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國的魯僖公認為昭和無虧都是庶出,既然沒有嫡子在,君位就理應歸年長的無虧所有,現在無虧已經繼位,弟弟昭就不應該再來搶,所以拒絕出兵,甚至表示一旦宋幫昭伐無虧,就要出兵幫無虧抵抗宋兵;魯僖公這一決定,為魯國埋下一個禍根,在《柳下惠贈言退齊兵》一篇再說。
衛國的衛文公認為昭是齊桓公生前親立,無虧雖對衛有複國之恩,但屬於私情,擁立昭是公義,不能因公廢私,也就同意發兵追隨宋國。
這樣,宋襄公就帶領宋、衛、曹、邾四國兵馬朝齊國進發,無虧就派易牙帶兵抵抗,大臣高虎和國懿仲得知消息後商量,決定棄無虧改為擁立昭,並先用計誘殺豎貂。
無虧見豎貂被殺,知道是國、高二人所為,就怒氣衝衝帶著親兵來追殺他倆,但已經無人願意聽令了,這樣無虧反而被那些在爭位過程中被他冤殺的大臣子弟、親屬所殺,在前線的易牙得知宮變後也就逃走了,宋襄公順利護送昭回齊國登基為齊孝公。
昭登基後事情並沒有結束,在宋襄公等以為功成名就離開齊國後,餘下來的三個公子不願奉昭為君,就聯合起來準備發動兵變,昭得知後聽從高虎的建議先避開鋒芒再次逃到宋國去。
卻說宋襄公前腳才到達宋境,昭和高虎後腳就到,驚問緣故,知道因由後就檢討是自己思慮不周所致,稍做準備後就加派兵車第二次朝齊國進發。
再說元、潘和商人三個公子得知宋國大軍壓境,就在當晚帶領家丁、親兵出城劫營,想乘亂除掉昭,但人心不齊被宋兵殺敗,昭進城複位,這次總算坐穩了交椅,他厚待宋襄公,幾日後恭送他離開回國。
【簡評】無虧有恩於衛,衛文公反而出兵幫助對手奪位;無恩的魯僖公卻不惜得罪宋國要幫助無虧。這就是對“情”與“義”理解的和排位的差異。衛文公、魯僖公都是“一念之間”的決定,這個決定影響到一個國家以後的命運,願決策者為民而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