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晉文公報怨還恩----《簡要東周列國故事》(67)

(2010-02-23 01:48:10) 下一個
    重耳繼位之後,他燒了三把火:一是大賞功臣收買人心,鞏固了統治;二是擁立周襄王複位,借此得到了城邑,又提高了聲望;三是擴充軍隊為三軍,拜郤縠(音hu)為元帥。

    一、二把火前麵已經說過,這裏就來說說第三把火,按照慣例,小國是一軍,中等國是二軍,大國是三軍。在此之前,晉國國土雖不小,但軍事力量並不是很強大,隻有二軍,到了晉文公繼位之後才擴展為三軍,有了三軍就需要有一個元帥,晉文公想委任給趙衰,但趙衰有自知之明,推薦了郤縠自代。

    這個郤縠雖很有治軍才能,但時運不濟命中有兩個“可惜”,第一個“可惜”是:可惜一直沒有遇見明主,所以高士一直是個高士,等到五十多歲才算出山當了晉國的三軍元帥。他當了元帥後,就有了第二個“可惜”----可惜命太短了,他隻獻出了二計:出山初期製訂並實施了一半的“假借衛道破曹,滅衛、曹以救宋”的計謀,臨死前獻出了“聯齊、秦以製楚”的大計,隨後這個高士就徹底“隱居”於地下。

    有了這三把火,晉國的國力就被燒旺,晉文公在“深挖洞、廣積糧”之後就想稱霸了,要稱霸就必定要打仗,被選中攻伐的對象當然是那些曾經得罪過自己的諸侯,政治家有恩可以不報,有怨就很難不泄。

    重耳繼位之前在外流亡19年,在這漫長的流亡歲月中,總會有受恩結怨的情事,應該說,有恩者秦穆公、齊桓公、宋襄公、翟君、曹國大夫僖負、楚成王;積怨的有曹共公、衛文公、鄭文公。當年曹共公不設酒宴卻當眾去摸他的脅骨,這個羞辱是一定要報的,還有衛文公、鄭文公閉門不納使自己狼狽不堪這也是要報的,所以曹國、衛國就最早被重耳選定為攻伐對象。

    上麵這麽評說重耳,也許是有些過分,因為這次他去攻伐衛、曹二國,倒不是完全出自泄怨,裏麵還包含了報恩的成份,報誰的恩?報宋國的恩,當年宋襄公厚待重耳,臨死時候對世子王臣說,以後有難處可以找重耳幫忙,所以繼位的宋成公一見楚國來攻伐,就趕快向晉國求救,晉文公就采納元帥郤縠的計謀:攻取楚國的屬國衛、曹,楚國就會移師以解宋圍;攻伐曹、衛的策略,是先假裝向衛國借道伐曹,被拒絕後先破衛後占曹。

    這個時侯,當年得罪重耳的衛文公已經死了,在位的是他的兒子衛成公,其時衛國與曹國友好,又同是楚國的屬國,衛成公就如郤縠所料一般拒絕了晉國的要求,晉文公就有了借口,以迅猛之勢攻占了衛國,接著就直搗曹國,占領曹國是小事一樁,但曹國有了僖負這個人物,就要來多說幾句了。

    以前說過,曹國大夫僖負見曹共公少不更事去摸重耳的脅骨,就知道從此埋下禍根,為了自保就聽從夫人呂氏的意見,以個人的名義送餐獻玉拉點交情以備用於急需,現在見晉國大軍壓境,就主動向曹共公請纓要去說服晉國退兵,這本來是好意,無奈曹共公聽從小人的讒言,誤認為是要借機通敵把他罷了官。然後假裝投降要誘殺晉文公,晉文公聽從繼任元帥先軫(音zhen)的意見,派人假扮自己入城受降逃過一劫,隻是一些替死鬼。隨後晉國發起攻擊,曹國就被先軫設計攻破,曹共公被擒。

    卻說晉文公在大軍進入曹城之前下令,“損害僖負家的一草一木者死”,這本來是想報恩,沒想到過猶不及,這個報恩令反而成為催命符,晉國勇將魏和顛頡(音jie)自恃功高,覺得主公為了昔日一頓飯就這樣對待僖負不公平而心懷不服,魏更是大膽妄為去僖負家放火,把僖負燒得隻剩下一口氣,見了晉文公一麵後就死了,晉文公流著眼淚當即拜他五歲的兒子僖祿為大夫。

    後來,他得知火是魏放的,就要處死他,趙衰不願意一個勇士這樣死去,就提議讓顛頡來頂罪,當時魏放火後自己也被倒下的大梁壓倒燒傷,晉文公就讓趙衰去探他的傷勢,如果傷重不能再為國拚殺就處死,如果能夠康複就赦免。

    卻說魏這回人粗心不粗了,一得知趙衰單獨登門就猜中文公用意,趕緊包紮好傷口,在趙衰麵前忍痛跳躍假裝無大礙蒙過他,晉文公得報後也就把顛頡這個倒黴鬼斬了。

    晉文公破了曹、衛,又報了僖負之恩,就尋思攻伐鄭國,總算鄭文公乖巧,趕緊請罪求盟,在狐偃的勸說下,晉文公總算放過鄭國。

    這些事完成之後,晉文公下一步所要考慮的是如何處理與楚國的關係這件大事了。

    【淺評】幾千年以來有幾個君主在同患難之後還能共享樂?魏和顛頡自恃功高、輕視君令,被處死也是咎由自取,魏能逃過一死不單是命大,最主要是他還有利用價值。政治家處罰的嚴、寬是視自己的需要來決定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