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假王辱真公----《簡要東周列國故事》(53)

(2010-02-11 02:33:49) 下一個
    宋襄公是貨真價實的公爵,楚成王是自封自賞的假王,這一篇就要來說說楚成王這個假王是如何羞辱宋襄公這個真公的。

    上一篇已經把宋襄公的愚蠢跟聰明的子魚簡單做了個對比,知道宋襄公的心術雖不壞,但誌高而才薄,因為不自量力而屢屢遭受羞辱。

    公元前642年齊桓公死後,宋襄公借助他的餘威招來衛、曹、邾三個小國一同護送公子昭回齊國繼位成功,就以為自己有功、有德、有威了,進而就想繼承齊桓公的事業稱霸諸侯,事隔不久就再次召集諸侯在曹國某地會盟,他總算在九分糊塗之中還夾有一份自知之明,不敢去召集大國,就傳書給曹、藤、邾、鄫這四個極其小的諸侯國在曹地會盟,當時邾國的邾子(邾國爵位為子爵)和東道主曹共公總算給點麵子準時到達,藤子遲到,鄫子太怠慢第三天才到達曹地,宋襄公見此極其不高興,就想借題發揮來為自己立威,不顧子魚的勸告就下令把鄫子烹了用來祭祀河神,又把藤子囚禁起來,藤子見鄫子被殺就怕了,趕緊厚賄宋襄公才被釋放出來。

    曹共公手下大夫見宋襄公如此作為,知道他成不了什麽大事來,就勸說曹共公中途退會,宋襄公更惱怒了,就發兵討伐,正當兩國對峙的時候,就傳來了鄭文公改為跟楚國結盟,並要聯合魯、齊、陳、蔡約楚成王在齊地會盟,宋襄公怕盟主的位置被魯、齊搶走,就罷兵回國商議對策。

    君臣爭辯了好久,最後的結果是由宋襄公下一步臭棋:派公子蕩去厚賄楚成王,想請楚成王為自己撐腰、借楚國力量來壓中原諸侯,成就自己的霸業,然後再來統領中原諸侯來壓製楚國。這個“空手套白狼”的“理想”很美妙,可惜楚成王不是傻瓜,他一方麵笑納了宋國的厚禮,一方麵想借此機會揚威於中原諸侯,就假惺惺答應聽從宋國的安排,屆時到齊國的上鹿跟宋襄公商議如何大會諸侯的事宜。

    宋襄公一聽楚成王答應跟自己合作很高興,利令智昏的做起盟主的夢來,他先行來到齊國,由於齊孝公欠宋國擁立的人情,也就不得不隨他折騰答應參與三方會盟。

    到了約定時間,宋襄公自行安排按爵位來排座次,宋國是公爵在首位,齊國是侯爵排第二,楚國是子爵派最後,楚成王有打算就暫時忍著任他所為,宋襄公也就當仁不讓的手執牛耳先行歃血了,之後就拿出早已擬好的大會盟“方案”,他自認是齊孝公的恩人就輕視他一些,先遞給楚成王看,楚成王見“方案”是仿照齊桓公當年的主張,以“行仁義”來號召諸侯,主張把會盟辦成不帶兵馬的“衣裳之會”,楚成王看了心中暗笑,見宋襄公已經在首位先簽好名,就笑嗬嗬的簽在後麵,齊孝公見宋襄公重楚輕齊就不高興了,托言不簽,宋襄公見楚成王已經簽好了,也就不以為意把“方案”收回。

    到了臨近大會盟要出發的時候,子魚勸說宋襄公不能相信楚國,要帶些兵做好防備,宋襄公絲毫聽不進去,輕裝前往盂地參會,子魚不放心也就隨行了。

    參加這次會盟的諸侯除宋和楚外,還有陳、蔡、許、曹、鄭,齊孝公因為不滿宋襄公的作為借故不來,魯跟楚關係不好也就沒來。

    會議開始,一些禮節之事做後就是實質性的問題----推選盟主,一心想當盟主的宋襄公見大家都不開口,就以眼示意楚成王,希望他出頭來提議自己擔任,沒想到楚成王說出來的話是:“不知由誰來當這個盟主?”

    以為盟主之位十拿九穩的宋襄公一聽就惱了,沒好氣的回答:有功勞按功勞大小,沒有功勞按爵位高低,這有什麽好商議的。

    楚成王一聽他這麽說,就邊說邊坐到主位:那好,我是王你是公(爵),這個盟主當然是由我來當。

    宋襄公見自己被楚成王所欺,大叫:我這個公爵是周王所封的,是真公,你這個王是自己封的,是假王。

    楚成王也不跟他在囉嗦,就指著在座的諸侯說:那你問問他們是為宋而來還是為楚而來?這些小國當然懼怕楚國,都說是為楚而來。宋襄公還要爭辯,楚成王不耐煩了,就曆數宋襄公烹鄫子、囚藤子等六大罪後下令把他抓起來。

    子魚見勢不妙就抽空逃離了,回國設計搭救襄公。

    【簡評】“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就是攬了最多也就壞了瓷器而已,宋襄公沒有那個實力就妄想稱霸,壞的是國家、生命。貪者必敗矣,不管貪的是名、利,還是欲都如是。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