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管鮑護主鬥智----《簡要東周列國故事》(17)

(2010-01-13 15:07:56) 下一個
    管仲和鮑叔牙這兩個人物,是人們很熟悉的古代人物,不但是因為他們的才智,更是因為他們的友誼。現代人還把管鮑之交和俞伯牙、鍾子期這對知音朋友相提並論,對他們真摯的友情給予充分的肯定和讚賞。

    管仲和鮑叔牙都是齊國的名士,史書用四件事情來說明他們的友情:

    一是管仲和鮑叔牙合作做生意,每次分配利潤的時候,管仲都比鮑叔牙多拿一倍,鮑叔牙的從人為他抱不平,鮑叔牙就對他們說,不是管仲貪財,而是因為他家窮,需要這些錢去養家糊口;

    二是他們一起參加打仗,管仲剛好跟鮑叔牙相反,他進攻在後、撤退在前,人家看不起管仲,鮑叔牙卻代管仲辯解:這不是管仲貪生怕死,而是他家有老母需要撫養,不能棄她離世;

    三是早期在參與謀劃的時候,管仲經常比不上鮑叔牙,人家看不起他,鮑叔牙說,這不是管仲無才,而是他還沒有走運,等到時運一到,他必將大展其才。當時管仲聽到鮑叔牙這些話,感歎說:“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叔牙也。”

    四是在管仲臨死前,齊桓公問他鮑叔牙是否能接替他的地位,管仲以鮑叔牙為人太過善惡分明、不能容人為由給與否定而推薦另人,易牙把他的話去告訴鮑叔牙,叔牙大笑說:我當年推薦管仲是因為他一心為國,我當司寇就相當了,如果當宰相,你等(三豎)還有容身之處嗎?這是後話,下麵先來說說他們如何各為幼主如何鬥智鬥勇。

    當時齊襄公正室無子,兒子都是偏室所生,在兄弟之間,公子糾和小白最有可能繼位,糾的母親是魯國人,小白的母親是莒國(今山東莒縣)人。管仲就對鮑叔牙建議:我們各輔助一個公子,將來不管誰繼任,我倆中就會有一個擁有權位,到時再提攜對方。鮑叔牙同意了,這樣管仲和召忽就輔助糾,鮑叔牙輔助小白。

    對於齊襄公跟文薑的穢行,管仲和鮑叔牙都很反感,但所采取的態度、做法卻不相同:管仲是忍,鮑叔牙是諫。鮑叔牙以為,隻要小白能夠勸得襄公改過,名聲必定提高,有利於以後被立為繼承人,就讓小白去向父親進言,沒想到齊襄公跟妹妹的情正熱,根本聽不進去,一見小白進諫,就惱怒的叱責他,小白害怕了,就想離開齊國避禍。在選擇對象的時候,小白選擇魯國,鮑叔牙反對,主張選擇莒國,理由有二:一是魯國算大國,以後會衝突,如果由其協助登基,就會欠對方的人情,象宋莊公一樣索取好處;二是莒國是小國,爵位也低(子爵),就是有功也不敢胡為,加上小白的母親又是莒國人,最重要的是莒國距離齊國近,方便回國。小白同意了,就自行離開齊國,齊襄公得知後也不挽留。

    接著陳述一下薑無知奪位後到被殺的情況。薑無知跟連稱、管至父聯結弑君後奪得君位,但得不到齊國貴族的承認,管至父就提議他招賢,還特別提到自己的侄子管夷吾(仲是他的字),薑無知就命管至父去招引,管仲毫不動心,還說:“他自己的脖子已經套在繩子上,還要拉人一起死。”他不願出來輔助薑無知,怕遭報複就帶著公子糾逃奔魯國避禍。這一點說明了管仲的遠見,果然不多久,齊國就由大夫雍廩牽頭,聯結了東郭牙、高奚等一幫反對薑無知、連稱的力量,他們先用計把連稱和管至父支開,隨後假報公子糾帶領魯兵來犯境引薑無知出宮,雍廩用匕首刺殺,連夫人聞訊後上吊自殺,畢竟沒有母儀齊國的福氣。雍廩得手後就放狼煙通知伏兵殺死連、管二人。

    薑無知死後,雍廩就派人去魯國,準備迎接公子糾來齊國繼位。魯莊公很高興,扶持一個國君是有大的收益的,就想發兵護送糾回國,但謀士施伯反對,理由是:齊襄公是魯莊公的殺父仇人,不應該去幫助他的兒子;另外齊國是大國,又是臨近魯國,他們內亂對魯國有好處。施伯的意見讓莊公舉棋不定,文薑在齊襄公被殺後就回到魯國,這時候就出麵迫使兒子出兵護糾,莊公無奈就答應了,親自率300車乘出發。

    管仲考慮得比較細密,他對莊公建議:莒國距離齊國比魯國近,為了防止小白捷足先登,就由他自己率20騎先去伏擊小白,再由莊公率大隊緩行,莊公同意了管仲就先行。當他得知小白已經出莒國國境朝齊國進發的消息後,就一路奔行,在小白停頓做飯的時候追上了,管仲上前參見小白,問他何往?小白答是為父奔喪。管仲正色的告訴小白,喪事應該由長子糾承辦,勸小白不要進入齊國,鮑叔牙上前製止管仲,管仲就假裝後退,然後搭上弓箭朝小白射去,小白大叫一聲,口吐鮮血倒地,隨從的人上去一看,大叫“不好了,公子已亡。”管仲一聽小白已死,就帶著20騎撤離,把事情經過告訴莊公,大家以為沒有競爭對手就緩緩而行。

    沒想到小白是詐死的,也是他命該成就霸業,管仲的一箭碰巧射在他胸口的帶鉤上,他怕管仲再射,就咬破舌頭噴出鮮血疑惑管仲,果然逃出一命。鮑叔牙就命令換車以掩人耳目,輕裝趕赴齊國,比糾早了好長時間到達。

    小白進入齊國後,鮑叔牙就勸說雍廩、東郭牙等人,以小白的賢名優勢來彌補他的年小劣勢,終於得到了大家的支持,下來的問題就是如何對待事前邀請來的糾和護送的魯莊公,鮑叔牙果斷的采取“應戰”的策略,幾次交鋒把魯莊公打退,魯莊公在梁子假冒自己代死、大將曹沫冒死拚殺之後方才逃脫,把齊國恨得要死,但苦於國力不如人家,反而擔心小白問罪

    小白打退了魯兵後就繼位為齊桓公,他聽從鮑叔牙的建議,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迫使魯國處死糾,消除後患,魯國頂不住壓力,就處死了糾,在對待管仲和召忽方麵,魯國君臣意見就不統一。

    【簡評】管仲之才智天下聞名,以後的作為也印證了這一點,但在輔助齊桓公之前,他選擇輔助糾就有些不智,糾的賢比不上小白。另外,他沒有親自印證小白死的真假就離去,未免太大意了。他的失誤也許真象鮑叔牙所說的“時運不濟”。管仲與鮑叔牙相比,才智當然超過,但論朋友之交,鮑叔牙更難能可貴。古代的鮑叔牙在齊國,當今的鮑叔牙在哪裏?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