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依依筆記 ]: 孩子,把你的手給我
原作者: 海姆 .G. 吉諾特
第一章 交流密碼:父母和孩子的對話
第四節 談話的原則:理解和共鳴 當孩子說起或詢問一件事情時,最好的反應通常是不要針對事件本身,而是要針對事情暗示的聯係。
六歲的弗洛拉抱怨說,最近她收到的禮物比哥哥的少,她的媽媽並沒有否認她的抱怨,也沒有對弗洛拉解釋說哥哥年長,應該收到更多的禮物,她也沒有保證糾正這個錯誤。她知道,孩子真正關心的是他們和父母關係的深度,而不是禮物的大小和數量。弗洛拉的媽媽說: “ 你擔心我愛你是不是跟愛他那樣多? ” 她沒有再多說一句話,而是緊緊擁抱了弗洛拉,弗洛拉驚喜地笑了。這就是這段談話的結束,而它原本可能會變成一段無休止的爭論。
許多孩子的問題的真正意圖,是他們對放心的渴望。對於這樣的問題,最好的回答就是向孩子保證我們對他們永久不變的愛。
當孩子講起一件事時,不要就事情本身回應他,而是要就孩子對這件事的感受作出回應,這樣通常比較有效。七歲的格洛裏亞回家時心情很不好。她告訴父親,她的朋友多麗是如何從人行道被推到積滿雨水的溝裏去的。她的父親沒有追問事件詳細的情形,也沒有威脅說要懲罰冒犯多麗的人,他就女兒的感受回答了她,他說: “ 這件事一定讓你很不舒服,你當時一定對做這件事的男孩子很生氣,現在你還在生他們的氣呢。 ”
對這些話,格洛裏亞深有感觸地回答說: “ 是的! ” 當她的父親說: “ 你擔心他們也會這麽對你嗎? ” 格洛裏亞斬釘截鐵地回答道: “ 讓他們試試!我會把他們一起拖下水,那一定會濺起水花呢! ” 她想像著那幅畫麵,然後大笑起來。這段談話以開心結束,它原本可能會成為一場應該如何幫助多麗自衛的、毫無用處的、冗長的說教。
當孩子回到家,不停抱怨他的朋友、老師,或者生活時,最好順著他的語氣回應他,而不要先試圖查明事件的真相。
十歲的哈羅德回到家就開始發脾氣、抱怨。
哈羅德:多麽痛苦的生活啊!老師說我是騙子,隻是因為我告訴她我忘了家庭作業,她衝我嚷嚷,她確實在嚷!她說她要給你寫條子。
媽媽:你今天很倒黴。
哈羅德:確實是的。
媽媽:在全班同學麵前被叫做騙子一定讓你尷尬極了。
哈羅德:確實很尷尬。
媽媽:我打賭你心裏一定罵了她幾句!
哈羅德:是的!你怎麽知道?
媽媽:當有人傷害了我們時,我們通常都會這麽做。
哈羅德:我感覺輕鬆多了。
當孩子發現他們的感受是正常人經曆的一部分時,他們會感到深深的安慰。傳達這種安慰的最好辦法就是理解他們。
當孩子對自身做評價時,通常不要隻是以讚同或不讚同來回答他,而要用具體的細節來表達超出孩子期望之外的理解。
一個孩子這樣說: “ 我的算術不好。 ” 如果你告訴他: “ 是的,你對數字的反應很糟糕。 ” 這樣說是沒多大幫助的,駁斥他的觀點也沒有用,或者給他一些膚淺的意見,如 “ 如果你再用功一點,會好一些的 ” 也沒有用,這些輕率的好意隻會傷害他的自尊,這種直接的教訓隻會降低他的自信。
你可以用誠摯和理解來回答他說的 “ 我的算術不好 ” ,下麵任何一句回答都行:
“ 算術是一門很難的課程。 ” “ 有些題目很難解答。 ” “ 老師的批評不會讓算術變得容易些。 ” “ 算術讓人覺得自己很愚蠢。 ” “ 我敢斷定你一定希望快點下課。 ” “ 下課時,你會感覺安心的。 ” “ 考試時一定特別難熬。 ” “ 你一定很擔心不及格。 ” “ 你一定很擔心我們會怎麽想。 ” “ 你一定很擔心我們會對你失望。 ” “ 我們知道有些課目是很難的。 ” “ 我們相信你會盡力的。 ”
一個十二歲的女孩說,當她拿著不及格的成績單回家,她父親用如此理解的態度跟她說話時,她幾乎要暈倒,她在心裏說,我一定要對得起父親對我的信任。隻要時間一長,幾乎所有的父母都會聽到自己的女兒或兒子宣稱: “ 我很笨。 ” 父母當然知道他不笨,於是他們開始說服他,讓他相信自己是聰明的,就像下麵這位父親做得一樣:
查爾斯:我很笨。
父親:你不笨。
查爾斯:我就是很笨。
父親:你不笨。記得你在夏令營時多聰明嗎?輔導員認為你是最聰明的人之一。
查爾斯:你怎麽知道他怎麽想?
父親:他告訴我的。
查爾斯:是麽,那麽他為什麽總是說我笨?
父親:他隻是在開玩笑。
查爾斯:我是很笨,我知道,看看我在學校的分數。
父親:你隻是需要更用功一點。
查爾斯:我已經用功多了,但是還是一點用都沒有。我沒長腦子。
父親:你很聰明,我知道。
查爾斯:我很笨,我知道。
父親(大聲地):你不笨!
查爾斯:我就是笨!
父親:你不笨!笨蛋!
如果一個孩子說自己很笨,或者很醜,或者很壞時,我們無法說出一些話或做一些事能讓他立刻改變對自己的看法。一個人對自己根深蒂固的看法,通常無法直接改變。就像一個孩子對他父親說的那樣: “ 爸爸,我知道你是對我好,但是我還沒蠢到把你的話當真的程度。 ” 當孩子表達了對自己消極、否定的看法時,我們的否定和反對對他沒什麽幫助,他們會更堅定地確信自己的看法,我們能給予的最大幫助是告訴他,我們不僅理解他的感受,還理解他的特別的暗示。例如:
伊凡:我很笨。
父親(認真地):你真的那麽覺得麽?你不覺得你很聰明?
伊凡:不覺得。
父親:那麽你心裏一定很難過?
伊凡:嗯。
父親:在學校裏,你一定非常擔心時間,擔心不及格,擔心分數低。當老師叫你回答問題時,你一定很慌亂,甚至即使知道答案,你也無法正確說出來,你怕你的話聽起來很愚蠢 …… 老師會批評你 …… 同學會笑話你。所以,很多時候,你寧願什麽也不說。我想你大概記得你說了什麽而大家笑話你的情景,這讓你覺得自己很愚蠢,同時也覺得受到了傷害,很生氣。(這時,孩子可能會告訴你一些他的經曆。)
父親:看,兒子!在我眼裏,你是優秀的,隻是你自己有不同的看法。
這段對話可能並不會使孩子立刻改變對自己的看法,但是可能會在他心裏埋下懷疑的種子,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那麽無能。他可能會在心裏想:如果爸爸理解我,認為我是一個優秀的人,那麽可能我並不是那麽沒用。這段談話產生的親密可能會讓兒子要努力地無愧於父親對他的信任,最終,他會逐漸發現自己身上的許多優點。
當孩子說 “ 我總是運氣不好 ” 時,爭論和解釋都無法改變他的想法。我們每舉出一個好運的例子,他都會提出兩件不幸的事來反駁。我們所能做的就是,讓他看到我們非常理解他有這種想法的感受:
安娜貝爾:我的運氣總是不好。
媽媽:你真的那麽想?
安娜貝爾:是的。
媽媽:所以當你參加一個比賽的時候,你心裏會想:我不會贏的,我沒有那個運氣。
安娜貝爾:是的,我就是那麽想的。
媽媽:在學校裏,如果你知道答案,你會想,今天老師不會叫我回答問題的。
女兒:是的。
媽媽:我想你可以告訴我更多的例子。
安娜貝爾:當然,就像 …… (孩子舉了一些例子。)
媽媽:你對運氣的想法我覺得很有意思,如果發生了你認為運氣不好的事情,或者運氣好的事情,來告訴我,我們可以討論討論。
這樣的談話可能不會改變孩子相信自己運氣不好的想法,但是,她可能會覺得有這樣一個通情達理的媽媽是多麽幸運的一件事啊!
[ 依依筆記 ]
女兒的醫生告訴我,幼兒 0 到 3 歲是很重要的人格成長時期,可能就是我們中國老話說:三歲看八歲。。。吧。這也是我目前積極地探索兒童教育的一個重要原因。
對於這一節提出的“理解和共鳴”,我想,大家可能都覺得沒有什麽異議。但是對於其中所舉個例,我卻覺得似乎不可一概而論。
最突出的實例就是哈羅德和媽媽那段關於老師的對話。無疑做為老師那樣對待學生是不正確的,但是做為媽媽,是否就可以一定以兒子的心情為首要,直言否定老師的行為呢?
對孩子心理的理解可能是做父母的比較容易忽略的地方。我個人的體會,是大多數父母都常常以自己的經曆為藍本,以自己未曾達到或者特別自豪的人生為目標,去要求自己的後代,而忽略了孩子本身的願望和思想,而且某些父母還表現為不屑去了解孩子的想法:“你懂什麽?”,“你知道什麽?”,“就是因為你什麽都不知道才會這麽想!”。。。從內心就根本否定孩子也會有正確的思維,所以也談不到理解和溝通。
但是,我也不認為一味地順從孩子的思路就可取。上述這個例子就讓我擔心如是說,可能在我們真正糾正這個錯誤之前 -- 不論是哪一方麵的錯誤,已經引發了另一個誤區:孩子從此覺得老師就是一個值得憎惡的人。如此豈不是更加不利於兒童的教育?
試圖了解自己孩子的內心,可能是一個艱難的過程。我的女兒隻有 18 個月,有時候,丈夫就覺得很難了解孩子為什麽要哭個不停。其實,做為媽媽,我也是連蒙帶猜。試想,當她到了十幾歲的時候,我們如何能一眼看穿她的內心世界呢?
我女兒在做一些動作的時候,比如試圖將一個三角形的插板放回圖書中它的位置,因為太小無法領會上下左右的方位,或者手的協調程度還不足以讓她順利完成這個動作,她就會顯得異常急躁。這時候,如果我隻是說:“好啦,你自己做不來為什麽要發脾氣?”或者,幹脆把她手裏的圖形拿走,她就會更加煩躁而哭泣。如果我耐心地安慰她:“這個對你是比較難,來,媽媽幫助你。”同時比較小心地牽引她協同做完這個動作,她就會比較有興趣繼續下去。
當然,一個 18 個月的小孩兒到底能夠領會多少大人的言語,這個我也沒有經驗。但是我覺得幼兒對成年人的理解,可能比我們想象的要多得多。至少,他們對於大人是否有足夠的耐心,判斷十分準確,也非常善於觀察我們對某些事件的容忍程度。
還是我的女兒,在某些要求我們不能滿足她的時候,她會立即趴到地上放聲大哭,表現得十分委屈。追蹤這種表現的原始起因,可能是因為她剛學會走路的時候,企圖追逐父母,而我們走得太快,她跌倒了就哭,這時候我們總是要把她抱起來好言安慰。因此她覺得當哭泣的時候大人就會立刻順從她的意誌,逐漸養成了目前這種惡習,而且有越演越烈的趨勢。
我決心改掉她這個毛病,等她再次故伎重演的時候,就獨自走開,任她扒在地上淚水滂沱。如果父親這時候和她講話,無論是安慰還是嗬斥,她還是會依然如故。於是我們誰也不同她搭腔,都在一旁做自己的事,暗中觀察小孩的反應。可笑的是,剛才還委屈得嚎啕不止,一旦發現無人會答理她,不到兩分鍾她自己就會站起來,或者找到媽媽隻要求抱抱,或者自己又開始玩耍,不再堅持她原來的要求了。
所以,我的理解是,對孩子的教育也應該讓他們知道並非事事別人都要依從他們。其實,對孩子的處理,和與成年人交往相同,坦誠相待。不必以大壓小,動輒擺出一付“我走過的路,比你吃的鹽還多”的家長姿態。但是如果認為他們做得不對,也應該表明自己的態度。
我就這節的問題和一些父母討論 ,以下就是是大家的看法。
程程
【 TWINMA 博客 】
是一對兒四歲雙胞胎的媽媽,她認為 : ” 教育孩子是個大問題,每個孩子都不一樣,又不能拿孩子做實驗品,初為父母,是要好好學習育子理論,更重要的是,自己摸索出一條適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式。
我覺得,父母跟孩子的交流很重要,不光是語言交流,肢體交流也很重要。我孩子在大哭的時候,我一般不會轉身就走,我會問他 / 她有什麽需要,媽媽能做什麽,或者幹脆抱抱,轉移一下情緒,事後一定要教育 : 這樣做是不對的,以後不能再這樣了(當然,他們總是記不住,但次數多了,會有用的),教育他們要學會控製自己的不良情緒。另外,有些大人的事情讓他們多參與,也挺有幫助的,讓他們覺得自己有用,比如,幫忙收拾碗筷,掃地等。我們經常跟孩子們一起做遊戲,比如,讓孩子拿個布玩具在床那邊蹲下,演木偶劇,我們在床這邊當觀眾,或者,讓他們當老師,給我們上課,講故事。 ”
丁莊秀園
【丁莊秀園 博客 】
的回答是: ” 這裏說的都對,但就我兒子來說,他從不主動和父母說什麽,從來都是媽媽問,就是媽媽問也很不願意答。。。 ”
我覺得這是一個普遍存在的難題,就連我女兒,也不是每一次都表現出她的願望。如果她要吃奶,就會清楚地說:“奶!”。但有的時候,她會哭個不停而拒絕和父母交流。也許大家會說,那麽小的孩子可能缺乏與父母交流的詞匯。但是另一方麵,已經成年的孩子可能會有更多的時候,不知道應該如何和父母交流,也許是覺得自己長大成人,不應該還象個孩子似的無事不向家長匯報。也許是覺得難以選擇適當的時機或方式。
就我個人的理解,遇到這種情況不妨耐心等待,大多數情況是,不說就是無大事。遇到他們終於自覺無法解決的問題,孩子還是會想法和家長溝通的。舉個可能並不恰當的例子,當我們自己有些情況無法向父母交代但是必須和他們通報的時候,我們不是還會迂回地先告訴兄弟姊妹,他們也都心領神會地去替我們做老父老母的思想工作嗎?
網友語燕
【 語燕 之金縷衣 】
的觀點是:
“從感情上,家長可以理解孩子,但從是非上,家長應該為孩子把握好尺度。
按法律的規定,孩子十六歲以前是不具有獨立行為能力的人,這就說明了孩子因為社會閱曆的限製,對是非的判斷能力還不是十分清楚,還容易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這個時候,家長能做的就是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世界觀,這對於孩子將來長大成人是很有幫助的,要思想上,也會少走很多彎路。
誠然,挫折教育是一種教育方式,對於某些特別固執的孩子來說,還不失為一種行之有效的方式,但越來越多的人感受到,人生最關鍵的地方,其實就隻有幾步,如果你的孩子的挫折恰恰出在這幾步上,有時候帶來的後果將會是終身的。所以,從小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是非觀是我們家長的責任,也是一種義務。
而且,我們家長從態度上要與孩平等,但從思想上卻不能和孩子一樣。我們理解孩子的目的在於,教他怎樣正確對待自己情緒上的沮喪與認清自我的價值。但是,我們也要認識到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都是社會的人,都不可能脫離社會而存在。如果僅僅對他表示理解,他在感情上得到支持,感到很滿足。但一旦離開家,到了學校社會上,外麵的人不可能全都用你這樣的態度對他,那麽,他是不是又該感到沮喪了呢?所以,‘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隻有從思想上把孩子的心結打開,才能最大程度地避免孩子有更多的負麵情緒。
就像依依女兒那個例子,其實就是從根上讓她意識到,哭是沒有用的,沒有人會因為她哭而改變態度。孩子意識到這一點,她就會改變自己的方法。其實孩子的理解能力是很強的,觀察能力也超出我們想像的範圍,隻要從小加以正確的引導,一些好習慣是可以從小養成的。”
晨晨 [2006 年 哈佛大學 ] 的媽媽 是我們的好朋友,因此我們對晨晨本人也頗為熟悉。對這個女孩子,起初我們十分驚於她的成熟和對學習與自身要求的主動性,對於她在 2006 年同時得到耶魯大學和哈佛大學早期錄取,也並無意外。這次,我也邀請到晨晨媽媽參加這個係列的討論。雖然她的工作非常忙,還是很樂意從百忙之中抽出時間,把她的一些經驗和體會和大家分享。
晨晨媽媽 非常讚成“第二節 毫無效果的對話:
“說教和批評產生距離和怨恨” 中的一個觀點,孩子們討厭說教,討厭喋喋不休。我過去自認為在和孩子講道理, 為了強調或生怕孩子沒聽懂,或因為生氣時口不擇言,自己又把話重新組織後再說,所以一個道理常常重複一遍,二遍, 甚至三遍。後來 晨晨 告訴我,本來一開始她是聽的, 而且也聽懂了, ( 就象我們說英文,即使語法用詞不準確,老美也理解一樣。 ) 可是再聽我一重複,她就反感了,結果把聽進去的道理又給“返送”回來。就像一個母親說得那樣:‘我一直努力地跟孩子講道理,說到我臉都綠了,但是他還是不聽我說,隻有我衝他喊時,他才會聽我說。’
我們可能低估了孩子的悟性和理解力,大人們隻要點撥提醒一下,他們就能領悟到,雖然不是全部 ( 大人們自己也不一定做到呀 ) 。這樣既不會把嗓子喊啞,又不惹孩子厭煩,下次再講道理時,他們就不帶抵觸情緒,還落得父女,母女,父子,母子關係融洽, 是不是這個理呢?”
晨晨媽媽 認為第三節中的例子和對話可能是十歲以上孩子的情況,是由孩子開始感受或思索人生的一些初始問題而引起,如聰明與笨,運氣好壞,自尊自卑等。到時候, 因為對孩子的觀察了解足夠深了, 家長 會很認真也實事求是地與孩子平等交談這些問題,和孩子一起分析並麵對我們自己也遇見過, 或正遇著,將來還會遇到的人生種種難題。
同時,她 也不認為一味地順從孩子的思路就可取,家長可以去體會孩子的心態,設身處地地去理解,但不是遷就。 ”
[ 本節後記 ]
對孩子的教育問題,一直是我們這些年輕沒有經驗的父母所麵臨的一大挑戰。誠然,每一個孩子都具有各自的特點與潛質,不可一概而論地照搬照抄別人的經驗。但是,兒童教育也同時具有很多的相似與相通之處。我們可以聽取一些專家以及有經驗的父母的意見,自己加以反思,從而總結出適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這是我在讀到這本美國兒童心理醫生的著作,決心做這個係列的時候,所想到的和企圖達到的目的。
希望大家都能有心參加進來,如果你對文中所述有任何意見:同意或反對,都可以以任何方式提出來討論。
謝謝大家!
< 爭取每周五 上 貼,謝謝參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