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有人的路

如果不能按自己想的方式活,就按自己活的方式想。
有的人因為多讀書變得謙卑,有的人因為多讀書變得驕傲。
學會欣賞彼此的不同,會享受更廣闊的世界。
我寫寫、你看看、挑著信、試著用。
個人資料
JustTalk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女兒的大學生涯(16)--日本留學

(2025-04-04 09:49:17) 下一個

女兒是個普通娃,瑣碎事兒不少,對很多人來說可能都不算是事兒,但對我和女兒來說,這就是生活、是變化、是成長。微笑

事件發生時間 4~8/2024


記得有一次看見女兒做作業,耳朵上帶著耳機,邊上的電腦屏幕裏播放著日本動漫。

我好奇地問:“啊?你都能聽懂日語啦?”

女兒說:“聽不懂,主要是靠英文字幕。”

我繼續問:“那你帶著耳機幹什麽?”

女兒答:“聽音樂。”

我默默地離開,心裏忍不住地嘀咕:都說一心不可二用,這咋還三用、四用了?

 

女兒很喜歡日本漫畫,我認識的00後,大多也都喜歡日本漫畫,好幾個都在自學日語。

 

RIT要求每個學生都得選學一門和本專業完全無關的課程,於是女兒就選了日語。日語外教人美心善,說話柔聲細語,女兒非常喜歡,從此每個學期都注冊了日語課。2023年秋季,女兒實習結束重返校園,在日語外教的說服下,決定再拿個日語主修。

 

其實雙學位是假,想要去日本留學是真,吃喝玩樂不說,還可以參加漫展活動,買各種周邊手辦送朋友,很拉風呢!

 

申請留學手續照樣還是女兒自己搞定,選擇住宿時女兒跟我商量,她不喜歡住在學校的宿舍裏,希望住民宿,這樣可以更多接觸日本文化,而且也能多多練習日常用語,隻是費用貴一些。

 

本著“富養女”的原則,我這個“媽媽牌提款機”一定是鉚足馬力擠牙膏,一口答應:“行!那麽貴的學費都交了,還計較這點住宿費幹嘛!”

 

日本的春季學期是三月底到七月底,女兒本打算2~3月份在中國玩,結果發現還需要日本簽證,她覺得申請簽證期間最好是待在家裏,有個穩定的聯係方式,以防萬一。

我問:“美國公民去日本不是不需要簽證嗎?”

女兒回答:“沒有簽證隻能待90天,我要待四個月的。”

我說:“那就中間出去一下再回來。”

女兒說:“海關要求外國人得在境外待3~4天,然後再入境才可以拿到新的90天居住時間。我沒有那麽長的假期,也不想浪費在日本玩的時間。” 

好吧,女兒永遠是“正確”的。

 

定旅程,買機票,買電話卡、準備禮品...... 女兒想得挺周全,就是沒有心疼我的錢包!好在學校有些補助,後來又發現日本的學費比美國的學費低,頓時覺得占了大便宜,好開心呀!

 

3月25號,女兒踏上了旅程。我一向信奉“沒消息就是好消息”,沒想到女兒竟然發短信給我:“我上飛機了”,“等待轉機呢”...… 最後收到的短信是:“到東京了,飛機剛剛著陸。”看女兒匯報得這麽詳細,我開始期待下一個短信,比如“見到接機的人,已經上車”,“到住家了” …… 沒想到期望有多高,失望就有多大,在接下來的二十幾個小時裏沒有任何消息。我每隔幾個小時就發個問詢短信,但個個都石沉大海。焦慮之餘,我隻好絮絮叨叨地提醒自己,“沒消息就是好消息,沒消息就是好消息”......

 

好不容易等到了女兒的電話,她說目前學生們還集中在旅館裏,到達的當天她睡了很久,醒來後又辦理各種手續,現在正準備上車去民宿住家那裏。(好的,我知道你忙,但發條短信也用不了幾秒鍾呀!)

女兒告訴我:“日本這裏很幹淨,相機隨便一拍都很漂亮!”

我說:“能否給我發點照片來看看?”

女兒痛快地答應了。

 

我以為女兒上了車,會透過車窗照幾張街景發給我,沒想到這一等就是好幾天,而且等到的照片是住家的洗臉池、抽水馬桶和淋浴控製麵板,向我展示日本的家居設備有多先進。幹淨倒是幹淨,可完全沒有“漂亮”呀!唉,怎麽又忘記了,沒有期待就沒有傷害。

 

雖然我和女兒聊天頻率不高,但每次聊的時間可不短,多少了解一些她那邊的情況:

  • 住家媽媽工作很忙,每天早出晚歸。住家爸爸時常可以在家裏工作,主管接送孩子和買洗燒,做的飯菜挺好吃的。
  • 他們有兩個孩子,大女兒8歲,不怎麽說話。小女兒5歲,嘰嘰喳喳的,很喜歡跟女兒聊天,不過女兒不擅長帶孩子。
  • 住家的房子是高層公寓,現代派的,沒有傳統的榻榻米和推拉門。
  • 女兒自己買的學生地鐵票!第一次用日語跟公務人員交流,雖然很蹩腳,但最終搞定了,自我感覺相當良好!
  • 在校外找了一個國標舞社團,已經約好了課程,一周一次。社團幫女兒安排了舞伴,是個剛剛畢業的高中生,高高帥帥的。
  • 女兒不喜歡和學校裏的留學生們一起玩,說聊不起來,更喜歡自己閑逛。後來終於找到一個趣味相投的好姐妹,兩個人結伴出遊,每個周末都出去逛景點。女兒說一次爬山,風景非常漂亮。我又趕緊跟她要照片——幾個紅色的牌樓,樹立在登山的途中的叢林裏,完全沒有看點。
  • 學校邊上有個卡拉OK廳,從早上10點一直到晚上9點,學生隻要交$2,就可以隨便唱,飲料隨便喝。這便宜可不能浪費,所以隻要時間允許,女兒便叫上一兩個朋友放學後一起去唱K歌,連作業都在歌廳裏做,全當聽力和口語練習啦!
  • 去發廊挑染了頭發,剪了個狼尾發型,效果不錯。可惜,漂白過的頭發不能很好地保持顏色,紫色很快就變成了淡紫、灰色,最後又回到了漂白過後的黃色。
  • 皮膚瘙癢,去了趟醫院。留學生有醫療保險,自己需要交20美元。
  • 有個韓國留學生向女兒示好,可惜女兒沒有興趣。看來,我期望的浪漫異鄉戀的也落空了。

 

和女兒友好交流了一個月多,從五月中旬左右,突然間沒了消息。每隔一兩周我就找點事兒問問她,或是轉發個有趣的視頻,希望能得到個隻言片語,但沒想到她那邊一直毫無消息。無奈之下,我隻好又反複給自己PUA——一定是她太忙了,“沒消息就是好消息”。不過內心裏也還是有些不滿,發個“還活著”的短信能浪費幾秒鍾啊?

 

到了七月初,我姐姐跟我抱怨,“圓圓的微信是不是變了,我給她發語音,詢問她八月初回國的計劃,怎麽不回呀?”我無奈地解釋說:“沒變,她不常查看微信。一個多月了,她也沒有答複我任何信息。”

 

終於等到女兒的電話,一下子聊了兩個多小時。我問她到底在忙些什麽呀?女兒解釋說:她注冊了日語高級課程,對於她目前的程度來說,學得很費勁。如果想要拿A,需要花很多時間背單詞。但她又想跟當地的日本人多聊聊天,可以更好地練習口語,所以時間安排得很滿。

 

我說:“你可以在上下學坐地鐵的路上給我發個短信呀!”

女兒說:“路上都在忙著背單詞,複習考試,不看手機的。”

好吧,好吧,自己生、自己養的女兒,即使如此自我,怨不得別人呀!

 

7月28、29,女兒天天打電話過來,她一邊收拾行李,一邊跟我閑聊:

學期結束了,考試成績堪稱完美;

  • 參加了國標舞比賽,妝容和舞裙都很滿意,小舞伴挺聰明,領悟力強,兩個人配合很開心;
  • 東西太多了,給朋友們賣的禮物都混在一起,忘記哪個是誰的啦;
  • 箱子裝不下了,肯定會超重,需要打包寄先回來一些;
  • 雖說日本物價不貴,但這次出去玩也花了不少的錢,小金庫要見底了,掙錢還是很重要的;
  • 明天同學們要一起吃午飯,然後去唱卡拉OK;

 

為期四個月的日本留學就這樣結束了,8月1日,女兒到了北京大姨家。

我姐姐給她準備好了電話卡,給微信綁定了信用卡,所有的活動都隨女兒的意願來安排。女兒說自己就像是個被寵的公主,是從來都沒有過的感覺。

我聽了有點兒不快,脫口而出:“怎麽?難道我虐待過你嗎?”

女兒趕忙哄我:“不是不是,你給我的是自由,是最不容易擁有的。大姨的寵其實反而讓我有點不好意思。” 

(嘻嘻,這才是我的女兒!)

 

月8日,女兒來到上海爸爸工作的地方,繼續被寵了十一天。爬張家界、跳蹦極、遊蘇州、逛豫園...... 除了張家界是爸爸陪著去的,其餘的都是女兒自己坐地鐵去玩的。爸爸後來跟我這樣評價女兒:圓圓現在很成熟,但同時又不失率真,言談舉止都很得體。

 

哇!能得到老爸如此的評價,不容易啊!嗬嗬

 

等女兒回到家,離開學隻剩下三天了,我全程陪著女兒整理旅程的行李和打包返校物品,期間女兒跟我分享這趟旅程的種種見聞和感受。

聊到最後女兒跟我說:“媽媽,這趟日本留學讓我有了兩個靈命成長的體會。”

我好奇:“哦?哪兩個?”

女兒說:“第一,自己想要的東西得自己努力去爭取。”

我趕緊補充:“在不傷害別人的利益基礎上。”

女兒應和:“那是,那是。”

我問:“那第二個體會是什麽呢?”

女兒說:“其實也不算什麽第二個,它和第一個體會有關係的,就是在努力爭取的過程中不要害怕失敗。”

 

女兒的感悟讓我非常欣慰。其實這些觀點是也我一貫堅持的,不過對女兒來說,這隻是我的理念,是她的第二手經驗。隻有她自己在生活中體會出來,這些認知才真正成為她的第一手經驗。

 

嗬嗬,女兒又成熟了一點兒

加油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偷油老鼠 回複 悄悄話 媽媽女兒都超棒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