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惠公臨死的時候,不放心晉國的大好河山,就學習父親托孤的做法,把兒子托付給呂省、郤芮二人,從這一點就能看出晉惠公遠遠不及父親晉獻公,晉獻公是把奚齊托付給荀息,荀息雖難於擔當重擔,但畢竟有忠心,最後是陪主而死。呂、郤二人既無能力又無忠心,他們到了後來是兩番賣主而死。
圉繼位之後,最擔心的是重耳,這個擔心是對的,但他不是想辦法跟重耳爭民心、爭(秦穆公的)歡心,而是想除掉重耳,但重耳避護於老丈人秦穆公腋下,他一時找不到下手的機會,就退一步想先剪除重耳的“羽翼”,下令有親屬追隨重耳的,必須在三個月內招回晉國,否則就要治罪。
狐毛、狐偃兄弟二人是老國舅狐突的兒子,奉父親之命追隨重耳流亡,晉懷公這一項措施最主要的對象就是狐突,見狐突毫無動靜,郤芮就親自上門要挾他,遭到拒絕後報告給晉懷公,晉懷公就令人把狐突叫去,逼他親書給兒子把他們招回,狐突年紀老、骨頭也硬毫不退讓,最後被處死。
狐突的死成為重耳奪位的導火線,麵對狐毛、狐偃兄弟的哭訴,重耳就借此找秦穆公,要求他幫助自己奪位,秦穆公見時機成熟就準備親自帶兵護送重耳回晉國,還未動身,就有晉國大將欒枝之子欒盾前來秦國求見重耳,原來除呂省、郤芮外,國內許多舊臣不服晉懷公所為,願意改投重耳並作為內應,重耳得報大喜,有了外援內助,重耳得國已經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公元前635年春,秦穆公親自護送重耳來到黃河岸,讓公子縶、丕豹(被晉惠公殺死的大夫丕鄭父之子)領一半兵力護送重耳過河奪位,自己領著另一半兵馬在河對岸紮營接應並等候好消息,臨別的時候,秦穆公拉住重耳的手,叮囑他得國後別忘記他們夫婦之情。這最後的叮囑內容才是秦穆公辛辛苦苦“幹革命”所要得到的果實。
在過河之前發生了一件事,要來簡要說一說:那就是重耳在登船的時候,看見一直負責自己生活的壺叔把流亡時候的用具搬上船,就嗬嗬大笑說:我這次進入晉國為國君,還有什麽東西得不到?要這些舊物何用?說完就命他把所有的舊物扔到岸邊。
重耳的話被一旁的狐毛兄弟聽到了,也許是出自公心想勸諫重耳,也許是出自私下想借此討功,又也許是有所感而真的一時“糊塗”萌發退意,總之,狐偃走上前對重耳說:現在公子已經功成名就,再也不需要我們去謀劃什麽事情,自己以前犯有“三罪”不敢再追隨公子回晉國了。重耳問那“三罪”,狐偃就正話反說,把自己十九年來的功勞美美道了出來,說完還把秦穆公贈送給趙衰等九大隨從的每人一對白璧奉上,說是送給重耳做留念。重耳一聽就知道是自己剛才不妥的話惹出來的麻煩事,就趕緊承認自己錯了,一邊吩咐壺叔把所有的舊東西都搬上船帶回晉國,一邊把白璧扔進河裏,對天發誓得國後絕不忘記他們的功勞,一定要共享富貴。
狐偃兄弟到此才罷休,在一旁的介子推看到他們的表演內心冷笑,暗自說:公子得國是天命所歸,怎麽能夠看成是自己的功勞?從此在內心輕視了他們,以跟他們這些貪圖富貴的人在一起為羞,真正萌生退隱之心。
插曲過後就繼續說奪位的事,重耳隨著秦國大將公子縶渡河後進攻第一關,很快就攻克了,晉懷公得知後趕緊派呂省、郤芮為正、副將,領全國兵馬迎敵,這兩個托孤大臣未打先懼,想投降怕重耳記仇,想打怕打不過,正當進退兩難的時候,公子縶送書勸降,呂、郤兩人就回書把內心想法說給公子縶聽,縶就從中協調,雙方很快達成了共識,昨天的托孤大臣就把“孤兒”賣給了今天的新主人,雙方歃血為盟了。
晉懷公得知被賣後,才記得那些被自己疏遠的舊臣,就去召集他們來護駕,舊臣都托故不來了,晉懷公知道大勢已去就出逃,不久就被重耳派人追殺,此是後話。
晉懷公一逃亡,早就跟重耳私通的舊臣就迎接新主人入城,重耳經曆了十九年流亡生活,終於在62歲的時候登基了,就是春秋“五霸”中的老三晉文公。
【淺評】重耳早年希望君位和賢名兩全而失去了得國的大好機會,經曆了流浪生活,才明白權比名實惠,所以就“猶抱琵琶半遮麵”棄名而奪位,不但為討好秦穆公而娶侄子圉的夫人為夫人,還一改當年不願承擔奪位壞名而棄位的初衷,在奪位後當即派人追殺侄子。馮老先生筆下對重耳頗多讚賞,不知是否反話正說?
秦穆公是一個政治家,政治家跟商人也是道異謀同,他們的投資都需要回報,護送重耳奪位是投資,“不要忘記夫婦之情”就是回報,但晉文公也是一個政治家,一個政治家要求另一個政治家回報以前的投資,這豈不是笑話?古代如此,當今亦然!
“二狐”和趙衰最擁賢名,在勸娶懷嬴和“河邊鬧劇”事上就顯露了他們“賢”的性質,根本也是追逐名利富貴,隻因他們的投資回報期已經太久了,就有些等不及而百般勸說。介子推太過清高,曹雪芹在《紅樓夢》中說過“太高人愈妒,過潔世同嫌”,清高者很難有朋友,惜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