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說及齊桓公死的慘狀之前,先來說說扁鵲這個名醫,因為有一個“諱疾忌醫”的成語就是從扁鵲的故事流傳下來的(注:諱疾忌醫的主人有兩種說法,一是齊桓公,另一是蔡桓公,馮夢龍寫的是齊桓公,這裏也就以齊桓公說之。)。
其實書中這個所謂的“扁鵲”並不是古代名醫扁鵲,他姓秦名緩,字越人,鄭國人,因為他的醫術高明被當時的人們譽為扁鵲而已,在這裏也就以扁鵲稱呼他。
有一次,扁鵲遇到齊桓公,對他說:主公有病,病在肌肉,應該醫治。桓公不相信,回說自己根本沒有病。扁鵲見此也就離開他。
五天後,又去見桓公,對他說:主公的病已經到了血液裏,要趕緊醫治。齊桓公還是不聽。
又過了五天,扁鵲再次去見桓公說:主公的病已經到了腸胃,要趕緊醫治,否則就來不及了。桓公依然不聽,這次還對隨從說:這些醫生呀,總把沒有病的人說成有病,借此來證明自己的醫術高明。
這樣再過五天,齊桓公外出,無意遇到了扁鵲,以為他又要對自己嘮叨,沒想到這次扁鵲一見麵扭頭就走,齊桓公見此反而覺得奇怪,就叫人去追問,扁鵲對來人說:一個人病在肌肉,可以用湯藥醫治,病在血脈用針灸醫治,病在腸胃還可以用酒醪醫治,病一旦到了膏之上肓之下(骨髓)的地方,就什麽辦法都沒有了,主公的病已經在膏肓了,我不走又能如何?
五天後,齊桓公果然病倒了,派人去找扁鵲,他已經事先逃離齊國不知所去了。扁鵲一走,齊桓公的病就再也好不了了。
豎貂、易牙見桓公病倒,扁鵲也逃離齊國了,就知道他再也不能康複,一反原先殷勤侍候的態度,借桓公的名義下通告:主公得病怕聲音,所以不應詔任何人不得前來探視。
不但如此,他們還在宮裏砌了三丈來長的高牆,把齊桓公的寢室完全隔絕了,隻留下一個小洞供內侍入內探視他的生死,連他的兒子、姬妾、宮女都不能進去。
三天後,齊桓公就隻剩下一口氣了,在接近斷氣的時候,有一個叫晏蛾兒的下等姬妾冒險從窗戶爬了進來,桓公趕緊跟她要飯吃,她說沒有辦法弄到飯,桓公一聽沒有飯,就讓晏蛾兒弄點水來解渴,晏蛾兒也說沒有,並把外麵的情形告訴他,齊桓公一聽,長長歎了一口氣,後悔當初沒有聽從管仲的話把“三豎”趕走。又感歎自己妻妾、子女眾多,臨死卻隻有晏蛾兒一人在跟前。見他悲傷,晏蛾兒表示願意隨桓公於地下,齊桓公大叫一聲“無麵目見仲父”而死,死之前用衣袖遮住麵。
晏蛾兒見桓公已死,就脫下自己的外衣包在他的屍體上,又用力拖來兩扇窗槅蓋在上麵,然後自己撞頭死了。
豎貂他們知道齊桓公死了,為了幫助大公子無虧奪位,就繼續封閉宮殿不予治喪,一直拖了六十七日後,才由兩個德高望重的大臣出麵協調辦理喪事,那個時候,齊桓公的屍體已經腐爛了,許多屍蟲爬到宮外。
一代霸主就落得如此下場,倒也造化弄人。
【簡評】諱疾忌醫者並不少,從古到今都有,假如這個“疾”隻是個人的,那倒也無所謂,怕就怕這個“疾”影響到大眾,願當官者戒!
俗話說“君子之交淡如水”,“三豎”的刻意逢迎就非君子所為,齊桓公不聽管仲和鮑叔牙的忠告寵信“三豎”,結局如此悲慘倒也有些咎由自取。但曆來“良藥苦口,忠言逆耳”,從古到今,又有多少個人不喜歡聽奉承話?
自古是患難見真情,晏蛾兒的行為太難得了,所以在馮老先生筆下,她的身體在死後幾十天還顏麵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