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無毒不丈夫?

(2009-08-29 20:45:08) 下一個
      

       在很小的時候,就在書本上看過“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這兩句話,書中描寫說這話的人,大多是在咬著牙齒、惡狠狠自言自語說出來的。
       說實在,在當年自己還小的時候,一看到這話就知道書中人已經下了決心要對某人下毒手,心裏就有些忐忑不安。長大之後,對“無毒不丈夫”成為“大丈夫”們行為準則或者是以之作為做人的座右銘有些不以為然,認為以是否有“毒”來作為衡量一個男人是不是夠稱為大丈夫的標準這種說法,即使不是大失偏頗,也是有失偏頗。一個心包含著“毒”念的人,就總會在思謀著用“毒”之對象、以及使“毒”的法子,這樣就會跟《增廣賢文》裏麵所說的一樣:“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一個經常處在“戚戚”狀態下的男人哪裏還有大丈夫的氣派?所以阿筍對這條“古訓”很不在乎,隻是不明白中華燦爛的古文化為何會留下這句話。一直過了好多年,無意看到一篇文章,作者對這句話提出自己的見解,認為“毒”應該是“度”的曲解,隻有擁有度量的男人才堪稱為大丈夫,隻有“無度不丈夫”才得以跟上句“量小非君子”相對應。當時對作者的見解深以為然,引起了很強的共鳴,遺憾的是時隔多年,雖記住了他的析解,卻忘記了作者的名字,真對不起這位了不起的老兄。
­

        “度”是風度、氣度、度量和大度,作為一個男人,如果欠缺了“度”,他是可以通過算計他人、算計社會,以少支付多獲得來謀取某些實惠、利益,但這樣卻會使自己失去了男人的魅力,最終也會給自己帶來煩惱。還有,社會是一個複雜的生存空間,在社會交往、社會活動之中,人總會不斷的遇到讓自己不愉快的事情,如果沒有“度”來幫助化解自己不平、甚至怨恨的心理活動,存在這樣心理的人,一般來說不是采取行動反擊,就是致自己於愁雲怨霧之中,這樣日子就會過得很累很累。因為,化解才是解除煩惱最有效的法子,而擁有“度”是實施化解行為之所必需! ­

         君不見“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的彌勒佛,佛祖就是因為“大肚能容”,才得以“笑口常開”。佛祖本身就是經曆了一番輪回才得以從地獄的劫難之中、到化身為燈芯曆劫超生而最終到達這樣的境界的。 ­

        當然,凡俗人必懷貪、嗔、癡,缺少慧根的我們,也就隻能勤修德,盡力遠“毒”而親“度”,以“度”去麵對“毒”,讓自己多幾份平和心態、祥和生活。 ­

        “無毒不丈夫”?否!“無度不丈夫”?然!借此與君共勉。­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