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淨月筆跡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也談自相輕薄

(2007-05-08 14:45:41) 下一個

讀了導報主編的一篇《自相輕薄》,有些同感,也有點異議。

其實,國人的自相輕薄早已不是新鮮話題。我來德國不久,就認識了一位早已取得博士學位的前輩(年齡和我相仿,但其學曆與在德國的閱曆,足以令我須仰視才見,所以一定要稱之為“前輩”才夠恭敬)。我們相識不久,他就給我很多的幫助,讓我感激不盡,覺得即使傾盡所有,隻要能有機會,也願意為他做點什麽。可是,不久,我就發現,他的話題永遠不知不覺地轉入一個主旋律,就是罵自己的同胞。一句永遠的口頭禪:“那些中國人 ------ !”

起初我很詫異,他自己不也是中國人嗎?他的尊容,就是做 20 次整容手術,也還是能看出來是典型的中國人呀!為什麽在德國呆一陣子,就自以為不是中國人了呢?!後來我就很厭惡,其實他的公司也全是在靠賺中國人的錢呢!而且“那些中國人”被他罵的理由也不十分充分。再後來我就很警覺,我想,我有一天也會成為他所謂的“那些中國人”中的一員。果然,不知道為了什麽事情,我得罪了他,於是,從各處傳來他的關於我的種種議論,讓我自己都懷疑我是不是真的挺不是個東西。自此,此君我寧願敬而遠之了,也落個耳根清淨。因為每次聽他罵自己同胞的時候,也覺得是在罵我,因為我也是中國人呀!中國人為什麽這樣自相輕薄呢?!

另有一個朋友在國內生意做得不錯,煩了,就到德國來休息休息(很奢侈呀),到我這兒住了一陣子。我常請一些語言班的中國同學來家裏聚會。我這個朋友跟一個即將畢業的女大學生的對話,讓我思量很久。

他問:“你畢業了,幹嘛不回中國,玩命在這找工作?在人家屋簷下,看人家臉色。這兒工資高?我給你月薪一萬(人民幣),你跟我到北京去工作吧。”

女大學生慢聲細語地回答:“我現在的工作已經差不多找好了,他們給我的工資比你說的一萬要多得多。另外,很多人都認為在國外受歧視。不錯,他們的政策是偏向本國人的,我找的這家公司,為了雇傭我,必須搭上兩個德國人,否則勞動局就不批。可是他們為了開辟中國市場,很需要人才。所以,真的有實力,就不怕找不到工作。至於你說的歧視,我在德國的日常學習和生活中完全沒有感覺到,人們對我都很友善。反而因為我是外地人,在北京和上海受到過的歧視令我不寒而栗、終身難忘。”

女大學生的一席話,說得大家啞口無言。是呀,我們在國內受到同胞手足的歧視和欺負,大家好象熟視無睹,視為自然。而在國外,有一點的不如意,就馬上激起民族自尊心,要上綱上線地理論一番了。記得上學的時候學《矛盾論》,印象最深的一句話就是:“民族矛盾解決了,階級矛盾就上升了。”雖說國內現在已經不講階級鬥爭了,但是,那種潛在的階級意識,一直或者更深地在人們的頭腦中發揮著作用。“吃得苦中苦,作得人上人。”是很多家長教育孩子用功學習的座右銘,同時也道出了人們心中一種陰暗的理想 ------- “出人頭第”,就是坐在別人頭上!通過“學而優則仕”,成為可以對別人頤指氣使,發號施令的人!當然這些“別人”,就是比自己地位低的人,比自己弱的人。而且基本上是自己的同胞。老一輩革命家,拋頭顱、灑熱血,為的是什麽?還不是為了推翻萬惡的舊社會,推翻在勞動人民的頭上作威作福的剝削階級、建設一個人人平等的新中國嗎?可是,很多人卻是夢想或者已經成為作威作福的剝削階級,這怎麽行呢?

我想,在德國生活一段時間的人,都會發現:大多數德國人非常節儉和勤勞。就算是有一些家產,洋房汽車俱全,甚至是有規模不小的公司,他們的大部分家務勞動都是自己或家人承擔的。他們的古訓(德國人也有古訓?)是:“ Man muss selbst Schuhe putzen ( 人應該自己擦鞋 ) ”。就算是雇傭清潔工、花匠或保姆,也是必須要付出相當的報酬,並且給予相當的禮貌和尊重的。隻要是在工作,人人都應有自豪感和自信心。

可是,對比一些同胞的行為,我就不敢恭維了。

國人的生活越來越富裕了,錢袋越來越鼓,於是,氣也粗了,聲兒也大了。做飯?洗衣?抱孩子?這種粗活怎麽能能自己做?皮鞋更是不能自己擦了,反正有廉價的外地勞工。我們已經當家作主人了,不,我們已經是“人上人”了,我們理應去支使別人!去飯館吃飯,那是去作“上帝”的,當然要對伺候人的“小二”們吆喝了!

還是我那位中國來的朋友,在德國一家中餐廳吃飯時差點兒跟老板娘打起來。

開始點菜,他嫌服務員來得慢。於是開始使臉子,口氣也生硬起來。“怎麽中餐館的菜單上盡是外語呀?誰看得懂呀?還讓不讓人吃呀?”我小聲說:“這裏大部分的客人還是德國人。中國人自己都會做中餐,比較少到中餐廳。”“那他們的態度也不好呀,他們不懂得顧客就是上帝呀?!”那服務員其實就是老板娘,我們這個城市不大,中餐廳的生意不太好,為了省人工,基本上都是老板娘親自跑堂的。偏這個老板娘也不是省油的燈,看我的這位仁兄這樣,也不示弱,一扭身,走了,把我們晾在那兒。“老板娘怎麽了?這什麽態度呀?要在國內,早打丫的了!”得,眼看著就要打起來,這頓飯吃得我提心吊膽。

我讀書時也在一家中餐廳做過幫工,跟一些餐廳老板也比較熟悉。他們勤勞善良,在如今競爭激烈,生意每況愈下的情況,也有滿腹的苦衷。有一次我搞活動去一個中餐廳訂台,本來還想講價錢,誰知老板娘悄悄對我說,我們何嚐不懂得“來的都是客”,和氣生財呢?可是有時候寧願空著也不願意接中國人,特別是自助餐,不但浪費、糟蹋東西,而且吃一點兒菜換一個盤子,甚至還換刀叉,給我們帶來很大的工作量。而且,中國客人對我們的輕薄態度,也讓人非常不舒服。

是呀,我也和德國的朋友一起去過中餐廳吃過飯。他們都非常尊重為他們服務的廚師和跑堂,就算是政府工作人員,甚至市長到餐廳吃飯,也同常人無異。吃自助餐的時候,也通常隻是用一碗(用湯)、一小盤(用沙拉)、一大盤(用正餐)而已,甚至有的沙拉盤子也省去了。他們用過的盤子,有時候跟舔過了似的,絕不浪費食物。對服務人員,不但友善尊重,而且會給一些小費,表示對餐食的滿意和對服務員的謝意,掏錢的時候,除了對膳食讚不絕口,還附加上對廚師的問候,對跑堂的祝福。當然,有些不過是客套話,但是足以減輕人在異鄉工作的辛苦、生活中的壓力和心理的煩躁,心裏暖暖的。

當然,這些也都不是對自己同胞輕薄慢待,甚至惡語相加的理由。我也很理解受了同胞氣的同胞的憤慨。可是,我們衝動氣憤的同時,是不是也冷靜地反思一下兒這種情況的由來,而不要一味地上綱上線,把“趨炎附勢”,“舍身求榮”,“忘記祖宗”等大帽子一股腦兒地扣下去。我們勤勞善良的中華民族的兒女,出門在外或定居他鄉,是否也應該反省自身的弱點,是否也該向別人學習學習呢?在我們批評別人服務不好、或看人下菜的同時,也學著作一個好顧客呢?因為尊重是互相的。

還是我那個中國來的朋友,現在已經回國去了,臨走前,已經成了一個虔誠的基督徒。

因為無所事事,他曾經常常跟一些朋友去一個中國人的基督教會,開始是對那裏的語言環境(都講中文)和每次讀《聖經》結束後的免費“愛宴”有興趣,後來就真的被“同化”了。他常勸我也去,我去過一兩次,就沒有再去。我是個堅定的唯物主義無神論者,至今也沒有信教。但他的一番話卻令我非常感動。

他說,他在國內掙了些錢,就忘了自己是誰。吃喝嫖賭,什麽都幹。不管在哪裏,不罵人就不說話。不用說在餐館,就是在家裏也是一樣,吆五喝六的。他覺得“上帝”也就這樣了吧?可是,來了德國,去了教會,學了《聖經》,他知道了,“上帝”其實是沒有派頭的。耶酥在知道自己被猶大出賣,就要被釘在十字架上的時候,他俯下身來,給他的信徒洗腳!並且說:“我給你們洗腳,也希望你們互相洗腳。我愛你們,也希望你們互相愛護。”說到這些的時候,我這位朋友的眼淚都要流出來了。原來一直想做“人上人”,想作上帝,卻不知,原來上帝是愛的化身,而不是特權的代名詞!

在這裏我再一次聲明,我不是基督徒,絕不是在這裏傳道。我隻是想提醒大家想一想,我們是誰,我們該這樣對待別人。愛和尊重是互相的。

我們中國人站起來了。我們中國人(一部分)有錢了。我們中國人可以輕鬆逛世界了。我們中國人也可以在別人的國家裏站住腳跟了。可是,很多人卻不知道自己是誰了。

這可咋辦呢?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pinkpony 回複 悄悄話 你的文章寫得都很好。。超讚! 加油!
laosan 回複 悄悄話 Very good writing.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