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淨月筆跡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複活節的篝火

(2012-05-07 04:55:56) 下一個
複活節的篝火 歐洲的複活節,在宗教意義上是紀念2000多年前,耶穌基督為拯救人類被釘十字架而死,三日後複活。而在傳統文化意義上,則是為了慶祝春天萬物複蘇,人們迎來新的生命和新的希望。所以在慶祝這個節日的時候, 很多的具有象征性意義的物件如雞蛋、兔子、蝴蝶及春天的花卉和嫩芽,都跟宗教沒有什麽直接的關係。 人們在慶祝複活節的時候,有一個特別的活動,就是燃起篝火,意在趨趕冬日的寒冷,燃起新生活的希望。往年複活節,我們都是看到小區附近張貼的小廣告,在社區裏的小廣場等比較寬闊的地方看熊熊燃燒的篝火,看人們手握啤酒杯、邊聊天邊嚼著香噴噴的烤香腸,聽孩子們興奮地圍著篝火跑跳嬉鬧,感受著複活節的氣氛。而今年的複活節,我們一家在柏林度過,得到距離柏林一個小時車程的一位德國朋友克勞斯博士的邀請——去他家的私家花園,參加了他二十六年來一年一度的“私人篝火秀”。 一進 克勞斯博士的大家,我們就被那諾大的花園美麗的風景吸引住了。鳥兒鳴囀、泉水叮咚、花團錦簇、樹木繁多是在德國不足為奇,隻要有個私人花園,這些就都不在話下,但是克勞斯博士的“徒步登高小徑”我卻是頭一次經曆。 沿著一條五六十公分寬的彎彎曲曲的小路順坡而上, 忽而綠樹、忽而翠竹、忽而花叢、忽而小溪,曲徑通幽,花園雖然隻有2000平多平米,因為因地製宜的借景和造勢,感覺那條小路很長很美。很多客人都在興致勃勃地沿小路尋幽境,大家能互聞其聲卻不見其人。我兒子很快跟一位與其年齡相仿的德泰混血女孩兒追逐嬉鬧似多年老友,我們卻隻聽他們的歡笑,看不到他們的蹤影。終於在香汗和微喘中,走到了小路的盡頭,那裏豁然出現一片直徑10米多的石子鋪成的圓形小廣場。 廣場上已經準備好了堆成圓錐體的一堆木頭,不用說,那就是即將點燃的複活節的篝火。而在小廣場四周,細心的主人已經為來賓們準備好了觀眾席——長椅和板凳, 每個座位上麵還有禦寒的毯子。乍一看,誤以為這裏是一個露天的劇場。 克勞斯不僅是大學教授,而且還是業餘歌劇愛好者,常常舉辦小型的個人演唱會。而這個持續了二十六年從未間斷的複活節篝火,也是他吸引眾多親朋好友的保留節目之一 。伴隨著這個重頭大戲,他那裝修一新的偌大的地下室裏,同步舉辦著瓷器、攝影和繪畫展覽,一個小型的“跳蚤市場”也令來賓們興奮異常。 克勞斯博士的住宅,是一個一百多年的古堡。上麵幾層在二戰尾聲裏盟軍的轟炸中消失,隻剩下偌大的地下室和地上兩層。 克勞斯博士的父母把幾乎成為廢墟的古堡買下來,修葺之後成為一個很大的住宅,再經過克拉斯博士多次的裝修和改建,成為今天人們眼中集古典與現代文化品位於一身的精品建築。在克拉斯的攝影展裏,這座建築在各個時期的圖片,默默講述著它興衰曆史。 在沒人監督的50多平米的跳市裏,進門左手是熊熊燃燒的壁爐,屋子中央的台子上擺著各種寶貝。選中合意的東西,就自己估價並且把錢放進在進門右手邊牆角處那個無人看守的類似捐款箱的盒子裏。在篝火燃起之前,我淘到幾件寶貝——克勞斯博士親手製作的瓷器燭台。 八點鍾的時候,主人克勞斯頭戴白色安全帽,出現在大家麵前,大家被他搞笑的打扮逗笑了。他說幾句歡迎詞,就鑽進了那個木頭堆裏,親自點燃了篝火。大家都停止了說笑,從院子的四麵八方圍攏過來。注視著越來越旺的篝火,有的輕聲感歎,有的凝神注視。火勢越來越大,火苗竄得越來越高,幾乎要燒到那些參天的大樹。我開始擔心——不要引來火警吧?不過大家好像都沒有這份擔心——在這裏經曆了二十多年的複活節篝火,大家都有淡定的理由。 原來複活節的篝火是這麽的美!火苗變幻著舞姿,跳躍著,舞動著,飄飛出無數閃爍的小火星兒。它們飄飛出篝火,升上天空,似無數閃爍的精靈, 在高高聳立的數枝間,旋轉、飛舞,飄到遙遠的天邊。隨之焚燒的,還有冬日的精靈,它們最後的淫威終於讓位給這複活節篝火帶來的溫暖,而消失殆盡了。 篝火漸漸弱了,小了。克勞斯又把柵欄旁邊的舊聖誕樹扔進火堆,接著是一把舊椅子、又一個舊凳子——這也是篝火的風俗之一,燒掉老舊的家什,燒掉陰冷和晦氣。 在篝火變成一堆焦炭的時候,人們紛紛告辭,克勞斯弟弟的泰國老婆卻很熱情地跟我聊得正歡。她純正的德語居然是跟80多歲的婆婆學的,她說她很幸運生活在這樣一個大家庭。我能想象她的幸福,卻不能理解克勞斯博士那麽才華橫溢、成就非凡,卻是一個對異性沒有興趣的人。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clematis 回複 悄悄話 咳,怎麽就這麽停筆不寫了呢?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