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五羊皮宰相百裏奚----《簡要東周列國故事》(44)

(2010-02-03 17:45:57) 下一個
    中國東周時期,是曆史一個很特殊的年代,人才輩出、百家爭鳴,也出現好多卓越的宰相,百裏奚就是其中的一個。

    百裏奚這個人在《唇亡齒寒》一篇中稍有提到,這一篇要來專門說他的故事了。就如說管仲就要說到鮑叔牙一樣,說百裏奚一定會說到蹇叔,不同的是管仲是被推薦,百裏奚是推薦人。

    百裏奚是東周時期秦國一個有名的宰相,但他的經曆比楚國的子文、齊國的管仲要坎坷得多,一直到70歲高齡遇到秦穆公這個明君才得以施展抱負,如果不是長命的話早就化土了。

    百裏奚被稱為“五羊皮宰相”,這是有來曆的,要說這個來曆,還得先來說他的家境。百裏奚的字叫井伯,是虞國人,家裏很窮,三十幾歲才娶了杜氏為妻,總算夫妻感情和睦,總算彌補了經濟上的不足,他不甘心讓自己的學問被埋沒掉,就打算出遊尋找可以輔助的君主,但又不放心妻子和小兒獨自在家,杜氏看出丈夫的心思,就主動鼓勵他“男人誌在四方”,為了跟他送行,杜氏把家裏唯一的一隻老母雞殺了,沒有柴火就拆下門拴來燒,臨別的時候,杜氏抱著兒子、牽著丈夫的衣襟哭著叮囑他“富貴了別忘記家人”。

    百裏奚離開了家,先去齊國求見當時的齊襄公,由於沒有人引見一直見不到,這樣在齊國一待就是幾年,以至於貧困不堪淪為乞丐,有一次遇到了蹇叔,蹇叔是個有見識的人,看百裏奚的相貌後,覺得不是一個普通人,就與他談論時事,百裏奚對答如流,彼此都很佩服對方,就把百裏奚留在家裏,並結為兄弟,蹇叔大一歲為兄。當時蹇叔家裏也貧窮,百裏奚就在村裏替人家看管牛群過日子。

    到了齊襄公被殺、篡位的公子無知為了穩固他的君位就張榜招賢,百裏奚一見就想出去應招(這一點就比不上管仲明見,管仲是避之,百裏奚是想求之),蹇叔認為:大丈夫不能輕易投靠他人,一旦出仕後又棄之而去就是不忠,如果不走與之同患難那是不明智的做法,所以在確定投靠的對象時要特別謹慎,你還是先到洛邑看看後再說,家裏的事有我照應。

    百裏奚聽從了,就動身去洛邑,以自己養牛的經驗覲見特別喜歡牛的公子頹,頹大喜就要用他做家臣,這個時候蹇叔從家裏趕來,又勸阻他:頹這個人野心很大,但沒有什麽才智,周圍又都是一些讒言小人,以後一定會惹出大麻煩的事來,還是回去的好。

    百裏奚又聽從了,過了一段時間,他離開家已經許多年了,就想回虞國去投靠虞公,蹇叔說:虞國的大夫宮之奇是我的好朋友,我就陪你一起去虞國看看。

    他到了虞國自己的家裏,卻沒有見到杜氏,她因為家貧呆不住早就流落到他鄉去了,百裏奚很傷心。接著他隨蹇叔去拜見宮之奇,由於百裏奚的才學和見識不凡,宮之奇就把他推薦給虞公,虞公拜為中大夫,蹇叔再一次勸阻:我見虞公這個人見識小而且固執,不是一個值得投靠的明主。

    這一回百裏奚沒有聽從了,對蹇叔說:我貧困太久了,就如同一條陸地上的魚一樣,急需要到有水的地方去。蹇叔聽這麽說就不再勸了,讓他以後有事到鹿鳴村找自己就告別獨自回去了。

    蹇叔走後,百裏奚就留在虞國當大夫了,但時日不多,晉國借道破了虢國之後就順便滅掉了虞國,百裏奚為了盡忠而緊隨貪財的虞公成了晉國的俘虜,又為了表現自己的忠心而拒絕敵國(晉國)的招聘做了奴隸,之後,秦穆公與晉獻公女兒結婚,百裏奚也作為一名陪嫁的奴隸要隨行去秦國。

    假如百裏奚老老實實去秦國,也就能早些日子發達,要怪就怪他自己的時運還是不濟,竟然在出發前不甘心老來還當陪嫁奴隸受辱就逃走了,他想逃到宋國,但道路阻塞去不了,就改道去楚國,半路上碰到一大群野人,以為是奸細就把他抓起來,百裏奚辯解是虞國人,因國破而逃難至此,野人問明他擅於養牛,就把他推薦給楚王,楚王認為會養牛的人一定會養馬,就把他派到南海去養馬了。

    卻說秦穆公從下屬口中得知百裏奚的才智,見陪嫁的奴隸名單有他的名字,但到達的奴隸中卻不見他的人,追查之後才知道他事先逃走了,他很失望,就派人趕緊打探下落,得知是流落到楚國南海養馬去了,就想直接用重金跟楚王換人。公孫枝認為:楚王讓百裏奚養馬,一定是不知道他的才智,現在用重金跟他交換,楚王就會懷疑,一旦知道了百裏奚的才智,就不會同意他到秦國,不如以百裏奚是秦國一個逃走的奴隸為借口,提出用五張羊皮去交換,這樣他們就看不出真相。當時一個奴隸的價格也就五張羊皮而已。

    秦穆公同意了,就使人持五張羊皮去楚國換回百裏奚,楚王同意了,就把他交還給來人押走,跟百裏奚住在一起的野人以為他回秦國要受到懲罰,就同情得哭了,百裏奚卻猜中秦穆公的用意,知道他不會為了一個逃奴而大費周折,一定是要重用自己。

    當囚車到達了秦國,秦穆公早在郊外親自迎接,見他年老就問他年齡,當得知已經70歲了,就歎息“年老了”,百裏奚卻雄心勃勃的說:如果讓他去參與搏殺,當然是老了,如果要他來出謀獻策輔助君王,卻比當年的薑子牙少了10歲。
    秦穆公聽他話語不俗,就跟他談論天下的形勢,百裏奚說得頭頭是道,秦穆公聽得很佩服,高興地說:我得到了井伯,就猶如齊侯得到了管仲。說著就要拜他為宰相,百裏奚推辭了,特意推薦蹇叔,並且把蹇叔如何明見阻止自己出仕齊國薑無知、周朝公子頹和虞公的事說給秦穆公聽,同時表示:如果蹇叔不出來當宰相,自己是不敢坐這個位子的,隻有他來當宰相,自己才能安心當他的助手。

    秦穆公見此,就派公子縶去鹿鳴村聘請蹇叔,蹇叔聽說是百裏奚所推薦,就帶著兒子白乙丙隨公子縶出仕秦國,他的才智也令穆公折服,就拜蹇叔、百裏奚為正副宰相。

    後來,百裏奚的結發妻子杜氏流落來到秦國,夫妻相認,兒子孟明已經長大成一個勇士,穆公就任命他為將軍,跟公孫枝、白乙丙並稱三勇士。

    有了這麽一個前因,百裏奚就被後人稱為“五羊皮宰相”,這個奴隸出身的宰相為秦國的發展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簡評】百裏奚雖有才智,但年老了,也就比較保守,在輔助秦穆公上所起的作用沒有管仲之對齊桓公、子文之對楚成王明顯。

     從奴隸一下子到宰相,也算是奇跡,在古代就要這樣的奇跡,當今論資排輩的幹部任用製度就沒有這樣的事情了。

     富貴不忘糟糠妻,百裏奚人品很好,他的故事被改編為戲劇一直流傳至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