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雨紫藤的博客

貴已不如賤 狂應又勝癡 新寒壓酒夜 微雨種花時 簷下藤成架 屋前枳做籬 懶人無日課 有興即題之
正文

關於母親的點滴-越洋思親(三)

(2007-07-02 05:05:31) 下一個

看過薑文的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的人也許記得斯琴高娃扮演的那位媽媽。當我看到她穿著舊式的草綠色軍裝,滿臉怒氣,風風火火的樣子,簡直驚呆了:記憶中小時侯的媽媽和她一模一樣!媽媽也是穿著舊式軍裝(父母一生都在軍校工作,各種版本的軍裝他們都穿過),齊耳的短發,身材沒有發胖變形,隻是由於我們3姊妹的頑皮和繁重家務的緣故,經常眉頭緊鎖。

媽媽年輕時非常漂亮,我看她大學時代的同學合影:一群象電影《青春萬歲》裏麵那樣衣著樸素、朝氣蓬勃的五十年代女學生們當中,媽媽鵝蛋臉上一雙明亮的大眼睛,濃密的黑發結成兩隻大辮子,特別吸引眼球。還有一張黑白的古裝照,媽媽扮演‘小姐’,一個同學扮演‘丫鬟’攙扶著她,媽媽唇上點著胭脂,眼尾長長地拉到鬢邊,古裝繡袍下麵露出了球鞋,但兩人神態自然投入,濃鬱的古典氣息使這小小的穿幫顯得並不明顯。媽媽大約40歲曾經照過一張證件照,帶著當時的女式無簷軍帽,淺淺地笑著,臉龐比青年時代略顯豐潤。照片是黑白的,上了水彩色,好象打了腮紅塗和唇膏,使她看上去容光煥發,同事開玩笑說,照片年輕得可以拿去找對象。那時侯她已經是3個孩子的母親了。

媽媽大學學的是紡織,和父親結婚後為了適應軍校工作,改行做了化學分析,整天在實驗室裏帶學生上實驗課。由於改行,業務上受到局限,加上文革時期我們接二連三出世,帶孩子維持家庭給她很大拖累,使要強好勝的她一直得不到職業發展上的滿足。

60年代初哥哥出生時,家裏尚能請個老太太做保姆,等到我們姐妹出生時,隻能一股腦送到姥姥家裏,而爸媽那邊疲於應付文革、五七幹校、集會遊行、校址南遷、行軍拉練等等變遷,加之當年物質匱乏,工作生活辛苦勞累,一直到我們快上小學才慌忙將我們領了回來。童年時代的妹妹對於父母,一直有些怯生,她甚至於相信媽媽豆她玩編的故事:她是垃圾堆裏揀來的。妹妹的兒子嘟賭出生後,長的酷似大姨和舅舅,她這才大鬆一口氣:我終於證明我不是垃圾堆裏揀來的了。

媽媽出身清貧,受教育正統,愛增分明,在當年的政治化軍隊生活中屬於基本群眾,但是她有些‘小資’,加上氣質柔弱,不具備當時提倡的那種見棱見角,滿身帶刺的‘革命’鋒芒;她善良單純,也不會圓滑地處世,對拉幫結黨的做法很不以為然,自願邊緣化;業務上由於是‘半路出家’,也無緣成為骨幹,所以她在單位裏也就僅僅是個表現很好的‘普通群眾’。媽媽曾經提到,當年曾有機會入黨、提拔,但由於爸爸是係裏的負責人(盡管他們不是一個係),為了避嫌主動讓出了名額。可見,媽媽對於家庭的需要,是肯無條件無原則地作出犧牲的。要知道當年的部隊單位裏婦女教育也很左傾,唱的是‘婦女能頂半邊天’,鐵姑娘,三八(哈哈哈)紅旗手是人人羨慕的偶像,其勢頭不比如今知識女人紛紛爭當女強人、女企業家的潮流風尚弱。在當時,女性如果把孩子家庭放在首位不僅被人恥笑,還會遭到批評排斥,顧家隻能偷偷顧。媽媽的人生軌跡也許不是自願導入以家庭子女為中心的圓圈,但是她象一隻護窩的貓媽媽那樣,當孩子需要她的時候,她是不會不全心全意給予回應的。

想到這些,我一下子感到自己能夠理解媽媽早年的嚴厲和苛責了。人都說, 愛之深責之切。也許媽媽的潛意識中把她的期待和理想寄托在了我們的身上,望子成龍,這肯定不是罕見的現象,過去、現在甚至將來,多少家長把孩子當成承載自己夢想的載體。可是,不管你怎麽期望,怎麽引導,孩子是獨立的個體,他(她)會無怨無悔向著自己的命運航行。

80年代裏,我們三個孩子陸續離家上學,一個一個離開了家。媽媽當年經常說,看誰誰的孩子不爭氣,20好幾歲了還沒工作,在家裏賴著。等她發現我們有如離巢的小鳥,一個個去了別的城市,整年整年不能見麵,她說她也有些後悔了。先是上學,還能有寒暑假的團聚,後是工作,一年一回家,再是婚嫁定居,最後幹脆遠涉重洋,記憶中有爸爸和媽媽的那個家變的模糊隔閡,而自己的新家庭則帶著雜七雜八的瑣事一股腦橫在了父母和自己之間。

母親後來才告訴我,當我們長大離家後,她剛剛發現自己有了時間精力在工作上有所發展時,一紙裁軍百萬的命令,使她不得不提前退休離開了她十分留戀的工作。爸爸也在那幾年離休了,兩隻為了維持這個家,為了三個幼雛的成長經曆風風雨雨,勞心勞力,傷神傷身的老鳥,忽然一天發現自己的巢完全空了,忽然發現自己什麽都不用做了,但也沒人陪了。幾十年養成的習慣,早晨聽見起床號就開始忙,喊破嗓子催我們起床早飯上學,中午回家給我們做午飯,圍裙都沒解披上軍裝外衣就趕回上班,每天買菜,自己擀麵條,蒸饅頭,包湯圓,冬天生煤爐子,蜂窩煤一塊一塊搬上三樓,爐灰一桶桶提下去。夏天拿涼水鎮著一個大西瓜,剩飯菜用一個紗罩小心蓋著放在通風的桌麵,沒有冰箱,沒有洗衣機,電視從9寸黑白的開始看。終於有彩電了,出門太累能打出租車了,有收錄機錄下喜歡的歌曲了,孩子們忽然都不見了。

如果當年能夠了解父母的空虛寂寞,我是絕對不會選擇離家的。可是現在說這些還有什麽意義呢?

母親的氣質是典型的外柔內剛,當年給我們的家信,從來沒有抱怨,除了對我們生活種種表現的切切關心和掛念之外,總是說我們很好,休息的好,生活起居好,天氣好,城市裏或是校裏有什麽新活動了,很開心。我也就愚蠢地相信她是很開心一切很好,同時對於她的瑣細關心多少覺得多餘而不再勤回信,甚至連收到家信也不那麽急切要打開讀了。

自退休到現在,20多年的孤獨時光,他們是怎麽適應過來的,我不忍想,不敢想。隻是深深為自己的愚蠢和自大而內疚,慚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