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夏天太陽趙盾立新君----《簡要東周列國故事》(81)

(2010-03-01 02:39:49) 下一個
        趙盾是晉國名臣趙衰的兒子,在父親死後,不但子承父業,還更上一層樓擔任中軍元帥,實際上是國君之下第一人,他的擅權被對手狐射姑(狐偃的兒子)稱為“夏天裏的太陽”,這個“太陽”在晉襄公死後的很長時間裏照耀在晉國的天空,故事有很多,下麵就先來說說他立新君的故事。

       卻說晉文公重耳受天命稱霸,但幾年後就病死,慶幸的是繼位的晉襄公驩爭氣,總算守住了霸業,可惜也是好景不長,在位才六年就病死,臨死之前叮囑趙盾、陽處父等人,要輔助自己七 歲的兒子夷皋,這個時候趙衰、欒枝、先且居、胥臣四人已先晉襄公死了。

上麵所說這幾人都是有傑出才能的大臣,在短短時間相繼而死,造成人才的青黃不接,當時晉襄公不得不裁軍,把諸侯中獨一無二的“超一流”五軍編製縮為“一流”的三軍,委任狐射姑為中軍元帥,以趙盾輔佐;後來襄公聽從陽處父的意見對調,讓趙盾主事,狐射姑輔佐,這樣一對調,就調出一個“太陽”來,也調出了一個禍根,趙、狐這兩個名人之後成了死對頭。

    趙盾執政初期的第一個大動作就是確定繼承人,按照晉襄公臨死的囑托,是必須立他的兒子為新君,但趙盾認為國家處在多難之時,應該立年長的公子,所以力排眾議堅持派先蔑去秦國迎晉襄公弟弟公子雍來繼位,這樣就得罪了許多人,首先是晉襄公夫人穆姬,她每天抱著兒子到朝堂大哭,博得其他大臣的同情,這些人對趙盾的決定就有更多的非議。

    其次是把他自己與狐射姑的矛盾推上頂峰,在晉國,狐射姑是他最大的對手,他見趙盾要立公子雍,就主張立晉襄公另一個弟弟、在陳國的公子樂,這當然被趙盾駁回,狐射姑心裏就一肚子不快,暗中跟趙盾對著幹,私自派人迎回公子樂準備與趙盾搶功、爭權,趙盾得知後就派人在半路伏擊殺死了公子樂;狐射姑見樂被殺,就暗殺趙盾親信陽處父報仇,趙盾見陽處父被殺,就發兵擒凶,狐射姑逃走投靠翟國,翟君 因他有救命之恩(見《先軫自殉謝罪》)就收留他。後來翟國被魯、齊聯合滅掉,狐射姑改投潞國,這是後話。

    卻說這個時侯的秦晉兩國,早就變“秦晉之好”為“秦晉之壞”了,在過去幾年發生了四次大的戰爭,這次趙盾主動跟秦康公約定要立公子雍為君,也存在修複秦晉關係的想法,這正合秦康公的意思,所以雙方一拍即合,秦康公興衝衝派白乙丙率大軍護送雍前往晉國繼位。當雍在半路做登基夢的時候,國內的趙盾卻改變了初衷,他由於穆姬無休止的哭鬧,弄得進退兩難,就與郤缺商量,郤缺說:你現在違背先君之意棄立幼君,將來他長大了會對你怎麽樣?趙盾聽後就決定背棄前言立七歲的小孩夷皋為君,就是晉靈公,這個決定不但破壞了剛有起色的秦晉關係,還害了自己,也害了靈公本人。

    既然立了晉靈公,公子雍的美夢就要喚醒,趙盾為了取得主動權,不但不向秦康公道歉,還發兵攻擊護送雍前來的秦軍,這樣秦晉的關係就更加不好了,但晉國在矛盾之中總算暫時占了上方,秦康公一時無奈他何不得不忍氣吞聲,但氣隻能忍一時,時間成熟就必定要發作。

    經過這一連串的動作,晉國也就慢慢安定下來,趙盾也因為擅權不留餘地的作風得到了“夏天太陽”的評價,但這個安定隻是暫時的,更大的衝突在慢慢形成,這個衝突的對立麵是長大的晉靈公。

    【淺評】如果趙盾從一開始就按照晉襄公的遺願來做,也許就不會惹出那麽多的麻煩事來,又如果他能堅持自己的初衷不改變,曆史也許就要重寫,可惜的是,他違背他人遺囑在先,違背自己初衷在後,如此反複無常來應對立君大事,不亂才是怪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riverside 回複 悄悄話 棄幼立雍的想法是緊急形勢下的果斷措施,兼能修複秦晉之好,戰略上是對的。可惜的是他沒估計到反對勢力的強大,所以這一招總體得分4/10。
但是他中途改轍就徹底錯到家了。為晉國利益,他此時隻能將錯就錯,對內徹底鐵腕,對外死貼秦國。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