。

(2007-09-24 20:10:23) 下一個

回答 : 寒與熱 ---- 對中醫的一點遐想 慕容青草 於 2007-09-23 21:44:10

可能是我的英文表達的問題(在 lab 裏沒有中文輸入)沒有把意思說清楚。

我關心的是你的主貼裏“把中醫的寒熱與西方人設定的溫度測量方法聯係起來”的想法。更具體就是中醫的“寒”與溫度的聯係。

寒在中醫裏有幾層意義。一是病因“風寒暑濕燥火”裏的寒。二是病理“寒凝氣滯血瘀”裏寒症的寒。三是作為症狀體征的寒“一派寒象”的寒。

作為病因的寒是環境溫度低沒有疑問。作為病理的寒與溫度是否有關係?我很讚同你思考。目前還沒有答案。我特別提出的是作為症狀的寒是否與溫度(體溫及環境溫度)有關的問題。因為這是目前我們已經知道的。作為症狀的寒在中醫西醫裏都叫畏寒或畏寒寒戰,是感染性疾病(中醫稱外感性疾病)的主要症狀。中醫認為有一分畏寒就有一分寒症。好在中醫的畏寒和西醫的畏寒在感染性疾病裏完全對等,而西醫的生理學對體溫調控的知識已經相當成熟。我們可以知道中醫裏作為症狀的寒與溫度有沒有關係。

畏寒和寒戰的發生機理是下丘腦的體溫中樞在內生性致熱源的作用下上調體溫調定點導致的。正常調定點是 37 度。隻要人的體表溫度沒有因環境溫度下降而大幅下降(如在低於 20 度的水中停留)人不會有冷感。而體溫調定點上調後(如上調到 39 度),機體在 37 度的體溫下就會有冷感。同時會啟動產熱機製使體溫上升到 39 度冷感才會消失。這種情況下的寒,作為臨床表現,與溫度(體溫和環境溫度)沒有關係。我說的沒有關係特指冷感不是因溫度下降引起。

你對寒與溫度關係的思考是有見地的。但是我們也應當先檢查一下我們對這個問題已經知道些什麽。

http://web.wenxuecity.com/BBSView.php?SubID=kxtw&MsgID=2890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