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波

心如止水是一種境界,一種修煉,也是一種無奈與蒼老。不管年齡多大,經曆如何坎坷,有心如水,總是希望風兒吹過,帶起片片漣漪,湧起層層水濤,掀起滔天的巨浪,將那沉澱水底的淤積盡情宣泄...
個人資料
占波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憶秦娥•婁山關 英譯

(2012-11-01 01:00:05) 下一個

憶秦娥•婁山關  

西風烈,
長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
馬蹄聲碎,
喇叭聲咽。

雄關漫道真如鐵,
而今邁步從頭越。
從頭越,
蒼山如海,
殘陽如血。
   
 
      《憶秦娥•婁山關》寫得大氣磅礴,壯懷激烈, 有景有情,催人奮進,是中國文學史上難得的勵誌詩篇。每每讀來讓人心潮澎湃,熱血沸騰,重拾少年誌。
  1935年1月遵義會議後,紅軍邊打邊走,打到川滇黔三省交界的一個地方,遇到雲南滇軍的部隊,仗打得很苦。中央開會,殺敵人個回馬槍,反攻遵義。清晨出發,曉月斜掛,午後三時,既到婁山關,一戰攻克,滅敵一個師。時已黃昏,乘勝直追,夜戰遵義,又滅敵一師,重占遵義。詞是毛澤東後來追憶而成。
      此詩分上下兩闋,上闕寫景寫時,虛實兼有;下闕寫情寫義,連帶舒懷勵誌。看過幾篇詩解文章和英文譯稿,總覺著多是嘬文,字麵之解,難有好文。
 毛澤東寫詩曆來跳躍性很大,寫情寫景,意隨心轉,信手拈來;景中有情,情中有意,時空交錯,天南地北,萬物皆為我用。如果僅僅摳鑿字麵之意,考證史實,以己之見,度毛之意, 可能就會糟蹋了這首詩。
     首兩句,“西風烈,長空雁叫霜晨月”。 雁叫秋來,西風冬至,這兩種景致,尤其在西南的婁山關是根本不可能並存的。完全是詩人自己頭腦裏形成的意境,打婁山關在一月下旬,也就是陰曆的臘月,南方氣候偏暖,但大雁也不可能一飛幾個月,臘月了還在婁山關上空飛。很多詩解,不看這兩者是否可以關聯,就是“語文在線”輔導中小學的文章也在那裏胡解。
      雁叫悲秋,萬物開始凋零,毛澤東此時是在借雁的叫聲,抒發自己久受壓抑的鬱悶。遵義會議之前,毛澤東一直受到打壓排擠,有誌不得酬。看到艱難開創的根據地,越縮越小,最後不得不棄地而逃。原本英勇威武的中央紅軍,此時吃不得吃,穿不得穿,被人追趕得狼狽不堪。小人當道,英雄受困,毛澤東心中的悲憤可想而知。“西風,雁叫”都是為了抒情所用的虛景。而句尾“霜晨月”三個互不關聯的字,到是斯時斯地的實景描繪。 有月如霜,晨曦微露。
       末兩句 “馬蹄聲碎,喇叭聲咽”, 應該是寫的實景,就像詩人另一首詩裏的句子“雪裏行軍情更迫”一樣,也是寫的實情實景。這裏的一個“碎”,一個“咽”,是詩人的精道之筆。“碎”有兩個意思,走得急了,馬蹄連聲;“嘚嘚,嘚嘚…”地顯得聲碎。 馬多了,蹄聲交錯,稀裏嘩啦地顯著聲碎。理解上應該是幾匹馬交錯的蹄聲顯得“碎”。大部分戰士都是步行,你一個人的馬快了,不知獨自會跑到哪裏去,所以不近情理。如果聯係到後麵的“咽”字,這裏還可以有第三種解,騎馬的人心情不好,即使一人一馬,馬蹄敲擊山石的聲音,也顯得零碎不堪,紛亂擾人。喇叭聲音曆來高亢嘹亮,這裏詩人卻用了“咽”字,應該是借景抒情的手筆。
月影西斜,滿地如霜,晨風迎麵撲來,如此良辰美景,揮不去滿腹的惆悵,浩空深處似乎傳來秋雁的悲鳴,佛麵的清風也顯得那樣凜冽。嘚嘚的馬蹄聲,敲呀敲的,敲得神亂心碎,聲聲號角指揮著部隊的行止,為了奔逃斷斷續續的喇叭聲,此時聽來就像嗚咽的哭聲。
       下半闕,詩人借景抒情,盡情揮灑得勝後的舒暢,借遵義會議東風,重掌指揮權,山河壯美,戰士勇武,一掃陰霾,舍我其誰!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 雄沉有力的兩句詩奠定了《婁山關》在中國文學史上傲視八方的地位。幾乎所有的詩解都會避開這兩句,不做詳盡的剖解,隻是整體的就意說意,因為理解不了詩中的“鐵”字做何解釋。
        解詩要看詩是誰寫的,忘記了毛澤東的性格,毛澤東的隨意,毛澤東的曲筆,隻憑自己的閱曆和想象去理解一代天嬌毛澤東的詩,是無論如何也解不開的。
       俗話說;“百煉成鋼” 鋼是由鐵錘煉出來的,這裏的“鐵”是毛澤東的自比,“雄關漫道”是指所經過的曲曲折折,艱難困苦。詩人經過了如此之多的錘錘打打,闖過了無數的磨難險阻,一塊好“鐵”終於出爐了。毛澤東是絕不會像郭沫若那樣用什麽 “ 涅磐”之類的詞句。 但他絕對會有“浴火重生”的感慨。 遵義會議確立了毛澤東的領導地位,詩人終於可以按照自己的意誌去指揮軍隊了。“雄關漫道真如鐵”就是毛澤東的“涅磐”。也隻有這樣的解釋才與後一句“而今邁步從頭越”,對仗成詩。
        看山如海,盡情遊暢,殘陽鐵血,何懼廝殺格鬥。雁不再悲,風不再烈,重整山河,再立軍威,從此時,即此刻,一切從頭跨越,去從前,拓未來,幹它個天翻地覆!雄哉,毛澤東!!!

 

英譯文稿隨附;
 

《Yiqine. Loushanguan》
 

The west wind was blowing fiercely
The tweedling of the gooses heard from the wild sky,
the Moon, the frost and such a morning.
Oh,such a morning ! the frost and the Moon.
Broken, the sounds of the horseshoes ,
Sobbing , the sounds from the bugles。
 

Whatever experienced through the road,hammered me harden like iron.
At the present time right today,Crossed over the old and began a new.
Oh, to began a new !
The dark mountains looked like a sea,
The setting Sun seemed as if bleeding.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