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不倒翁祭足----《簡要東周列國故事》(15)

(2010-01-11 19:50:36) 下一個
    中國古代有兩個不倒翁,一個是鄭國的祭足,一個是五代時期的馮道,這兩人不管君位如何更替,都沒有動搖他們的高位,享盡榮華富貴,這固然有他們投機取巧之道,但也不能否認他們審時度勢的才智。

    祭足在鄭莊公時期就很得權位,隻是因為莊公英明,所以他不能擅權,隻是輔助而已,到了公元前701年鄭莊公臨死的時候,在立誰為新君的大問題上,祭足起了極大的作用,有了祭足的支持,鄭昭公忽才順利登基,在昭公在位的一年裏,祭足更是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

    宋國要幫助突奪位,首先要過的第一個就是祭足,所以設立擒拿祭足,在當時的情況下,祭足不配合宋莊公的計謀,很可能會被殺,參與合謀成功了其權利將更大,所以聰明的祭足也就理所當然選擇了後者。有了祭足的配合,鄭厲公才得以奪位,厲公第一次執政時間是從公元前700年開始,大約3年,在這段時間內,祭足的權利達到了高峰,凡事物極必反,他的擅權引起了厲公的不滿差點喪命,幸虧女兒的通報才轉危為安逐走厲公。

    在確立新君的時候,他決定迎回昭公,因為他清楚忽的為人寬厚不會記仇,昭公雖因他失位,也因他複位,所以祭足的權利依舊。鄭昭公複位還不夠3年就被大將高渠彌利用祭足外出的機會弑殺,立了莊公的另一個兒子亹即位,即使如此,由於祭足的人脈根深蒂固,所以他們還是不敢拋開祭足,祭足依然擁有很高的官位。亹登基不足一年就被齊襄公誘到齊國殺死,高渠彌被五牛分屍,亹死後,在重新定接班人的問題上,祭足也是能洞察厲公突的為人,堅決反對迎回厲公,最後還是依照他的意見立莊公的另一個兒子儀為君,這樣祭足的位置肯定不動搖。祭足生前鄭厲公無所作為,他死後,鄭厲公才有機會複位,這是後話。

    【點評】祭足雖是不倒翁,但他跟後來的齊國宰相管仲就不能相提並論了,他不是一個卓越的政治家,不但不能引導鄭國走向強大,反而是越來越衰弱,最後是在楚國崛起之後淪為小國,由於地理位置重要,是楚國、齊國爭奪的對象,夾在兩大強國中間受氣,這是鄭武公、鄭莊公所料不到的憾事。當今的社會也有不倒翁,但現在的不倒翁頭是圓的,下身是圓的,看起來隻是滑稽並不可愛。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