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籲從石厚得到石國老這個提議,覺得是好主意,但回頭一想,自己沒有什麽因由可以去朝見周王呀,石碏就提議讓州籲去找陳桓公,當時陳國跟周王的關係好,隻要陳桓公肯從中牽線就能如願。這一次石碏不但出主意,還熱心的說自己跟陳國的大夫子針交情很好,願意寫一封信給子針,讓子針在陳桓公麵前玉成此事。州籲很高興,就做好準備後帶石厚上陳國去了。可惜他高興得太早了,石國老出謀獻策是有他自己的打算,在州籲和石厚出發之後,立即另寫了一封信派親信送給子針,信中說明不是要他玉成州籲,而是陳述了州籲和石厚的罪行,讓子針轉達陳桓公,請他出頭為衛國擒拿叛逆。
子針接到國老的信,就去勸說陳桓公采取行動,陳桓公同意了,在州籲和石厚來到陳國之後乘其不備把他們抓獲,石國老知道州籲被擒,就利用自己的威望上朝召集衛國大臣商議,大家本來就都反對州籲,這回見他被擒就一致讚同處死他,對於石厚,礙著國老的麵子,就主張網開一麵,石國老很生氣,認為石厚是州籲的大幫凶,他的罪甚至要超過州籲,是一定要處死的,大家對國老大義滅親的態度很讚賞,也就同意處死石厚。
州籲和石厚被處死後,石碏就扶衛莊公的第二個兒子、衛桓公的親弟弟晉為國君,那就是衛宣公。
石國老辛辛苦苦除掉州籲,甚至不惜大義滅親殺死自己的兒子,卻弄出了一個荒淫、亂倫的國君來,雖說給冤死的衛桓公報了仇,給國人一個公道,但衛宣公以後所帶來的禍害也許更大,這是他所料不到的。
【簡評】人倫最親莫過於父母、兒女,大義滅親這話說來容易,做起來就很難很難了,石國老為國殺子的義行一直備受推崇,對比當今的社會,一人當官、全家(甚至是侄、甥輩)發財的現狀,確實是共產黨人學習的榜樣。當然,阿筍是俗人,既沒父蔭施之子女,也沒有國老的胸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