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淨月筆跡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長篇連載《我與大鼻子畏婚夫》(二十五)

(2011-03-01 05:07:18) 下一個

二十五

       離開柏林之後,我們就直接去了他出生的、並度過快樂童年的小城——探戈明德。小城不僅有美麗而浪漫的名字,而且景色非常優美。

    在德國,一個地名後麵有“明德(Muender)”,就意味著這個地方是小河匯入大河、或者大河入匯大海的“河口”或“海口”。由於靠水而居,通常可以說是人傑地靈。這就是中國人說的“仁者愛山,智者愛水”吧?

       易北河是德國僅次於萊茵河的第二大河流,從捷克流入德國境內,經過德國首都柏林,由德國的第二大城市漢堡流入北海。德國的四通八達水路交通,絲毫不亞於其聞名世界的陸路交通,除了萊茵河、易北河、多瑙河以及數不勝數的大小天然河流,德國還有連接各大河流以及大海的多條人工運河。如果你幸運的話,甚至可以看到船隻行駛在汽車上麵的情形——那時運河水道與地麵的車道交叉的地方。

        跟著羅德回他的家鄉,我們就有過這樣的幸運。他本來就是個健談的人,回到他的故鄉,就更加抑製不住那份興奮和自豪,一路上說個不停。他還非常興奮地描繪了我們將來航海的計劃。

      “你知道嗎?其實全歐洲的水道都是相連的。我們可以駕著帆船去巴黎,或者去北歐的奧斯陸——那是我最愛的地方。”

       一路說著,不覺間就到進了他的故鄉小城——探戈明德的城門。他就更加興奮起來:“你不是說,你是中國古代皇帝的鄰居嗎?告訴你——我也是德國古代皇帝的鄰居啊!”然後他就開始帶著我把小城裏的大教堂和皇帝古城堡轉了一遍。

       “北京的故宮多少年了?”他問。

       “明朝開始——大約六、七百年了吧?”我不確定地說。

       他趕快接著:“好,就算八百年好了,這裏也是當年皇帝的城堡,也800多年了啊!你看那個大教堂,還要老——1000年了。明年就是整一千年,要搞一個大的慶祝遊行呢,我們也要來啊!”看著他興奮得像個孩子一樣,我很理解他的心情,終於有機會跟我介紹他的家鄉了。

     很多德國人對中國很有興趣、進而喜歡中國文化和中國人的原因之一,因為中國像德國一樣,有自己源遠流長的曆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不像美國——根本就沒有曆史,更談不上文化!而在德國,因為兩次世界大戰的失敗,國土麵積小了不少,很多曆史遺跡和著名建築也不同程度地遭到嚴重的破壞,雖然戰後修複很多,但是要看原汁原味原裝的古城風貌,還是得到像探戈明德這樣的小城才行。

        我們在河邊兒走著、說著,不覺天色已近黃昏。我說:“再不去看你姑姑就太晚了吧?難道我們要趕著去吃晚餐不成?”

           “哦,我們今天不去看我姑姑了,太晚了,明天再去。今天去我發小的朋友那兒,他們請我們吃晚餐。訂的是六點,還有點兒時間,我們再走走。”

德國人的認真勁兒又表現出來了——說了六點,就算是發小的朋友,也不能提前去按門鈴兒。

好吧,既來之,則安之。我們就沿著風景秀麗的水邊兒散步,羅德說這裏就是他八個月大的時候,父母帶著他駕駛帆船出海的地方。每年夏天他們都從這裏出發,到附近一個小島去度假——同一個小島、同一片沙灘——年年如此,從不厭煩。”這也是德國人的一個特點,他們度假,可以幾十年去同一個地方、做同樣的事情而從不厭煩。

複活節之後的德國,天氣還是“春寒料峭”,加上已是夕陽西下時,我不覺得打個寒顫。羅德很體貼地摟住我的肩膀。不遠處傳來陣陣悲婉的鳥啼聲,羅德問我:“知道那是什麽鳥的叫聲嗎?”

我凝神細聽,笑著說:“知道,我還知道它唱得是什麽呢!”

那是布穀鳥的叫聲,聽老人們說,布穀鳥沒有自己的窩,天冷得時候就很慘,它們在唱:“不苦、不苦,光棍兒不苦!”

羅德聽了卻用低沉的聲音說:“才不是呢!他們是在尋找他們的孩子呢。”

接著他就給我講述了德國關於布穀鳥的傳說。

    在北德乃至北歐,尤其是瑞典、挪威等國家,地廣人稀,冬天很冷很漫長,為了讓人們走出祖祖輩輩居住的溫暖的村莊,為了提高人口的數量和質量(避免或減少近親繁殖),他們都會在夏季、特別是一年中最長的那一天——622日前後,舉行盛大的慶祝活動。男男女女盛裝狂歡,在聚會中尋找意中人,歡慶之後就在大自然的懷抱裏野合,之後各奔東西。這一天種下的種子,孩子的親生父親是誰,隻有孩子的母親知道,或者就連她也不知道。所以男人們對所有的孩子都很友善,因為不知道哪個是自己的,生怕一不留神慢待了自己的親生。 

   這個解釋真是太荒唐了!我大笑起來。羅德卻認真地說:“真的,這個風俗已經上千年,北歐有的地方至今如此。”

    他還一本正經地說:據不完全統計,在德國有大約9%(或者還要多)的孩子不是的親生,就是所謂的“布穀鳥”的孩子。之後他好像看出了的心思,笑著說: “你兒子在德國男人麵前也不會被慢待的,盡管他有一張典型的中國臉,不會有德國人疑心是他們的孩子,可是,那種特性已經深入到內心深處,他們已經習慣了,所以德國人對別人家的孩子都像對自己的孩子一樣好。” 

    這種解釋真是太荒唐了!我對他的話將信將疑,當個笑話聽。原本很多中國同胞還把他們德國男人想得很高尚呢,覺得他們對別人的孩子也一樣有愛心。讓他這麽一說,突然覺得這種愛心倒顯得有些滑稽了。 

 可是,之後在他發小的朋友哈夫家裏發生的事情,就讓我不得不對他的話認真思考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秋天狗媽媽 回複 悄悄話 期待結局,謝謝你這麽好的文章,人在國內還追著看,嗬嗬
平凡的幸福 回複 悄悄話 我是因為追看你的自傳小說才注冊了文學城,喜歡你的文筆和你的生活態度,有同感也有共鳴,很高興能先暏為快,因為相信有一天這自傳小說會印成書的。我是蓮花的老鄉,也非常的明白理解她的經曆,從你的形容中,我看不出你對她有絲毫的看不起,讓我由衷的感覺你是個很真實與真誠的人,謝謝你,祝你幸福!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