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老者說來不帶悲情,想到百年前金礦鼎盛時殖民者的掠奪,現今中間商的凶狠盤剝,看著又矮又瘦的老者依然心懷憐憫,想起《賣炭翁》裏的幾句詩:滿麵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 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
聽當地人講,Bulolo曾經遍地黃金,百年前英國人澳洲人探得這塊寶地蜂擁而至,修建起一個簡陋機場,運來機械設備到處亂挖亂掘,表層無用的石頭四處亂扔,整個Bulolo成了亂石灘,至今仍然可以看到滿目瘡痍的殘山斷壁,斑禿的裸岩在這叢林環抱的優美環境中顯得格外醜陋。那時的土著人還不知道黃金是什麽,這些“文明”的白種人欺負當地人無知,一根煙,一盒罐頭,一把砍刀換得當地土著歡天喜地,任憑他們去開采,還不惜力氣地幫助這些掠奪者砍樹割草清理道路。現在有知識的當地土著調侃說:“澳大利亞的今天是拿這裏的黃金堆起來的。”
有人說“殖民可以帶來文明和發展”,事實是殖民者隻給自己帶來發展和“文明”。Bulolo的今天和100年前比沒有什麽變化,不同的是金子被人挖走了,當地人知道了金子的貴重,我所見的這位老者可以用最原始的方法淘點兒金子,賤賣後維持基本生活。勞動者永遠自閉在自己的天地裏,不知剝削者的醜惡,能把自己的勞動換回簡單的衣食就很滿足了,沒有人來剝削反而會惶恐不知所措。悲憐別人,我們自己何嚐不是如此呢?
這是當地1947年建的一個老俱樂部牆上掛的照片,顯示白人盜竊黃金時在當地的生活。澳大利亞的“白澳政策”直到1972年才正式廢除。其基本核心是白人至上,排斥一切有色人種,包括澳大利亞的原住民。為了保持白人人種的純粹和壓製當地土著人的反抗,英國殖民者在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地區一次滅殺7000名土著居民,時至今日,在該區域依然見不到一個土著後裔。進入20世紀後,該政策的執行手段由大規模的屠殺轉變為強製的同化政策。有4萬土著兒童被以強製方式從家中帶走,分送到白人家庭去接受同化教育,用以培養馴服於白人的服務工具。
中國人是更早於英國人到達澳洲的,也是英國殖民者最大的競爭者。為了驅趕華人,英國人使出了種種殘忍手段。最有名的話是1888年,當時的澳洲總理埃德蒙多.巴頓,得意洋洋地宣稱“人類平等的原則隻適用於英國人之間,英國人跟中國人之間則不遵循這條原則。”即便今天,很多白人骨子裏依然視有色人種為次等人種,那些虛假的文明和禮貌後麵透著蔑視和厭惡。“一將成名萬骨枯”,西方現代文明何嚐不是建立在累累白骨之上。信奉基督講究懺悔和贖罪,而不是懺悔之後又去殺人。要想不被人蔑視,唯有自強,自強才能自信,人與人,種族與種族同一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