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想起一段國內往事,想起一個絕頂聰明的人,那個肉滾滾的大腦袋一下就浮現在眼前,此人也確實很有本事,能在三天之內,保證讓你厭煩他。
運送發電機組是項目上的一個重頭戲,有了機組才能有足夠的電力保證,讓各項建設工作向前推進。單台發電機自重五十多噸,加上固定支架和托架總重接近六十噸,這麽說吧,平常家用的轎車大概兩噸重,一台機組的總重相當於三十輛轎車的分量。沿途要過21條大小河流,既有橋梁最大承重隻有二十八噸,也就是說穿越每一條河流都要有一套方案。
整個方案是我做的,與承運商的協議條件也是我談定的。眼看就要起運誰知哪兒跑來個什麽副總伸手就要摘桃,說是要過來簽協議,這倒無所謂誰愛簽就簽,關鍵是本已談好的條件他要顯出他的聰明,簽協議的場合變成了另一輪談判。我所談的協議是包幹,七天完成運輸,再延長不在曾加費用。這位副總覺著時間太長了,三百公裏的運距再慢一天走一百公裏沒問題。所以提出按天計算按天付費。最後依據這位副總最後簽訂的協議行事,實際用了十四天,按日付款多付了一倍的傻帽款。
想想那幾天的事也很有意思。這位副總姓劉,叫劉偉,到了萊城讓一個年輕翻譯和運輸公司聯係好下午見麵簽訂協議。你既然插手我自然不會再摻合了,想徹底一扔了事。若是兩個人都管,出了事是我具體工作沒做好,一切順利是你指導有方,這種算計昭然若揭,想賺便宜不吃虧的算盤打得太如意了。這位副總可能把自己太當回事了,或許也沒接觸過我這樣的人,竟然和我說下午的會談讓我給他做翻譯。對這樣的人連頂撞都覺著跌份,直接告訴他下午有朋友約好去釣魚,說完就走了,其實那有什麽魚釣,實在是懶得和這種人說話。下午接到小翻譯的電話央求我跟著一起去看看,現在的翻譯多是文科出身,談工程往往說中文都說不明白。我問是誰的主意,小翻譯說是他和劉總講的怕自己談不明白誤事,我說那好你叫劉偉給我打個電話。這次劉偉客氣了許多說是請我去把把關。看在小翻譯的難處下午去了會場,沒想到竟看到一場噴飯的談判。
合同簽訂正式起運,我把所有細節都安排好了,這個劉偉又想摘桃,也屬於記吃不記打的主,忘了我是怎麽對他的了。打來一個電話,說什麽一定要檢查好捆綁繩索(看樣子除了繩索他也不知道別的了),做好防範措施,行車注意安全,做好行車記錄……..我耐著性子聽完,當時就火了,搞什麽搞,真的一路安全是他叮囑過的功勞,出了事又是我的不負責。蠢人投機也想不出幾個道道。我直接回話說,這麽大的責任我擔當不起,你最好過來親自檢查,沒你親自檢查,這批機組不能起運,我現在就馬上解散隊伍等你過來,話說完沒容他反應就把電話掛了。他那邊接二連三的撥號,我已懶得再與他說話。過不久來過幾個別人的電話勸說,我問真要是捆紮不牢機組掉進河裏你們能負責嗎?來勸的人個個消聲。最後項目老總打電話,說百分百的相信你,出了事他兜著,還加了一句,你還不知道劉偉什麽樣的人,別拿他的話當話。
其實運肯定會運,就是想惡搞一下劉偉這類人,他自己撞槍口賴不到別人。 這麽明顯的責任事故,劉偉居然沒受到處罰,國企之爛可見一斑。混在這幫人堆裏,還是孤獨點好,人家不喜歡我,我也懶得和他們坐著,各得其所,豈不正好。
從來不喜歡談工作上的事 ,說起來都是無聊話,今天能耐著性子寫下這一段實屬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