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有朋友說我是學院派,引起我的疑惑,這些文章到底對於別人是否有幫助?
記得我推薦書給別人看,我覺得那書非常好,裏麵有很多東西可以用,但是朋友看了以後說裏麵講的都是大道理,沒有用啊!所以我盡量寫生活中的小例子,希望大家可以照著去做。但畢竟每個孩子每家都不一樣,所用的方法肯定也不一樣。
針對我剛剛寫的三篇文章,我在此總結一下每篇到底都該怎麽用?以後我盡量把這些用法寫在每篇文章裏,當然,前提是大家覺得這些是有用的文章。
養兒育女:遊戲和社交網絡對孩子的影響 - Screenagers
如果你家孩子對遊戲和社交網絡沒有那麽著迷,沒有成癮的話,你現在可以什麽都不做,隻是腦子裏麵有這麽個概念--玩遊戲可能上癮--就好了,隻要孩子還在主動、自覺地做自己該做的事,玩點兒遊戲輕鬆一下也無妨。
對於兩三歲的小孩子,由於玩遊戲已經非常普遍,他們已經能夠看到朋友玩兒,自然也會跟父母親要。父母親可以給一定的控製,比如說規定隻可以玩半個小時,或一次最多不要超過一個小時。
朋友在群裏發了美國小兒科醫生協會的建議:
18個月以下的小孩不要觀看任何屏幕。屏幕的光和聲音會過度刺激18月一下的小孩,影響睡眠和大腦發育。
2~5歲最多每天1小時。2-5歲的小孩分不清屏幕裏情節是真是假,所以要給就給他們年齡適合的遊戲或節目,打打殺殺的就免了。
6歲以上家長協助使用和控製。好的app可以用來學習,創造,不好的可能會能帶來各種危險,家長要小心,幫助孩子分辨和管理。
小孩子還沒有時間概念,我建議用鬧鈴設定。鬧鈴叮當一響,父母走過去,陪他們打完最後的遊戲,然後放下,慢慢形成條件反射,養成習慣。這個完全可以從2歲就開始。
剛剛從遊戲上下來,孩子情緒可能低落,給他們一個擁抱,最好再陪他做點兒他喜歡的事來分散注意力,比如去公園、、吃水果,哪怕是吃冰激淩也行。注意不要用同樣的方法,也不需要每次都這樣。要養成的條件反射是 “鬧鈴響,遊戲停”,而不是“遊戲停,媽媽愛”。我們要培養孩子自己解決問題,不是依靠父母。
孩子盡管還小,也能聽得懂你的話,道理要一直講。比如我們可以給他們講文章中小白鼠的試驗,然後問問孩子,“你想要變笨嗎?”不要強調“比別人笨”,不要做太多比較。這個試驗是不是很準確?針對控製孩子遊戲來說,我不是特別在乎。因為小孩子還小,我們得控製一些,反正對我來說,善意地騙騙也無妨。何況很多大人都認為這個試驗有一定道理,否則就不會放到影片裏了。
還有那個男孩子打遊戲,從大學裏麵逃出來,最後去戒癮所,這個故事也可以講,順便把酒、煙、毒品都講了。這種本來就是不好的東西,我覺得越早讓孩子知道越好。對了,我家沒有人抽煙酗酒。
對八、九歲、十多歲的孩子,時間控製上可以鬆一些,我在文中有對兒子玩遊戲掌控的描述。到了這個年齡就可以講述上癮的原因了,講講多巴胺的對大腦的刺激與和人的感受,還有由於上計算機、玩遊戲社交網絡而導致學習成績的差異,一心多用的試驗和結果,這些他們都可以有一定的理解。
針對玩暴力遊戲會不會導致孩子有暴力傾向,也可以跟他們探討一下,問問他們的想法,問問他們自己玩了遊戲以後覺得哪些東西可以用在生活學習當中?
總而言之,不是不讓他們玩兒,而是讓他們理解玩遊戲會產生的問題,讓他們思考玩遊戲的目的和感受,讓他們自己去審視自己玩遊戲的這個行為到底是有什麽樣的後果。
針對文章中的家庭建議,父母可以直接跟孩子說,“我看了一篇文章,覺得裏麵講的挺有道理的,所以我想改變一下現在的做法,采用一些新的按規定,先試一段時間,看看效果。” 話要盡量低調,語氣不要太嚴肅。
種種這些都需要花時間,但又不需要花太多時間。我都是在吃飯、刷牙、開車接送孩子的時候,短短幾分鍾、十幾分鍾,聊一聊就足夠了。
這裏麵我沒有說太多讀書的好處,大家自己看著辦。如果大家希望孩子喜歡讀書,可試試這裏麵的方法。
文章裏基本上描述了孩子小的時候我們可以做什麽,我這裏著重說一說青少年的情況。
如果孩子還沒有開始讀書,或者他們不喜歡讀書的話,那就得由父母親先行動了。父母親開始讀書以後,可以把書中有趣的故事情節、有用的道理講給孩子聽,希望孩子慢慢也能夠有興趣。這個我沒有任何經驗,全憑猜。但我覺得到了青春期,強迫可能結果更糟。
孩子已經在讀書了,就不用怎麽管了。如果我們想知道孩子讀的書是不是好、是不是合適、是不是對他們有正確的引導的話,我們可以跟孩子直接說:“哎,我看到一個說法,說我們可以讀書互動。你有什麽書能夠推薦給我嗎?我也想看看。”
其實都是蠻簡單的,隻要你別把自己放在一個高高在上的權威位置,降下身段兒,平等的跟孩子交流,他們是願意跟我們說話的。如果在孩子眼裏,父母已經是高高在上,那就需要父母親先做一下鋪墊,“我也想改變一下自己,可能不一定有效,但我想試試,希望你能給我個機會。”
養娃(1) 認識自己
這個的確是針對我們自己的。如果我們想要把自己的觀點洗到孩子腦袋裏,那我們必須得跟孩子搞好關係。跟孩子搞好關係的關鍵就是要對他們好,其實就是要寵。但是這個寵絕對不是物質世界上的寵,而是精神世界上的寵,對他們的想法、說法、做法的支持。
我是羊媽,但放羊也不是不關注羊群,豺狼虎豹來了,牧羊人也得往上衝(真的豺狼虎豹,我肯定先跑了)。如果你想要輕鬆養娃(心理上的輕鬆)就繼續關注這個係列。
希望大家能夠回複一下,這樣寫夠具體了嗎?謝謝!
新開始的微信公共號,有興趣的可以長按二維碼關注。現在還沒有回帖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