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菜花:本是菜,自以為是花

隻為整理零星思路,想哪兒說哪兒,全無章法。如果您有耐心讀上一篇,這裏就謝過了。
個人資料
正文

四十多年的流水帳——學軍勞動(15)

(2007-11-20 21:55:52) 下一個

劉老師決定讓我轉到一個英語班,一來改變一下環境,二來也不用同時念兩門外語。這次我學乖了,一到新的班集體,先交幾個朋友。而且班裏沒有社會流氓和留級生,所以我沒有再遇到任何麻煩。這時,學校已經開始了反對資產階級教育路線回潮,課程斷斷續續。到了期末老師不敢考學生,而是鼓勵我們自己考自己,條件是要和工農實踐相結合。我為自己出的數學題如下:某村為了抓革命促生產,幹部群眾挖了一個大糞坑,如圖所示。試證明角A等於B+C。這題多好,既有幾何證明,又有工農實踐。至於說廣大幹部群眾為什麽那麽想知道角A 和角B+C 的關係,也許是吃飽了撐的,反正我管不著。暑假裏,我們到附近農村勞動並且住在老鄉家裏,大約兩周。我第一次知道新鮮棒子麵餅(玉米麵餅)是香的。城裏吃的棒子麵是陳年的“戰備糧。”雖然酒是越陳年的越好,可戰備糧正相反。陳年棒子麵都是發了黴的,又苦又幹,難以下咽。好像是第二學期,我們到白洋澱,但不是郊遊,而是三周的學軍勞動。那是一個軍人農場,我們住在臨時的工棚裏,窗子沒有玻璃,和外麵是通的。也沒有床,地上鋪了稻草和涼席,然後是各自的被褥。第一天晚上軍人查鋪,手電照過來有點像探照燈,在女生的工棚裏照的時間最久。第二天經過老師交涉,手電就不再照女生那邊了。本以為學軍可以摸摸槍,甚至打打靶。哪知道我們主要是來幫著搶收水稻的。每天用脫粒機打稻穀,還要練操走正步。吃飯沒有肉,但是大米飯和饅頭隨便吃。當時糧食定量供應,在保定隻有國慶節和春節每人能買到一斤大米,其餘時間統統是棒子麵,小米,高粱米和少許白麵。那次在白洋澱,我可是過足了吃大米的癮。我的最高紀錄是一頓吃三飯盒米飯(標準的鋁製飯盒)。同學之間還搞吃饅頭比賽,全班的最高紀錄是我們組長,一頓吃八個半,第二名吃了八個。居說組長的老爸吃饅頭紀錄是把饅頭擺在一個長長的扁擔上,然後從扁擔一頭連續的吃到另一頭。當時要是有Buffet(自助餐),我們那一班十四五歲的孩子肯定能把一個店給吃成倒閉。飯吃多了,遲早會出事。班裏的一個女生終於和一個解放軍叔叔花前月下漫步在白洋澱的大堤上,被領導發現並跟蹤。領導還沒漫步,你到先漫步了,當下就把那位解放軍叔叔關了禁閉。據說每天隻有一個饅頭,一碗涼水。那個女生也立即被遣送回家。學軍結束之時,農場特意為我們殺了一頭豬。不管肥瘦,統統放到鍋裏加上鹽和水燉了幾個小時。然後每個組拿臉盆去盛一盆回來大家分。三個禮拜肚子裏沒油,這回可是甩開了腮幫子一通猛吃。第二天返校的路上,好多人都拉肚子,真是可惜了那口肥豬。我們的方塊編隊和正步已經走的象天安門廣場上的解放軍了。返校後榮幸的在操場上列隊表演並受到校領導的檢閱。帶隊的解放軍叔叔高喊:同學們,辛苦了。我們拚力高喊:向解放軍學習。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老漁翁 回複 悄悄話 寫的是,原汁原味;看得俺,如醉如癡 - 真!棒!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