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ing Mortal》, by Atul Gawande (Medicine and What Matters in the End...)
讀書群群主推薦這本書, 我才知道作者是印度裔第二代移民,哈佛高材生,神經外科醫生(neurosurgeon),是紐約多家刊物醫療編輯,奧巴馬醫療團隊顧問。
我這個人不大記事兒,書中有很多的實例,零零星星地記住一些故事情節,具體的數字我記得也不是很清楚,大家體會一下意思啊。
- 一開篇,癌症病人,手術、化療,治了一通,幾個月後痛苦去世。病人的老公當時表示,自己堅決不選擇這樣的治療。不幸的是,他自己真的也得了終結性疾病,他忘了曾經的決定,選擇了和妻子類似的治療,一段時間後痛苦去世。
- 作者的爺爺生活在印度,不顧家人勸阻,每天都要坐著敞篷卡車巡視自己的農場。一百歲零幾歲的某一天,從車子上掉下來,摔傷去世的。可能有人覺得遺憾,我卻覺得爺爺活得無怨無悔,真實自由。
- 作者在一個朋友的診所,看到一個近八十歲的老太太來檢查身體,老太太描述頭疼、腰疼等症狀。病人走了以後,朋友對作者說,這個老太太的身體狀況,對於她的年齡來說,已經是極其好了-- extremely well。
- 一個女兒,為了滿足媽媽的獨立生活願望,自己建立了特別的養老院,獨立生活,有助理,不強迫,養老院一建成就滿員,發展很快,可惜後來被投資者掌控,變了味兒。
- 作者女朋友的奶奶, 一直獨立生活,真誠待人,熱心服務社區活動,直到八十多歲,有一天,發現自己記不起車子停哪裏了,不得不開始接受別人的照顧。
- 作者的爸爸也是神經外科醫生,得了頸椎腫瘤,在左手手指有些麻木的狀況下,依然堅持做了兩三年的手術。後來右邊手指也開始麻木,便從手術室裏退休,當了兩年的市長,同時更新修複他在印度創立的學校。再後來開始走路摔倒,才決定做手術。手術前,主治醫生問作者爸爸對手術後的生活期望,爸爸說:隻要能坐在沙發上,吃著巧克力看橄欖球比賽就可以了。不過在作者的記憶力,他爸爸從來都沒有坐在沙發上,吃著巧克力看橄欖球比賽。這個其實隻是一個對個人生活能力的期望值而已。由於腫瘤長在頸椎裏,手術實際上隻是盡量切除能夠切除的腫瘤,給腫瘤騰出些成長空間來,聽起來很難接受,但這可能是最靠譜的方案。作者的爸爸最後也活了九十多歲。
- 一個醫生六十幾歲退休後,主動去養老院做事,發現養老院死氣沉沉,於是為院裏爭取了兩隻貓,四條狗,一百隻鳥,使養老院充滿生機。其中一個七十歲左右的老人,本來已經失去生活動力,開始數日子,後來竟然搬出養老院,重新開始了獨立生活。
- 還有一個實驗結果,兩組老年人,一組自己掌控,想什麽時候起就起,想什麽時候吃就吃,想吃什麽就吃什麽;另一組則有專業醫護人員,專業營養師和健身專家來製定生活起居、健身運動以及飲食搭配。結果,一段時間(半年?)過後,自己掌控的人反而比專家組的人身體健康狀況要好。
- 書裏好像還提到過,人上了年紀,可能變得更容易依戀親人。真實情況可能真的如此,我從我媽媽身上,的確看得到這個趨勢。我自己現在也有這個傾向。
我所能記住的隻是點點滴滴,作者其實寫得非常具體,有條理,沒有什麽太多的論斷性結論,而且娓娓道來,完全沒有枯燥乏味的感覺。我從這本書裏學到的是,人要學會麵對自己身體的現實狀況,想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麽,然後再做出靠譜的選擇,不要被所謂專家牽著走。我看完以後,為自己的未來做了些心理準備,現在記錄下來,免得以後忘了:
- 保持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接受現實,老了就是老了;
- 盡量獨立生活;如果子女需要幫忙,積極奉獻餘熱。
- 不能獨立生活以後,坦然接受外界幫助;子女願意照顧當然好,他們忙不過來就去養老院;實在不行,就絕食、吃藥,自我了斷吧;
- 生了終結性疾病, 盡量保守治療,少浪費錢,少受罪;
- 實在不行,絕食、吃安眠藥,自我了斷也未嚐不可;
- 60歲以後,多活一年賺一年;
- 65歲以後,盡量不去做沒有病症的身體檢查;
- 75歲以後,多活一天賺一天。
順便提一句《When Breath Becomes Air》,這本書的作者也是印度裔,我當時看到書的介紹時,以為是類似的道理,結果發現這個故事恰好是個的反例。作者很積極向上有熱情,也是神經外科醫生,但沒有照顧好自己的生活和身體,得了肺癌。他的主治醫生是個年輕的女性,比他大幾歲,接手他的病曆以後,第一次談話就問他,他的生活目的是什麽。可惜,作者到死都還在尋找著這個答案。不是很推薦。
是呀,才三十出頭,沒能“立”起來。
非常同意,“生活有點啥目的,也是建立先照顧好自己這個動物的基礎上”!
謝謝回複,看來我們是同類人。:D:D
能否多說兩句你的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