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前幾年流行一句口頭禪:“不到北京不知道自己官小,不到香港不知道自己錢少……”,在這裏我要添一句,不過德國就不知道什麽叫節省。
在國內時候把國外資本主義生活想象得紙醉金迷,花天酒地。動則若幹馬仔前呼後擁,靜則在自家泳池邊沐浴陽光。來到德國才發現,其實大多數人都很節省,即使是收入很高,或家產頗豐的人,也都不會浪費。他們的日常生活很簡單,每天隻吃中午一頓熱餐,早上是咖啡麵包,晚上是麵包香腸,當然少不了他們喜歡的奶酪。而且德國人在節假日或晚上下班以後的私人時間裏很少應酬,隻要有活動,大都是帶著伴侶甚至孩子。
有客人來家裏吃飯,通常隻有一兩道主菜,一葷一素而已。前餐是湯和沙拉,餐後有甜品(水果或冰激淩)。遠沒有中國人請客時那麽豐盛。在中國,不管是公款請客還是自掏腰包,如果不是八個盤六個碗地擺滿桌子,而且飯後有大量剩餘,就會顯得失禮和不夠熱情好客。在德國,有時吃完飯,就是在餐廳裏吃自助餐,人們也把盤子裏的食物吃跟貓舔過似的。
我記得在新加坡的時候,跟著房中介看過很多房子,幾乎家家都有一個漂亮的廚房,好像房地產公司的樣板間似的。可是他們的廚房不是用來做飯,而是用來看的。最多燒一壺開水,煮兩個雞蛋。因為天氣熱又愛漂亮的緣故,使他們不願意在家裏煮飯,也因為新加坡的餐飲業非常的發達,滿街的大小餐廳和排擋,幾元新幣就可以吃到非常豐盛美味的佳肴,做工精細,用料講究,味道鮮美,何樂而不“食”呢?
在德國可就沒有那麽大的口福了。德國人不愛吃海鮮,大多吃冷凍食品。但是他們家裏的廚房大而全,各類工具一應俱全。幾乎所有的鍋碗瓢盆都是成套的,還有各種的調味料,歐洲人非常講究餐具和情調,用很多小飾物和蠟燭等,把氣氛弄得很浪漫,德國人尤其是這樣。特別是節日,用什麽樣的餐巾紙,什麽樣的插花,禮物的包裝紙都是不同的。如果聖誕節用了複活節的東西,或生日禮物包了聖誕節的包裝紙,都是很失禮和丟臉的。他們還特別講究器皿和食物及飲品的搭配和色彩,什麽酒用什麽杯子,什麽菜用什麽盤子,至於刀叉就更是講究多極了。很多嫁到德國的中國女子,開始時候很不習慣,覺得煩瑣和無聊,日子久了,也被同化了,有時候,反而比有些德國人還講究。特別是多了中國餐具,中餐西吃時更是多了一些文化的交融和互補,櫃子裏麵自然更加豐富多彩。
德國的家庭主婦在做飯上麵不用下很大功夫,大部分的工作就是搞衛生。她們大部分都很能幹,就算是有職業或很高職位的女士,也會把家務處理的妥妥貼貼。每個房間,每個角落,都盡顯女主人的品位和用心。她們自己帶大每個孩子,沒有象中國那樣父母公婆天經地義地為兒女帶孩子,也沒有可以用極便宜的價錢就可以呼來喚去的小的或老的保姆或菲傭,請得起全職保姆的人是很少的,而大部分母親都很珍惜和孩子共同度過的快樂時光。等孩子可以上幼兒園,她們又要出去工作,當然如果老公很有錢可以在家做專職主婦,那就更加的把家裏的一切包攬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