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獻公在世子申生戰勝皋落族後,他還是下不了狠心按驪姬的安排來問罪申生,就暫時掛起來,把心思用在侵占別國領土上麵,他看中的第一個目標是虢國,虢國和下麵要說的虞國跟晉國一樣都是姬姓貴族,爵位比晉國還高,是公爵,但到了東周時期,虢國和虞國的國力已經遠遠不能跟晉國相提並論了。
晉國之所以先去找虢國的麻煩,其中一個原因是虢國先去找晉國的麻煩,虢公的名字叫醜,行為也不美,他好色、好戰,並且驕傲,所以不自量力經常去騷擾相鄰的晉國。
晉獻公決定伐虢,大夫荀息勸阻,理由是:虢國與虞國關係很好,就像嘴唇跟牙齒的關係互為依存,一旦伐虢,虞國必定出兵救援,兩國夾攻起來,晉國就難於取勝了。
獻公問該怎麽辦?荀息是個有智謀的大夫,就獻出一係列兼並虢、虞二國的計謀:首先是用財物賄賂犬戎,由犬戎出兵騷擾虢國邊境,讓他不得安寧;其次是針對虢公好色、虞公貪財的弱點,為虢公送去美女迷惑他,為虞公送去美玉、寶馬取悅他,然後借道於虞國出兵攻伐虢國;最後是在回兵之時乘機兼並虢國與虞國。獻公聽了大喜按計行事,果然奏效,虢公整日與晉國進貢的美女取樂,不但不再去用心對付犬戎在邊境的騷擾,還不太上朝理朝政,把已經識破晉國用心的大夫舟之僑貶到下陽去駐守。
卻說晉國為了達到取悅虞公、借道伐虢的目的,不惜把鎮國的寶貝玉璧和寶馬送給他,在決定送什麽禮物時候,還有插曲,荀息建議用最晉獻公最喜愛的一塊寶玉和一匹寶馬,獻公有些不甘,荀息就勸他:到了最後,連虞國都將屬於您的,何況玉璧寶馬?您就當作把玉璧暫時放到外麵的府第裏、把寶馬飼養在外邊的馬廊,過一段時間再收回來不就行了嗎?同時保證在送出禮物後虞公會同意借道,晉獻公也就忍痛割愛讓荀息出使虞國獻寶。
果然,荀息不辱使命,虞公得寶後毫不猶豫的同意借道給晉國。其實在虞公身邊有兩個有才智的大夫,一個叫宮之奇,一個叫百裏奚,他們都一眼看出晉國的意圖,宮之奇勸阻說:虢國與虞國的關係,就像是嘴唇跟牙齒的關係,晉國借道攻伐了虢國,就如人沒有了嘴唇,嘴唇失去了,牙齒還怎麽能夠存在?宮之奇的分析很有見識,但貪婪愚蠢的虞公一點聽不進他的苦諫,宮之奇知道國家將亂,為了避禍就提早辭官遷居。百裏奚知道再勸也無效,就不說什麽,隻是抱著忠君赴死的心不願自己逃命,而是繼續追隨在虞公身邊。
虞公同意借道之後,晉獻公就派裏克、荀息帶兵出征,來到虞國,虞公不但兌現借道,更主動要出兵幫助晉國伐虢,荀息就讓他的兵車打著虞國的旗號,兵車中卻暗藏晉兵,假裝救援正在抗拒犬戎的虢兵,這樣果然奏效,虢國下陽守將舟之僑中計開了城門,他失守後就投降晉國,虢國由上、下陽構成,下陽一失守,虢公的上陽也就很快丟失了,虢國就被晉國輕輕鬆鬆滅掉了,虢公乘著混亂逃難不知所蹤。
裏克和荀息得勝回到虞國,虞公出城來慰勞晉軍,裏克假裝有病賴在虞國,虞公不知是計,不但不防備,反而經常親身去探視。過了不久,晉獻公自己帶兵來到虞國邊境,愚蠢的虞公也有些懷疑了,問荀息是怎麽一回事?荀息答是晉君怕攻虢國不下,所以親自帶兵來支援,這樣的大謊話虞公也信了,就出城殷勤迎接獻公,彼此說著客套話。隨後,虞公為了炫耀自己的良馬和兵車,就邀請獻公一同出獵,這正中他的下懷,他們出獵的時候,城裏就起了大火,虞公要回城,晉獻公巧言留住,後來見有民匆匆出城,才在百裏奚的勸說下回城,但已經太晚了,城樓已經被裏克率兵占領了,虞公到了這個時候才明白上當了,找獻公質問,沒想到獻公一下子就翻臉了,令人把他抓了起來,這樣虞國就不費功夫的被晉國兼並了,虞國收藏的寶馬、玉璧也由荀息送回給獻公,獻公本想殺了虞公,但荀息說:這個蠢才,留著也沒什麽隱患,為了不落人口實不如留他一命。虞公才因此逃過一死,追隨虞公當了俘虜的百裏奚,早些投降晉國的舟之僑推薦他出來做官,百裏奚不願背叛舊主投降敵國,就做了奴隸,百裏奚的故事另一篇再陳述。
【簡評】貪財、好色是人的劣性,但作為君王的虞公也貪財就未免是鼠目寸光。美色,男人都喜愛,但虢公為色而丟失江山就太不值了。
虞公在財寶麵前就出賣虢國,說明原先這個“唇”與“齒”的關係也一般而已。
百裏奚以後能成為秦國的名相,他的才智自然非凡,但在愚蠢的虞公跟前也無從發揮,他不跟宮之奇一樣逃離虞公,其愚忠而不死確實幸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