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說晉襄公如何守業之前,先來說說晉文公臨死和死後的一些事情:公元前627年10月,晉文公病重,知道自己快不行了,就把世子驩托付給趙衰、先軫、狐射姑(狐偃子)、陽處父等人(因為在此之前,狐毛、狐偃兄弟已經死了),並叮囑驩要守住霸業。他害怕晉國走齊桓公死後公子奪位的老路,就先把其他三個有實力的公子“發配”出去,公子雍去秦國,公子樂去陳國,公子黑臀去周朝。
驩繼位之後主持喪禮,在發喪的時候發生了一件大怪事:晉文公的靈柩發出如牛在鳴叫一般的聲音,並且突然變重,連車馬都沒辦法移動半步。晉襄公就命太仆占卦,從卦文中得知是有敵兵要從西方入侵,接戰將大捷。晉襄公率領忠臣跪拜文公的“通報”,靈柩才恢複正常。
晉國的西方隻有秦國,晉襄公就著元帥先軫派人密切關注秦國的一舉一動,所以秦穆公發兵要偷襲鄭國,晉國探子就已經知道了。在商議如何對待秦國這次軍事行動的時候,晉國君臣有三種不同的意見:
一是以欒枝為首的還恩派認為:秦穆公對晉有大恩,文公在生未報恩,現在就對仗,這在情理上說不過去,主張放任;
二是以先軫為首的主戰派認為:是秦穆公早先背棄盟約,現在又乘晉國大喪發兵襲鄭,是欺負我們無力救援,如果不應對,他們就會入侵晉國,主張應戰;
三是以趙衰為首的中間派認為:這次確實是秦國做得過分,但主公處在守喪時期,如果出兵應戰是不孝。
針對趙衰的意見,先軫反駁:主公守護霸業就是對先君最大的孝道,應該著喪服率兵應戰!
最後晉文公采納了先軫的意見,著喪服迎戰,元帥先軫胸有成竹的在崤山設下天羅地網,隻等秦軍來送死。
卻說孟明偷襲鄭國不成功,就想借滅滑國之功來彌補,他率領著滿載搶劫來的財物的兵馬洋洋自得回國,到了臨近崤山的時候,蹇叔的兒子白乙丙記起父親竹筒裏叮嚀的話,就提醒孟明小心在意崤山的危險,但孟明太過自信,認為跋涉千裏都沒有差錯,怎麽到了家門口(崤山在秦晉兩國的交界處)反而膽怯起來?就大搖大擺進了崤山,他這麽一進崤山,也就相當於走進了鬼門關。
不用說,這次交鋒根本不是什麽對仗,而是晉軍把秦軍作為肉餡做成包子全吃了,包括孟明等三個主帥、那個勇力超凡的褒蠻子都被擒獲。
說到這裏,本篇故事也就到了一段落,但在大故事中的兩個小故事要說一說:
一是褒蠻子被擒後,晉襄公令曾經敗於他手的大將菜駒把他斬首,菜駒揮刀上前,褒蠻子大喝一聲:你是我手下敗將,怎麽能斬我。聲音如雷,嚇得菜駒手裏的刀掉在地上,褒蠻子雙手一掙,捆綁的繩子就斷了,周圍的人都大驚不知所措,卻有一個叫狼瞫的小兵眼明手快一把搶過刀把他砍倒,接著又一刀把他的頭砍下來。晉襄公見菜駒還不如一個小兵勇武,就讓狼瞫頂了他的職,這個狼瞫沒有在官場上混過,以為這次破格提拔是主公的知遇之恩,也就隻是當麵拜謝襄公,事後也沒有登門去拜謝元帥先軫,先軫心裏就有些不快了,以後就有了遭羞辱的故事。
二是孟明等三大將被擒獲之後,本來等待他們的也必定是被處死,但出了一個懷嬴,讓他們死裏逃生。懷嬴是穆公的女兒,嫁給重耳之後主動讓出正室位子給齊薑,讓她獲取了賢名。她得知孟明等人被擒的消息後,就去找襄公,以秦穆公曾經釋放被俘的晉惠公夷吾、秦國自己會處死敗將不必要去結這個仇恨為理由說服晉襄公把他們放回去,襄公覺得有理就照辦了。
先軫得知孟明等人被放的時候剛好在吃飯,他把口裏的飯吐了出來就急匆匆去找晉襄公,問明果真是事實,一時激憤難耐吐了襄公一口水,還大嚷:你真是孺子不可教也,將士拚命抓來的敵人你竟然憑一婦人的幾句話就放了,這是放虎歸山,以後必定成為晉國的災患。
晉襄公一聽有道理,也就自行把臉上的口水擦幹,謝過先軫教導後就命令陽處父帶兵去追趕孟明等三人,但已經晚了一步,他們三人剛上了公孫枝一早就安排在河邊等候的救命船隻,陽處父急中生智跳下馬,假裝是奉命來贈送馬匹的,讓孟明上岸,但對方也不是傻瓜,在船上大聲叫喊:感謝晉君的好意,三年後再來報答!
晉襄公得知孟明的話,很後悔。先軫也因為一時激憤吐出的一口水賠了一條性命,詳情請看《先軫自殉謝罪》。
【淺評】“一山不容二虎”,齊、楚、秦、晉都是“東周虎”,他們相互間的對抗是遲早的事,秦穆公和晉文公都會明白這一點的,但還是要惺惺作態來結好,這都是一直策略、一種需要的偽裝。耿直、清高的人是成不了政治家的。
孟明的輕敵可笑,襄公的大度可佩;狼瞫的勇敢可歌,先軫的小氣可歎。當今孟明、先軫者多,襄公、狼瞫者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